步辇图邮票为什么细节都不一样
‘壹’ 步辇图小型张收藏价格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2年3月16日发行《步辇图》小型张邮票1枚。该邮票一枚价格在50左右。
‘贰’ 名画《步辇图》中为什么有的人被画得特别大而有的人却被画得特别小
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二日,皇帝在太极殿亲切接见了吐蕃使臣禄东赞。宾主双方就文成公主正式下嫁吐蕃赞普这一天大喜事,互致祝贺,并确定了送亲、迎亲的相关细节;会见中,皇帝授予禄东赞“右卫大将军”之职;双方还就建立跨世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展望。吏部主爵郎中阎立本,《步辇图》在我看来,这哪里是一幅画啊,它简直就是一张照片,一张新闻现场的照片。
关于这幅画,历史上有种种的猜测,有的说“画的风格不像阎立本的作品”;有的说“画得不符合事实”...但其实,绘画并不像相机那样死板的记录一个画面,
它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画家在其中融入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态度,然后用笔画下场面里的每个角色,把这种情绪传达出来。
‘叁’ 《步辇图》是怎样突出唐太宗的形象的
唐太宗的形象是《步辇图》全图的焦点。唐太宗是唐代历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帝,他安详自若,威严的神情中流露出对使者的盛情和嘉许,而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气质在画面中也是表露无遗。禄东赞脸颊丰满,高鼻,黑黑的络腮胡,体现了藏族同胞矫健中略带粗犷的性格特征,特别是额头上几条长长的皱纹,与质朴的颜面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他的才智和丰富的阅历。禄东赞举止谦恭,敬畏且沉稳,憨厚可信。
画家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丰腴英俊,目光深邃,神态庄重,双目上挑,透着睿智,似在思虑着汉藏和亲、稳定边陲的国家大事。长长的耳垂、潇洒的胡须,无疑都增加了李世民的王者风范。
同时,在红绿相间的宫服掩映中,太宗的褐黄色衣衫、黑色靴帽,更具庄严肃穆的帝王气概。所有的一切都充分展露出了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
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步辇图》左侧的3个人物当中,为首执笏的人是朝中引班的礼官,他红袍虬须,神态沉着干练,引导吐蕃使者禄东赞前来晋见。其后发饰与衣着都与其他人不同的就是吐蕃使者禄东赞。在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以请婚。
上许以文成公主妻之。
画中的禄东赞身形瘦小,头戴平顶小帽,身穿团花窄袖长袍,他眉头微颦,举止谦恭,细部的刻画表现出一脸的敬畏,又不失使节的持重仪表。最后一位着白衣者可能是翻译官,着白衣,执笏板,谨慎惶恐。
3个人毕恭毕敬地站侍一旁,唐太宗手里拿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禄东赞为什么会那么紧张呢?他是不是在等待唐太宗给他最后的答复?也许答案就装在唐太宗手中的那个盒子里。
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可以从画幅本身感受到画家用心良苦,让画中资源一点儿也不浪费地用于对唐太宗这个人物的烘托,也许画家对选择接见的场面来表现这个事件是有一番用心的。
一个过于宏大的像公主婚嫁的场面不是早期的画家所擅长表现的,而且不宜于其中某一个特定人物的突显,观者的注意力太容易让场面中过多的其他细节所吸引。
禄东赞虽然身为一国之相,但在大唐天子面前,还是无法与帝王相媲美,于是人物的选择又已经决定了画面中最有权威、无人与之匹敌的唐太宗的地位。
画家不仅描绘太宗本身举重若轻的神态,还用身旁女性的温柔衬托他的稳健持重,用禄东赞的体形与表情来衬托大唐的泱泱大国气势。更是一种大唐气魄强有力的抒发。
《步辇图》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婉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
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着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代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
‘肆’ 如何分辨中国邮票的真伪
一、版别 鉴别邮票,首先要了解邮票的印刷版别,即不同时期的邮票印刷工艺的特点与区别。新中国建国初期,是采用雕刻版、胶版、凸版等印刷工艺来印制邮票。50年代末引进了照像凹版技术,邮票生产基本以影写版(即照像凹版)和雕刻版为主。80年代引进电子制版技术,影写版邮票由照像凹版改为电子制版印制。新中国还有影写版与雕刻版套印的邮票,简称影雕套印版,以及少量与胶版、凸胶套印的邮票。 现今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都是用胶版印刷的。用胶版仿印雕刻或影雕套印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缺欠就是仿不出雕刻版的立体感。雕刻版印制的邮票,图案上的点线及铭文的墨层高高凸起,有一种浮雕的感觉,手感明显,这是其他印刷工艺都达不到的。雕刻版印刷的原版是由专业雕刻技师用手工在钢版上精雕细琢而成,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即使雕刻师本人也难雕出两块丝毫不差的铜版,造假者更难望其项背。 影写版分照像凹版与电子雕刻版两种。它具有网纹细,层次丰富的特点,它的画面的细腻柔和与墨色厚实的程度也是胶版印刷所无法达到的。在放大镜下,胶版所印假票与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网点有显着区别,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而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目前北京邮票厂所使用的电子刻版机,更使影写的网纹达到了每英寸350线。