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西晋为什么分为东西
㈠ 晋朝为什么分裂为东晋和西晋
不是分裂,晋朝其实是西晋在前,后来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大衰,被胡人入侵,史称五胡乱华,攻陷了中原以及西晋的首都洛阳,西晋王室几乎被杀光,西晋灭亡。
后来江南的司马睿在群臣的拥戴下在建康称帝,重建晋朝,因为首都在建康,东晋首都和西晋首都洛阳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司马睿建立晋朝史学家称为东晋。
(1)东晋西晋为什么分为东西扩展阅读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灭亡。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㈡ 晋朝为什么要分为东晋和西晋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㈢ 为什么分东西晋
两晋中第一个首都在长安,称之为西晋.五胡乱华后晋朝贵族纷纷逃到江南,立司马睿为皇帝,在建康(今南京)重立晋朝,称之为东晋.这么划分是因为两朝首都长安在西,建康在东
㈣ 现代人划分古代朝代,明明是前后顺序为什么要用东西划分
这是因为现代人所采取的划分标准并非是朝代的出现时间,而是根据朝代都城所处的位置。在漫长的历史中,虽属于同个朝代政权却被划分为东西两个时期的朝代有周朝、汉朝以及晋朝。
其中由姬发建立的周朝,其在建立之初定都于陕西镐京。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西周的都城虽然一度被迁移至河南成周,但是最后又因战乱迁回到了陕西犬丘。待周幽王被杀之后,之后即位的周平王再次将都城迁移至河南洛邑。此次迁都便就是东周开始的标志。
其实除了周朝、汉朝以及晋朝这三个以东西进行划分命名的朝代之外,也有一些朝代因前后两部分政权的都城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而采用南北进行划分,比如说北宋与南宋。当然在历史朝代中也有以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划分的,比如说前赵与后赵。
㈤ 晋朝为什么分东西晋
古代王朝但凡分东西南北 一般指的是都城所处的地理位置 晋朝都城洛阳 后来迁都健康,后代史学家根据都城的地理位置分为了东西两晋
㈥ 晋朝为什么要分东晋和西晋
魏晋时期,晋朝经历三家归晋后,有了短暂的和平。但很快八王之乱打破了这个和谐,内斗引发了五胡的入侵,进入了乱世。南方归于东晋,历经四个朝代。北方则各方势力胶着不定,经历了十个国家。所以有五代十国的说法。各个国家就在北方不停地开始分分合合。主要的原因是晋朝经历多年战乱国力低微,以九品中正制度带来的士族专政导致朝堂腐败,加上司马家皇帝也缺乏优秀的后继之辈,反而内乱,所以失去了天下
故此,晋朝被迫退出北方,建立了东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维持了很长时间。
同期北方大概政权更迭:
匈奴:匈奴因为被汉武帝打击,分为了两个,由于南匈奴的动乱刘豹留居汉地。后来其叔呼厨泉在于夫罗死后继位单于,刘豹则成为左贤王,后接掌了匈奴左部。他的儿子,就是开创了汉赵国的刘渊,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赵,所以称其为汉赵)刘渊一支世代在魏晋为官,汉化极深,所以汉赵稳定性很高
羯族:之前说的赵汉后来又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石虎统一后赵后,在位期间表现了其残暴的一面,因此被认为是五胡十六国中的暴君,最后亡国灭种。
羯族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它只是匈奴的一个分支(或部落)。其种族根源众说纷纭,约于汉时被匈奴所俘而带入中国。——值得一提的是羯族农业很发达。
冉魏: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勇猛多力,攻战无敌,他终结了羯族后赵政权,建立了魏,史称冉魏。3后来被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顺便一说杀胡令是被篡改过的,冉闵的杀胡令没有那么情绪化,更多的是政治需求)
鲜卑: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建立了前燕,慕容儁时期破了冉魏,挺近中原,在北方成为一个大势力。后来被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遭到重创,最后被前秦所灭。
氐族: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建立了前秦,前秦是五代十国时代里,最有可能一统中国的朝代,其中有一位有为君主叫苻坚,一统北方,而且仰慕汉化,在位时期和汉人地主极大的缓和了矛盾,纠集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南下打东晋,被东晋名将谢石带八万人给逆转击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战,前秦也因此元气大伤,内乱又起而亡
羌族:羌人贵族姚苌建立了后秦,趁着前秦威风扫地,后秦君主擒杀苻坚,和前秦分庭抗礼。这个政权很短,就传了三代皇帝。后被刘裕大军攻破潼关,围攻长安灭国
鲜卑北魏-西魏:拓跋珪也是趁着后秦崩溃诞生的国家,被称为北魏。是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后分裂为分裂为东魏与西魏。魏国很有意思的是一边汉化,一边大力发展佛教,利用这种移风易俗缓和了矛盾,很好的发展了一阵子。
北周: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宇文觉和宇文护夺取了西魏的江山,类似于曹操曹丕篡汉的旧事。
北齐:东魏崩溃时期,东魏的权臣建立的国家,被北周灭亡,是一个我懒得打字的奇葩国家,想看故事可以去网络。
隋朝:北周的大将军杨坚灭北齐,破突厥,灭南方的陈国,统一天下,然后接受北周宇文家禅让从而建立隋朝。他原名那罗延(金刚不坏),杨坚掌权后恢复他原本的汉姓“杨”,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统一篇章
㈦ 东晋和西晋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这么叫
之所以叫东晋、西晋,其实就像当初的曹操被封为魏王,而他的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废黜汉献帝,以魏为国号称帝;与此相同——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被曹魏皇帝封为晋王,所以废黜曹魏取而代之后自然以封号为国号。这是一个历史习惯。
1、西晋的灭亡,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
公元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
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攻灭的王朝。公元316年西晋亡,共历5个皇帝52年,其中,病死的一位,国亡被杀的二位,内争被毒死的二位。
2、东晋的开始与灭亡
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
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公元383年,在北方建立的前秦政权,和东晋发生了着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军队被东晋军队打败。此后东晋乘胜北伐,收复一些失地,但东晋内部矛盾与权利之争使北伐成果无法巩固。到公元420年,大将刘裕废除了东晋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从此东晋宣告灭亡。
东晋自公元316年司马睿称帝开始,到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逊位止,共历11个皇帝,104年。纵观东晋的历史,可以用“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来概括。
东晋末年,社会动荡加剧,时局瞬息万变,士族已无法照旧当权,司马氏也不能照旧而居帝位。此时,已经走到历史前台的庶族代表人物刘裕则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司马氏,改变了门阀政治的格局,重建起皇权政治的统治秩序。
(7)东晋西晋为什么分为东西扩展阅读:
晋朝简介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㈧ 东晋和西晋为什么要东和西的区别
这是根据都城方位来定的,西晋的都城在洛阳,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西晋变成东晋,东晋的都城在南京,统治范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土地。南京的地理位置比洛阳更靠东,所以后世称为“东晋”。
㈨ 中国历史中的南北朝和东西晋等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以南北东西来分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9)东晋西晋为什么分为东西扩展阅读:
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晋书》,奉南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
南朝作为汉族政权和东晋的延续,其各朝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级士族,因为在东晋末期之后,军职大多由士族或次级士族等担任。
由于执政者的努力,出现元嘉之治与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国力富盛。皇帝受获声誉深重的主流士族拥护,然而士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门担任军职或次要官职以平衡政治势力。由于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㈩ 晋朝为什么分东西晋呢
西晋定都洛阳,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晋元帝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后,由于建康在洛阳东,且都是一个皇族建立的同一名称的政权,所以根据建都的地理位置分晋朝两个时期为西晋,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