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手机要买双数系列
Ⅰ 为什么说小米买双数好
只是网友根据以往机子的经验总结的,其实不太准,看看就好。
小米1,小米第一部手机,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小米3,手感差,发热大,耗电猛
小米5/5s/5splus,小米5口碑还是可以的,只是骁龙820耗电有点大。但是5s超声波指纹识别率低,速度慢;5splus外观丑和千元机似的。
小米2/2s、小米4、小米6则都是中规中矩,很均衡的机子。
虽然说是这么说,米1 米3 米5系列也都是当时非常不错的机子。
Ⅱ 小米手机的数字系列真的是双数代优于单数代吗
看看你的手机里的关于手机里显示的手机型号是什么,不会看就发截屏上来。
另外你用的是什么卡?
Ⅲ 双主摄、双电芯、双马达… 为什么手机上的双数设计越来越多了
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福禄双全、举世无双…… 似乎在汉语词典中,关于“双”的词,多数都带有美好的寓意。
手机领域也不例外。早在功能机时代,“双卡双待”就已成为手机重要卖点之一。不过彼时由于搭载这一功能的手机多为山寨机,这个词并不像现在这么光鲜。
随着流量费和运营商的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于双卡双待的需求不降反升,这项功能也逐渐被主流厂商接受,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图片来自:CNET
后来,手机厂商又开始在“双”上作出了其他的文章,“双摄”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HTC G17 和 LG Optimus 3D,便是较早搭载双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双摄”概念兴起之初,噱头大于实用性。用手机拍摄 3D 视频,对多数用户而言是一项鸡肋的功能。
HTC G17(左)和 LG Optimus 3D(右)
后来,手机后置的第二颗镜头开始有了别的作用。比如 HTC M8 的副摄可以侦测景深,从而让用户后期处理照片时可以改变对焦点;华为 P9 的副摄为一颗黑白镜头,用户提升照片质感。
苹果在 iPhone 7 Plus 上首次采用了双摄方案,副摄为等效 50mm 的长焦镜头。由此开始,多焦段后摄成为旗舰机的追求,摄像头的数量越来越多。
iPhone 7 Plus 的双摄方案
双卡双待、双摄的风潮过去后,“双扬”、“双马”、“双压”、“双电”、“双主摄”… 开始流行起来。尤其从去年开始,相关的概念频繁出现,成为手机厂商宣传的重点。
这些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功能有什么用?概念大于实用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第一部采用双扬声器的手机很难追溯。HTC One 算是一款较早搭载双扬声器的智能手机,硬件上的优势,配合 BeastAudio 音效,让 HTC One 的听感甩出了同期单扬声器的手机相当远。
HTC One(M7)
提到双扬声器,索尼 Xperia Z 系列也必须拥有姓名。xLoud 与 S-Force 功能的加持,让它在同时期的智能手机中,外放音效力压众机。
手机搭载的双扬声器,可以让用户在横屏模式下享受到 2.0 声道的立体音效。看影视剧、玩 游戏 时的沉浸感也相对更强。
当双扬声器开始成为旗舰机的主流配置,其硬件参数也开始成为宣传的对象。比如小米 10 Pro、realme X50 Pro,都宣称搭载了“1216 线性扬声器”,代表其尺寸为 12mm x 16mm,在手机上算是比较大的尺寸了。
实际体验中,扬声器数量、尺寸的确对外放音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喜欢拿手机外放听歌、玩 游戏 的朋友来说,双扬声器就是“用了便回不去”的配置。
2011 年发布的诺基亚 N9,为了实现触觉与虚拟按键更好地结合,超前地在主板上焊上了一颗线性马达,但并未激起多大的水花。
设计超前的诺基亚 N9
2015 年,iPhone 6S 的 X 轴线性马达与 3D Touch 的结合,让消费者开始关注手机的震感体验,也带动了手机厂商认真调教震动马达。
从转子马达,到 Z 轴线性马达、X 轴线性马达。手机的震动马达体验越来越好,震感越来越多样、细腻。每一次输入文字、接收信息,都变成了与手机温柔的互动。
不过,近两年震动马达又衍生出一个新概念:双马达。顾名思义,便是在手机内塞下了两颗震动马达。
对于手游爱好者来说, 游戏 中的震感反馈,对 游戏 体验的影响十分显着。2020 年,联想推出拯救者电竞手机 Pro,机身上下各装载了一颗 X 轴线性马达。
《王者荣耀》的方向轮盘和技能图标都支持震动反馈
在我们上手体验中,这两颗马达可以模拟出多种 游戏 中的震动反馈。摇杆也好,按键也罢,都有灵敏且细腻的震动反馈,有些 PlayStation 游戏 手柄的味道了。
之后,双马达的设计开始见诸于多款 游戏 手机,比如年初发布的 iQOO 7。这类手机的用户画像相对清晰,即性能、 游戏 的优先级较高。
由于马达体积限制,一般这类手机难言轻薄。你是否愿意为了更好的 游戏 体验,而牺牲一部分轻盈与美感呢?
