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小孩为什么会拿人家东西

小孩为什么会拿人家东西

发布时间: 2023-04-06 15:06:06

⑴ 孩子总是到别人家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就乱拿别人的吃的,零食,饮料 乱动东西,而且已经上小学了

孩子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经父母同意,不能接受父母以外的人给的物品。上小学的孩子开始懂事了,说明利害关系,是可以改正的。

⑵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孩子老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1、告诉孩子,这东西是别人的,孩子小的时候,会拿别历祥人的东西。因为,孩子分不清,也不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这闷烂正时就需要我们家长明确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

2、想要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平时就要告诉孩蚂悔子,拿东西,就通过大人的同意,这样当孩子想要拿别人的东西,及时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自己的,也会先征询大人的意见,这样就不会发生孩子老师乱拿别人东西的事了。

3、当孩子已经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要对孩子发火,如果孩子已经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不要对孩子上纲上线,不要对孩子发火。让孩子手足无措。

4、孩子控制能力差,孩子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还是会拿别人的东西。这就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时就需要孩子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5、当孩子拿别人东西后,不再拿别人东西,要及时表扬,这样让孩子的这一行为得到肯定,并让孩子的行为得到进一步巩固。让孩子彻底改掉这个毛病。

⑶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宝宝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喜欢拿别人东西,别再说他是“偷”,睿智的父母这样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避免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下面的方法可以试试。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1

有一些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爱偷别人东西,去幼儿园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还有一种就是在家偷拿爸妈的钱,当然偷钱的性质会比拿玩具的稍微严重一些.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惊慌失控。这种孩童时期“偷东西”的行为,相信有不少人都经历过。其实这重要行为并不能完全将成人世界的盗窃与小孩世界的偷拿完全等同。孩子年幼,物权意识模糊,常常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还会误以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拿走。这是年龄和心智发育给他们带来的认知局限,或许在孩子的眼里就没有理解什么是偷。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偷拿的行为时,千万不要反应过度,责骂训斥,而是要心境平和。如果孩子偷拿东西,可以先问一下孩子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回家,听孩子的倾诉,弄明白其中的缘由才好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喜欢这个东西才带回家的,就应该教育他:这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是别人的东西,很喜欢想要拿回家的话,能否借给你玩,而且还要讲信用记得还,如果他们没有同意就不能拿回家。在外面逛超市,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可以偷拿,超盯亩市的东西是要用钱买的,可以和爸爸妈妈说,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买不买。

不由分说的谩骂只会让孩子心灵受伤,甚至不再相信父母。哪则指即使长大懂事能够理解父母,知道自己做错了,父母教育是应该的,但是还是会透露着失望。有一些父母反应过激,甚至会让孩子恨上他们。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能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说他是小偷。这只会加固孩子的心理认知,当他知道小偷是坏人时,心里产生自卑,唯唯诺诺。

孩子都是纯粹没有恶意的,犯错误就需要父母正确引导,教懂孩子一些概念和分清界线,同时还要教他会换位思考。大家对孩子偷拿东西还有什么妙招吗,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2

经常和“撒谎”一起出现的是“偷东西”。

小孩子的道德观和智力一样,也是逐渐发展的。儿童道德观的发展还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呢!也就是说,是个很艰深的'课题。

在幼儿早期,孩子们是没有什么道德观的。比如在婴儿看来,“意外”是最可笑的——也就是某人跌倒、撞伤之类的,因此动画片《猫和老鼠》受到广大儿童的欢迎。

“偷”的行为,往往发生在孩子们有了主动意识,有了明确的想法,但又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观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偷”的行为。例如,有的男孩子拿“偷”当游戏,或者像京京那样偷偷摸摸地拿走小伙伴重复的东西——你可以发现,孩子们眼中的“正常的偷”体现了孩子们单薄的道德观:从有很多东西的对象那里拿一点东西不算什么。

“偷”的行为最早发生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嗯,从幼儿园拿东西不算什么,幼儿园里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孩子们这样觉得的。

