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找不到司徒雷登墓地在哪里
❶ 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葬在中国,为抗日入狱4年
司徒雷登,民国名校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最终葬于中国。他的故事,是民国教育的缩影,也是抗日救亡的见证。
他的一生,与中国紧密相连。从杭州天水堂教会的创办,到燕京大学的建立,再到晚年在美国的困苦与离别,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他用生命诠释了“生斯长斯,吾爱吾护”的深情。
燕京大学,这所近代中国最知名的大学,虽仅存在短短的33年,却培养出42名科学院院士和11名工程院院士,成为二战时期中国新闻特派员的摇篮。司徒雷登,以其卓越的教育理念与领导能力,将燕京大学从一个破败的烂摊子,建设成了未名湖畔中西合璧的燕园。
抗日战争期间,司徒雷登领导下的燕大鼓励学生罢课,暗中支持学生抗日,展现出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与对抗日事业的坚定信念。他的被捕与囚禁,是中国教育界与抗日运动的共同悲剧。
司徒雷登的一生,是教育、爱国与奉献的典范。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中国的深爱与忠诚。如今,燕大的燕园已经成为了北大的一部分,司徒雷登的墓地也安葬在了杭州,他的精神将永远照亮后人的前行之路。
❷ 司徒雷登为何葬在杭州
因为他的妻子艾琳就葬在中国。
1962年九月十六日的时候,我们一位美国的“老朋友”司徒雷登在华盛顿突发心脏病而去世,终年86岁。在他的遗嘱中,他曾要求到,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火化之后葬在中国燕京大学,因为他的妻子艾琳就葬在那里。
魂归杭州:
司徒雷登晚年一病不起,严重的中风后遗症使他在轮椅和病榻上度过了最后的13个春秋。那时,司徒雷登身边没有亲人相伴,他的妻子在他50岁时病逝于北京,唯一的儿子也不在身边。司徒雷登立下遗嘱,请傅泾波在他去世后,如有可能,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他妻子的墓地旁。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病故。
2008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燕京大学老校友们和杭州市民的注视下,阔别中国60年的司徒雷登之魂,再度回到了中国杭州。11月17日,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墓碑上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