联想拯救者 Pro
和双马达一样,双压感屏也是服务于更好的 游戏 体验。
2019 年 3 月,黑鲨率先在黑鲨 2 游戏 手机上,搭载了双区屏幕压感。简单来说,它的交互逻辑和苹果的 3D Touch 有些相似,但不需要专门适配。
黑鲨的压感采用了映射的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 DIY 按压屏幕对应的操作。比如在“吃鸡” 游戏 中,将左侧区域映射为“开火”,右侧区域映射为“瞄准”,即可实现两指移动开枪的动作。
在王者荣耀里,可以将左侧区域映射为打开 / 关闭背包,右侧区域映射为购买装备,在团战时即可通过按压屏幕秒换装备,简直是官方“外挂”。
除了黑鲨,双压感屏也是 iQOO 7 的重磅卖点之一。操作逻辑与黑鲨类似,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压感屏映射的按键。
不过,双压感屏的 游戏 属性要比双马达更强,它的使用场景有限,注定它不会像双扬声器那样普及开来。
当屏幕刷新率从 60Hz 升级至 90Hz、120Hz、144Hz,你会发现手机的电池越来越不耐用了。
好在手机的充电技术在不断提升。55W、65W 闪充技术正在逐步下放,个别旗舰机已经支持 120W 闪充,基本上吃顿饭的功夫手机就充满电了。
而充电功率破百的背后,离不开双电芯的设计方案。
iQOO 的双电芯设计方案
传统单电芯的电池,难以长时间维持峰值充电功率,充电后期需要降速以保护电池。并且电池对充电电流存在限制,目前的技术难以让单电芯电池的充电功率过百。
一个电芯不行,那就两个。比如 2019 年,OPPO RenoAce 首发了 65W SuperVOOC 2.0 闪充技术,它就是采用了双电芯串联电池,让每个电芯都可以同时输入 32.5W 的功率,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双电芯串联的电池模组,不仅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峰值充电功率,还可以降低高功率下电池充电的风险。
虽然双电芯看起来非常优秀,但实际上它还是处于发展中的技术,目前最突出的弊端是电压输出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配备双电芯电池的手机,需要加装降压电路以降低电池输出的电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浪费,从而对手机续航产生不利的影响。但相信随着双电芯技术的不断成熟,会有更多合适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黑鲨手机的“串充并放”方案,可以减少电池能量浪费
在“双摄像头”成为过去式后,“双主摄”成为手机摄像头领域的新浪头。
双主摄的意思就是手机有两个规格相近的摄像头(一般是广角与超广角),在传感器尺寸、成像素质上的差距比较小。
双主摄的概念似乎是华为 Mate30 Pro 最先明确作为卖点的。其广角摄像头与超广角摄像头均为 4000 万像素,前者采用了 1/1.7 英寸传感器,后者传感器尺寸达到了 1/1.54 英寸,在成像素质上比较接近。
如果以像素作为衡量标准,那么 OPPO Find X2 Pro 也算是双主摄手机。其广角与超广角镜头均为 4800 万像素,在视频拍摄与照片拍摄方便表现均不俗。
刚开售不久的 vivo X60 Pro+,也打了“双主摄”的旗号。5000 万像素超大底传感器加 4800 万像素超广角微云台,组成了双主摄影像系统。
vivo X60 Pro+ 硕大的两枚主摄镜头
不过,双主摄的概念很难厘清。有人说小米 CC9 Pro、三星 S20 Ultra 等机型也是采用了双主摄策略。尽管从参数上看,这些手机并没有规格十分接近的两颗摄像头。
那么手机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称得上双主摄呢?目前并没有清晰的边界。它不像双马达、双压感屏一样容易用数量量化,两颗镜头的规格参数往往存在诸多差异。
另外,即便两颗摄像头像素一致,但很多情况下成像质量也有不小差距。这和传感器型号、镜片模组、调教优化都有关系。由此来看“双主摄”这一名号,还是存在不少主观成分的。
