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为什么关系不好
❶ 中国和日本关系为什么不好
中日建交后总的来说,中日关系发展虽然有矛盾,但还算平稳。尤其近几年不好。金几位首相上台以后,采取了主动的态度,极力修复小泉给中日造成的损害。在一定程度可以缓和中日两国的紧张气氛,温总理访日,应该可以起到“融冰”作用。但是中日两国首脑在政治立场,当前利益冲突,以及对历史渊源的认可,都存在着无法统一的认识,如安陪晋三,麻生太郞等日本右翼分子一直以来就是小泉的追随者,中日关系能否得到改善,最主要取决于当前错中复杂的国际形势。尤其是在台湾上的立场上。对待过去战争的态度。都是影响中日关系重要因素。如果中国采取统一台湾,日本会极力阻挠,因为台湾海峡是日本经济的生命线,中国控制了台湾海峡,就等于切断了通过马六甲海峡的石油供应线。
无论谁出任首相,对中日关系的未来的展望:互相来往,互不信任、互相牵制。互相发展。永远不会成为以诚相待的邻居。尤其有美国这个搅屎棍子在里面乱搅,中日永远不会友好,友好也是面和心不和。
❷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中日是重要近邻。
197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8年8月12日,双方于北京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23日,双方于日本东京互换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此后,双方先后于1998年11月和2008年5月发表《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上述四个政治文件构成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总体不断发展,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日益深化,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近年双边高层交往
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亚非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日本各界3000人访华团同中方共同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5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
2016年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蒙古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6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7年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率团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2017年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应约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
2017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7年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8年5月8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
2018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分别同其举行会见、会谈。
2018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率团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日本首相特使、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2019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10月21日至25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日本天皇德仁即位庆典并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2019年12月23日至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来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同其举行会见、会谈。
2020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日本首相菅义伟通电话。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同日本的关系
❸ 中日关系为什么这么糟,中国该采取什么政策/比如东海
我国和日本的关系很差基本上源于日本对于我国的态度不好,准确的说是日本没事儿找茬。其实我国和日本也有过蜜月期的,中日友好就是历史事实。
而现在日本政府主要是日本右翼党派为主要成员,日本右翼党派是军国主义,也就是和当年侵华的那批人一个理念的:必须要扩张,向海外扩张,为民族生存找到生存之地。这就是他们的理念和信仰。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他们倒也没啥错,只是他们不看时代背景就这么想这么做的话,那就是有点儿傻了。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的领土已经固化,除非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才能有所改变,而日本这个国家生存环境可能是世界上最差的:整个国家都在火山带上,一天恨不得三震,富士山这几年又开始吐烟圈了,不知道啥时候就来个喷发,上次喷发是1770年好像,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次喷发导致日本死亡约三十万人口……福岛核电站的事情导致日本东部地区有不少地方低于海平面而泡在水里,本来居住面积就不多,现在更少了。
没有什么特产,最少是特别能赚钱养家糊口的,虽然神户牛肉挺值钱,但是想要养好神户牛那开销也不低,只靠旅游业发展不现实,毕竟日本不是夏威夷一年四季都能迎客的,光北海道下次雪恨不得埋了房子这种事情日本玩纯粹的旅游业发家致富那是做梦。
制造没有原料全靠买,想要发展基本上全靠买买买……这样的日本他要不想着扩张那我只能说日本的领导人一点儿能力都没有还不如一头猪呢!
而看看日本周边的国家,也就剩下我国和韩国了。
韩国是美国罩着的,虽然日韩关系也不咋地,但是美国压着,日本也不能找韩国的麻烦。
那么请问,唯一可以选择的目标是谁呢?那不就剩下我们了?
而我国以前还好欺负,现在越来越强大甚至有拿下世界霸主宝座的意思,换你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人员,你觉得日本应该怎么做?忍辱负重继续当缩头乌龟还是赌一把准备和我国开战?