胶版印刷是以网点的大小来显现色彩的深浅层次,所以胶版的网点是大小不一致的。而影写版是靠网点的深浅来表现色彩层饮的,所以影写版的网点大小是相同的。用放大镜观察,影写版邮票图案清晰,色彩柔和均匀,墨色厚实,字体坚实;而胶印版的假票,网点粗大,图案模糊,字体虚浮。有些假票,用肉眼细心观察,即可发现因分色制版技术不佳所产生的叠色、露色等漏洞。 二、纸张 集邮活动中最忌讳的是触摸邮票,这也给假票兜售者以可乘之机。因此,凭视觉来鉴别邮票纸张往往成为识别假票的突破口。我国的邮票用纸是国家邮政部门定点生产的厂家专门生产的。它是根据邮票印制工艺的要求及邮票本身的特性而制作的,其纸张物理指标及外观要求都较为特殊。这些专用的"涂料邮票纸",统称为邮票纸。由于"涂料邮票纸"不同于社会上所用的胶版纸、铜版纸,所以社会上出现的假票与真票在色泽上会产生差异。另外从纸张表面外观上也能观察到"涂料邮票纸"同胶版纸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只要我们对假票进行仔细地观察,就能辨别出赝品。 三、刷色 即邮票印刷所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印制邮票用的油墨是专门配制的,色相正,色泽浓艳;而伪造的邮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闷发暗,色相不正。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图案和文字伴有红色暗影)等纰漏。我国的邮票从60年代起,在相关造纸厂、油墨厂的密切配合下,专门生产了各类特殊纸张和特别油墨,这些印刷材料是伪造者所无法购置和仿造的。如天津油墨厂为印制邮票特制的颗粒在10微米以下的高级影写版油墨,还有为一套邮票中的某枚图案专门调配的油墨,这样的墨色效果是一般印刷厂所绝对办不到的。当然,对刷色的鉴别,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一般集邮者只能凭真假对照,或在放大镜下反复观察来识别伪造邮票。在一些可以利用的人工光源之下如紫外石英灯、日光灯等,假票也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
‘伍’ T J 文 编号邮票都有水印吗
你好 T J 文 编号邮票都没有水印。 我国邮票的防伪措施主要有:一、邮票用纸从2002年开始,发行的邮票普遍采用荧光纤维邮票纸印刷而成,这种特种纸张科技含量高,成本也高,一般的造假者很难仿制。 二、防伪油墨从2002年开始,邮票印刷普遍采用了荧光油墨,同时还区分出了红、黄、白等多种颜色,如《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一)》邮票采用的就是红色荧光油墨,《中秋节》邮票采用的是黄色荧光油墨,而《青海湖》邮票则采用的是白色荧光油墨,既增强了邮票的色彩变化,又通过纷繁的变化增强了防伪的力度。荧光油墨的使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有的整图印刷,如《丽江古城》小全张的整幅票图和《大足石刻》小型张全图都采用了防伪油墨印刷;除了在票图上使用荧光油墨外,许多新邮在不同的部分也使用了防伪油墨,如《步辇图》小型张在边纸底色上应用了防伪油墨,《八大山人作品选》在邮票面值数字上使用了荧光油墨,《千山》邮票在厂铭上使用了防伪油墨,《黄河水利工程》邮票中的所有文字和邮票志号都采用了防伪油墨印刷。 三、压凸技术继2001年发行了压凸邮票《昭陵六骏》后,2002年又发行了三维压凸金箔字体的《黄河壶口瀑布》小型张,压凸文字有明显的突起感。 四、缩微技术作为印刷暗记,2002年发行的《珍稀花卉》、《沙漠植物》、《黄河壶口瀑布》、《中国鸟》普通邮票及小本票上都采用了缩微文字防伪技术,借助于放大镜,集邮爱好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邮票上的缩微文字。 五、高网线技术“拉弦乐器”和《大足石刻》小型张都采用了高网线印刷技术,图案非常清晰,一般的制假很难达到如此精密的程度。 六、异形邮票和异形齿孔2002年发行了我国第一套圆形邮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而《步辇图》小型张则采用了“十”字形齿孔,普30《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使用了椭圆形和葫芦形齿孔,与通常的圆形齿孔相异。 七、香味邮票2002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其第一枚香味邮票,即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鲜花》,通过在油墨中添加香料,使邮票“色香俱全”,既增加了邮票的趣味性,又增强了防伪性。 八、影雕套印影雕套印是指用影写版和雕刻版套印的印刷技术,它能使画面效果更为丰富、细腻、完整,2002年有五套邮票采用了影雕套印技术,如《壬午年》、《古代文物灯塔》、《长臂猿》等,雕刻版印刷虽然制版较难,但却是行之有效的防伪措施。 九、多种防伪技术综合使用除了单独使用之外,还有许多新邮综合使用了两种以上的防伪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防伪性,如《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和《中国鸟》两套普通邮票更是复合使用了蓝色防伪纤维纸、荧光防伪油墨、缩微文字和异形齿孔等多种防伪技术,防伪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再如2002年后期发行的邮票除了采用各自的防伪技术之外,每枚邮票还都打上了荧光喷码。
‘陆’ 2002年的小型张邮票《步辇图》,《黄河壶口瀑布》,《小浪底水利枢纽》和小全张《丽江古城》现在分别值多
《黄河壶口瀑布》——小型张 2000-2009年,小型张,新票/无戳票 ¥30-40 元
《步辇图》小型张 2000-2009年--小型张-新票/无戳票---- ¥20-26元/张,
《小浪底水利枢纽》 8元
小全张《丽江古城》6.6元
‘柒’ 盛唐风韵步辇图特种邮票纯银珍常版现在卖能值多少钱
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但是没有投资价值,艺术品一般在拍卖成交作为参考价格,上述商品只能依据黄金重量来确定价格。
追问:
这不是 有邮票的收藏价值吗?
