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东西发抖为什么
1. 手拿东西为什么会抖
手抖可以说是神经科内最常见的一种不自主运动,常常会有病人或是家属来到门诊问说,我的双手会抖,是不是得到巴金森氏症?甚至有些病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中风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进一步处理手抖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些基础的神经学知识。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医学上所定义的颤抖。颤抖是身体任何部位发生的具有规则、节律性的不自主运动,手抖是其中常见的部位之一,有些病人有的是脚抖,还有头抖的。若是不规则的甩动或是抽动,那就是另外的症状,而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了。
一样是手抖,却因为分类不同而各具不同的意义。以手抖在何种情境下出现,可分为休息性及动作性的颤抖,而动作性的颤抖又可以再细分为姿势性手抖及意向性手抖。
休息性手抖是双手处于休息状态时,通常是放在膝上时,规律性的颤抖,有时脚也会有休息性颤抖,遇到这种抖动要小心了,这有可能是巴金森氏症的症状。若是有这种休息性的颤抖,很有可能会混合姿态不稳、动作迟缓、脸部表情僵硬一起表现,宜迅速就医作正确的诊断及处理。
动作性手抖是在手在做动作时(比如拿筷子、夹菜、写字等)时发生的手抖。这类的抖动又可以再细分为姿势性跟意向性的手抖。最常见的动作性手抖是原发性手抖,通常由一只手开始,逐渐另一只手也会颤抖,而且随着年龄而变严重。约0.3
%到1.7%的人有此种手抖,所以是很常见。其中约一半是遗传的,为自体显性遗传,其发病年龄则在15岁左右,男女罹病率相同。有时连头、颈、脸、下巴及声带也会颤抖。动作性手抖如果不严重,不影响生活或工作时,不用服药。
通常病人来到门诊,表示手抖已经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功能了,但是一问发病多久了,往往都不清楚,若到了这个程度,则服用药物(如乙型阻断剂或某些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病情。有趣的是,有些手抖在喝酒后会暂时减缓或消失。
姿势性手抖其实也属于动作性手抖的一种,只是它是在双手维持某一个姿势(通常是双手向前举)时才发生的手抖。正常人在肌肉疲劳、紧张、焦虑、害怕、兴奋时也会发生此手抖,此时称为生理性手抖,考试的学生一定有这样子的经验,考试的时候一紧张,手就不停的发抖,连笔都拿不好。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某些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精神科药物、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甚至一些感冒糖浆)也会造成势性手抖,这种情况若针对病因加以治疗是会进步甚至痊愈的。
意向性手抖是手在指向目标时发生的手抖,最常见的是以手指碰鼻子时,在将碰到鼻子前会颤抖而碰不到,主要见于小脑病变。这类的病人应该会合并一些其他的小脑症状。这种手抖很有特色,只有这种很特别的手抖才比较有可能是中风造成的,否则一般中风鲜少以手抖当作单一的症状。
以上每一种抖动所发生的原因均不同,治疗方式也是迥异,建议如果手抖有一个严重度,或是影响日常生活的机能、影响心情,还是来神经内科门诊来寻求治疗。来就诊时,医师一定会关心以下的几个问题,
可以先在家中观察清楚再跟医师报告。
1.手抖是在什么动作时容易发生?是休息的还是动作性的颤抖?
2.颤抖的范围有影响到头颈部,甚至脚或躯干吗?
3.右手严重还是左手?哪一手先发生?几岁的时候发生?
4.抖动的频率是快还慢?
5.最近有没有特别服用什么药物?有没有甲状腺的疾病史?手外伤?家族遗传史?
