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吉他为什么声音不一样
⑴ 介绍一些吉他乐,明快或舒缓的
1.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塔雷加
这是被尊称为“近代吉他音乐之父”的西班牙着名吉他作曲家兼演奏家塔
雷加的一首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乐曲描绘了作曲家对西班牙格拉纳达城的
一座宫殿的印象。全曲的旋律从头至尾都用轮指来演奏,同进配有分解和
弦的伴奏,颤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从演奏技巧或是表现意境方面
都有相当的深度。既精妙地描画出阿尔汉布拉宫宫殿的辉煌华丽的景致,
又给人以深的感受和回想。不了解吉他的人很难想象是由一把吉他的独奏
来完成的。
http://www.rjfang.com/guitarperformance/music/rjfang/track01.mp3
2.阿兰费兹协奏曲-----华金•罗德里戈
马德里东南30英里有一座小城名叫阿兰胡埃斯,这里原是波旁王朝的夏宫,
西班牙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格60年前创作的一首吉他曲让它名扬天下,名
字就是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整个乐曲充满一种西班牙式的忧伤,绝不同于
欧洲其他地方的那些伤感音乐,具有无比伦比的震撼力,被誉为三大吉他
协奏曲之一。
http://www.sogold.net/guitarchen/mqxs/阿兰费兹协奏曲.mp3
3.大教堂------巴里奥斯
说到大教堂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作者巴里奥斯。由于历史的渊源,南美给人
的印象首先要跟西班牙挂上钩:激烈热情的西班牙吉他,粗犷奔放的性格
和热辣的Tango。虽然其中具有南美的音乐元素,然而从这收标题音乐的题
目就可以看出来,不同于南美的传统风格,这是一首具有理性的、对于最
高原则的思索和探求的曲目。也许这就是古典吉他的魅力,它可以在不同
时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当中引起共鸣。《大教堂》被算做巴里奥
斯4类作品中巴洛克风格的作品之一,然而曲子本身展现的对于人性的关怀
和强烈的画面通感又使其极具浪漫时期的人文色彩。
全曲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D大调本属于节奏明快的调性,却展现出了略带忧郁的感觉。
仿佛祈祷的人站在空旷的教堂中央,缓慢的度步,阳光从巨大彩色的玻
璃中透过来,使宁静的教堂带上了斑斓而温暖的色调。
第二部分:这是属于天国的声音。庄重的和弦表现出最崇高的、不可违
抗的上帝的律令。似乎在描写天堂的同时勾勒出了人间的疾苦。人世的
苦难众多,但是低沉、稳健的低音区奏出了坚强甚至有些悲壮的音符:
顶着风雨前进: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部分是最能够引起人内心的伤
感同时又最能给予人力量的一部分。福田好啊。好啊。好的不能用语言
形容啊。
第三部分:进入教堂祈祷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人都有各人
的不幸,但是得到的答复都是相似的:因为上帝的安慰不会因人而异。
http://www.rjfang.com/GuitarPerformance/music/rjfang/Track07.MP3
4.华尔兹----索尔
华尔兹是一种轻快的三拍子舞曲。这一首华尔兹在世界现代的吉他教材中很常见,指法并不难,但是很好听。它可以帮助初学者找到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的层次感。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3.MP3
5.幻想曲----穆达雷
幻想曲史上最令人激动人心的吉它曲子,穆达雷的幻想曲没有扫弦,没有轮指,只是拨弦,只能靠曲子本身打动人心,但是他做到了,老练的拨弦手法,优美起伏的曲子令人神往。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4.MP3
6.吉诺诺它第一号
十分舒缓悠扬的一首曲子,觉得更像是小品,不长,也没有急迫的那种气势,适合人心情平和是来听。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5.MP3
7.卡门序曲之一------比才
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着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http://mp3.zhongsou.com/md?id=0d ... /dong/1f/3312/3.Wma
8.卡门组曲------比才