可以说,这个时期发生的“偷”都不是真正的“偷”,不是恶意的,没有强烈目的性。或者说,孩子们根本认识不到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错,他们感觉不到哪儿不对。何况,很多儿童故事中都有主人公偷偷拿走怪物宝藏的情节。

大部分孩子会有“偷”的行为都是因为搞不清“所有权”李配的概念,同时又有主动占有某样东西的欲望。很多孩子都天生就有“收藏癖”“收集癖”,看到自己喜欢的或觉得好的东西就要收集起来,放到自己的“领地”里。

因此,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 “偷”东西,千万不要大惊失色,绝对不要跟孩子提起“偷”这个字眼。只要平时一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观教育,慢慢孩子就不会有这种行为了。

教育孩子永远都要遵从中国的中庸之道,既不要像《小时偷针》那个故事中的母亲那样赞扬孩子,也不要直接粗暴地斥责打骂孩子,而是要引导,要循循善诱。

孩子不懂得“偷”的概念时,处理不能过激,用顺水推舟打太极的方法给孩子台阶下,不要对孩子说消极的话,也不要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

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会离开你,独自一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精彩世界闯荡。作为父母,你能给他的最好礼物,不是财富,不是美貌,甚至不是智慧——再智慧的人,也有思虑不及的时候——而是好的习惯。

⑷ 孩子老是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我该怎么教育他

1、不要随便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叫做“偷”。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我想要”……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2、如果孩子害怕,不敢承认东西是他拿的,如“是他给我的”……家长不要用惩罚来逼供,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我知道是你拿了人家的东西,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得还给人家!”

3、要对孩子讲清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如:“小明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小明心里一定会很难过的,要是你喜欢的娃娃被别人拿走了,你能高兴吗?”

4、在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后,最好让他自己去把东西还给人家;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应带着孩子去还。这时,也应教孩子礼貌用语:“对不起,没经你同意,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

5、绝对不要把孩子的过错揽过来,替孩子承担责任,这样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

6、如果孩子所拿的东西的确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可以设法满足他。但必须告诉孩子:今后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觉得可以,一定会满足你。但你一定要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是不能拿的。

7、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要为孩子作表率,指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所有权”。“这是我的”,自己有权使用和安排;“那是别人的”,自己不能随意拿来作为己有。

⑸ 求问孩子总是爱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求问孩子总是爱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首先,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还小,最好不要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他的行为,更不能给他扣上一个孝拿偷的标签。家长要多关心、多鼓励、多沟通,心平气和,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交谈,培养和保护他的自尊非常关键。然后,家长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1、帮助孩子形成这是谁的概念
年幼的孩子活动范围只限于家庭中,从记事起他就发现,爸爸妈妈可以随便拿他的东西,孩子也可以拿大人们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所有权的概念。随着孩子接触面的扩大,他开始与家庭以外的人和事接触,这时孩子形成了这是我的概念,却还未形成什么是别人的概念,这一阶段最易拿家人或别人的东西。作为家长,应在早期帮助孩子形成这是谁的概念。例如,家长拿孩子的玩具时,要向孩子打招呼,并得到允许;孩子拿家长的东西也要事先打招呼。孩子的衣柜和玩具要和家长的分开。还可经常提出这东西是谁的?等问滚卜题来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的概念。
2、让孩子通过合理手段去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3、让孩子理解拿别人东西后别人的感觉
当发现孩子已经拿了别人的东西后,要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并带着孩子让他亲自将东西还给主人,向主人道歉。让孩子自己想想别人拿走他的东西时的感觉,必要时家长还可故意拿走孩子的东西来帮助他理解、感受。
4、运用惩罚和奖励,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
家长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之后,千万不要打骂、鄙视孩子,而应耐心、冷静地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学会接受错误,勇于承担后果。让孩子自己去道歉,学会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如,孩子偷拿了商店的东西,可以罚他几天不能吃这种东西,或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赔偿;孩子偷了同学的玩具,家长可把孩子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没收。
同时,对于孩子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等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家长要下意识让孩子知道:做好事家长会注意他,做坏事(偷)家长就不理他。这样,有助于形成孩子的是非观念。
5、在纠正不良行为时,别忘了维护孩子的自尊
许多家长都忽视对孩子起码的尊重,总爱摆起一副老子教儿子天经地义的态度去教训孩子,特别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硬来往往恰得其反。这时,家长应有分寸地用科学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如果孩子是初犯,要警告他:这次行为如能改正不再犯,就可以得到原谅,如果再犯要重罚。在批评和惩罚孩子时,要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人格,既不要像个历史学家翻出孩子过去的错误不放,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教训孩子,否则,孩子会从心里和家长产生对抗,以后再想说他什么可就难了。
对于那些形成比较顽固的偷窃习惯的大孩子,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采用厌恶 *** 等方法来治疗。