到底怎样的手抖才算严重,才要治疗?这是因人而异的。大部份的指标是定在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程度。像学生或是设计师,需要常常拿笔,手抖的控制就极为重要,同样轻微的手抖如果发生在老人身上,也许就不会造成日常生活机能的影响。如果手抖造成了什么影响,一定要在门诊跟医师讨论,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说,因为这其实也是医师治疗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在这里林林总总的谈了有关手抖的分类及原因,需要注意的病史。以及自我严重度评估,一个结论要告诉大家,就是--手抖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要去忽略它,但也不要因为它而整天紧张兮兮的,越紧张保证越会抖。
大部分的手抖都可以找到原因来治疗,而有些手抖有可能是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症的症状,有些手抖是遗传的,还有很大部分的是药物引起的。要配合医师,一起把病因找出来,让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更顺心,双手可以用得更“顺手”。
2. 我的手拿东西时发抖是什么原因
手抖主要有两种情况:1.特发性震颤。这种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主要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神经系统检查除手抖外无其它异常,目前治疗这种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服药可以改善症状,停药后又复发,所谓“治标不治本”。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或不进展,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2.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如果不治疗,症状将越来越重。这种病需专科医生帮助诊治 以前我在别的地方回复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希望能对楼主有些帮助。不过有点长,可以挑着读点吧
3. 双手拿东西发抖是什么原因
两手拿东西发抖多考虑还是有肌肉振颤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这些情况建议你还是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查清楚震颤的因素,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做出正确合理的治疗。有意识去控制手抖。逐步把无意识活动变成有意识活动,就可以减轻、消除症状。
4. 手拿东西会发抖是什么原因
(1) 生理性的:有些颤抖在平常并不会发生,只在某些情况(如:压力大、紧张、生气)时才发生,我们俗话说的“气得发抖”就是指这种情况。其他像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甚至饮用咖啡、茶、可乐等饮料,都属于生理性的颤抖。
(2) 心理性的:通常颤抖的型态比较怪异,治疗以针对其精神疾病为主。
(3) 原发性的(良性原发性颤抖症):也就是说我们并无法确切找出引起颤抖的原因,可能是特殊“体质”引起的。又因为罹患此病的病人中约一半的人有颤抖的家族史,因此又称之为遗传性颤抖症或是家族性颤抖症;虽然基因遗传因子占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是其确切的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病理解剖常找不出原发性颤抖症病人脑中有任何病变的部位,但是目前的假说仍将病变的部位指向可能在脑中的颤动调节器(橄榄体、小脑 以及丘脑)。
(4) 病理性的:是指因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而产生的,例如:帕金森氏症,中脑、小脑、基底核的病变,代谢的异常(如低血糖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一般生理性的可以不管它,避免其诱发因素就好。但其它的就需要对因对症治疗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检查清楚才能明确。
参考资料:就医网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静止性震颤即肌肉在松弛的情况下出现肢体抖动,睡眠时消失,较有节律。帕金森综合征即属此类。运动性震颤是在静止时不出现,运动时才发作。表现为无节律、振幅大,常因情绪激动、精神刺激而发作。这是拮抗肌协调障碍的结果。常是小脑病变的反应,如小脑肿瘤、结合臂病变、脑血管硬化等。姿势性震颤又称意向性震颤。其实此种震颤归属运动性震颤,即指身体处于某一特定姿势(如卧或坐时)或从事某种目的运动或保持某一姿势时才出现,静止时消失。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其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临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像电视片中容家老大的手抖发作,从时间、地点、年龄及诱发因素来看,很可能是因为其原有老年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又突受精神刺激所致。
一般来说,应该及时找神经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和新陈代谢科医生做适当检查,明确病因,正确治疗。
5. 拿东西发抖怎么回事