日本军国主义赌国运那是世界有名的,当年甲午战争就是赌国运的,然后赌赢了。后来偷袭珍珠港也是赌国运的,结果赌输了。现在这状态,又是右翼党派执政……那么他们打算赌国运最少我个人一点儿都不感觉意外。
所以,我国现在不管用什么样的态度和策略去对待日本,他都不会和我国成为好朋友更不会成为跟班小弟,我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壮大自己,不断的壮大自己,准备迎接战争就可以了。
东海?那不是什么事儿,因为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东海只是一个局部战争的爆发地而已,不需要现在去关注什么。
❹ 中日关系关系何时变好,为什么现在中日关系不好
中日关系从恢复建交以来就处于时好时不好的状态,主要问题在于美国为首的金融市场和实业企业间接控制着日元的汇率以及日本的贸易进出口。但近年来后者的问题大大改善,主要是由于我国与日贸易的经济活动处于增长势头,日本国内消费流动性达到高水平,趋于减少依靠国外贸易进出口补贴财政和宏观经济流动性欠缺从而自立的态势,同时也引致了日政界非右派人士的文化宣传助力。
即便国际上仍然有许多右派人士在煽动阴谋论或妄下负面言论,但所有的这些言论在经济发展面前显得无比弱小。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财政吃紧而引起的,国家治理一出问题,遭殃的还是百姓。
日本右翼势力多,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从二战未开始以来这类恶徒就扎根深厚。当然我们并不能指名道姓地说这些是哪个政权的走狗,但他们始终牺牲的是自己的岁月年华,去鼓吹对自身未来发展毫无益处的荒诞谣言。
17年的回答说实话不能一概而论,二战的罪行确实应当向包括美国再加上亚洲各个被殖民侵略过的国家道歉,事实上早在1972年建交公报上的中日联合声明日方早就已经向中方道过歉。虽然后日日方并没有展开过什么大型的媒体政治宣传宣扬歉意,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要尊重日方的价值观。在过错面前感受对过往的悔恨,与人道无异。
❺ 目前困扰中日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A 目前困扰中日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之间的矛盾并非一夜之间就冒出来的,质变都是量变不断累积的结果。中日关系到这一步,表面上看来是钓鱼岛问题所引爆,事实上中日自建交以来就波折不断,两国关系时紧时缓。在地缘、经济、资源等方面两国有着共同发展的需求,在历史问题、主权领土方面两国也存在着争议。
一、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主要表现在:右翼势力通过炮制历史教科书宣传反动史观、日本个别领导人(政要)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等。
二战结束至今,日本一直强调其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极力回避作为加害者对亚洲国家造成的伤害。右翼学者甚至成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开始编写新的历史教科书,我国对此不断进行斗争、抗议、谴责,敦促日本政府以实际行动履行在历史问题上的表态和承诺,并对极少数右翼分子严加约束,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国民,然而日本政府非但置若罔闻,还有意放任、支持这种行为。
靖国神社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靖国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可以说是邪恶的帝国主义的象征。日本领导人执意参拜,日本连续发生的歪曲历史事实、纂改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对中日关系形成严重干扰,这些都严重伤害了在二战中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导致中日关系陷入政治僵局。
二、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战后,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曾派员于1945年10月25日在台接受日方投降并向全世界宣告收复台湾。此后,日在追随美国承认台蒋的同时,事实上一直把“台湾归属未定论”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政府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日两国之间围绕台湾地位问题已从政治上得到解决,双方就日台关系的性质和处理原则达成谅解。但在实际中,日本并没有停止和台湾的联系,尤其在“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并有向多级化发展的趋势。日本不甘于其政治弱势地位,因此向国际秩序发起挑战。日本认为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应该立足亚洲,而亚洲最强劲的对手是中国,因而千方百计牵制中国。日本企图通过阻止中国统一来牵制中国发展。为达成这一目的,原本承诺与台湾只保持民间往来的日本政府,现实中却是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和台湾联系。1997年7月23日,日美签署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涉及的相关内容,对中国主权是严重侵犯和干涉,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不能接受的。
三、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胜利在望,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时,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但在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其后,美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谅解。
然而钓鱼岛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别是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保厅巡视船在钓鱼岛海域拦截中国渔船,并称这是中国渔船进入日本领海非法作业的事件,接着是对华强硬派石原实施“购岛”的计划,进而是野田政府意欲把钓鱼岛“国有化”。日本政府执意对中国钓鱼岛实行所谓的“国有化”方针,引起中方强烈不满。日本共同社11月1日发表文章承认,日政府实施“国有化”方针使中日关系陷入对立,且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野田在“购岛”后的应对显得仓促,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节节升级,造成了当前中日两国关系降入冰点的局面。
四、国际势力的影响
国际势力影响主要是来自美国。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无论是中国的外交还是日本的外交都受其很大影响,中日关系从1949到1972的二十多年的敌对之后,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而得到改善。可见,从一开始,中日关系的改善就不是完全自发和独立的。美国希望中日关系保持一种“不即不离”、“不好不坏”、“斗而不破”的状态,至少在现阶段,美国不希望中日关系太紧张,但也不希望中日走得太近。作为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利益且与中日两国同时保持着密切联系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一直在关注着中日关系的演变。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执行着一套相对稳定的“中间偏右”政策,其核心是努力使中日关系维持适度紧张,坐收渔翁之利。
