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为什么吃东西都是用吞的
A. 蟒蛇是怎么吃东西的
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然后分泌唾液,使食物润滑吞食。
蟒蛇捕到猎物,无论其体型大小,都是不经咀嚼方就把猎物吞下。蟒蛇的这种吞食方式主要来源于它们下颌的特殊结构。下颌骨由彼此独立的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交替运动。
为了更好的进食,蟒蛇在竖起前身同时,将嘴张大,咬住猎物,然后再闭合上下颌骨,依次让每个上下颌轮换的运动。如果这时有其他动物来进攻,它便立即将已吞进肚的食物吐出后逃离。
(1)蛇为什么吃东西都是用吞的扩展阅读:
生长习性
善攀援,可长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喜热怕冷,25℃时活动状态一般;30℃以上时很活跃;20℃时不活动或少活动;15℃时便开始呈麻木状态;
温度持续在5-6℃以下时,蟒蛇即死亡。当室温上升到35℃以上时,不喜活动;在强烈阳光下曝晒过久也会死亡,取食温度要在25℃以上。
在春、秋季节,日出后活动,夜间少活动。高温天气多夜间活动取食,午后常躲藏阴凉处休息。高热过后开始变得活跃。雨天活动少,刮大风时则进入洞中隐蔽。
B. 像青蛙,蛇吃别的生物时都是生吞,这样真的没关系吗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
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C. 我晕.~请问蟒蛇为什么什么东西都能吞下去..
蛇为什么能吞下比自己大几倍的动物呢? 这是因为它们的体内有一套特殊的构造。我们人的嘴巴只能张大到30度的角度,可是蛇的嘴巴却可以张大到130 度,甚至180 度的角度。究其原因,我们嘴巴的骨头之间是用“榫头”联结成的,但是蛇却用韧带相互联结。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人们烧饭时用的火钳,由于用榫头镶嵌着,火钳嘴就不容易张大;如果把火钳分成两爿,在原来镶嵌榫头的地方缚上橡皮筋,那它就可以开张自如了。蛇的嘴巴能张得很大,也是这个道理。何况,蛇在吞食大动物之前,已对动物作了加工:它缠绕猎物时,边缠边收紧,直到猎物窒息而死;然后,它把猎物挤成长条状便于吞下。 如果蛇捕到的是一只鸟,鸟的翅膀像两把展开着的折扇,那该怎么办呢?小个子腹蛇吞食较大的鸟时,通常总是先吞鸟的头部。为了不让鸟儿滑出口外,蝮蛇左右两排牙齿交替做着一系列慢动作:左边的牙齿一动也不动,牢牢地将鸟钩住,右边的牙齿慢慢向前移,把猎物朝口中拉;接着右边的牙齿钩住食物,左边的牙齿向前推移……就这样慢慢吞食,鸟儿那对打开的翅膀,也就顺着一个方向收拢了。 蛇吞食大动物的时候,气管会被堵住吗?不会的。因为它喉头的开口处在口腔底部前方,这里也是气管开口的地方。蛇吞食猎物时,可以活动的喉头伸到了口外,这样它就不必担心气管被堵住了。 大动物在蛇的肠子里会通行无阻吗?是的。要知道,蛇的胃和鸡、兔的胃不一样,它不是圆球状的,而像一只长得出奇的袋子。蛇的肠子也和其他动物不一样,不是弯弯曲曲的,而是一条直通通的管道。笔直的肠子对于吞下较大的食物,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话又得说回来,蛇吞食大动物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有时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人们有时会看到,蛇吞食大动物时,食物卡在口中,要吐吐不出,想咽又咽不下;或者弄得满口鲜血,牙折骨错。有时候,蛇虽然吞下了大动物,但动物的刺、骨却戳穿了蛇的肠子和体壁,使它万分痛苦。 朋友们一定听说过“贪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这是比喻一个人贪心极大,大到就像蛇要把象吞下去的地 步。贪心大当然不可取,那么蛇吞象是否可能呢? 其实,我国古代就有蛇吞象的传说。公元前2100多年,夏朝有个部落酋长后羿,即传说中弯弓射日的英雄。他最爱打猎,曾经在洞庭湖边杀死一条名叫“巴蛇”的大蛇,这条大蛇能将象吞人腹内。晋朝郭璞着的《山海经》里,也有“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的记载。 蛇吞象的事,谁都没有亲眼见到过。