孩子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首先要区别是多大的孩子。三岁以内的孩子,根本没有别人东西不能拿的概念,你需要慢慢教导他。
对于懂事的孩子,这种行为建议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首先严厉批评孩子,告诉他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是违法的,给他普及法律常识。
带着孩子一起去归还,并让孩子道歉。这个步骤很重要,孩子一定要亲身经历一次,才能印象深刻。有的家长碍于面子不去归还,这样实际就是告诉孩子拿来的东西可以占为己有。
和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告诉他有需要一定要告诉家长,不能私自拿。让他保证下次不再做这种事情,并且自己说出再犯怎么处理。以后如果再犯,严格执行。
家长思考一下平时对于孩子的要求是否经常拒绝,如果经常拒绝孩子,孩子要求得不到合理满足,也会萌生私自拿的想法。
无论如何,不要给孩子冠上偷东西的罪名,这样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带孩子串门总爱吃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这样的习惯肯巧备搭定是不好的,下次就不要带孩子去了就是了,要是孩子要求的话那么在家中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的跟孩子说清楚,就说不是自己家的不可以随便吃,如果孩子不听的话有就不要带孩子去了,以免到时候尴尬。

这个问题要并不难解决,在出门之前就要跟小孩说好,跟他说去到别人家的时候,我们不能老是吃别人家的东西,我们出于礼貌可以品尝一下,但如果一直吃,就不好了,这样别人会认为你是爱吃又贪吃的小孩,并把爱吃别人家的东西造成的后果告诉小孩,相信小孩也会明白的,我小孩不到4岁,每次出门前我都会跟他说很多,去别人家从来没有过这样呢。

三岁的孩子上幼儿园,爱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这么大的孩子,对东西是你的我的,没有概念呢,不要给孩子扣帽子,但要对孩子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能带回家。然后让孩子自己送回去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控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络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怎么教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YoKID优儿学堂认为,应该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
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怎么培养孩子不拿别人的东西

严厉教育我曾经看到一本书就是教育的启迪,教育孩子要合理安排要求

宝宝总是抢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

和我家宝宝1岁10个月那时一样,还打人呢。我用了好久才给纠正过来。亲可以告诉宝宝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允许才能拿。
让宝宝自己去说,成功后就大声表扬他。要是宝宝自己不肯,你就替他去说,然后鼓励他自己去说,如此反复好几次,就成习惯了。
即使别的孩子不答应宝宝也不会生气打人抢人了。现在我家宝宝每次都会这样做,别的小朋友也喜欢给他玩,他还自信起来了呢。
至于跟着学别人那很正常啊,只要没什么危险就让孩子学吧,他觉得的快乐嘛。