中日之间关系紧张迟缓,远非是以上四个方面能概括的,其他如东海油气资源、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等,总之,两国在意识形态、经济、领土、资源方面上都有对立、摩擦的,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国家利益使然。
❻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中日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国之间的国家关系。中日是重要近邻。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关系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197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12日,双方于北京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23日,双方于日本东京互换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此后,双方先后于1998年11月和2008年5月发表《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日贸易
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03年,日本连续11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次于美国、欧盟、东盟)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次于美国)。据日方统计,自2007年开始,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
2017年中日贸易总额3029.9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0.1%,其中中国出口额1373.3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6.1%,进口额1656.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3.7%。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日关系
❼ 为何说中日关系是脆弱的
因为遏制、破坏两国关系的一些敏感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都给两国正常的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日本海上自卫队2艘舰艇11日上午先后进入赤尾屿东北侧毗连区活动,中国海军对日方活动实施了全程跟踪监控。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停止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按照双方2014年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精神,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作出努力。
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但是日本近年来,不断就钓鱼岛不断的挑衅中国,不按改善中日关系达成的四点原则行事,使得中日关系愈发紧张。
❽ 今天中日关系交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日交恶的根源是商品社会的逐利与迷惘
在可见的未来,中日关系是好不了了。谁也无法解决,只能说造化弄人,使我们两国走到了今天的地步。他们绝不可能彻底否定自己的烈士,我们也绝不可能接受他们朝拜靖国神社。这矛盾的背后并不是当年的侵华罪行,而是全球化的商品社会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冲突和迷惘。
在一开始,就是商品社会造成了日本人有钱自以为了不起,也是商品社会造成了我们低三下四让日本人看不起。我们的商人后来在越南其实也是如此,越南仇恨我们,虽然详情难知,跟那批商人必然有很大关系。我们至今还在趾高气扬地传播越南妹子如何廉价的故事,我想那大概是真的,就跟中国女人在日本人欧美人面前很廉价一样。这样的耻辱想不激起越南人的仇恨是不可能的。我们嫌日本人当年做生意不厚道,卖次品给我们,好东西都卖给欧美。但我们今天不一样卖劣质商品给非洲卖好的给欧美?商品社会只能如此。大家都是为发个财,哪管什么民族交流的屁事。但在对方眼里,却都是难以忍受的耻辱。
到现在,无论他们还是我们,都是些胸无大志、只图吃吃喝喝的废材。他们死抱着一点皇军的光荣不放,只因为在这个时代,除了对大日本皇军的纪念,还有什么能使他们感到自己仍是日本人呢?他们已经被美国人彻底弄废了,只剩下这么点民族记忆了。右派分子固然还觉得杀中国人是光荣,普通日本人却根本没想到那些,觉得杀中国人当然是错的,但无论如何都是为国牺牲的勇士,总该纪念下罢了。而我们呢?和他们一样,除了对先辈的一些记忆,还有什么能使我们感到我们是中国人呢?
最近看到戴旭有文章从钓鱼岛问题谈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危险。据我看是没有的。这样两个废材国家能打战就是笑话了,无非各自民间的民族主义者闹一闹而已。闹得虽然大,其实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日本人对此漠不关心,就像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漠不关心。我们这有批普世太监在宣传中美亲善,拼命阉割中国人的精神。他们那也有批普世太监宣传美日亲善,以被美国殖民自豪。我们的精英恨自己的同胞毫无骨气,他们的精英也恨他们的同胞在美国人面前低三下四。我们的中产阶级政府害怕民族主义闹大,他们的中产阶级政府也同样恐惧右派,右派上台必先砍下他们的脑袋。只不过两个中产阶级政府在计算利益,小心地利用一些还有愚忠的国民造声势罢了。
能够真正解决中日、中美这些国家矛盾的是在文化交流基础上产生的互相尊重。但是现代商品社会一切以逐利为目的,哪来文化可言,都是些庸俗市侩在跋扈,遇到国家矛盾只能演变成庸俗民族主义。之所以叫庸俗民族主义,因为民族主义本是爱国主义,要求精神的革新,没有文化谈何精神革新。
❾ 中日当今矛盾关系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我认为现在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两点。
日本的国家正常化,摆脱美国控制。面对中国实力上升,美国必须遏制,日本是一枚重要的棋子,没有自主权。
地缘政治关系,简单点来说,中日都想当东亚老大,引领亚洲。谁都不甘屈居次席,这使得双方难以协调。凭什么是你领导老子,不是老子领导你?中日八十年代关系很好,为何后来越来越差?还不是日本先跑出橄榄枝,要当东亚头雁,收中国当二把手,八十年代穷困的中国没表态。后来九十年代由中国主导提出中日韩东亚自贸区,日本也没鸟中国。就是这种都有野心相互之间看不上不甘屈居人下的心理。呵呵,所以,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至少你的让二把手彻底服你,没话说,估计达到这种程度,中国还得二三十年吧。
❿ 为什么中日关系前景不好!
因为1.日本人始终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正视侵华这一历史史实,导致中国人民一直很恶心他们(看人家德国,错认了,跪下了,钱赔了!)2.日本是一个附强欺弱的国家,如果中国比他们强大(像在唐朝),他们肯定会像哈巴狗一样来中国学习,不惜一切来中国学习。 3.领海及资源问题,在我国的东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现在中国的石油资源只有新疆和东海没有大规模开发了。但是东海离日本太近,日本肯定会和中国争夺这的石油资源,两国甚至有可能为此开战! 诸如钓鱼岛等一系列问题都使得中日关系前途黯淡。 记住,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