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执业时间长了为什么越长越少
㈠ 在律师行业,是不是存在严重的“二八定律”呢
肯定存在!
一,二八定律在大多数行业都存在
二八定律既然是一个定律,而且我倾向于该定律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上意义上的概念。其必然适用于各个行业及各个阶层。在政界,20%的政客掌握着80%的权力;在商界,20%的商人掌握着80%的财富;在社会资源分配上,20%的社会精英掌握着80%的社会资源。
通过经验、学识、竞争跻身于20%的行列,是每个怀有梦想且富有激情的年轻律师应当得到的回报!正像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目前看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㈡ 以后如果有了律师证,但不想当律师,那律师证拿在手里,时间长了会被吊销么
不会,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不会吊销律师证的。律师也是会为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帮助,为了更好的规范和确保律师从业人员的资质也是需要在司法考试前取得律师资格凭证,在取得律师资格证时也是需要经过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考取了律师证后也是需要按照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否则也是会被吊销律师证。
法律分析
律师执业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被吊销:1.受到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处罚的;2.原准予执业的决定被依法撤销的;3.因本人不再从事律师职业申请注销的;4.因与所在律师事务所解除聘用合同或者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被注销,在6个月内未被其他律师事务所聘用的;5.因其他原因终止律师执业的。律师证是律师从事执业活动的有效证件,是核定律师身份的有效依据。未持有律师执业证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活动。要获得律师证,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然后就可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持证就可申请律师执业实习、律师执业证。律师证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经法定程序对申请人资质等要件审查合格后方予以颁发。因此,律师执业证的取得,要求申请人不但具有取得律师资格所应有的知识水平,而且应具备实际执行律师业务的能力。律师证与律师资格证不同,律师资格证是取得律师执业证的一个必要前提,但如果仅有律师资格证却无律师执业证,是不得从事律师执业活动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四十九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执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的;(二)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三)向司法行政部门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四)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的;(五)接受对方当事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权益的;(六)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的;(七)煽动、教唆当事人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决争议的;(八)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的;(九)泄露国家秘密的。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㈢ 律师时间越久钱越多么
不是
有些人熬几年,可能熬不下去,转行,或转法务。
律师早期执业会非常煎熬,可能OUT的比例也不低。
坚持下来的,也不是每个人每年都能有高收入,差距巨大。
㈣ 为什么有的律师执业时间越长案源越少
说明水平差,业内口碑差
㈤ 工作时长律师
摘要 根据NALP提供的数据,律师平均工作时间从每年2067小时上升到了每年2081小时,在拥有律师数701或以上的大型律所,律师年平均工作时间从2175小时上升到了2199小时。
㈥ 律师真的可以是终身职业吗
律师可以是终身职业吗?
当然。律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职业,前期需要积累足够的经验,后期才会有比较好的突破,如果前期没有很好的积累,碌碌无为的律师也是比比皆是。
很多律师工作几年后没有太大的发展是很正常的。
想做一个优秀的律师,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身学习的态度,不仅学习法律、法规,还需要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如金融、经济、心理学等等知识。时代在改变,我们也在改变,法律也在不断优化,所以律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律师的经验非常宝贵,作为一个行业资深律师,只要有实力,哪怕年龄大了,照样还会有很多人来找你办案,除非你不想接,否则没人阻挡案子来找你。
再加上律师本身不受年龄限制,所以说律师可以是一个终身的职业。
当然也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律师的,想要成为一名律师需要先参加法考,然后在律所实习1年后拿到律师执业证才能正式执业,而且律师执业的前几年也是非常辛苦,很多律师因为熬不下去而选择转行。
所以说,想要做律师不仅需要先过法考,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的话可以选择律师这个职业。而那些还没有参加法考的考生要尽早备考法考了。
㈦ 律师职业相比其他职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当律师有何优势?
自由
工作到一定阶段(通常是到了合伙人阶段),可以自由的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以自由地选择上班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自由地搭建自己的团队。
收入不错,相对稳定
社会上最有钱的一小部分人肯定不是律师,但律师通常是相对有钱的。顶级的律师一个人一年收入几千万,超过了很多上市公司一年的收入,而且上市公司可能有亏有赚,律师亏钱的可能性不大。做得很好的律师,养几匹马,买几艘游艇,买架私人飞机都不是问题。
律师的现金流不错,一方面律师不用像企业家那样有点钱都用来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律师的风险意识太高,也导致很多律师宁可钱趴在账户上也不愿意去做投资。例如我们所出国旅游,可以用三个字概括,买买买。
社会地位不错
虽然骂律师的人不少,虽然很多律师生活很苦逼,虽然律师不被各种政府部门待见,但人一辈子很可能总有那么几次有求于律师的时候,而且这个社会是看钱的社会,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地位。
律师不惑
法律是个规则体系,也是个思维体系。这是其他职业很少有的。至少对我而言,做了律师之后,觉得什么事都是有解决办法的。因为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所以大概被欺负的时候也会少一点。
人际关系简单
通常来说,律师可能需要在律师事务所外部维系一个必要的社会关系网。但在律师事务所内部,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因为律所内部人人都有机会当合伙人,不像公司的金字塔结构想晋升就得把别人踩下去。
当律师有何劣势?
