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的时间为什么会改变
‘壹’ 一个月的时间能改变什么
你们之间出现了问题,你只是想给他点时间去想想你们的爱情,你很珍惜这份感情,你对感情专一,要不也不会想尽办法来挽救。爱情上没有一定的事,希望你们一起努力,创造不可能的奇迹。加油,给他点时间。
‘贰’ 年月日是怎么有的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的变化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
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我们知道,月亮是围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既不发热,也不发光。在黑暗的宇宙空间里,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月亮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当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一点也照不到太阳光,这时,我们就看不见它,这就是新月,叫做朔。新月以后两三天,月亮沿着轨道慢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它向着地球一面的边缘部分,逐渐被太阳光照亮,于是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钩弯弯的月牙了。
这以后,月亮继续绕着地球旋转,它向着地球的这一面,照到太阳光部分一天比一天地多,于是,弯弯的月牙也就一天比一天“胖:了起来。等到第七八天,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有一半照到了太阳光,于是我们在晚上就看到半个月亮,这就是上弦月。上弦月以后,月亮逐渐转到和太阳相对的一面去,这时它向着地球的这一面,越来越多地照到了太阳光,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也就一天比一天圆起来。等到月亮完全走到和太阳相对的一面时,也就是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全部照到太阳光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个滚圆的月亮,这就是满月,叫做望。满月以后;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又有一部分慢慢地照不到太阳光了,于是我们看到月亮又开始渐渐地变“瘦”。满月以后七八天,在天空中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了,这就是下弦月。下弦月以后,月亮继续“瘦”下去。过了四五天,又只剩下弯弯的一钩了。之后,月亮慢慢地变得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月亮圆缺的变化,是由于月亮绕着地球运动,它本身又不发光而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叁’ 月亮变化原因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进一步说,虽然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完全不重合,有时一小部分重合,有时一大部分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
而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处于一条线上,但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洒在大地上,这就是满月,也就是“望”。这时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
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
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从朔到望,月亮离开太阳的距离越来越大。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
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们的肉眼这时是看不见月亮的。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消失在晨曦中。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
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月亮与某一恒星两次同时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月”,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恒星月长,道理与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一样的。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肆’ 满月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满月时间是从婴儿出生那一天计算,到30天就是满月。
‘伍’ 为什么人类在满月前后睡眠时间会变短如何用科学解释这一现象
满月内睡眠时间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兴奋持续时间很短,容易产生疲劳,从而进入睡眠状态。在母亲体内也保持睡眠,所以新生儿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所有的时间都在睡觉。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睡眠周期短。大脑发育逐渐改善后,这种状态会逐渐改善。每天都有16-20睡眠周期,周期0.5-1小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睡眠周期都很短,晚上稍微好一点,所以经常醒来是正常的。
婴儿的睡眠环境必须安静,这对确保婴儿有足够的睡眠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婴儿身体的生长,但也可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婴儿睡觉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干燥,保持室内温湿度合适,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婴儿睡觉时也应避免强光刺激和噪音刺激,为婴儿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这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好处。
‘陆’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1、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2、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3、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4、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5、满月(望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6、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7、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8、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月亮。
(6)满月的时间为什么会改变扩展阅读:
月相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地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柒’ 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改变什么
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改变你的人际关系,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成绩,一个月时间也可以让你变高变瘦变的有气质,一个月的时间也可以让所有的东西都物是人非,一个月的时间也可以让一个人迅速的成长,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给人很大影响也能彻底改变一个人。
‘捌’ 为什么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形状
这和太阳、地球、月亮运转的位置有关。(相对位置图如下图)。月亮自己本身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是从太阳那里反射来的,有时候我们看到月亮受阳光照射的全部,有时候只看到一小部份,甚至看不到,所以月亮的形状一直变来变去。
月亮的形状变化图解表示法:
初一: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照不到的那面正好面对我们,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月。
初三、初四后只看到一小部份,此时叫娥眉月
初七、初八:右半边的半个月亮都可以看见,我们称估上弦月。(弦是月半的意思)
初十一、十二日,此时称做张弦月。
初十五、十六日,月球正对我们的一面,刚好全部被太阳光照亮,我们就会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称做望月或满月。
十九、二十日,此时的位置如下图。称为张弦月。
又过了七、八天,变成左半边的月亮是亮的,称为下弦月。
接着月亮一天一天变,再变成娥眉月(残月),最后又不见了。
‘玖’ 为什么满月时夜间会比平常亮
月球环绕地球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实际上它是椭圆,偏心率约为5.5%。这意味着其近地点(月球在其轨道上距地心最近的点)和远地点(月球在其轨道上距地心最远的点)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会导致地月间在任意方向的平均距离存在约21000千米的变化。如果满月接近或发生在近地点, 它在天空中看起来会比在远地点时要大得多,同时也更明亮。
因为地球从月球接收的光量不仅取决于月亮本身所散发的,而且和地月距离有关,月球越远,月球射向地球的光就越少。然而所有的满月看起来都又大又亮,所以尽管这称得上是个显着的影响因素,如果不能同时对比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满月,我们依旧很难发觉二者之间的不同。
如某年满月距离月球移动到近地点只差几个小时,这是这一年地月距离最近的满月,但不是近段时间内最近的一次。最近的近地点是1912年。更详细的解释可以查询相关资料—一般有个计算近地点和远地点的,你可以了解到何时是最佳观测时间。
‘拾’ 一个月中月亮的形状在天空的位置和时间变化
初一:新月
初4:上峨眉月
初七,八:上弦月
12~13:上凸月
15:满月
19:下凸月
22~23下弦月
27:下峨眉
30/初一: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