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萨克斯新手吹出来音色不好
Ⅰ 怎样去练习萨克斯我都学了快2个月了,好像音色不怎么好听!
音色不好首先要多多练习长音,虽然练起来很枯燥, 但却非常有用的。 还有就是多听名家大师的演奏 慢慢试着模仿 我个人感觉这是提高音色的2个办法 而且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每天吹长音 时间长了 颤音自然就学会了 每天都要有长音的训练 可以拿音阶琶音来练 每个音吹8拍 4拍都可以 根据自己感觉来控制时间 或者吹一个音 吹到没气了为止 然后继续 坚持下去 你会发现你嘴的控制力明显提高 音色也越来越好 而且长音练久了 颤音自然的就学会了 下边是一些有关的资料 了解一下吧 祝你成功 学习萨克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萨克斯演奏的基础,也是演奏完美音色的基础和保证。
现在我们接触的呼吸方法一般分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三种。人们平时生活时候的呼吸是胸式呼吸,它的特点是胸廓扩张,腹部相应凹陷,缺点是呼吸不深。腹式呼吸的特点是胸廓基本不扩大,而下腹部轻度隆起,呼吸很深,但由于胸腔的扩张不是全部,所以吸气容量仍然有限。在实际的呼吸练习中,我们认为胸腹式呼吸是比较科学的,胸腹式呼吸法吸收了上述两种呼吸的优点,克服了上述两种呼吸缺点。它的特点是所有呼吸肌群均能协调一致地参加工作,胸腔能扩张到最大限度,因而能获得肺活量的最大值,其优点是能够使整个呼吸肌群协调动作,形成运动的馨体,因而气息吸入最多,呼气时,也容易掌握控制。
然而,要改变一个人的呼吸习惯,却并非易事,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行。在开始练习时,应该先脱离乐器,练习到能够较好地控制呼吸动作后,再考虑吹奏乐器。练习正确的胸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练习者以松弛的方式,背朝下平躺、吸气;然后屏住气息几秒钟,而后再呼气,这时环绕腹部周围的区域应有明显的动作,而胸部的动作则不明显;一旦较熟练地掌握了呼吸的方法后,再进行站立练习,这种练习在一段时间里应天天坚持,一直做到“习惯成自然”为止。
在sax演奏中呼吸真的非常的重要。
气息: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人正常的呼吸运动,利用排出气体的力量产生出的气流。这股气流才是sax震动发声的原动力,所以对于这股气流的控制相对与嘴型更是重中之重。它的急缓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质量。
很多朋友在初学演奏的时候声音巨大,但是吹起来很吃力。它主要的毛病就在于没有掌握好对气流的控制。
对气息有两种评估,第一种就是控制的气流的气压的大小,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集中度。另一种就是气的急缓,主要控制音量。气流的急缓很好理解,一鼓劲,使劲一吹气流自然非常急促,声音也非常大。省气吹声音自然小。但是很多初学的朋友并没有注意到它第二个条件就是口腔内气压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出学的朋友声音很大,但是仍然很散的原因。初学的朋友只知道一味的将气吹出去,而忽略了对它的使用,所以很多出学的朋友即使用很薄的哨片仍然觉得很难吹。我一个吹小号的学长曾经跟我说吹号得哄着吹。后来我明白这说的就是你在演奏的时候要控制好你嘴里的气压。很多初学的朋友刚开始吹并不清楚腹式呼吸,用肺挤出来的气不但力度不够,而且特别浮躁。虽然一时的量非常大,但是就象一滴水的形状一样,大头大身子小尾巴。用胸腹式呼吸法之后用腹肌稳定的收缩和扩张来控制气息的气压和密度之后声音不仅会变的结实,而且它会象细水一样长流,同等量的气如果做到收放自如的话长度会增加很多倍。而且声音的质量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以后,对于如何合理使用和控制气息,还需要常年不间断地练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音练习。在练习时,首先采用中强的吹奏,而且要做到发音干净利落,始终保持音量均衡,音准无变化。其次,采用渐强到渐弱的练习。在实际练习中,当音量由强变弱时,气息也由多变少,由急变缓,气息变化时,嘴巴对笛头的控制,也应由松至紧,这两个方面要协调同步。