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放久为什么会浓稠
㈠ 小米粥怎么熬得粘稠
食材准备:小米50g、肉松(可有可无)、冰糖适量、清水2000ml。
注:将大米、糯米淘洗干净,糯米需要提前泡水,然后放入汤锅,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米粒开花,这样粥才可以变的更粘稠。煮小米粥要注意别煮糊了,加足水量煮沸后,转小火,并时时用大汤勺搅拌至锅底,可避免焦沾锅。
步骤——
1、小米用水泡半小时,然后坐锅烧水,水开后下米,这样米不粘锅,而且小米容易开花容易熟,并且有助于增加粥的粘稠度。
配稀粥:
肉松粥。这是广东地区最常见的吃法。只要将粥煮沸的时候放肉松就行了。不过一定要记得一定在粥快要煮好的时候放肉松。另外,最方便实惠的就是用香酥的儿童松拌粥给宝宝吃,不仅方便而且还给宝宝增加了蛋白质。
㈡ 外面卖的粥为什么都那么黏稠
相信大家平时都有爱喝粥的习惯吧,其实对比于自家煮的粥,反而外面店面所煮的粥会显得更加浓稠,为什么自家煮的粥与外面的粥品会有如此天差地别呢?其实煮粥也要考究一些技巧的。
要想能够将粥煮的更加浓稠软糯,首先选择的大米也是很重要的,尽量选购那些胶质成份较多的大米,只有这样煮出来的粥品才会更加浓稠,大家不妨在家里面尝试制作一下。
㈢ 熬小米粥时,怎么才能保证小米粥浓稠又好喝
虽然在中国大米是最主要的是主食,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各种营养更加丰富多样的稻米,其中小米就是非常不错的一种。很多女性在坐月子的时候吃小米粥,对身体恢复非常好,而且那些肠胃不怎么好,或者体质不太好的人,多吃些小米粥对身体的改善作用很明显。
做小米粥的时候可以在提前加入红薯,南瓜之类的,这样做出来的口感也是非常好吃的。
㈣ 小米粥放冰箱保鲜后为什么会成膏状
因为里面有米浆,就算你不放在冰箱里等粥凉了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㈤ 为什么卖早点的小米粥那么稠呢
米好、小火熬的时间长。但也不乏黑心的商贩放了淀粉。
㈥ 粥放多久会变稠
一是粥放凉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变的很稠,而且凉了以后很容易产生细菌,所以,不吃的粥尽量放在冰箱冷藏,再吃的时候加热处理。
一道粥的做法
鳕鱼菠菜粥
主要食材准备:鳕鱼、菠菜
步骤1:
把买回来的鳕鱼取一小块去皮洗干净,滴几滴柠檬汁在鳕鱼上腌制一会去除鱼腥味。然后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鳕鱼大概蒸8-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蒸得太久,否则肉质就没有那么细嫩了。
步骤2:
锅中烧开水。将菠菜放入开水中烫30秒。然后捞出将菠菜切碎放入碗中备用。
步骤3:
锅中倒入大米和适量清水,把大米熬成米粥,大概需要25分钟左右。熬的过程要用勺子多搅拌一下,以防糊锅。鳕鱼蒸好后拿出来装到碗里,用勺子捣碎。
菠菜营养价值
1. 通肠导便、防治痔疮: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对于痔疮、慢性胰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2. 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菠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细胞的健康,增加预防传染病的能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3. 保障营养、增进健康: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磷及一定量的铁、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能供给人体多种营养物质;其所含铁质,对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㈦ 外面卖的粥为什么都那么黏稠呢,里面放了什么呢
粥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而且粥的营养价值也非常的高,粥的品种也特别的多,大米粥,小米粥,八宝粥,皮蛋粥,在我们的日常餐桌当中,尤其是在家里面基本上都是大米粥和小米粥为主。但是早晨你在外面吃的时候,你会发现外面的早餐非常的多,而且也非常的丰富,外面的早餐粥的味道和我们在家里面做的不一样,为什么外面的粥那么黏稠呢?这里面放了什么东西呢?
如果一个家里面很多人吃饭,那就用大锅,最好用柴火烧那种大火,熬粥的时候时间可以长一点,大锅做出来的粥也比较香甜。
㈧ 再稀的粥凉了后都会更稠,这是什么原理
粥在冷却后变稠,是因为温度下降,分子的热运动减慢,淀粉分子的纠缠性增强。搅拌粥时,淀粉中的大链分子在搅拌的剪切力作用下,分布趋于一致,于是分子间的纠缠作用减弱,于是粥的粘度从宏观上下降,即变薄。形象地讲,可以理解为梳理头发,使之不打结。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㈨ 在饭店吃的小米粥很黏稠,为什么回家自己做的却很水
如果熬出来的小米粥不黏糊,米是米,汤是汤,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水和米的比例存在问题,也就是水太多,米太少,煮出来的粥会出现清汤寡水的局面。
第二、煮的时间短,如果米下的不少,和水的比例合适,煮出来的粥不黏糊,有些水米分离,那就是熬煮的时间太短,如果时间长一些,煮的烂一些,小米糊化程度高一些,就会显得比较黏稠,米和汤是融合的。
总之,熬煮的小米粥,米不是很多,但是只要熬煮的时间可以(大于30分钟),煮出来的小米粥很黏糊,那说明小米的质量很好,一般来说,中国人喝粥都喜欢黏糊一点的粥,有些商家售卖小米粥,为了降低成本,取得人们的喜爱,还会在小米粥里单独在勾淀粉(可这样时间久了,反而砸了牌子)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不黏糊的反而更利于血糖控制。(自己在家制作时可以缩短时间,不要煮的太黏稠)
㈩ 粥为何时间久了会变稀
小米粥放久了会沉淀,高温的时候会粘在一起,一旦时间长了,就会水米分离的情况。再吃的时候热一下就可以了。
那么来看看怎么熬小米粥。
小米粥怎么熬不会水米分离:
1、小米的选择:选择当年新产的小米,色泽金黄,陈小米颜色浅泛白
2、小米与水的比例1:10比较浓稠,喜欢喝薄点的1:20,一般用的是50克小米,1000克水,6个灰枣,20粒枸杞熬的。
3、小米淘洗下入开水锅,一定是开水,用勺子搅动,再次开锅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煮10分钟
4、搅拌,每隔3--5分钟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搅动,再继续煮20分钟。顺一个方向搅拌是小米粥熬出黏稠、出米油非常重要的动作,一是防止锅内糊底,二是使小米粥更起稠、出米油。
5、关火开锅盖的时间:关火后焖5分钟再打开锅盖,出锅的是黏稠香甜、能挑起粥油的黄灿灿小米粥
6、搭配其它食材熬小米粥营养更丰富。加红枣:红枣洗净对半剪开,与小米一块下锅,关火后放入枸杞,焖5分钟再开锅盖。加红薯、南瓜同煮都是很好的搭配。
小米粥煮成稠粥的方法
1、清洗时不要使劲揉搓:清洗小米时,把谷糠清洗掉即可,把米油清洗掉了,影响粥的口感
2、不要长时间浸泡小米:长时间浸泡小米,也会造成米油流失、米和汤分层,影响粥的形态
3、不要在小米粥中加碱:很多人喜欢煮粥的时候加碱,因为小米本身就是碱性的,加碱会增加小米粥的碱性,影响整个口感同时,还会破坏小米粥的营养成分
4、小米粥的煮制方法:煮小米粥最好不要用压力锅,在锅里加入60℃左右温水,再加入小米。然后大火烧开,接下来把火调至最小,小火再煮10分钟,关火焖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