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其中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着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接下来乐曲从A大调转为F大调,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曲悲剧性主题,暗示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http://www.music888.net/jitayz/kamenzq.mp3
9.骷髅之曲-----圣•桑
很鬼魅的一首曲子,一定得配合着大小提琴一起演奏才会有效果。曲子听起来异样的欢快,令人神往,高潮迭起,小提琴部分是高潮,吉它部分作为铺垫。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7.MP3
10.魔笛变奏---索尔
西班牙着名的作曲家和吉他演奏家索尔被后世尊称为“吉他史上的贝多芬”。
《莫扎特“魔笛”主题变奏曲》是索尔根据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第一幕第
三场的主题所作的变奏曲。全曲分序曲、主题、五种变奏、尾声等八个部分。
各个部分均有不同的细腻技巧及丰富的音乐性格,只有本人是出色的演奏家
才能创作出如此发挥乐器特性的器乐曲,此曲是吉他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亦常常作为吉他比赛中的规定曲目之一,以此来说明演奏者的技巧水平和音
乐素养。可见此曲在吉他曲中的地位之一斑。
http://www.rjfang.com/GuitarPerf ... jfangCD/Track01.MP3
11.拉斯图利亚斯传奇-----阿尔贝尼斯
原曲由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作于1896-1897年。原系钢琴组曲《西班牙之歌》(Op.232)的第一曲《前奏曲》,但其写法本身就受到吉它演奏法的影响。 主要以吉它独奏曲广为流传。阿斯图利亚斯地区位于西班牙北部坎塔布连山脉北侧,这一地区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留下许多传说。中轮扫奏法的运用,增强了乐曲前后段落强烈的节奏性和戏剧性。中间部主题的性格与前后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在徐缓速度上吟唱的中间部主旋律充满内在的激情。《阿斯图利亚斯传奇》也是着名的古典吉他经典保留曲目。
http://www.csqn.net/upload/gman/yyqk/music/asturias.wma
12.玛祖卡-----塔雷加
塔雷加在演奏技法上,尤其在弹弦上塔雷加别开生面。他还使泛音奏法尤其是八度的泛音奏法成为吉他常用的一种演奏技法而丰富了吉他在音色方面的表现性能。塔雷加创作的吉他曲约八十首,其中*《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阿拉 伯风格随想曲》,*《前奏曲集》已成为吉他音乐的古典名作。此外抒情而高度发挥了吉他乐器独特的表现性能的《晨歌》,《泪》,《阿德丽塔(玛祖卡)》等吉他音乐小品也成为经常演奏大保留曲目。
http://218.94.130.166:8080/cjmrx/wma/yzwq.wma
13.梦中森林----巴里奥斯
巴里奥斯的《森林之梦》是一首对吉他演奏者不论是技巧(尤其是轮指的技巧)上,还是音乐上进行全面考验的曲子。
http://www.chen.net/piece/vcd/01.mp3
14.莫扎特小夜曲----莫扎特
莫扎特的音乐清明高远,乐天愉快,淳朴优美,其挚温暖,有如天籁一般。常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SPring Spring (春泉)。莫扎特在严酷命运的摧残之下默默地承受着、孕育着、奉献着……象殉道的使徒般唱着温馨甘美的音乐安慰着自己,安慰着整个世界。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9.MP3
15.平安夜----弗朗兹•格鲁贝尔
格鲁贝尔的这首平安夜,也是异常出名的古典吉他名曲。平安夜降临前听着如此婉转,神往的吉它曲子,不禁期盼来年的美好,也让你思绪万千,魂牵梦绕。其中的轮指虽然不多却也异常好听,特别喜欢结尾。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10.MP3
16.西班牙舞曲----格拉纳多斯
在那部举世闻名的芭蕾剧《天鹅湖》里面,柴可夫斯基引用了大量的各个国家的民族旋律,其中有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甚至中国旋律。而这首西班牙舞曲是里面非常热辣的一段,节奏飞快。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11.MP3
17.西西里舞曲----雷史毕基
西西里舞曲也是相当动听,似乎能将我们带到中古世纪里的意境中,非常地优雅安逸。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12.MP3
18.夜光狂想曲
改编的夜光狂想曲,由吉他和着钢琴的声音,表现出寂静的夜晚明媚的音乐光下作者澎湃的思绪,倾吐着内心的感受,确实适合晚上独奏。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14.MP3
19.忧伤圆舞曲----西贝柳斯
