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蜡烛火焰内液和外焰不一样
Ⅰ 蜡烛的火焰,里外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点着一支蜡烛,仔细观察它的火焰,你会发现它大致可分三层:最里边的一层叫焰心,它靠近蜡烛芯,光很暗;往外,又宽又亮的一层叫内焰;最外面既薄又不很亮的那一层叫外焰。
现在,只要用一把铅笔刀来实验一下,你就会弄清上面的三层各由什么组成了。首先,你把刀子插到最暗的焰心,过一会儿迅速取出,会发现,小刀上凝了一层蜡油。这说明,在这一层里,石蜡刚刚蒸发并没有燃烧。然后,等刀子凉了,你把它的另一面插到最亮的内焰,过一会儿抽出来,会发现小刀上出现r一层黑末。这说明,这儿的蜡蒸气刚刚分解,变成了灼热的碳粒,它们依然没有燃烧。不过正是这些灼热的碳粒,使这里特别明亮。最后,你把带有碳粒的小刀放到火焰的最外层,这儿虽然不够亮,却最热,过一会儿,小刀上的碳粒就不见了。这说明小碳粒正是在这里和空气中的氧气相结合,生成二氧化碳的。
你也可以不用铅笔刀,而只用一根火柴来说明上面的问题:请你用拇指和食指卡住一根火柴的两头,再快速地把它横在火焰中间,使这根火柴可以同时接触火焰的三层,稍停一下拿出,你会发现被烧焦的两小段,正是位于火焰外焰的那部分。
蜡烛的内焰很亮,人们喜欢用它来照明。酒精灯的外焰很热,人们就用它来加热。你看,它们还各有分工呢!
Ⅱ 为什么蜡烛的内焰,外焰,焰心的颜色会不同
焰心是石蜡蒸发,而内焰则是燃烧不完全的会产生碳颗粒,所以发红,而外焰则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所以火焰颜色浅,
Ⅲ 为什么蜡烛的内焰,外焰,焰心的颜色会不同,是为了更好的分辨吗
主要是燃烧时,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当然与中间的那根棉芯也有关系!
Ⅳ 蜡烛燃烧为什么有不同颜色的火焰为什么外焰温度高
蜡烛燃烧外焰是呈蓝色的,这是因为内焰燃烧不充分,生成CO,CO到达外层后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呈蓝色火焰。至于为什么外焰温度高,这是很显然的,外焰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充分燃烧,反应比较完全,释放的热量当然多了。
Ⅳ 为什么蜡烛三层火焰的颜色不同
蜡烛三层火焰颜色不同是因为火焰的温度不同。里面焰心温度最低,中间内焰温度比里面要高,外面一层外焰温度最高。
Ⅵ 为什么火焰如蜡烛火焰、酒精灯火焰等会分层,即分成外焰、内焰和焰心,三者颜色不同,这是为什么
人为什么会看到火焰的分层现象,就要从火焰的本质讲起了。从理论上来说,只是物质氧化(燃烧就是剧烈氧化)放热所产生的“火焰”应该是无色的,但为什么一般的火焰都有颜色呢,那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原子在高温下得到能量,发生能级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会自动回到基态,在向基态跃迁的时候就放出能量,此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由于不同原子跃迁所放出的能量或同种原子在不同的激发态跃迁所放出的能量不尽相同,各种物质或同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燃烧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是不同的(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而每一个光的频率值都对应着一个能量值),因此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燃烧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也就不足为奇了,人看到火焰的三层也就不难解释了……
Ⅶ 为什么火焰的外焰,内焰和焰心的温度不同
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能获得的氧气量也最多,所以它的燃烧程度也最充分,所以温度最高.
内焰与与空气接触较少,获得的氧气量也不多,所以燃烧不甚充分温度也就没有外焰那么高.
至于内焰,它被关在中间,与空气的接触很少,燃烧也就不充分温度就不高了~~
Ⅷ 你好,我想请教一下王教师,蜡烛燃烧为什么有蓝色火焰为什么与外层颜色不一致
蜡烛燃烧外焰呈蓝色,是因为内焰燃烧不充分,生成CO,CO到达外层后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呈蓝色火焰。
蜡烛火焰有三层,从内到外依次为焰心、内焰、外焰, 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燃烧, 火焰最明亮;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高。
Ⅸ 蜡烛的火焰为什么为什么内外焰颜色不一样到底内焰亮还是外焰亮
一楼太深奥了……是科学老师吗?
外焰比内焰温度高,外焰是黄白色,内焰为红色,焰心比内焰还红些,
某科普站点的信息中称最外侧的蓝光温度高达1400度,内部的红光为800度。这里显然将外焰认为是蓝光,但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外焰应是黄白色区域,内焰为红色区域,蓝色并不明显、通常只存在于底部及下边缘,亮度也很暗,无法形成实际意义的外焰。
CNKI上相关的论文资料很少,只在1994年第四期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看到“蜡烛火焰的光谱分析”一文。火苗中部与空气接触部分的温度最高,有1400度,而烛芯处仅有600度,与常识一致,可解释为外缘有充足的氧气供应,燃烧充分。底部的蓝光则是CH分子基团的特征颜色,而对燃烧过程则语焉不详,参考文献中有一本地质出版社80年代出版的《分析火焰光谱学原理》,不过我没有找到。
几个月后又在1979年第6期《科学》(科学美国人中译本)的业余科学家专栏看到了专门介绍,底部的蓝色火焰由光谱分析证实是CH和H2的特征谱,同焰色反映一样,为特定能级跃迁,不表征温度。此处的蜡烛蒸汽由于对流作用可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充分燃烧(直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往上走,大部分有机蒸汽由于氧气不足只能进行不完全燃烧,发热量低,便为红光,若将此处气体用玻璃管导出焰外可直接燃烧。不完全燃烧的分解物(主要是碳粒)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达到白炽状态,一旦与空气接触将剧烈反应,于是边缘白光处温度可达摄氏1400度。
其实不仅是蜡烛,钨丝、钢铁、烟草等物质都有同样的温度颜色分布规律,在2000年10月《金属制品》杂志中《观察物色判定炉温》中就引用了钢丝温度与颜色的经验对应关系。
温度/℃颜色
550暗褐色
630褐红色
680暗红色
770樱红色
850鲜红色
900黄红色
1000黄色
1200黄白色
1400黄白色(亮、刺眼)
Ⅹ 蜡烛火焰为什么有时内焰温度比外焰温度高
是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致使外焰温度低于内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