第三,在有了前两个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由很弱到很强,再到很弱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先吸足气,将气息控制住,然后缓缓将其吹出: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吹出多少气?嘴巴对笛头控制到什么程度?如果在起吹时能够得到一个很弱的音,那么,后面很强很弱的进行就容易做了。 很多人说呼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不然。呼吸其实是可以从生理角度来解释的。
在以往说气息的帖子里经常会出现把气吸到肚子里这样的话,其实并不是说气进到肚子里,吸到肚子里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肚子里其实没有放气的地方,事实上吸进肚子里就是向下压迫横隔膜,使胸腔上半部分空隙增大,从而使肺更有效的扩张,从而吸进更多的气,充分利用每一口气。这样一来气息自然就足了。当然也不是很快就能达到极限,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使长音更长,声音更有力。学会了吸气,很多人每次都吸的撑的慌为止。如果是在练长音那值得表扬,但是如果您是在演奏乐曲或者练习曲那就不一定完全对了。每次吸足了气,在气没用完的时候就换气你就会发现上次吸进去没用完的气就在那里存着,演奏的时候根本用不上。如果整个曲子都这样就象旧电池那样充一次电少一块充一次少一块。很快就会觉得憋的慌。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算好到下一段需要多少气再吸,再一个就是在吸气的时候把上次多余的气吐出去。这非常重要。
气充分吸进肚子后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气,有些人吸进去之后马上放松,气马上又回到胸腔。吹出来的音和以前一样难听,但是就是不明白。这就是典型的学会了吸气不会控制。其实吸气和控制结合好了才能有作用。气吸进肺中之后我们要保持它的稳定才能保持音的稳定。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腹肌保持紧张的状态以控制气息的大小。只有这样音才能有力,声音很实。相反如果用肺去控制气流的大小音则会很无力,而且声音很扁。腹肌控制着的气息有控制的呼了出来,路过喉结。这时我们要把喉结打开,让气顺畅的走过,这样才会起到作用。之后气走过气管进入口腔。口腔的环境同样也决定着音效。如同笛头不平整声音就会很暴躁一个道理,如果口腔内的形状是圆的,出来的音也会是比较圆润的,如果口腔内总是在动音色同样会有不同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低音很圆,但是高音很扁。因为他们为了更好的下低音而故意把口腔内张开,而为了更好的上高音故意把口腔内的面积缩小。这是个误区,其实无论演奏高音还是低音,口腔内的环境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低音的时候气息弱一些,高音的时候腹肌多用力一些,多顶一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古典所要求的声音的统一,也是下低音上高音正确的方法。其实口腔内的形状起的是笛头的作用。一个好的口腔内环境也会有很好的音色。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吹同样的配置有不同的音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时气就这样通过笛头出来了。如果您是吹古典的要注意的就是呼吸的时候用冬天为了暖手而向手哈气的感觉来吹管最好。
二嘴型
最开始当然要从震动发省开始,哨片和笛头震动产生的声音带动整只管来发声,然后由各个音孔的开合来控制震动的频率和声波的走向,达到发出乐音的目的。也就是说sax这种乐器(不单单是sax)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震动发声器,我们所谓的演奏就是控制它的震动来达到发出乐音的目的。这么讲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发出象驴叫一样的声音,唢呐一样的声音,所谓的气息,嘴型都是一种变换震动的方式。下面我就讲一讲嘴型,气息对sax音色的影响。