芬兰作曲家西贝流士(J. Sibelius)宛如小型交响试的“忧伤圆舞曲”(Valse Triste, Op.44-1, 1904)原本是他为妻舅Armas Jarnefelt的剧作【死神】(Kuolema)谱写的一段配乐,以伴随死神趁着垂死老妇随伺的儿子睡着之际,化身做其亡夫邀舞的情节;主题动机以相当隐喻的旋律展开预示死亡,中段的相当甜美的旋律延伸出高昂的情绪,象征与亡夫相逢的喜悦,最初的阴沉旋律最后仍接管了一切,末尾三个不安的和弦意味死神 在儿子醒来的那一刻,带走了他的母亲。这种掺杂哀伤与欢乐的情绪正是人生的最佳写照,加上此曲沙龙味十足,出版后成了当时欧洲咖啡屋的热门曲目。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13.MP3
20.月光----索尔
作者是19世纪杰出的吉他艺术家费尔南度•索尔,该曲指法变化不多,演奏速度较慢,技术难度不高,是首容易弹奏的曲子。但该曲展现了一幅田野、河流、村庄在朦胧的月光下,万籁俱寂、大地一片银光的美丽画面,它与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有着异工同曲之妙,展现给人们一幅梦幻般迷人的景色。索尔被誉为“吉他史上的贝多芬”是受之无愧。《月光》也成为了古典吉他曲中的不朽名曲。
http://www.bjsos.com/foto/0512/yueguang.wma
21.爱的罗曼史----叶佩斯
《爱的罗曼史》这首乐曲,主旋律取材于西班牙传统民谣。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的导演,邀请西班牙着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为这部影片配乐。耶佩斯别出心裁,只采用一把吉他为整部影片配曲,并且由他一人独奏。该影片的主题音乐就是这首《爱的罗曼史》。影片《被禁止的游戏》上映以后,《爱的罗曼史》广为流传,并成为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乐曲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为一体,充满温柔和浪漫的气息,《爱的罗曼史》甚至成为吉他的同义词,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2.MP3
22.悲伤西班牙----尼古拉·德·安捷罗斯
一首同样忧伤但动听的西班牙吉他曲
http://hxdx.nn.gx.cn/music/bexby.mp3
23.镜中的安娜----尼吉拉.德.安捷罗斯
浪漫柔美得吉他曲《镜中的安娜》,这首名曲是法国吉他大师尼吉拉.德.安捷罗斯演奏的。尼古拉以此曲一举成名,独特的弹奏将吉他滑音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分解和弦伴奏富有动感,与旋律有机的结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使人们越听越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是一首极其美丽的吉他曲。
http://www.bznews.net/music/jzan.mp3
24.卡尔卡西练习曲-----卡尔卡西
在古典吉他的练习曲中,卡尔卡西的练习曲占有相当的地位。而卡尔卡西的25首练习曲,作品第60号,则是卡尔卡西的代表作,也是学习古典吉他的学生从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重要练习曲目。这首乐曲就选自其中的第3号A大调《小行板》。由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构成这首乐曲,用分散和弦的三连音贯穿全曲,力度的强弱变化突出。
http://www.bznews.net/music/kekxlxq.mp3
25.绿袖子―――英国民谣
绿袖子,是一首英国民谣,在依丽莎白女王时代就已经已广为流传,相传是英皇亨利八世所作 (他是位长笛 家),根据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查培尔(William Chappell)所做的研究资料指出,《绿袖子》的旋律最早是 记录在16世纪末英国着名的鲁特琴曲集《WilliamBallet's Lute Book》,歌词部份则出现在1584年。然而 这首歌曲真正广为流传开来,则是在英国作曲家约翰•盖伊(John Gay)将它编入为了对抗意大利歌剧所创作的 《乞丐歌剧》(The Beggar's Opera,1728)中。这首民谣的旋律非常古典而优雅,是一首描写对爱情感到忧伤的歌曲,但它受到世人喜爱的层面却不仅仅局限 在爱情的领域 ,有人将它换了歌词演唱、也有人将它作为圣诞歌曲,而它被改编为器乐演奏的版本也是多不胜 数,有小品、有室内乐、有管弦乐…,而这其中又以上述的《乞丐歌剧》和英国作曲家佛汉威廉斯(Vaughan illiams)所写的《绿袖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最具代表性。在《绿袖子》的诸多乐器版本中,最能表现此曲略为凄美的情境,除了最早的鲁特琴版本、吉他版本一直以其独特的音色占有独特的表现地位。
http://218.200.123.43/lyz/jtb.mp3
26.雨滴----林塞
《雨滴》是一首着名的典型吉他曲,它描写了雨过天睛这后,漫步于林中小径,聆听枝尖叶梢滴水的情景.全曲没有特别艰深的技巧,然而它所能表达的情绪与装饰音的效果,除了吉他这外,没有任何一种其它乐器代替得了.演奏时速度自由流畅,慢而不拖,快而不乱,形成自然地流动.
