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直升机后面有个长长的东西
❶ 中国的直升飞机为什么有个长尾巴可以坐多少人
美国的也有啊。直升飞机除了垂直双旋翼如ka28或者纵向双旋翼如支奴干那样的,或者横向双旋翼如v22那样,后面都要有个尾巴。原因就是直升飞机的大旋翼旋转时,会产生反向旋转的反作用力,如果没有尾部旋翼的话,飞机的主体就不可避免地要向反向旋转,这样不仅无法保证飞机主体稳定,而且还由于这种旋转降低了旋翼的转速,导致无法飞起。这样就需要一个尾旋翼产生一个力,不使飞机主体因主旋翼的反作用力而旋转。为了把尾翼做得小一些,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尾巴放大尾旋翼产生的较小的力来平衡飞机。而卡28垂直布置的两个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正好把这种力抵消了。缺点是这样飞机复杂性比较高。支奴干则是通过纵向布置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主旋翼,抵消这种力。
坐人的话,直9的最大载荷 2038千克,最大乘员14人,但是载重可以达到20个胖子的重量。直9并不是为运输用途设计的,因此一般连驾驶员一起也就坐三四个人。
直8 空间较大,最多可载39人。
直11乘员6人
武直10可乘两名驾驶员
武直19可乘两名驾驶员
❷ 为什么飞机飞行时,后面带有一条长长的白雾样的东西
您的观察真细致。
首先,这种“白烟”是水蒸气凝结成微小液滴而组成的。
这些液滴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大气层中的对流层高度一般为10-18公里,在对流层内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是每增加100米,温度降低0.65℃。就是说在高空,常年都处在寒冷的低温之下。在民航机经常飞行的7000-12000米高空,温度也已降低到零下20-60℃。
另一方面,空气中通常都能容纳一定量的水蒸气,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
当含有较多水蒸气的、温度较高的空气降温时,其中的水蒸气就会附着于一些固体微粒(这里叫做“凝结核”)表面,凝结成液态的水滴。
但是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的时候,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降温时,水蒸汽也不会凝结。此时降温之后的冷空气就处于“过饱和”状态。很显然,如果向处于“过饱和”状态的冷空气中加入一些固体微粒,就会起到“凝结核”的作用,导致水蒸汽凝结。
对流层低处的温度较高、含有较多水蒸气的空气上升时,温度必然下降。此时如果空气中含有足够的“凝结核”,水蒸汽就会凝结成小液滴,形成云。但此时如果没有“凝结核”,上升到高空的冷空气就会处于“过饱和”状态。
再来说飞机。飞机尾气中含有一些炭黑等固体微粒,这些颗粒就是很好的“凝结核”。当飞机在上述高空的“过饱和”冷空气中飞行时,这些“凝结核”就会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这就是“白烟”的来历。
那么为什么在低空飞行的飞机不会“拉白烟”呢?很简单。低空空气温度比较高,没有形成“过饱和冷空气”的条件,所以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❸ 飞机飞过后为什么会有长长的尾巴
不是所有飞机飞过去都有尾巴哦,但是我之前看过一个飞机拉线过去,在天上悬浮了几个小时。
❹ 直升机为什么需要装长尾巴
任何设计专家在设计一种东西的时候,都要考虑 到它的形状和它的实用关系。直升机也是一样。如单有旋翼,就只能使飞机上下升降,不能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向,因此,在 飞机尾部侧面装有一副小型螺旋桨。有了它,就能使飞机左转、 右转或保持稳定航向。而为了不使尾桨碰到旋翼,就必须把直升机的机身加长,所以直升机有一个蜻蜓式的尾巴。
因为直升机是使用机顶的旋翼产生的上升气流来飞行,当机体抬升离开地面,脱离了摩擦力的制约后,有可能造成机身和螺旋桨反向旋转,比如螺旋桨顺时针方向旋转,机身就逆时针方向旋转了,所以需要一个尾桨来产生平衡的力。直升机的主旋桨一般都很长,所以尾旋桨要安装在安全的距离以外,所以直升机就有一个长尾巴了。
1,不是所有直升飞机都有长尾巴。
2,有长尾巴的原因:直升飞机主旋翼高速旋转起来,会有一个侧拉力(向心力,自己转一个一头绑个石头的绳子,会感觉到有向外偏的力,转越快,力越大。)。长尾巴后面装一个垂直旋转的尾旋翼,抵消这个侧拉力,不然飞机会跟着旋转。
3,如果是共轴双旋翼的直升飞机(上面两个旋翼,互相以反方向旋转,就可以抵消侧拉力,这种布局的直升飞机就没有长尾巴和尾旋翼,如俄罗斯的"卡"系列的直升飞机(K30,K31,K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