OPPO Find X2 Pro 的超广角与广角镜头大小相似
双屏、双天线、双 5G、双层主板…… 关于手机“双”的设计还有不少。实际上这些命名的背后,很大原因是为了广告营销的效果考虑。
双对应着单,比如双卡对应的就是单卡。“双”不仅接地气、利于记忆,还表明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的特点。花同样的钱可以得到更多,无疑对消费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而且,有些设计的确实打实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双扬声器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外放影音体验;双马达、双压感屏对于 游戏 玩家来说就是上分利器;而双电芯设计解决了手机闪充难题。
荣耀 V40
但像“双主摄”、“双屏”等设计,目前来看概念依旧大于实用。
比如华为 Mate30 Pro 在海报里,在“双主摄”之外,还有“双 4000 万”、“双 OIS”、“双超感光传感器”等标语。目的都是便于消费者记忆,加强宣传效果。
打出“双瞳如小窗,佳景观历历”口号的双屏手机魅族 Pro 7,也因使用场景不够丰富,而被市场淡忘。而最近外媒曝出的小米 11 超大杯,也疑似采用了前后双屏的设计,但是否会重蹈魅族的覆辙,我们不得而知。
这类“双数”设计越来越多,也侧面反映出手机业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更薄的机身内,容下了更丰富的功能设计,手机精密化、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联想拯救者 Pro 的“多双布局”
或许当手机工业水平再进一步时,我们会看到“三主摄”、“四电芯”等设计出现。小米“四曲面瀑布屏”概念机的发布,已经证明手机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Ⅳ 小米手机买双不买单,这个说法靠谱吗但是有个问题,小米没有发7,发完6之后就是8,那小米8算单算双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就因为比较靠谱,小米为了销售额就没有发7;直接就发了小米8;
小米8当然算双,但小米7没有真正的出现过,所以小米8的口碑一直没有超越小米6。
Ⅳ 为什么小米买双不买单
这个是根据目前小米发布的数字系列旗舰机的特点总结出来的吧,小米1,小米3和小米5系列都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短板,而小米2系列,小米4和小米6都是当年的爆款和水桶机,这个有一点巧合在里面,也有一定的深层原因。
2011年的小米1肯定是一代经典,因为是小米手机的开山鼻祖,1999的价格在当时算是横空出世。不过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没有前置摄像头(小米1s加上了),外观设计不够惊艳等等,不过几百万台的销量,已经足够证明当年还是初创公司的小米了。
2012年的小米2/2s系列,小米第一个销量千万爆款,至今在米粉心里还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当时来看,时尚漂亮的外观设计,骁龙600的强劲性能,大内存大存储,要说不足也就是小米2搭载高通8064的发热问题了。而小米2s,这款拍照续航等方面无一短板的水桶机,真正让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开始分庭抗礼。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现在还在为小米2代更新最新版MIUI系统。
2013年的小米3,销量在当年也超过了千万台的级别,也是一代经典。这款手机的不足之处就是类似于诺基亚的外观设计,还有移动版使用的英业达处理器,没有全系使用骁龙800等等。不过强悍的性能,强大的拍照续航能力还有个性外观,也让米3成了一代经典。