http://218.4.142.106/qfmy/gait/gtmusic/雨滴.wma
27.悲伤礼拜堂----Vicente Gomez
作者此曲是为了献给自己的父亲,所以比较庄重,但也藏着深情,乐曲缺少了以往那种欢快的气氛,转而像是一种陈述,一种表达,一种怀念,不多说了,自己听听吧,
http://hxdx.nn.gx.cn/music/bslbt.mp3
28.泪----塔雷加
这是塔雷加的十分脍炙人口的小品之一。全曲仅有十六小节,但仍然发挥了吉他音色的多彩性。通过对吉他六条弦的交替弹奏,典型地表露在小品中追求吉他音调色彩的塔雷加的风格。优美的旋律并非是深沉的哀泣,更像是天真的孩子流出快乐而兴奋的眼泪。
http://www.csqn.net/upload/gman/yyqk/music/lei.wma
29.小罗曼史----路易斯 华歌
露伊丝•娃可(Luise Walker, 1910-1998),191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为20世纪吉他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演奏家之一。她在八岁时开始学习吉他,不久后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14岁举行生平第一次的独奏会,观众为之疯狂,随即很快在欧洲名声大振,并开始以职业演奏家的身份应邀到欧美各国演出。小的罗曼史》是露伊丝的作品之一,也是深受许多学生喜爱的吉他小品。以往曾经有文章介绍说此曲是讲述一个失恋少女的故事,其故事虽然缠绵悱恻,其真实性却有待推敲。全曲分为A,B,C三个段落,每一段落均有反复,后面有一段再现(A )段的尾奏(coda),所以可以称为是单纯的三段体曲式。乐曲一开始的A段(6/8拍子),这是一段酷似维拉罗伯士(H.Villa Lobos)>的主题,过去就曾见到有学生在音乐会上将这两首作品“混为一弹”,确实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在这一段中,主题以“模仿大提琴”的效果在5、6弦上缓缓的唱出略微感伤的旋律,谱上德文写 Getragen Mitviel Ausdrucksvoll,其意就是“非常有感情地 ”。乐曲进入B段后,节奏转为4/4拍子,乐谱上提示出Lebhaft(活泼生动)的演奏要求,所以这一段的情绪明显地要比A段来得轻松、活泼许多,使人感受到盎然的蓬勃朝气。而在接下来的C段,节奏仍然维持在4/4拍子,这是一段全部为三连音分解和弦作成的主题,其中所运用的和声及旋律,又与《爱的罗曼史》一曲有着几分神似,充分地表达出吉他无穷的魅力。乐曲最后的尾奏短暂地再现了 A段的主题,随后以四个中止式的和弦简洁有力地结束全曲,整首作品优雅细致、极具抒情色彩。
http://www.csqn.net/upload/gman/yyqk/music/xiao_luo_man_shi.wma
30.大霍塔 ----塔雷加
泰雷加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不朽名作。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突出吉他的音乐性、抒情性为主,唯独《大霍塔舞曲》炫耀了吉他各种各样的技巧,包括许多特殊技法:快速半音阶,琶音,分解和弦,揉弦,轮指,上下行涟音奏法,滑音奏法,靠弦与不靠弦奏法,泛音奏法,左手单手涟音奏法,大鼓奏法,小鼓奏法,单簧管奏法,大管(巴松管)奏法等等。可以说这支曲子几乎包括了古典吉他全部技法,弹奏这首乐曲需要相当的功底才能真正应付自如。
http://www.csqn.net/upload/gman/yyqk/music/dahuota.wma
31.樱花变奏曲-----横尾幸弘
日本名谣,横尾幸弘改编为《樱花变奏曲》,分前奏、主题、3个变奏、尾声6个部分。
http://www.guitar21.net/music/audio...ical/sakura.mp3
32.大序曲 ----朱利亚尼
弹奏朱里亚尼的《大序曲》,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巧和高度激动的热情,才能把这首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序曲开始是15小节的序奏,a小调,4/4拍,行板,可分为三段,前4小节为第一段,乐曲一开始的第一个主和弦就给人以强有力的乐队全奏的感觉,然后是分解和弦,渐弱之后到第二小节第二拍是一个突强的和弦,接下来第三小节是很弱的、模仿木管乐器演奏的分解属七和弦。到第四小节第二拍,又是一个突强和弦,形成序奏第一段的小高潮。序奏的第二段是个过渡句,在力度上明显地由弱到强,这三小节的过渡引出了序奏的第三小段。序奏的第三小段使用不断重复的低音加上此起彼伏的分解和弦,把序奏引向高潮,然后又渐慢、渐弱,一直到序奏的结尾。
http://melos.cau.ac.kr/zboard/data/grand.wmv
33.舒伯特小夜曲-----舒伯特