第一、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姿势性或者姿位性的手抖,就是手在保持一定姿势的时候容易发抖,比如拿筷子夹菜或者拿杯子喝水的时候。有的时候跟情绪紧张有关,越着急越紧张的时候手越抖得厉害。第二、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综合征一类的疾病,表现为不自主的双上肢或者单上直的抖动,不受大脑意识控制,安静的时候手抖得明显,行走、活动以后手抖的症状会减轻,一般跟人的多巴胺下降有关系。第三、手拿东西发抖也可以见于手部力量下降,见于颈椎病或者脑中风病。
6. 一拿东西手就抖正常吗
导致人出现拿东西的时候手发抖的症状是比较多的,有的人如果出现了生理方面的病变,可能会引起这个症状的产生,有的人如果出现了某一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手发抖的现象,一定要及时调理。
1、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生理性的原因导致手发抖的现象,因为年龄的增大而出现手部腿部的抖动,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平时应该注意合理的身体保健,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避免出现四肢僵硬的产生。
2、有的人出现手发抖的现象一般都是由于平时运动过少引起的这一现象,所以应该积极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可以避免出现身体失去平衡的现象。
3、有的人出现了拿东西的过程中手发抖的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这一现象,过于恐惧而发生手抖,抽搐等症状,所以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4、有的人如果出现了甲状腺方面的疾病或者出现了糖尿病也可能会引起手发抖的产生,如果出现了所以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出现了经常性的手发抖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7. 拿东西拿不住,手总是发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个人实际上就像一个机器人,而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只有在我们的大脑发出命令之后,才会有相应的动作。手和脚是通过大脑指令来控制他们行动的最重要的命令。有些人做事情时,他们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手,抑制不住手发抖,如果是偶尔手发抖,这可能是过度劳累造成的。
抽风。我们都认为抽风是个玩笑,但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在手脚抖动的时候,出现口吐白沫的症状,这就是抽风。严重的钙缺乏。钙是人体骨骼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尤其是老年人,钙缺乏是很容易发生的。这个时候,当你晚上睡觉时,会容易抽搐手和脚。如果你发现你也有,就应该及时补充钙了。
8. 拿东西手颤抖是怎么回事
手轻微的颤抖,称为震颤,常见有:
1、姿势性震颤:
当患者身体处于某种姿势的情况下才出现震颤,如平伸前臂时,出现细微而快速的颤动,为姿势性震颤。这类震颤在抓握东西、手臂悬空时、端饭、倒酒等姿势时明显。
出现姿势性震颤的情况为:
1)生理性震颤:常在精神紧张、惊恐、情绪激动、疲劳时明显。生理性震颤,一般不需治疗,对健康也无明显影响。可通过体质锻炼,增强植物神经的稳定性,对缓解精神紧张等有益。
2)甲亢性震颤:多局限于手指,很细微,两手平伸时才明显。常伴有心动过速、出汗、消瘦等。
以上这些震颤,都能用心得安等β-阻滞剂所抑制和消除。
3)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称良性震颤,由于老年起病者多,又称老年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平均发病年龄为25-45之间。震颤多在双手、头部或发音时,尤以双手震颤为多见。
2、静止性震颤:
又称震颤麻痹,或帕金森氏病,发病年龄较大,一般在中年以后。系脑锥体外系病变所致。震颤特点为静止性震颤,有节律性,手指震颤呈“搓丸样”,同时伴有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面部缺乏表情,走路呈“慌张”步态等,不难与其他震颤相区别。
你在手拿东西时出现手发抖,这属于姿势性震颤,以生理性震颤多见,一般不需治疗,对健康也无明显影响。
如有心动过速、食欲亢进而体重减轻,则应检查甲状腺功能,除外甲亢的可能。
9. 拿东西手频发抖动是什么原因
手发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帕金森:如果出现有一侧的手脚突然不受控制地抖动,而且在活动时候有所减轻但静止时感觉明显,那么就要警惕是否是帕金森病。
小脑病变:这种病变就是在拿东西时,越靠近想要拿的东西,手就会发抖得更加厉害。
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指当你试图用手做某种工作或动作时发生的震颤。这种情况和帕金森病相反,活动的时候抖动比较明显,静止时会消失。
甲状腺功能亢进:如果有手抖的表现,兼有消瘦、多汗、心跳加速等症状,则有可能患上了甲亢,建议最好到医院进行血清甲状腺素及其他相关检查。
压力过大:压力过大的人都会出现一种比较轻微的震颤或者手抖,因为心脏的原因,血液流动都会引起一种所谓的生理性的颤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精神高度紧张,或者过于焦虑,都会导致手抖现象的产生。
喝了太多的咖啡因饮料:平时喝了太多咖啡或者喝了含有太多咖啡因的饮品时,人都会产生手抖,因为咖啡因有很多的副作用,如果当你在喝过咖啡之后,就出现手抖的现象,说明咖啡因摄入过量,一定要减轻的摄入量,手抖现象自然就会慢慢消除。
某些药物:如果某些人由于一些哮喘的疾病而长期服药,这些药物对人体有些副作用,也会导致手抖现象产生。
过于疲劳:长期的注意休息,睡眠严重不足都会造成过度的劳累,肌肉也会出现疲劳,同样会导致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