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时间为什么少了几年
‘壹’ 第二个五年计划于第三个五年计划为什么间隔了3年
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贰’ 五年计划中断过吗 什么时候
〔1963-1965不连续的五年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以来,共执行了十一个五年计划(“十一五”计划正在执行)。在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仅有两个三年是在五年计划的执行之外,专门用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的。一个是1950-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进行着一场浩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党和政府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经过三年艰苦奋斗,迅速治愈了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的战争创伤,国民经济恢复和超过了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是1963-1965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头三年轰轰烈烈搞“大跃进”,后两年被迫调整之后,不得不中止五年计划的连续制订,用三年的时间继续调整,前后五年(1961-1965年)艰难困苦调整。
“多快好省,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大跃进
·原因:大跃进造成严重的后果,用五年(61-65年)时间 进行整顿。
·1958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该意见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提前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技术、文化的高度发展,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全国就能建成强大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各协作区就能建成比较完整的、不同水平和有各自特点的工业体系;全国在钢铁和其他若干重要产品的产量方面就能接近美国;在主要科技方面就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很多的具体指标比原“二五”计划高出1-8倍之多。由于计划严重脱离实际,指标过高,加之自然灾害和前苏联撕毁合同,使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陷入困境。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期间,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提出要对经济进行整顿和调整的问题;8月中下旬,国家计委在讨论编制1961年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时,李富春提出,“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着重解决配套、补缺门、前后左右和品种质量问题,以便取得主动。”8月底,国家计委在向国务院汇报1961年经济计划时,提出了“调整、巩固、提高”的问题。周恩来在听取汇报后,加上了“充实”两字予以完善,从而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大力恢复农业,压缩基本建设和重工业生产,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到1962年,国民经济才开始好转。但是,与1956年提出的《建议》相比,除原煤、石油、发电量达到规定指标外,钢、水泥、粮食、棉花等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远远低于规定指标。
·“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0.65%,最高年32.2%,最低年-31%。1962年与195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0.7%,平均每年增长3.8%;农业总产值则下降了19.9%,平均每年下降4.3%;国民收入下降了14.5%;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下降了5.4%。
·1961年8月下旬-9月中旬,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决定为了继续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再用3年时间(1963-1965)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作为今后发展的过渡阶段,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
‘叁’ 国家五年计划算下来怎么少了两年
63年65年三年的时间不在规划时间之内,也就是少了三年。。。
‘肆’ 一五计划不是五年一个时间段吗从1953年开始,应该是1958年结束,为什么会是1957年结束,这才四年呀
因为在苏联的支持下,1957年底,原定的经济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了
‘伍’ 建国70 周年为什么少了五年计划
因为中国现在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
‘陆’ 高中历史,中国的五年计划是否有过停止,为什么要停止
我记得并没有停止过,就算是文革也没有,只是在改革开放前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具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历史意义其他的就没有第一次那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