⑹ 孩子老拿别人的东西

我的儿子今年12岁了,上小学六年级。我发现他经常偷拿别人的东西,他爸爸曾因他偷拿别人的东西而经常打他,而且打得比较狠。他答应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了,可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这样的错误。我真的很烦恼,我该怎么教育他呢?请问杨老师我现在该怎么办呢?一位着急的家长这位朋友:你发现儿子经常偷拿别人的东西,很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孩子缺乏老师、同学和父母的关注,所以他以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来引起注意。针对衫陵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给他自信和希望,同时建议其老师多关注和表扬孩子优秀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后,偷东西的行为便会减或卖戚少和消失。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你家里父母的角色定位不清楚。在对待孩子偷东西这件事情上,父亲要以严厉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他,之后母亲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要遭受惩罚,同时要向他说明父亲这样对待他是关心、爱护他的表现。“严父慈母”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有一方面,就是孩子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孩子的欲望是正当的,家人就应该满足;一时满足不了,要说明情况,给孩子以期待的希望;同时训练他一定的抑制能力,但不可哄骗。哄骗的结果是家人失掉威信,孩子不但还会重犯错误,而且学会了撒谎。如果孩子的欲求是不正当的,一定不要去满足他,而要耐心地向他解释,克制他的贪心。针对以上原因,我建议:首先父母在孩子面前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以免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你要分析:孩子在家庭中是否得到了温暖和关怀;平时是否给他一些零用钱,其数目要与一般的小朋友差不多;是否对孩子交代了这些钱的使用和安排,即便他买了一些不恰当的东西也不要过分批评他,因孩子有自己的爱好。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经济管理”,所以要付“学费”。第三,平时要了解你的儿子所交的朋友,如果是那些“朋友”唆使,那么就应当引起警觉。第四,“打”不是好办法,打得厉害,疏远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他会感到更孤独。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的“偷拿”行为是被父母责打后改掉的。第五,你的孩子不止一次地出现偷拿行为,就不要掉以轻心,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你除了把家里的东西管理好,切断偷拿的诱因,还要抓住苗头加强教育,不让这种行为有潜滋暗长的机会。否则,一旦积习已成,便难改了。为此,作为父母的要不断地口头叮嘱,并随时检查他的口袋、书包、玩具橱等,凡多出来的东西,都要查配枯明来历。如果是偷来的,一定要严肃责罚,并勒令送还,只要有改正,一定不要忘了表扬他,亲近他,使他觉得父母是爱他的,只是不喜欢他的“偷拿”行为。第六,不要因为孩子偷别人的东西而冷眼看待他,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情感。相信你孩子的问题会在与家人情感加深的前提之下得到解决的。

⑺ 10岁小女孩总会偷拿人家东西,请问用什么方法教育她泥

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骂,而收效却甚微。其实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反应过度和“姑息养奸”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儿童心理分析: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偷东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导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幼儿园的孩子拿东西很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要花钱来买,不懂得不付钱,不打招呼就随便拿东西是错误的。他们还没有分清楚“自己的”与“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还没有完全角成,只是原始意义的“恋物”而已,所以当家长发现他偷拿东西的时候,不要给予过多的责怪。此时的拿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偷”。但是大人应该通过这件事设法让他意识到偷窃是错误的。告诉他:“如果你没有经过同意或没有付钱就把东西拿走,就会给别人造成损害,别人会很伤心。”如果孩子从超市悄悄带出了糖果,父母要带着孩子把糖果还回去。如果他已经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带到超市,让他向店主道歉,并替他还钱。再次带他去超市时,就要多注意他的行为,看看他是否又将喜爱的东西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时,对他说:“每一件东西都有价钱,妈妈只有把钱给收款的阿姨,才能早告拿走,这些东西才能属于我们。”让宝宝注意到你付键裤款的细节。也可以让宝宝拿一件小东西,在收款台前,让宝宝自己付款,加深宝宝买东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对于父母嘱咐的事情常常一转脸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下次他们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的吼叫、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必须反复和宝宝讲道理,让他明白这种事情的危害稿睁简性,他才会逐渐改进。如果宝宝的表现良好,家长则可以在房间里为他贴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扬和鼓励。