很多朋友把嘴性单纯的理解成把嘴摆成某一种形态来演奏,这的确是正确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演奏sax的时候摆出的嘴型说白了其实是一种改变内部嘴型的一种表象。要呈现这种嘴型的根本目的还是改变口腔的内环境。下巴拉平:下巴拉平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下唇变薄。古典sax演奏中,扁而薄的嘴唇更适合演奏古典sax。因为下唇更敏感,对于控制音源之一——更有好处。哨片是两个直接音源之一,嘴唇对音源的直接接触会更直接的影响音色,扁而薄的嘴唇在演奏sax的时候更快速的反应和控制音色的变化,所以在演奏古典的时候比较讲求下巴拉平
口轮肌收紧:口轮肌收紧之后口腔内会呈现出一个相对比较圆的空间,气流从这个空间走过之后气很平均,所以声音很暖,很柔和
微笑一样的收紧两个嘴角:这样做之后口腔内会呈现一个向外收的形态,这样的嘴性能让您的声音更紧实,声音更有弹性
舌头:在控制声音方面,嘴内腔起的作用非常大,主要的一个形式就是控制口内腔的形态。在这其中,舌头的位置当然也非常重要。在中音区的演奏的时候,舌头的位置应该是平躺在下鄂里的。在中底音音区的演奏的时候,需要更宽阔平稳的气流,所以这时舌头应该尽量压底,使口内腔面积增大,使气流尽量平稳。在高音的演奏中,舌头的摆放位置应该是向后隆起的,这样紧缩口内腔的面积,使气流更急促,更有“密度”,这样高音会更容易上。
所谓口型其实就是一个良好控制笛头的方法。
关于口型有很多争议。有人说这个对有人说那个对。但是在我看来,嘴型是一种追求完美声音的一种途径,每个人有每个人对完美的理解,所以每个人说的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对,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尝试,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争来争去谁一定对谁一定错。 sax是由于被卡子固定在一起笛头和哨片由于气流的运动产生震动而发声的。但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管只往里吹气我们就会发现没有控制的声音干巴巴的象驴叫一样漫天飞。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哨片只震动一部分以产生我们想要的优美音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要震动的那一部分含在嘴里,然后上牙固定住笛头,嘴唇包住下牙,sax管顶住牙加以固定控制它的震动。
最后要说的就是下唇了,古典sax演奏中下唇应该是薄薄的,这样就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下牙对哨片的压力,最重要的就是震动需要一个坚实的支撑来增加它的灵敏度。这样一来下牙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哨片和牙之间有非常厚的嘴唇垫着,那就如同三级跳最后一脚踩进沙坑。再怎么努力你都跳不远。如果嘴唇很厚,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嘴角象两侧拉,使下牙上的嘴唇变薄。如果单纯的往两边拉你会觉得很累,而且不自然,现在要做的就是嘴角象微笑一样微微翘起来,这样既有助于成型又省力。薄薄的下嘴唇控制起来就灵活了吗?其实也不完全是。很多朋友演奏的时候如果照镜子会发现自己的下巴象核桃一样堆在一起。如果那样演奏势必会被下唇更大的压力,而且支撑哨片的中心从下牙又转移到下巴上,这样一台大功率起重机又掉进沙坑里了。所以平坦的下巴也很关键。口型的作用其实和卡子一样,是控制哨片的震动的。所谓控制哨片震动当然要有一个良好的支撑,下牙用来使震动容易控制,那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力稳定住笛头那下牙的控制如何实现?所吹sax的时候上牙一定要顶住笛头。有一次在王恒老师那里上课,有个考生因为笛头上没咬出坑挨骂。没咬出坑就说明上牙没有固定住,没有支撑好。多说一嘴。笛头还是省着点用,推荐大家使用牙垫。
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上下牙平齐,微笑的嘴型,平坦的下巴,上牙一定要固定住。
在平时的练习中我建议大家照镜子吹。注意仪表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嘴型不走样。
