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间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
❶ 高一物理,两个物体为什么位移相同,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这里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吗
这里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v=x/t可以知道,这里的位移x是个定值,所以速度v跟时间t成反比,所以时间越短速度越大。位移跟路程是不一样的,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过程,但是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个问题跟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路程长短没有关系,只看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所以不管走直线还是绕道走只要出发点一样目的地一样位移就一样。
❷ 为什么该段时间间隔取得较小时所表示的某点的瞬时速度就越精确
所取时间间隔越小,理论上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但若所取时间间隔过小,将导致实际的距离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在实际测量瞬时速度时,所取时间间隔不能太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时间间隔.故①错误,②③④正确.
故选B
❸ 物理题求解
Δx/Δt是表示遮光条遮住光的Δt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Δx。
所以Δt时间越短,求得的速度值就越接近于瞬时速度。
也就是说 使测量值尽量能够接近瞬时速度的关键是,尽量减小遮光条遮住光的时间Δt。
选项A,遮光条越窄,遮住光的时间Δt就卜团越短,所以就越接近于瞬时速度。
选项D,使导轨偏离水平,能够型消橘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那桥姿么遮光条通过的时间Δt就越短。所以测量值也能够很好地接近瞬时速度。
❹ 为什么所取得时间间隔越小,计算出的某点瞬时速度就越精确
因为要算某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从图像上来分析。
比如要要第10秒的速度,
如果算前后10秒的平均速度,差别就大,
如果算前后8秒的平均速度,差别就小一些,
如果算前后2秒的平均速度,差别就更小一些,
如果算前后0.1秒的平均速度,差别就更小一些,
……
❺ 为什么说时间选择越短,平均速度对运动快慢的描述就越精确
平均速度=运动距离/运动时间,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而运动快慢是指物体的瞬时速度。
时间选择的越短,此时的平均速度也就越接近瞬时速度,也就是实际的速度,所以此时的平均速度对运动快慢的描述就越精确。
比如一辆车一小时内一共开了30公里,也就是平均速度为30公里/小时,车开的很慢。但是实际情况是前30分钟车并未开动,速度为0,而后30分钟开了30公里,实际速度是60公里/小时,车速是很正常的。你如果选择整个一小时来考察平均速度和以后30分钟来考察平均速度的话就会相差一倍,也就是说,以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段的平均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