小夜曲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着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吉他是非常美妙的乐器,然而,能了解其中奥妙者,则寥寥无几”,这是舒伯特的一句话。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妙的吉他室内乐作品,如由吉他、横笛、中音提琴及大提琴演奏的四重奏就是这一首作品。
http://www.rjfang.com/guitarperf ... jfangCD/Track07.MP3
34.少女的祈祷-----巴达捷斯卡·太克拉
《少女的祈祷》是一首由钢琴经典小品改编的古典吉他曲。该曲作于1859年,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为畅销一时的名曲,此后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风行全球。作者芭达捷芙斯卡是一位女钢琴家,她生于波兰首都华沙,二十四岁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首名曲。虽然世人对于本曲的作曲经过已无从知晓,但这首乐曲在形式上只不过是简单的变奏曲,却由于命名为《少女的祈祷》而蜚声世界,久盛不衰,也许应归功于作曲者的匠心独具,抑或是出版商的精明,总之,这不能不说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乐曲的结构极其简单,为速度适中的行板,以下行音为中心的四小节前奏之后,乐曲呈现出温婉而幽丽的主题;此后是主题的四种变奏形式,最后一个变奏以三连音符为主,饱含热情,和声只是一些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而已。本曲形象单纯、手法朴素。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着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为配乐。
http://2935.68ab.com/sndqd.mp3
35.阿拉伯风格绮想曲-----塔雷加
阿拉伯风格绮想,也是有近代"吉他音乐之父”之称的塔雷加的代表作品之一,曾被后人称赞为“吉他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最合理的结合”,全曲中小夜曲风格的主题与变化的旋律交替出现。悠然自得的主旋律和华彩乐段几乎扩展到吉他的全部音域。充分发挥了吉他六根弦各个音区的不同音色特点,表现了吉他魅力之所在。塔雷加和别的古典派作曲家不同,很少写奏鸣曲或协奏曲等室内作品,而专注于吉他小品之作曲和编曲,这首曲子中飘忽变化的旋律,表现了抒情悠扬的小夜曲风格,使人在广阔音域中欣赏到吉他的美妙的音色。
http://www.guitarmania.org/z40/d ... /Capricho_Arabe.mp3
36.最后的颤音----巴里奥斯
巴里奥斯的《最后的颤音》,旋律优美、神秘悠远而带有沉思意境,在潺潺流水般的轮指下,像是悠悠地诉说着巴里奥斯生平的故事。
http://www.csqn.net/upload/gman/yyqk/music/tremble.wma
37.阿狄利达----塔雷加
阿狄利达与〈泪〉一样,学习塔雷加的初学者必须学习《阿狄利达》。此曲以较缓慢的速度演奏,曲中在明朗歌唱的部分采用高音部的滑音演奏法,这是吉他以外乐器所无法表现的。
http://www.csqn.net/upload/gman/yyqk/music/adelita.wma
38.卡伐蒂娜----史坦利 梅耶
与另一只吉他名曲《爱的罗曼斯》有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这只乐曲出自英国作曲家斯坦尼.麦尔斯的笔下。在电影《猎鹿人》中,导演邀请了享有“吉他王子”美誉的吉他演奏家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来担任配乐演奏。乐曲在电影放映之后一举风靡全球。 “卡伐蒂那”原意是指短小的抒情歌曲,在器乐上是指旋律优美动听的小品。这只乐曲也正是这样一只曲子。乐曲在轻柔的分散和弦的伴奏下奏出舒缓如歌的旋律,意境温柔而浪漫,充满了向往与憧憬,最后在无穷的眷恋中结束了全曲。这只迷人的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涉及到的技巧内容要远比《爱的罗曼斯》复杂的多。
http://bz.zhao.com/bbs/egg/music/guitar/cunjia10th/
村治佳织10周年吉他精选-13%20卡伐蒂娜舞曲(梅耶%20改编威廉姆斯).wma
39.罗密欧与朱丽叶-----普罗柯菲耶夫
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用一段音乐就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于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很快风靡全球,并被改编成钢琴、
小提琴等多种音乐形式。现在,我们不妨从吉他中去感受这段
忧郁的旋律......
