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孔子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孔子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发布时间: 2022-08-15 17:26:50

㈠ 圣人孔夫子赫赫有名,为何他却说自己很像一条丧家犬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之一,而且孔子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同时也在世界中广泛传播,开枝散叶。孔子在当今世界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足以见孔子的影响力之大。然而早期的孔子却四处碰壁,自己自嘲到:自己颓废的样子犹如丧家之犬。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自身处境来说,孔子也确实像一条丧家犬一样,被各国君主赶来赶去。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嫌弃猜疑,甚至是羞辱孔子,好几次都想杀了孔子。

㈡ 不为人知的秘密: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却不被待见

这好像显而易见,孔子那套不合时宜。

㈢ 孔子不壮是什么意思有这个成语吗

不是“孔子不壮”应是 “孔子不仕”。不是成语,是个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原文是“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四十二岁那年,鲁昭公死在干侯,鲁定公即位。鲁定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
译文:季桓子的宠臣叫仲梁怀,和阳虎有怨恨。阳虎打算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阻止他。那年秋季,仲梁怀越来越骄横,阳虎拘捕了仲梁怀。季桓子发怒,阳虎乘机囚禁季桓子,和他订立盟约然后释放他。阳虎从此越发看不起季氏。季氏自己也僭越礼法凌驾于公室之上,大夫执掌国政,因此鲁国从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礼法背离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隐退下来整理《诗》、《书》、《礼》、《乐》,弟子更加众多,纷纷从远方到达,无不接受孔子传授的学业。
故孔子不仕---所以孔子不做官,隐退下来整理《诗》、《书》、《礼》、《乐》

㈣ 孔子的经济状况如何

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艰苦,当仓库管理员、畜牧管理员时,收入仍然菲薄。以后作家臣,实际是做人家的文书或秘书。这个阶段没有关于他经济收入的任何资料,我们无从查考,类似一般的工薪阶层,估计好不了多少。

孔子四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向学生收点学费。大部分学生是平民,有的相当贫穷,交一束肉干就可以收录,应该说学费不高。“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孔子,骂他收学费而不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我向这位批判者说:

你忘了一个重要事实——孔子和他一家人得吃饭,饿死了,中国开天辟地的平民学校就没有了。孔子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必须以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维持一家人的生存,但他不去追求富贵。他向学生讲: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第三十二章)(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实行大道,不谋求衣食。耕田嘛,免不了饿肚子;读书嘛,可以拿俸禄。但君子忧虑的是道能不能实行,不忧虑贫贱。)“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是孔子奉行的原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能够甘于清贫。

孔子做大夫时,年俸是六千石粮食,有马车、几件皮袄,伙食也讲究一些,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他又代理宰相,稳稳当当干下去,会有相当积蓄。但“君子谋道不谋食”,就辞职扔了这个“金饭碗”。

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生活消费全由接待国供应。他在卫国住的时间最长,先后两次共五年。卫国的接待标准最高,一年供给两千石粮食,够孔子一行人的用度了。但卫国始终不采纳孔子的治国之道,孔子就走了。

曹、郑、宋等国不接待,他到陈国住了三年。虽然陈国的供给不如卫国,孔子一行人总算有人管吃饭。

孔子从陈国去楚国,陈、蔡两国大夫怕楚国重用孔子而不利两国,派徒役在途中将孔子一行包围,断粮七天,弟子们饿得下不了床。幸亏楚昭王派兵来迎,才解除困危。这是孔子生活最窘困的时期。

楚昭王打算重用孔子,要封给他七百里土地。楚昭王打算给他的土地,面积比一些小国的国土大得多,但条件是孔子必须做听命于他的臣,不能自行其是,担心孔子会自主自立。孔子“谋道不谋食”,便不去楚国,不要那七百里土地。

晚年的孔子名声大,门徒多,而且有的做了官,发了财,会照顾老师。这时,已经有学生代孔子管家,可以证明生活条件还不差。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位有名望的教师、学者,生活无虞,却并无财富。