总体归结下面两点:
1.演奏的时候,口型类似微笑时的状态,下唇微微包住牙齿,两腮紧贴在牙床上,注意上牙不要咬笛头。下巴下垂微微前移,嘴唇裹住笛头,力量不要过大,只要笛头周边不漏气就可以了。
2.含笛头的位置:由于每个人嘴唇的大小薄厚各有不同,牙齿的长短与整齐程度,以及苗头型号也不同,含笛头的多少当然也各异。含笛头的多少以找到最佳震动点、发出理想的声音为原则和目的。先从笛头前端少含试吹,逐渐往后一点点多含试吹;然后,再从笛头后端多含试吹,逐渐往前一点点少含试吹,就是找到了最佳振动点,即可固定合笛头的位置。
Ⅱ 为什么我的中音萨克斯声音吹出来很低沉
过音孔的开闭,即键子的开闭来控制音高的,(高手也可以用嘴控制) 比如说1234567,最低音1即为左手三指(食、中、无名指),加右手四指(食、中、无名指加右手小拇指)全按即可。
所含笛头位置的多少应以个人百的条件加以区分,一般来讲大约含在笛头的三分之一处。在这里要谈到一个最佳振动点的部题。
先从笛头的前端少含试吹,慢慢向后移动试吹,然后再从笛头的后端多含一些进行试吹,逐渐向前移动进行试吹,一定要用心多听各位置的音有何不同,这样便能找到最佳振动点,此时便可固定所含笛头的位置。
(2)为什么萨克斯新手吹出来音色不好扩展阅读:
中音萨克斯的演奏技巧
1、用吊带将乐器挂在胸前,置于身体的右前方,调整挂带,使其既能负担乐器的重量,又能缓解手和臂的紧张程度。
2、站立演奏时,两腿同肩宽,坐着演奏时,两腿打开稍向外,呈九十度弓形触地,身体要自然挺直,背、胸、腰、腹不可弯曲。
3、含笛头的角度,要以自然呼气和笛头风口的气流方向为依据,因气流方向略向下斜,而笛头和脖管自然要与气流的方向相一致,略往下倾斜为最佳角度,大约为四十五度左右。
Ⅲ 请问我是个初学爱好者萨克斯吹不岀理想的音色电吹管就能调岀理想的音色
摘要 要成功地演奏好萨克斯,首先必须训练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能力,平时要多学习一点萨克斯以外的音乐理论。萨克斯对音色的控制包括三大部分。
Ⅳ 感觉我吹萨克斯的音有点靠里,发音不明亮是什么原因
意识形态上要考虑演奏的时候震动管体,而不是只想着笛头的一小部分,哨片需要充分的震动,一旦被下唇影响了震动,音色就会变暗。不断调试,找到自己喜欢的音色。
Ⅳ 我初学萨克斯,吹的时候为什么老吹出怪声
可能是哨片没调好,或者吹的时候碰到其他键了,气息控制好,每天早晨起来练长音,不要着急,学萨克斯一定要有老师
Ⅵ 萨克斯音色问题 为什么我的声音难听
音色不好首先要多多练习长音,虽然练起来很枯燥, 但却非常有用的。吹萨克斯,当然都希望吹出最美的音色,怎么出来好音色呢?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无非两个方面--硬件、软件!所谓硬件就是我们用的器材了,包括:萨克斯管、笛头、哨片、哨卡,甚至包括房间的环境(不一样的哦!),所谓软件当然就是我们的技术,包括口型、控制力、指法还有一项我认为很重要的因素,可能很多萨友并不注意,这就是判断力!-是对音色的判断力,也就是说,如果吹奏者自己还不是很确定什么样的音色(主观的东西)才算好音色的话,那就什么都白费了下面言归正传--别去过份的最求高端器材,当然了,一个好笛头配上适合自己的哨片是好音色的基本保障,我说的是在管子没有问题(音程准、不漏气、共鸣也可以),笛头哨片从客观上说也都不错的情况下有很多朋友仍然出不来好音色,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找原因了:[/b][/size][/align][align=left][size=2][b]管子不好??,嗯!对!“老师”都说了:“5000以下的萨克斯没有好音色”于是乎开始换管--买个6000的。。。。,开始两天觉得“嗯,不一样,有改善!”3天未出,再回头吹原来那个,“咦?怎么也差不多啊?”“偶,老师都说了:500以下没有好笛头。。。。”,买个800的!开始有了点改善,但还是不尽如人意!“买最贵的哨片!别拦我啊,要不跟你急!。。。。”,弄回来了“唉,有点吹不动!老师说哨片都得修修!磨之。。。。”。。。。就这样啊就这样,大把钞票出去了,换来一堆大师级别的装备,可就是没弄出来好音色!说什么好呢,感觉!!!悟性!!!水平!!!水平技术可以苦练,感觉一部分是天性一部分是熏陶,悟性说白了仍然是感觉,多听!多听!多看!多看!别成了器材发烧,技术感冒。嘴型不对的话用什么好头好片子都无济于事的,房子漏风烧什么暖气能暖和呢!看好了名师的嘴型(嘴长的肯定不一样,但作用在笛头哨片上的那种感觉是可以找到的),感觉找到了,才有可能吹出心仪的音色。