⑻ 小孩总爱拿别人的东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怎么帮他改善这个问题

小孩总爱拿别人的东西的原因,帮他改善这个问题:孩子小时候拿别人的东西,逐渐是没有任何观念,有可能是贪好玩儿,并不在心里留有什么印象,假如数次地反复拿别人的东西,又无法得到爸妈的正确对待,就很有可能产生不的习惯性。假如逐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者切勿心存侥幸。爸爸妈妈一定要抓住教育小孩,对他或她的举动明确提出严肃认真的指责,这么做是很不正确的,并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管你有多喜欢也不能拿。

还需要具体指导小孩把东西归还别人,同时向别人致歉,说声对不起。任何时刻察觉孩子拿别人的东西,都是有必需对他们进行这种文化教育。那样,小孩根据爸爸妈妈数次的教学,就懂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个道理,就再也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了。

⑼ 发现孩子总是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1.常见的三种态度
a.非常敏感: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小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就会胡乱责怪孩子,视作孩子有偷窃行为,因此会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呵斥或者处罚。
b.满不在乎:和敏感型相反,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孩子还小,拿别人东西无所谓的。有些比较市侩的爸爸妈妈甚至觉得孩子这样无伤大雅,因此完全不在乎,也不会做出任何处置。
c.谨慎对待:找到孩子为什么会拿别人东西的原因,观察小孩子只是好奇拿来看看还是想要占为己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耐心,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
2.处理此类问题的注意事项
a.不要随便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视做为“偷”,因为说到偷,性质就会变得很严重。小孩子拿别人东西动机有时候的目的是很单纯的。非常多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由于小孩子“喜欢那个玩具”或者“我没有这个东西”,又或者“我也想有一个这个东西”......孩子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就不自觉地想要去拿别人的东西,而不是因为偷窃。
b.孩子因为害怕可能会不敢承认自己拿了别人东西,有时候可能会说是别人给自己的,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不能过分强硬,不要采用打骂孩子的方式来逼迫他承认,而是要教育他“拿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还给别人”,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c.要跟小孩子讲道理,告诉他,“要是你把丁丁的玩具拿走,他想玩的时候就找不到了,这个时候他会非常难过,同样的,要是你的玩具找不到了,你会不会难过呀?”
d.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事的时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把拿来的东西还回去,要是小孩子不肯一个人去,爸爸妈妈要陪着他一起去,同时还要教育他对别人使用礼貌用语道歉:“对不起,我之前拿了你的玩具,我现在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我把东西还回来请你原谅我吧。”
e.有的爸爸妈妈因为爱惜孩子,会代替孩子承认错误,这样是不对的,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不然孩子记不住这个教训。
f.要是孩子拿的东西是很喜欢的,同时是必需品的话,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这个东西要先还给人家,因为人家也需要这个东西,如果你以后遇到这样喜欢的东西,可以告诉爸妈,爸爸妈妈会满足你的愿望。下次千万不要通过拿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你不问过他就拿他的东西,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g.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的工作,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教育孩子物品的所有权,什么东西属于谁,这些道理要告知孩子,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能随便拿。
遇到孩子擅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注意!

热点内容
溶液为什么颜色 发布:2025-07-12 07:42:56 浏览:686
为什么电脑上不显示拼音 发布:2025-07-12 07:42:47 浏览:298
女人小肚子疼为什么 发布:2025-07-12 07:40:28 浏览:451
为什么孩子长牙会出现偏头痛 发布:2025-07-12 07:39:44 浏览:657
用电脑上学而思没有声音为什么 发布:2025-07-12 07:25:36 浏览:240
为什么说男人分手三个月才难过呢 发布:2025-07-12 07:23:02 浏览:667
为什么四级时间总是不够 发布:2025-07-12 07:10:24 浏览:625
洗过澡眼睛为什么红 发布:2025-07-12 06:59:32 浏览:335
苹果为什么打不开小七游戏 发布:2025-07-12 06:56:50 浏览:651
微信为什么老是说账号过期 发布:2025-07-12 06:56:15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