不自由
(1)除非不想挣钱了,否则工作基本只会越来越多,空闲时间越来越少。
(2)作为服务提供者,本质上是靠卖时间挣钱的,几乎得随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所谓自由职业者,有时只是能自由地选择加班的时间和地点而已。
辛苦
工作上的辛苦不说了,律师还得终身学习。当然其他行业也得学习,但律师行业尤甚。
压力大
不管做诉讼还是做非诉,都会压力越来越大。做非诉的,可能一个公司上市的进度就取决于你完成文件的速度;做诉讼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各种鸡飞狗跳的争议都堆到律师身上。
做了合伙人,还要考虑律所管理,业务开拓,客户维护等等,一个人几乎要干其他行业总经理、市场总监、销售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生产总监等所有人的活儿。
门槛高
做律师首先得考证,理论上大多数人都可以参加司法考试。但即使考过了也只是过了第一关,这个行业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能生存下去并发展起来的只是少数。
㈧ 律师行业的现状
1.律师人数变化趋势
我国律师行业发展蓬勃,截至目前,全国执业律师人数已超过29.7万人,律师事务所达2.4万多家,与4年前相比增幅分别达到38%和20%。第八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律师工作服务能力显着增强,影响力显着提升。目前,全国共有1445名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4033名律师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其中有27名律师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追溯到2013年8月26日,全国律协首次向全国发布了《中国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据报告介绍,截至2012年底,中国律师数量为232384名。律师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1%。女律师数量为61717名,占律师总数的26.6%。2013年,全国有1343名律师当选县、市、省和全国四级人大代表,占律师总人数的5.8‰;有3790名律师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占律师总人数的1.6%。省级及省级以上人大代表中,有125名律师代表;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协委员中,有189名律师委员。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律师总人数为27名,从目前的国内律师人数的变化趋势来看,律师队伍不断的壮大,这说明,律师行业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一直被看好。
2.收入概况
2013年至2016年,近4年来,全国律师共办理诉讼案件1000多万件办理非诉讼案件300多万件,为50余万家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4万多件,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近1000万件次,全行业业务收入2000多亿元[1]。
3.律师行业对社会的贡献
根据《中国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1-2013期间的统计数据显示:①中国律师开展的普法培训达到35000余次,受益人群达到267万余人次。②全国各地律师协会为公司管理者、企业员工、学校教职员工、政府执法人员开展专业培训35000余次,培训人次超过63万。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捐助金额达到1928万余元,律师协会捐助超过2475万元。③律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还发起设立了常设性基金超过140个,资金额达到2627万余元。④中国律师向社会贡献的公益服务可折算的律师服务费金额达到56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近19亿元人民币。律师提供这些免费公益法律服务为广大困难群体避免或挽回了数以亿计的损失,更有价值的是保障了个案公平正义,及时化解了可能激化的矛盾,树立了人们对法治的信心,这一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二、律师行业发展弊端因素分析:律师队伍的青黄不接
虽然律师行业的律师队不断壮大,律师队伍仍然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状况,其表现形式是老年律师“廉颇老矣”,而青年律师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诱惑,缺乏管束。其诱因有二,一是律师事务所对青年律师的管束有限,青年律师自律稍弱。有统计数据显示,每个独立执业的律师需要保证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才能维持各种办案开销,而青年律师面对当今的浮躁与奢华,急功近利在所难免。二是律师事务所缺乏文化传承,青年律师没有归属感,趋向流动。就目前国内律师行业现状而言,鲜有律所会将青年律师当作人力资源加以整合利用,青年律师的大部分作用往往只是用在充人头、充数量上;亦因青年律师的独立性强、流动性大,亦少有律所对青年律师愿意投入成本进行管理培训。形成一种律所对青年律师“缺爱”,青年律师亦对律所缺乏贡献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要做到“内外兼修”。先说对外,律师行业要树立文化品牌,讲究文化传承,我国立法,自古有之,商鞅立法,中外闻名。文化传承即为感情纽带,这个纽带可以促使青年律师不仅仅只把律师当作一个谋生的职业,还能让青年律师对律师行业产生情感共鸣、归属感、热爱度。后说对内,行业应通过微观调控保障管理制度科学、健全,保证律师的稳定,适当限制律师的随机流动性。
三、良性发展因素分析:新商机和宏观调控
1.生产力转型带来的新商机
目前,国内乃至全球都在推广生产力转型。所谓生产力转型就是将生产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粗放型正如上个世纪的中国制造,不需要多么高深技艺的,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大量的普工手工作业就可以实现产量增加,收入提高。而集约型指的是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在转型的过程中,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脚步的,被淘汰了。这让很多企业家、老板都不看好转型后的新环境,但是生产力转型这一必然社会现象早已经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验证。科技已经成为当今集约型生产方式的第一生产力。与科技大发展如影随行的正是知识产权法律维权。知识产权已经渗透生活,到处都彰显着律师行业的法律作用——知识产权维护。更重要的是,生产转型带来新的商机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维权,生产转型的社会大舞台上,举国大小企业的改制整合,都需要律师行业的保驾护航。
2.宏观调控的利好政策
虽然目前国内的城市之间的生产力水平有差距,但是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家的经济还是极大的发展了,相较于20年前,移动电话、汽车都堪称奢侈品的时代,国民生产力、购买力结结实实的提高了不止一个台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法律制度就会跟着健全。最明显宏观调控的体现就是现在全国都在大力建设的公共法律服务。就拿广东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力度举例来说,广东省的公共法律服务可谓武装到牙齿,从政府到村居,都配有自己的专业法律顾问团队。2016年7月15日,广省律协授予了经市律协推荐及省律协党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广东德疆律师事务所等5家律所“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些鼓励“将法律普及到村甚至是社区的务实措施”,极大促进了业内律师的热情。法律服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它通过宏观的利好调控,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每一座村,每一条巷。这难道不是律师行业发展的大突破吗?
四、律师行业发展未来走向:多元服务形式逼人亦喜人
目前,我国律师行业发展中虽存弊端,但是随着国家生产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再加上宏观的利好调控,律师行业的走向一定是:与时俱进,专业创新,规范精致,发展蓬勃。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3月31日第01版)
[2]《中国律师网-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网站》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