器材肯定是重要的,但是不代表有好器材就有好音色,某种程度上人比器材更重要。。。。。拿来大师的装备干脆吹不动的大有人在,其实就算可以控制的很好了也不可能和我们平时听唱片一样的音色,那是不现实的!我在很多网站看到有些“网上红人”说他的某个产品如何如何好,“换上去就可以达到什么什么吖效果,跟XX大师的音色一样了”----在心里骂他一句我先!为什么骂他?先说说我们听到的唱片里的音色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是一个有相当高水准的萨克斯专业演奏员(没人会请我来录唱片,除非唱片公司老板的脑袋着凉了),其次,这个乐手用的顶级的而且经过长时间磨合,非常适合他的器材(假设原来的管子吹了10年,进录音棚时给他个比这个贵10倍的乐器他也不会换的,否则他随时有可能被录音师喊“ka”),另外他是在一个声场效果极为科学的环境下录音,这些是第一步。第二步,拾音、录音,先说棚内录音,用的麦克动则数万元,一条连线几千块RMB,经过压缩器、激励器、均衡器、等一系列高端设备(调式也是高端水准偶,干什么都一样,光有设备没有技术是白费的),录入磁盘,接下来混音,用的监听音箱一对买辆夏利车的价可能也不少见,对原声进行处理---声大的地方压缩、声小的地方扩展,实在不行的地方重录,难听的频段衰减、出彩的频段提升。。。。。最后做到最大电平接近于0,在平民设备上播放都不会破电平,均衡到音色华丽但很真实,混响到可以陶醉你的心。。。。。这是棚内录音,现场演出的话,就是拾音的设备换成灵敏度低一些的(太高会把现场杂音都收入!但灵敏度低不等于设备不好偶),把后期混音的步骤先在POST端设置完毕,听众听到的就是已经处理完的效果了,因为没有了后期的反复监听、分析、调试,所以通常现场LIVE只是气氛热闹些,真正的音乐效果远不如录音棚版,大家如果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有些歌手便很容易理解这点了,平时CD里唱的很好啊,怎么K歌时候和我差不多啊,嘿嘿,这不能说这个歌手唱的不好,而应该说是你唱的好,就比如你和凯莉金在一个房间用凯莉金的高档器材,你吹出和他一样的音色,说明你的水平好而不能说他吹的不好,而比如同样用你的普通器材,凯莉金的音色还是很好,而你的音色就不行,那不能说是你的器材不好,而只能说是你吹的不好。哈哈,有点绕嘴!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萨克斯发烧友,甚至是些学院派的萨克斯名家,要想弄出百分百和唱片一样的音色是很难的,不过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必须自己能分辨出你吹的音色怎么样是好的,怎么样是不好的,只有这样,假设当你站在录音间里,才有可能弄出来那种动人的音色,而反之自己对自己音色还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判断、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的话-----那就很遗憾了,再花上几万银子也是白费的
Ⅶ 初学萨克斯,总感觉音吹不对。
萨克斯的发音没有大的问题,恐怕还是你没有掌握吹奏方法,口含哨头多与少预防发出的音色是有密切关系的,好好体验一下含入中的深度来细品发出的音色。熟练以后就会好的。
Ⅷ 初学萨克斯,有关嘴型和音色的问题
其实萨克斯的嘴型严格的来说并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基本上只要做到这几点即可。一,上嘴唇自然放松,上牙顶在笛头上。二,两腮收紧,不可鼓(这点最重要,鼓起两腮乃吹萨克斯一大禁忌)三,下嘴唇贴紧下牙,且下颚放平。。。。差不多就是如此,所谓的双包其实应该算是一些技巧上面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曲子都适合的。顺便一提,你是自学萨克斯的,这不是说不行,只不过你想真正的吹出一点名堂的话那就需要找人
指导一下。萨克斯不像吉他,可以很容易的自学,而萨克斯技巧上面的东西相当多,而且网上讲解的并不是很明确,你也很容易误入歧途。。。。。。
回答完毕
Ⅸ 萨克斯曲我吹出来的音色比较硬不柔,该怎么办
是你的气息把!可能嘴型有问题!嘴放进笛头不要太深!下唇包住下牙!包住的薄厚!要自己掌握涅`包住厚.音色亮!好听但高音难上!包的薄却恰恰相反!哨片过硬.过软.都会出现你说的问题!.吹高音管和中音管不同!高音好吹!低音就需要气息控制!气流不要太急!嘴型发o的形状!轻轻包住笛头不要太紧`可能哨片有点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