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为什么是定为60秒
㈠ 为什么时间是六十秒
这是根据太阳日算出来的 就是太阳周期算出来的 太阳日是一定的 地球绕太阳一周也是一定的 所以算下来就是60秒 这样算下来有一点点误差 所以在公历中才有了闰月二月是29天 把误差补回来
㈡ 时间为什么定为60秒一分钟。时间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在现行国际单位制下,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
㈢ 时间为什么定为60秒一分钟.时间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和近似取值得出.
㈣ 为什么1分钟要分成60秒,科学依据是什么
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规定为秒,这个标准同样是在黄裳弟子的主持下测定的,他在南京紫金山建立了天文观测台,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紫金山天文台的经线为一天,称之为一个太阳日,以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为一秒;但后来在长期的连续观测中发现,一年中太阳日的长短并不一样,最长的是12月23日,最短的是9月16日,长短相差51秒;于是提出平太阳日的概念,假想有一个均匀速度的天体在黄道上运动,这个假想的天体被称为“平太阳”,把这个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称之为平太阳日,把平太阳日86400分之一为一秒,就比原来精确多了。规定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1天等于24小时,1时辰等于2小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天文观测精度不断改善,发现平太阳日也不是十分精确,原子物理学兴起后,一个新的秒定义出现了: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一秒)
㈤ 时间是怎样来的一分钟为什么是定为60秒
时间本来是与宇宙一起定义的
1分钟是60秒是因为以前是用太阳来确定时间的
而太阳照在柱状物体上时投影会转过一个角
而角是用度分秒定义的
所以时间以度分秒的60倍来定义
如果还想对时间有更深一步了解
看霍金的<时间简史>
㈥ 为什么一分钟是60秒
时间单位是60进制,是古巴比伦文明下的产物,是他们发明的时,分,秒
因为他们用的是60进制的分数,所以他们发明的计时单位也是60进制
我们来谈谈“数进位制的由来”。因为一想到记数,就会“屈指可数”,所以古代人们最常用的是“十进位制”,这是数数最方便的工具了。但是当十根手指头都数完了,就要考虑进位。很有趣的是,南美的印地安人,数完了“十根手指头”接着再数“十根脚指头”,所以他们使用的是“二十进位制”。
接着,我们来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六十进位制”。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圆周角为360°,每度60分,每分60秒。最早采用“六十进位制”的是巴比伦人。他们为什么用“六十进位制”呢?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巴比伦人最初以360天为一年,将圆周分为360度。太阳每天运行一度。而圆内接正六边形的每边都等于圆的半径,每边所对的圆心角恰好等于60°,“六十进位制”由此而来。另一些人认为,巴比伦人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选择60这个数是因为他是许多简单数字比如2、3、4、5、6、10、12等等的倍数;60=12×5,12是一年包含的月数,而5是一只手的手指数。这种60进位制最初由兴克斯〔Hincks〕于1854年在巴比伦的泥板上发现的。这些泥板大约是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600年的遗物。在泥板上刻有1.4 = 82,1.21 = 92,1.40 = 102,2.1 = 112,这样的式子,这些式子如按其他进位都无法理解,如按60进位却迎刃而解。如1.40 = 1×60 + 40 = 100 = 102等等。
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角度制等。我国的天干、地支的记年法也是一种六十进位制。
㈦ 时间是一种计量工具,为什么一分钟是六十秒
首先我们都知道,东西方的基础计数基本都是以十进制为主的,这是因为正常人类都是五指,双手加起来十指,十进制可以让人类不借助其他工具就能计数,非常方便。
但是时间好像不一样,东西方都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天分为24小时或者12时辰,然后每小时再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为60秒,大多数时间计数确实是有12这个公因子的。
有一个计量单位系统也有类似的非10进制划分——角度。一圆周=360°,1°=60′,1′=60″
事实上这和时间的划分也确实是直接相关的。
再说分和秒。
这是俩出现在机械钟之后的单位了。
机械钟在形式上沿用了日晷的圆盘式,一周是12小时。
为了表达时间更精确,逐渐出现了分针和秒针。
分规定为1小时的60分之1,秒规定为1分的60分之1.
为啥,两个原因。
第一,三根针都在一个表盘上,分和秒的进制自然也得包含12这个公因子。
第二,为了方便分割。60这个数,有1,2,3,4,5,6,10,12,15,20,30,60整整12个因子,是2,3,4,5,6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说要把60进制的单位分割很容易被整除。
这第二个理由也就是角度被设为360-60-60进制的原因。360=3*4*5*6,可以很方便的三等分、四等分、十二等分、二十等分、六十等分等等。
时间的单位和角度单位都是脱胎于圆周分割,因此互相影响很大,比如单位都有秒和分也都是60进制。
综上,时间进制中多为12的倍数的原因是:
1.自然现象周期的巧合(年月日的关系)
2.出于等分圆周的便捷性考虑(日时分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