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供应商买东西时为什么要倒扣加价

供应商买东西时为什么要倒扣加价

发布时间: 2022-11-15 19:08:53

Ⅰ 商超方面的顺加和倒扣的具体区别

顺加和倒扣的区别就是基数是以供货价还是零售价的区别。一般作为供货商都会按顺加算,这样和超市谈判中让超市感觉自己的产品毛利高。做为超市则一般是按倒扣来算。

举个列子:A产品你供给超市1元,建议零售价1.5元,顺加的算法就是:(零售价减供货价)/供货价*100%也就是(1.5-1)/1*100%=50%的利润点。倒扣的算法就是(1-供货价除零售价)*100%,也就是(1-1/1.5)*100%=33%的利润点。

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他们各自的特点

一、计算公式不同

以毛利率20%为例。如果是“倒扣”,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格-供货价格)/零售价格=20%

而“顺加”的计算公式:

(零售价格-供货价格)/供货价格=20%

二、供应商的毛利率不同

在商品的零售价格、“倒扣”或者“顺加”点数以及供应商商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价格概念,所得出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以及毛利额都是不一样的。

注:

1、供货价格即供应商向商超供应商品的价格。

2、商品成本即供应商生产或购入商品的价格。

3、毛利额即供应商供货价格与商品成本的差额。

4、毛利率即毛利额与供货价格的比率。

三、针对性不同

由表一不难看出,价格概念不同,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倒扣”针对的是售价,而“顺加”则针对成本。商超采购所讲的价格一般都是指“倒扣”,其目的就是要在零售价格确定的情况下,保证本商超的净收益,而作为供应商的我们则更愿采用“顺加”来维护我们的利益。

掌握了以上两种价格的概念,再跟商超谈定价合同时,我们就不难把握要点,折中确定让大家共赢的商品售价了。

Ⅱ 卖场的“倒扣”和“顺加”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的

顺加和倒扣是商业计算毛利、成本、售价的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倒扣.
要想很清楚的解释清楚,还是举例说明最好.
毛利=(售价-成本)/售价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元,毛利=(100-80)100=20%
供应商甲,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1、零售商倒扣20%,即毛利20%!售价定为100元,则供货价为80元.
2、供应商甲供应商品A,以成本价供应,供货价为80.零售商顺加25%定售价,则售价=80*125%=100元.毛利仍为20%

Ⅲ 商场和供应商谈活动时为什么有时候是扣点有时候说回款2个有什么区别

一般按照减后或者折后金额进入收银系统的活动,商场会跟供应商按照扣点来洽谈结算。回款,其实也是扣点,只不过回款是付给供应商的钱,折合成扣点就是(1-回款)。一般在返券或满抵等按照吊牌价(原价)金额进入收银系统的促销活动,因为涉及到虚增的部分收入,商场会跟供应商洽谈回款比例。扣点和回款其实是一个概念,区分的关键是看供应商的销售额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商场的收银系统。希望能够帮到你。

Ⅳ 有哪些产品是由供应商来提高价格

原材料或者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供应商都是有可能会涨价的。这个不需要分什么产品。
在下面的几种情况下,供应商会提出涨价要求:1、原材料价格上涨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商的成本上升,所以提出加价。这种提价要求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采购并不清楚对其成本影响有多大,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供应商加价过高现象。
2、物料供应紧张当某种物料市场资源稀缺,并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时,即使他们的成本并未见得增加,供应商也会提出加价。这其中有一定的不合理成分,需要采购充分发挥谈判能力,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3、供应商利润变低,想收缩市场甚至退出市场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在夕阳企业中,供应商在此领域利润空间越来越低,或是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导致成本高于同行业。
供应商是向企业及其竞争对手供应各种所需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包括提供原材料、设备、能源、劳务等。

Ⅳ 急!急!急!结算方式中的倒扣是什么意思

顺加和倒扣是商业计算毛利、成本、售价的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倒扣。
要想很清楚的解释清楚,还是举例说明最好。
毛利=(售价-成本)/售价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元,毛利=(100-80)100=20%

供应商甲,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1、零售商倒扣20%,即毛利20%!售价定为100元,则供货价为80元。
2、供应商甲供应商品A,以成本价供应,供货价为80。零售商顺加25%定售价,则售价=80*125%=100元。毛利仍为20%

Ⅵ 超市的顺扣与倒扣 的关系怎样计算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价格的顺加,一个是价格的倒扣。

算法:

顺加:进价*(1+加价率)

倒扣:进价/(1-加价率)或:进价*倒扣系数

例如:

毛利=(售价-成本)/售价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元,毛利=(100-80)100=20%供应商甲,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1、零售商倒扣20%,即毛利20%!售价定为100元,则供货价为80元。

2、供应商甲供应商品A,以成本价供应,供货价为80。零售商顺加25%定售价,则售价=80*125%=100元。毛利仍为20%

(6)供应商买东西时为什么要倒扣加价扩展阅读:

二者的区别

一、计算公式不同

以毛利率20%为例。如果是“倒扣”,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格-供货价格)/零售价格=20%

而“顺加”的计算公式:

(零售价格-供货价格)/供货价格=20%

二、供应商的毛利率不同

在商品的零售价格、“倒扣”或者“顺加”点数以及供应商商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价格概念,所得出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以及毛利额都是不一样的。

三、针对性不同

由表一不难看出,价格概念不同,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倒扣”针对的是售价,而“顺加”则针对成本。商超采购所讲的价格一般都是指“倒扣”,其目的就是要在零售价格确定的情况下,保证本商超的净收益,而作为供应商的我们则更愿采用“顺加”来维护我们的利益。

Ⅶ 倒扣,顺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不同

顺加和倒扣是商业计算毛利、成本、售价的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倒扣。

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

举例说明如下:

供应商甲,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1、零售商倒扣20%,即毛利20%!售价定为100元,则供货价为80元。

2、供应商甲供应商品A,以成本价供应,供货价为80。零售商顺加25%定售价,则售价=80*125%=100元,毛利仍为20%。

毛利率的概念是建立在“毛利”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毛利是“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


(7)供应商买东西时为什么要倒扣加价扩展阅读:

二者的区别

一、 计算公式不同

以毛利率20%为例。如果是“倒扣”,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格-供货价格)/零售价格=20%

而“顺加”的计算公式:

(零售价格-供货价格)/供货价格=20%

二、 供应商的毛利率不同

在商品的零售价格、“倒扣”或者“顺加”点数以及供应商商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价格概念,所得出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以及毛利额都是不一样的。

三、针对性不同

由表一不难看出,价格概念不同,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倒扣”针对的是售价,而“顺加”则针对成本。商超采购所讲的价格一般都是指“倒扣”,其目的就是要在零售价格确定的情况下,保证本商超的净收益,而作为供应商的我们则更愿采用“顺加”来维护我们的利益。

Ⅷ 求顺加倒扣问题!!!!

顺加和倒扣是商业计算毛利、成本、售价的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倒扣。
要想很清楚的解释清楚,还是举例说明最好。
毛利=(售价-成本)/售价
某商品A,成本0.80元,售价1.00元,毛利=(1-0.8)/100=20%

供应商甲,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1、零售商倒扣20%,即毛利20%!售价定为1.00元,则供货价为0.8元。
2、供应商甲供应商品A,以成本价供应,供货价为0.8。零售商顺加25%定售价,则售价=0.8*125%=1 元。毛利仍为20%

Ⅸ 例如:产品进价为95元,要进入卖场,商超方面要保证25个点的倒扣利润.倒扣和顺加会相差多少

顺加:进价*〈1+加价率〉
倒扣:进价/〈1-加价率〉
价格中的两个概念,一个是价格的顺加,一个是价格的倒扣。可能理论上我不能做很好的说明,只能简单介绍。
采购讲的价格都是指倒扣,比如,采购说,这个商品的市场售价必须是2元,我要20个点的毛利。也就是说你提供的成本价应该是1.6元。因为(2-1.6)/2=20%,这就叫倒扣。顺加则是(2-1.6)/1.6=25%。其实也就是分母不同而已。很多供应商习惯用顺加,因为如果同样要求20%的毛利率,则两者的毛利额差别很大。以上面的2元为例,倒扣20%的毛利为4毛,而顺加20%的毛利才3毛2分。

热点内容
乔布斯为什么没有苹果 发布:2025-05-16 04:42:21 浏览:860
罗振宇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了 发布:2025-05-16 04:40:41 浏览:225
螃蟹壳煮好了为什么两种颜色 发布:2025-05-16 04:26:51 浏览:413
美团月付的还款时间为什么是8号 发布:2025-05-16 04:26:46 浏览:690
孩子为什么老爱哭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343
为什么微信发视频通话就闪退 发布:2025-05-16 04:16:56 浏览:370
为什么打开软件后黑屏 发布:2025-05-16 04:08:58 浏览:831
为什么晚上不能吃雪梨 发布:2025-05-16 04:06:08 浏览:172
为什么有些手机扫描不出5g网络 发布:2025-05-16 04:02:16 浏览:305
为什么手机一直重启才能开机 发布:2025-05-16 03:44:45 浏览: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