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为什么到晚上发热出汗
Ⅰ 冠心病患者总是出汗怎么办
专家指出,如果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汗流浃背、心前区出现疼痛等症状,要提防可能是心绞痛发作或者是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发作,这种情况的冠心病患者最好是尽快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冠心病患者如果经常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就比较容易出汗。所以冠心病患者应该少吃耗阴伤气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鱼类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冠心病患者为防止晚上出现盗汗的现象,可以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浸泡双足,并按摩足心涌泉穴,以加速血液循环,减缓病情。
Ⅱ 冠心病病人老出汗怎么回事
很多冠心病病人有爱出汗的毛病,即使在凉爽的大气里也总是大汗淋漓。他们总是有这样的用心:爱出汗是不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冠心病病程较长,患者年龄偏大,多有气阴两亏之症状,其由多汗由气阴两虚、心血淤阻所致,是冠心病病人在稳定期或心功能不全时出现的伴随症状,并不预示冠心病病情的加重。
在起居饮食方面,应保持居室通风,注意保暖,但也不要穿得太多,以避免出汗后着凉。出汗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以保持清洁。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食鱼类、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晚上睡眠前用热水浸泡双足半小时,并按摩足心的涌泉皮,以加速血液循环。临睡前,喝一杯高钙低脂的热牛奶以帮助睡眠,也可养心阴。每天坚持锻炼,如散步和打太极拳等。
Ⅲ 71岁冠心病白天一动和晚上睡觉时容易出汗,浑身乏力,有什么特效药和较好的治疗方法
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Ⅳ 冠心病晚上睡觉出汗会有这样的现象
冠心病一般不会引起出汗。 如夜间出汗要考虑:
1、心衰引起,一般发生多发生在凌晨12点到2点左右,这种情况如果是经常反复发作,建议去医院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抽血查心衰指标检查,然后根据情况用药治疗。
2、考虑肾虚。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这个需要积极对症治疗。看看中医医生辩证施治。
Ⅳ 冠心病出汗的人比不出汗的人病情严重吗
冠心病的患者在突发心绞痛的时候,可以出现严重的胸痛,同时伴有大汗的症状。汗水是否多需要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以及每个人的神经调节功能等,有很大的区别。
心绞痛发作时,会有明显的心前区闷痛、绞痛或刀割样疼痛,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大汗以及疼痛向后背部的放射,在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的基础上,症状会有明显的缓解,符合这样特点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人一旦上了年纪,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在所有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一、莫名出汗也可能是冠心病?
上周,好朋友心脏交流群里的50多岁的李大爷在群里反馈,最近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明明天气也不热,但一睡觉就容易发热出汗。
一开始没怎么在意,以为是肝火旺盛,吃了热的辣的食物引起的,但清淡饮食后,发现症
状并没有得到改善。
白天坐着也会特热心烦胸闷,然后出汗,22度左右的温度,也没做什么体力活,按理说不应该会这样莫名其妙的容易出汗的。
后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觉得不能这样拖着,要去医院看下才放心。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经过一系列心电图、冠脉CT等检查后,医生说李大爷的冠心病已经很严重了,血管堵塞超过70%,要马上放支架,不然随时会有心脏猝死的风险。
李大爷马上进行了相关心脏支架手术,情况也终于得到改善。
说到此事,李大爷还一直心有余悸,毕竟才当爷爷不久,还想享几年福呢。
二、出汗是冠心病的征兆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的常见征兆是胸闷,胸痛,气促,气喘,心慌等,部分患者会比较容易出汗。
很多人不知道,出汗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征兆,它可能导致患者心脏病轻微发作而不自知。
其主要表现有:
1)突然大汗淋漓,伴有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胸闷、气喘等征兆;
2)无其他特别明显征兆,白天不运动,坐着莫名出汗;
3)夜间睡觉,易惊醒,莫名发热、出汗;
出汗看似与心脏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冠心病患者出汗是跟心肌缺血缺氧程度有关,也就是说跟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可以说,冠心病患者的突然出汗,是能提供给患者一些危险讯号的。
因此,一旦出现以上几种情况,要拖延,请立即就医检查,最大化的减少损失。
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或自身有三高症状的,建议在家备用一个好朋友心电图机,随时随地在家自查心电图,警惕心脏风险。
三、如何辨别是不是冠心病出汗?
出汗是我们身体常见的现象,一般我们出汗都是额头出汗比较常见,这与冠心病发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样。
通常,在冠心病发作前,身体的头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脚心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该提高警惕,可能猝死即将发生。
当你突然间大汗淋漓而没有明确原因时,就要高度怀疑是心脏出问题了,因为心输出量的大量减少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造成冠心病发作的出汗症状。
四、哪些人要特别注意出汗情况?
以下几种人群要特别留意出汗情况,异常出汗一定要警惕:
1)自汗人群
一般表现在醒来以后出汗,稍微运动以后更加严重,即使天气变冷也没有减轻的趋势。
一般自汗的人经常伴随气短、乏力、容易疲劳等症状,多是心脏疾病和心律异常引起的。
2)三高人群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血糖等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极高。
尤其是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能够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以后如果合并有糖尿病的话,糖尿病本身对血管就有损伤。
Ⅵ 冠心病患者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出汗心律加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冠心病是一种关于心脏的疾病,生活中有很多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些朋友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的症状,那么冠心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冠心病人晚上心脏突然加快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冠心病人晚上心脏突然加快是怎么回事?冠心病患者夜间睡觉时突然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临床常伴有或不伴有心律失常。如果只是偶尔发生,可以先进行临床观察,但如果反复发生。然后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脏超声、必要时甲状腺超声,并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等,如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Ⅶ 冠心病患者总是出汗怎么办
冠心病患者如果经常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就比较容易出汗。所以冠心病患者应该少吃耗阴伤气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鱼类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冠心病患者为防止晚上出现盗汗的现象,可以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浸泡双足,并按摩足心涌泉穴,以加速血液循环,减缓病情。
Ⅷ 冠心病 患者夜间出汗且体表冷,平时也爱出汗,是何因
您好,上述情况,可能是冠心病的症状表现之一,要积极治疗冠心病,不知患者的年龄和症状?相关检查结果?冠心病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微创及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Ⅸ 冠心病人无缘无故反复发烧是不是有疾病
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紧张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会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会少一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是怎样认为每个人出汗的情况:
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高热性的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还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状态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状态。其它还有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还有一种可能是缺盖,和维生素.
Ⅹ 冠心病患者总出汗怎么办
在夏季,有些冠心病人白天一动就汗流浃背,早上一觉醒来,连枕巾都被汗浸湿了。这是不是预示着病情加重了呢? 如果突然大汗淋漓,伴有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则有可能是心绞痛发作甚至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生,这种情况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在生活起居方面,爱出汗的冠心病人应尽量少吃油腻、辛辣之类耗阴伤气的食物,多吃鱼类、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晚上睡觉前可先用热水浸泡双足,并按摩足心涌泉穴,以加速血液循环。 另外,经常反复出汗,容易使患者感受风寒之邪侵袭,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冠心病发作的次数,所以还要注意衣着,以避免出汗后着凉。 同时,专家还推荐了一个食疗方:用莲心、红枣、百合与大米共同煮粥,每天一小碗,加珍珠粉3克一次服用。有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的作用,对气阴两虚、出汗睡不好觉的人尤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