说孔子没有财富,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孔子心爱的学生颜回病故,颜回的父亲请求孔子卖掉马车来厚葬这位弟子。竟然要卖马来筹措丧葬费,可见孔子没有积蓄。马车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没有马,年老的孔子怎么出门呢?(这里有问号)孔子做官时,原思是孔子家的主管,孔子给他工作报酬是小米九百(原文无量名,是斗是升是石,有争议),原思推辞不受。《论语》记事: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第五章)(原思担任孔子的家宰,孔子给小米九百作俸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别推辞,你去给你的邻里乡亲吧。”)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第四章)(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资助。孔子说:“给一釜。”请再增加一点,孔子说:“给一庾。”冉有给她五秉。孔子曰:“公西赤到齐国去,乘肥马,衣轻裘。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救济危急而不给富者添富。”(注:子华即公西赤。釜、庾、秉,皆当时容量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二斗四升为一庾,十六斗为一秉。冉子实际上给了八十斗。))前一章说,应该支付给别人的报酬,一定要支付,不因别人谦辞而收回。不该属于自己的财物决不占有。后一章中的容量究竟是多少,是孔子家中之粮还是公粮,一直有争论。我认为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孔子处理这些经济问题的原则:应该救急而不必添富。后世把这句话形象化,也成为成语:应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他的不平凡,主要是他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㈤ 孔子思想影响后世千年,却为何一生颠沛流离没有一位国君肯用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极大。他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孔子时代全国的总人口也就是几百万,而孔子的弟子就有三千。而当时的读书人很少,孔子这些弟子,无疑是当时的文化播种者!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能很多人有误解,认为宋儒的那一套是孔子的思想。其实跟孔子一点关心没有。宋儒的那些不是孔子的思想呢?

孔子周游列国见了很多国王。到卫国的时候就见了王孙贾。王孙贾就对孔子说:“你不要每次都拜大神,你也得给小鬼烧烧香!”

孔子的回答是:“这样会得罪天的!”

王孙贾的意思是你先把国王周围的人打点好,他们说你的好话,你不就为国王所用了吗?

孔子认为他要找的是能做一番事业的君主,他要的不是荣华富贵。如果国君选人只听周围小人的好话,这样的国君肯定会亡国,到时候自己跟着也是倒霉。

所以理念不同,孔子要做一番事业,而当时的国君只是想混日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孔子不为当世所用。毕竟雄才大略的君主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孔子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可以让他施展才华的地方。而孔子是一个道德修养非常高的人,不愿意和世人同流合污,因此周游天下后回去教书育人,着书立说也是无奈之举!

㈥ 孔子是不是找不到工作之后才开始办培训班的

你这么措词真是有趣。但是根据资料记载,你说的略有出入。孔子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十五岁致力于学习,二十岁的时候任仓库管理员,类似于在物流公司上班。二十一岁的时候他跳槽了,去了一家养殖场打工。论语 子罕中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指的就是这些了。
三十而立指的就是你说的办培训班的事情了。

热点内容
为什么鞋子被醋泼了颜色变了 发布:2025-05-17 10:22:45 浏览:962
为什么网上大宝防晒霜不好 发布:2025-05-17 10:03:47 浏览:173
脱贫时间表为什么没有辽宁 发布:2025-05-17 10:03:42 浏览:664
喂奶粉为什么孩子一边吃一边推 发布:2025-05-17 10:03:40 浏览:435
视频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卡顿 发布:2025-05-17 10:02:17 浏览:768
蜂蜜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发布:2025-05-17 10:02:08 浏览:143
为什么我烫头要过好长时间才好看 发布:2025-05-17 10:00:40 浏览:989
为什么打印机显示文件过大 发布:2025-05-17 09:39:04 浏览:569
女生为什么抖腿之后会脸红 发布:2025-05-17 09:38:14 浏览:521
微信总是无缘无故丢失为什么 发布:2025-05-17 09:32:31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