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8.MP3
40.小行板圆舞曲-----卡诺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安东尼•卡诺(Antoni Cano,1811-1897)生于洛尔卡。卡诺早年学医,取得外科医生资格后回故乡行医数年。同时学习音乐。此后,曾在宫廷演奏并任职。1813年索尔由于政治原因离开祖国,流亡巴黎。在巴黎他得到凯鲁比尼(Linsi Cherabini,1760-1842),梅于尔(Etienne-Nicolas Aehul,1763-1817),贝尔东(Henri Montan Berton,1767-1844)等好友的热烈支持。于是这位失意的军人,又在诸友的劝慰下,再度重返艺术家的生涯。
http://www.guitar21.net/music/audio/classical/XiaoXingBan.mp3
41.追想曲 -----阿兰布拉
阿兰布拉的《追想曲》被赞为历史上最浪漫的追想曲,记得以前上海每天早上有一个广播,主持人是裴子安,她主持的节目背景音乐放的一直是这首歌曲,确实是很优美。
http://www.xz.jsinfo.net/Music/mp3/guitar/A5_6.mp3
42. 随想曲第24号--帕格尼尼
闻名于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是浪漫时期“琴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集,由于帕格尼尼亦是一位吉他演奏者,其作曲思维也受到吉他演奏法的影响,所以这二十四首随想曲改编为吉他作品也很自然与小提琴比各有千秋,其中第二十四首无论是小提琴还是吉他都演奏的较多,它的一首变奏曲作曲手法很有新意、技巧高难,“琴魔”狂傲之气尽现无遗。
http://melos.cau.ac.kr/zboard/data/Paganini_Caprice_no_24.wmv
⑵ 对吉他声音的描写,不要太多!!
吉他的声音是很多变的 古典吉他的柔美 民谣吉他的愉悦 电吉他的激情。
木吉他的声音像矿泉水一样,也许平静了点可是每天都能听到它,喜欢它
过载电吉他的声音就像果汁,或轻或重,你很多时候都喜欢它,甚至有一段时间你甚至只喝它不喝水了。
失真电吉他如烈酒,一个强力五和弦如同一口闷下,一段失真Solo就像慢慢品味酒中的醇与麻与烈。所以就有了很多强悍的“酒鬼”,成就了今天五彩缤纷的摇滚世界。
至于红酒与葡萄酒等等,就是缤纷多彩的各种混响、合唱、延迟、Phase......
所有的形容词都不够描述心中那种感觉,我觉得吉他的声音是有颜色的,有形状的,有动作的,有时如流水,有时如流血,有时圆如雨滴,有时刺麻如荆棘,有时来自天堂,有时来自地狱....
⑶ 关于林塞谱写的吉他曲《雨滴》的一些问题高手请进。
1.四级
(一)塞歌维亚音阶: 2个降号和4个升号内大小调
(二)练习曲:1、练习曲11号(意:卡尔卡西)2、e小调练习曲(意:卡路里)
(三)乐 曲:1、玛祖卡(德:翰兹)2、雨滴(林塞)3、弯弯的月亮(龙舞改编)4、探戈3号(西:福雷尔)
2.这个连音,是伴音(装饰音)和主音几乎同时发出。伴音在前。弹奏时以右名指,食指快速勾击1,3两弦,左手滑行,按在1弦上的(装饰音)名指立时松开,形成似断似连的意味。
⑷ 古典吉他和民谣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古典吉他琴颈与指板比民谣宽,一共有12个品格。在很久以前使用的是羊肠弦,后来吉他大师塞戈维亚带领我们使用尼龙弦直到现今。用手指弹奏(也有人喜欢使用指甲)。琴谱为五线谱与六线谱。大多弹独奏与重奏,好像《雨滴》、《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大圣堂》、《爱的罗曼史》、《春江花月夜》等等。演奏姿势较为严格,弹奏时需要坐在椅子上,左脚踏在高低合适的凳上。琴颈与地面成30度、45度的倾角。将古典吉他共鸣箱下面那凹下去的部分放在左边大腿上,右大腿靠近膝盖部分抵住共鸣箱尾部。
民谣吉他形状与古典吉他差不多,但琴颈各指板窄。一共有14个品格,使用的是钢弦。音色嘹亮,有穿透力。演奏姿势没有什么讲究,随意就OK了。用于伴奏与独奏(SOLO),既可以使用手指弹也可以使用拨片。还有一点不同的应该是民谣吉他音孔下面有护板,作用是使我们在扫弦时不会把面板划出痕迹。古典吉他、电吉他、民谣吉他学习的难度都不一样。听说有人把古典吉他比喻成声乐中的“美声唱法”,电吉他是“民族唱法”,民谣吉他是“通俗唱法”。
⑸ 吉他滑音 求教这个滑音怎么弹
这个谱子看上去有点像GTP的谱子 如果是的话 那么这个就好解决了 GTP生成的谱子经常是错的 或者说理论上是对的 但是实际上没法弹
2 1 2 的时候这个连奏 是代表P H的 GTP里面上弧线是连奏的意思 在其左右两端如果是一样的音 那么就是延音线的作用 即只弹两个音里面前面那个音 如果前面高后面低 那么就是勾弦P 比如212里面的21 后面高前面低 就是击弦H 比如212里面的12
斜线代表滑音 这个时候你要看五线谱了 你可以不认识那是什么音 但是你只要知道是在这两个音之间滑就可以了,而且五线谱写着让你用1指即食指滑音 那么看回六线谱 他这么写明显就不可能做到,你要把2弦的音 挪下来3弦的同一个音即7品 这样后面两个音六线谱也是错的 因为五线谱标明了用1 2指按 而一般来讲不会有人用1、2指按2、4弦的2品 这个动作很丑的 前面你已经滑到7品了 自然也不可能马上按回来 虽然可以做到但是没必要 你吧这两个音也分别移下一条弦 就是5弦7品跟3弦6品 这样你只需要在弹完前面一个音之后把食指左移一品然后把中指按上去就可以了 然后往回滑两品
⑹ 相信弹过吉他的网友们都知道 ,《雨滴》这首曲子只能用吉他弹奏,可是为什么其他乐器不能演奏呢
主要是吉他优美的滑音,和巧夺天工的和弦其它任何乐器不能取代!