可是,蛇吞羊、鹿、幼猪和牛犊的事,却时有发生。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傣族人曾经发现,一条6 米长的蟒蛇潜伏在一棵大树上,这时正好有一只水鹿从树下路过,大蟒从树上一跃而下,用硕长的身躯把水鹿紧紧地缠绕起来,使水鹿窒息而死。大蟒张开血盆大口,把水鹿吞进肚里。这时蛇身胀得又粗又大,它只能横躺在林中草地上,无法动弹。人们用一辆马车把大蟒和它腹中的水鹿一起拉回村寨,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1981年,有人在非洲刚果的原始森林中,亲眼看到蟒蛇吞食狮子的情景。狮子到河中喝水,突然大吼一声,挣扎着沉入水中。过一会儿,一条头大如斗的蟒蛇冒出了水面,经过好一会儿,它才慢腾腾地爬上岸来。这条大蟒看上去有10多米长,腹部却胀得很大。嗅,那肚子里装的不正是“森林之王”狮子么! 1982年10月21日,香港新界地区有条蟒蛇闯进一个牛栏,把一头出生刚4 天,重约12千克的牛犊吞了下去。大蟒的腹部鼓起一只小牛的形状,胃被牛腿撑破了,只有头和尾巴能够摆动。警方发现这条蟒蛇后,请来一名捉蛇专家,把冷水淋在蟒蛇身上,帮助它把小牛吐了出来。
D. 为什么蛇吞食食物的时候不会咀嚼,而是吞下一整只不管多大的食物大神们帮帮忙
因为蛇没有用于切割和咀嚼的牙齿 蛇类的牙齿大部分是中空的 用来咬住猎物以后注射毒液的 所以它只好利用上下颚的肌肉把猎物吞进去啦
满意请采纳
E. 蛇是怎么捕食的蛇会“吸”吗
蛇捕食是以“囫囵吞枣”的形式完成的。它不像其他动物咬住食物后一口一口地咬碎往下吞咽,而是一口整体吞下的形式捕食。蛇不会因吞吃巨食而难以下咽、引起窒息。因为蛇的嘴可以张至130°,喉头一直前伸到下颌边缘,随时顺畅地进行闭口呼吸。所以,蛇吞食大个食物,犹如潜水员通过潜水过气管呼吸是一样的道理(彩图29、彩图30)。
毒蛇天生有毒牙,它们捕食时就很容易。捕捉到动物后会在咬住猎物的第一时间,本能地把致命毒液瞬时注入动物体内,有时还会咬住略停片刻再行注入。不幸命入蛇口、身中毒液的动物不到几分钟便死亡。毒蛇吞食的过程快,进入胃部不过几分钟。
无毒蛇捕获到较大动物难以下咽时,会用细长身体的前半部将其缠绕到窒息、直至挤压变细后方才慢慢吞咽(彩图31)。
F. 蟒蛇为什么生吞
蟒蛇捕到猎物,无论其体型大小,都是不经咀嚼方就把猎物吞下。蟒蛇的这种吞食方式主要来源于它们下颌的特殊结构。它们的下骨由彼此独立的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交替运动,为了更好的进食,蟒蛇在竖起前身同时,将嘴张大,咬住猎物,然后再闭合上下颌,依次让每个上下颌交替的运动。如果这时有生物来进攻它,它便立即将已吞进肚的食物吐出后逃之夭夭
G. 为什么蛇吃东西都是用吞的
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并未愈合,而是靠勒带松弛地连在一起 ;颚骨、翼状骨、方骨和鳞骨彼此形成能动的关节,因此,口可以开的很大,达130"角 ,能吞食比它的头大好几倍的食物。
H. 蛇吃东西都是整个吞下去的,那它是怎么消化的呢
希望下面这段引用资料可以帮到你:
(最后一段为你到的答案)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
还有,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人,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
喜欢偷食蛋类的蛇,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I. 为什么蛇类吞食大多都是囫囵吞枣的方式
蛇类大多囫囵式进食地原因:
蛇虽然没有四肢辅助捕食,但它们有密排倒钩的锯齿牙,因而一旦捕到食物后便用牙钩挂住食物直接吞入腹中。如果捕到难以直接吞咽的大食物,便会先用自己身体的前半部分迅速将食物缠绕几圈,并且越缠越紧,待其完全窒息死亡,将其挤压变细后再慢慢进食,蟒蛇在吞食较大食物时便是采用此种方法。
毒蛇捕食时,大多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先是猛咬上动物一口,将毒液注入所捕的动物体内,咬住稍等片刻后再行吞食。
但有时也会先把动物松口扔掉,待几分钟后动物中毒或死亡时,再从容不迫地吞进肚内。
大多数蛇在吞食食物时,会本能地找寻食饵的头部,从头部开始吞咽,但也有从咬获部位开始吞食的情况,如虎斑游蛇、赤链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