那为什么没有 投资价值呢?
难道 只有拍卖成功才能作为参考价格吗
回答:
拍卖看哪些品种,这些都是这几年发行的,纯收藏的产品。
补充:
2000-15 小鲤鱼跳龙门 全套5枚,售价5元/套。
‘捌’ 何为步辇图邮票 市价多少谢谢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2年3月16日发行《步辇图》小型张邮票1枚。
编号:2002-5
小型张邮票规格:142×50毫米
小型张规格:160×82毫米
小型张面值:8元
版别:影写
原画作者:阎立本(唐代)
设计者:王虎鸣
责任编辑:郑复康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中国各地邮局出售。
在《步辇图》小型张正式发行之前,期货价曾达到35元,但随着邮市运作环境的恶化,市场对其的期望值也逐级下降,致使《步辇图》小型张正式发行时,其市场价格只以25元开盘。面世之后,受邮市大盘进一步恶化的影响,该小型张的价格连续向下探底,直至下探至17.30元后才出现微弱的反弹,现最新的市价处在18.50元附近。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玖’ 步辇图质疑:画中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连画本身都是假的
画家陈佩秋先生在《收藏家》2003年第四期上发表《论阎立本步辇图与历代帝王图》一文,系统阐述了对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步辇图》的质疑。过去关于《步辇图》的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唐人真迹,一种是宋人摹本。由于《步辇图》的绘画技法明显逊于《历代帝王图》以及其他一些唐人真迹或墓室壁画,所以宋人摹本说在当今占据主流。而陈佩秋先生的观点显然不认为现存的《步辇图》是宋人摹本,而是纯粹另起炉灶的伪作。她的质疑点力道十足,值得重视,现简单罗列其质疑要点如下,详细论证请看原文。
另外武都公李道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武都公李造的误写。武都公李造生活年代比李德裕偏早,是开元天宝时候的人,也曾经在一些书画上题跋押名。但李造总不会糊涂到将自己的名字都写错的地步,推理者以为原本上李造是用行草书体,章伯益用篆书改写看错了,因此写错。原文是行草,硬给改为篆书,且不说是画蛇添足,前面已经说明章伯益绝不会写出如此水平的篆书。与李德裕同时的武都公为李宗闵,乃是李德裕的政敌,李宗闵并无李道或李道志这样的别名,也不大可能与李德裕联名重新装裱字画。也可证明是作伪者臆造。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推断,阎立本步辇图真迹在北宋时期尚在,先后收藏于吕夷简家和宋朝宗室赵仲爰家。靖康之难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步辇图》真迹去向不明,并没有和其他阎立本名画一样入藏金章宗秘府。到了元朝初年,伪造的《步辇图》开始出现,造伪者对绘画、书法和收藏有一定见识,但没有达到极高的造诣,他在伪造《步辇图》的过程中耗费了一定的心机,也查阅过米芾的《画史》等资料,并且伪造了明昌诸玺、章友直(伯益)的篆书以及众多宋人题跋印鉴来提高此画的身价。此画在元英宗时期进入内府,经集贤院时隔六年的两轮检验中被视作真品,自此往下流传,直到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此画虽然也算得上古画,但绝非唐人真迹,也并非宋人摹本。大体年代不会早于南宋。
注:本文所有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大意觉迷
‘拾’ 风韵盛唐步辇图特种邮票纯银珍藏版值多少钱
这是仿照2002年发行的《步辇图》邮票而制作的!制作发行这种纯银制品的都是地方的集邮公司和民间的收藏品制作单位合作出品的,本身就仿制的,价格上不是很高,银子的克数乘以国家银价乘以130%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了!可能比你购买是的价格要低很多!这样的收藏品而且很难兑现的!一般搞收藏都是不收这样商业味很浓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