⑺ 吉他的声音,对你来说是什么
吉他的声音是很多变的 古典吉他的柔美 民谣吉他的愉悦 电吉他的激情 几乎在任何音乐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任何的情绪感情都可以在吉他上去体现 对我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 每天都需要弹琴 就算是在不弹的时候 脑中也会浮现出想象的旋律
⑻ 雨滴属于什么类型的吉他曲
雨滴属于田园类型的古典吉他曲
《雨滴》是林赛创作的一首深受吉他爱好者喜爱的吉他名曲,它以清新美妙的旋律、
诗一般的意境,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它描写的内容是这样的:
淅淅沥沥的小雨停了。少女踏着路边的积水,漫步在林荫道上。一阵风吹来,残留
在树叶上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她的肩上、脸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少女的眼眶里噙满
了泪水。
雨后的黄昏是那样宁静、美丽、空气清新。天边淡桔红色的夕阳照着,此时她好像
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心中升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这首乐曲是A大调,3/4拍,慢板。结构是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个单三部曲式。
A段右手弹奏时P指要靠弦,但要控制好力度。左手要揉弦,在高音旋律声部的滑音和装
饰音要清晰的表现出来。B段前4小节要弹出切分感。5、6小节是圆舞曲节奏型,7、8小
节是低音过渡句。反复一遍后,经过4小节在高音弹奏的过门,A段在现。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转小慢板,速度比第一部分略快。A段节奏和曲调以2小节为一句进行对话。
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好似少女正在探寻人生。B段和A段风格相似,但曲调有了些变化,
其中3连音、跳音走向和谐的音响,好似少女找到了答案,心情豁然开朗。
最后,再现第一部分沉思的主题,接尾声。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⑼ 雨滴 吉他六线谱
《雨滴》是美国古典吉他作曲家林赛 (G.C.Lindsay)(生年不详---1963年)所作,它以清新美妙的旋律、诗一般的意境,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以下是《雨滴》古典吉他独奏六线谱:
⑽ 木吉他,民谣吉他和古典吉他有什么区别
要讲到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的区别,需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外形结构的区别:对于古典吉他,在琴弦上使用的是用于独奏和表现音乐较适合的尼龙吉他弦,世界上主要的三大琴弦达达里奥、萨瓦列斯、奥古斯丁就是针对古典吉他的,而民谣吉他使用的是钢弦,由它演奏的性质所定;正规的民谣吉他在品数上是与古典吉他不相同的,在琴的指板与吉他音箱结合处,指板上是14品,而古典吉他刚好是12品泛音点,但有些民谣吉他却是仿造古典吉他制作的;民谣吉他是为伴奏做准备的,所以当然少不了背带,同时就具有背带扣,细心的初学者是能发现的;古典吉他和正规民谣吉他在栓琴弦的方式和设置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演奏形式不同:古典吉他主要可以从事以下演奏方式:吉他独奏、合奏、协奏和伴奏,而民谣吉他的演奏方式单一,只是伴奏,也有不少人用钢弦吉他(民谣吉他)演奏指弹吉他曲目,创作了不少另类的风格,但音乐艺术方面,古典吉他表现力要强的多。初学者我建议学习古典吉他(Classicalguitar),而电声吉他/贝司却是从古典吉他中逐渐演变的用于乐队伴奏的现代乐器。
三、学习方法不同:从演奏性质看可以知道学习这两种吉他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是不同的,古典吉他学习的过程中是要经过正规的姿势、训练和循序渐进的学习练习,严格性和专业性是古典吉他学习提高的特点;民谣吉他在学习中却自由了许多,但在伴奏类型和节奏上下的工夫要多,总体来说入门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民谣吉他却是学习吉他二次提高的最大客星,一旦民谣吉他学习成型就很不好在学习古典吉他,可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改正一些错误的指法和技巧,而且速度上也需要重新正规地训练。
四、艺术内涵不同:古典吉他代表的是音乐艺术的延续发展,作为世界三大乐器的古典吉他更是继承和发扬音乐艺术的化生,他的表现力甚至是超过其他所有乐器,贝多芬、布罗威尔(二十世纪世界音乐代言人)都对古典吉他做出了很高的品价,所以古典吉他代表的是更高一层次的艺术,同样要求欣赏人的音乐素质也要很高;民谣吉他表现的艺术内涵一般从属于演唱人和歌曲,真正把歌曲的内涵通过伴奏来更贴切的表现,当然,这就需要双方的配合能力好了。
以上只是从一部分区别加以论述,其实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的区别是很多很多,只有你了解了吉他,你才能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
下面,就吉他的形状和演奏流派作一个简单的分类介绍:
第一类:西班牙吉他.西班牙吉他中又有:古典吉他,民谣吉他,匹克吉他,弗拉门哥吉他等许多不同的演奏流派.其中以古典吉他为代表,民谣吉他为大众化:
古典吉他:他的外型特点是琴面板有圆音孔,并配有六根弦(早期采用羊肠弦,后改为尼龙弦).琴的指板较宽,琴颈有12品,而且没有音位记号,琴尾没有背带钉.弹奏时有严格规定,一般采用弹拨式奏法,经常用来独奏与重奏,也可以合奏.由于它的音柔和而典雅,因而无论是在演奏古典或现代乐曲时,都能显示出优美而丰富的表现力.
民谣吉他:它的外形类似古典吉他,但是采用钢弦,它的指板较窄,琴颈有14品,并且有音位标记以便于演奏,琴尾有背带钉,琴的面板有护板.民谣吉他与古典吉他略有区别,它与匹克吉他融为一体,演奏时斜抱于胸前,姿势较为自由,并可采用多种演奏形式,如手指演奏,匹克演奏,或戴指套演奏.为演奏的方便在移调时常使用移调夹.民谣吉他在多数情况下,是用来伴奏,为乡村,爵士,摇滚,民谣歌曲伴奏,特别是在民间歌手的弹唱中起着重要作用.
匹克吉他:匹克吉他又称爵士吉他,琴的面板和背板略呈弧形,使用钢丝弦,用匹克(PICK:拨片)弹奏,可发出较大的音量,面板两侧开有F形的两个音孔,琴体比较大,琴颈窄而长,指板有微小的弧度,便于食指横按,弹奏的方式,可以分为独奏,伴奏,贝司,合奏,适合于演奏民间音乐.
弗拉门哥吉他:弗拉门哥吉他的外形与古典吉他很相似,但琴身比古典吉他稍大,各弦的定音较低,奏强音时弦打在指板上发出咯哒咯哒的特殊音色,常用于演奏欢快,热烈的西班牙民间歌舞.它的最大特点是能用手指敲打面板发出美妙节奏和韵味十足的阿拉伯风格曲调,这就形成了现在流行的独具浪漫气氛的弗拉门哥吉他.
第二类:夏威夷吉他.夏威夷吉他是左手用滑音棒按弦,右手带上塑料或金属的指甲拨奏.金属指甲演奏时音色较亮,适合演奏高音弦,塑料指甲演奏时音色浑厚,适合演奏低音弦,演奏中多滑音,颤音,它的音色优美,迷人,具有亚热带风格,常用它作为一种旋律乐器来增加配器色彩,也可用于管弦乐队中的独奏,它的演奏方式是:演奏者把乐器放在膝上或站着把乐器放在支架上演奏.
第三类:电吉他是吉他的一种变形乐器,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电声学的发展产生的,它从外形到音响都与传统吉他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它的琴体构造种类较多,如电声型电吉他,实体型电吉他等,由于它采用了弦震到电声转换的发声原理,并配有音量调节器,音调控制器或弱音吕,颤音机械,脚控强弱等装置,使它在音量和音色上具有与传统吉他不同的特殊表现力,电吉他与声学吉他相比,音乐更加甜美,悠扬音质饱满而富有光泽,穿透力强,而且音量可随意控制,音色音质变化多样,这些特点使电吉他成为现代音乐世界中的一代天骄,它可以用来独奏或伴奏,演奏时需挂背带,演奏方式自由,是现代电声乐队摇滚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