2014年的小米4,是小米的一代爆款神机,也是小米从追求性能向追求外观做工转变的作品,销量1600万台以上。小米4采用了不锈钢金属边框加繁星格纹工艺后盖,也是一款在外观性能存储续航拍照等方面都无短板的水桶机,成了当年的销量爆款,要说不足也只有4G版本滞后了。小米note的失利也让米4成了小米保持时间最长的旗舰机型,小米也成了14年的国内销量冠军。
2016年发布的小米5/5s系列,算是最难产的一代小米旗舰机了。当时是小米的销量低谷期,小米5的不足主要是3G运存,屏幕黑边还有续航能力等问题,不过在颜值性能拍照等方面还是可以的。骁龙820的性能,四轴光学防抖的相机以及129g的轻薄机身,也称得上是一代经典了。5s主要输在3G运存和金属机身的颜值上了,暗夜之眼相机是经典设计。
2017年的小米6是小米又一个爆款机型,也促进了小米2017年的销量反弹。小米6也是一款外观设计性能拍照续航等方面无一短板的水桶机,骁龙835的性能,6G大运存,四曲面玻璃/陶瓷机身等等都是卖点,唯一不足可能就是不锈钢金属边框让机身重量偏重了吧。小
Ⅵ 为什么没有小米7而是小米8
小米8,一方面雷军为了表示小米这一代提升很多 6到7不足以表达这个提升 所以改用8,另一方面指的是小米八周年纪念 小米10年成立 18年是8周年。之后的手机就是小米9。
魅族15也是这个意思 15周年纪念 为什么旗舰机从pro7一下子变到15了 因为魅族03年成立 18年是15周年 之后的手机就会是16 17。不过魅族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改变命名方式 也是准备改变原来的定位准备重新出发,咸鱼翻身。
18年的这个改命名方式的风头是谁带起来的呢 是苹果 iphoneX的X不是字母埃克斯的意思 是罗马数字十 因为第一款iphone是2007年出的 那么2017年出的iphoneX就是十周年纪念款,这也是为什么iphoneX后面是iphoneXs和iphoneXs max 还有XR 没有iphone9的原因 。
Ⅶ 小米买双不买单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这是小米粉丝在小米从发布开始,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小米手机买双不买单,意思就是小米的数字系列购买双数的更好,比如小米2、小米4、小米6、小米8。因为双数手机都是在单数的手机上进行升级的,性能更加强大,所以出现了这句话,并没有下一句。
Ⅷ 小米手机该怎么选记住四买两不买,闭着眼睛也不会入坑
小米算是国产手机品牌中的后起之秀了,短短几年时间便能够和老大哥华为相提并论,这与其营销战略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小米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初期的饥饿营销策略保证了销量,而如今的生态链玩儿法更是别出心裁,哪儿都能分上一杯羹。
就拿小米手机来说,系列和机型也是很多的,但也要分三六九等,有的机型很值得入手,而有部分机型也是要尽量绕道走,那么小米手机到底该怎么选呢?其实记住4买2不买就够了:
小米数字系列一直是主打的中高端旗舰,在做工和性能上都是在众多机型中很出众的,从小米6开始,数字系列就基本是搭载骁龙的最新处理器,而且价格也很感人。就拿最新的小米10来说,这是小米冲击高端领域的机型,一分钟销售两亿元的成绩也的确很不错。单挖孔OLED屏+骁龙865+LPDDR5闪存+一亿像素,强悍的配置只卖3999,在同价位来说已经是独占鳌头了。不过,对于小米数字系列还有种说说法是买双不买单,从销量和口碑来看,也的确是这样的。
红米的note系列主打的是中低端市场,以千元机为主,尤其是pro版本的机型,基本都是在千元机中称王的存在。就拿红米note8pro来说,虽然搭载的是联发科G90T处理器,性能只算是一般,但是外观设计和拍照却是亮点。水滴屏+窄下巴+3D四曲面玻璃背板,颜值和手感已经超出了千元机水平。而且后置6400万AI四摄组合,主摄传感器也是三星GW1,拍照能力都快和荣耀旗舰差不多了,如果你追求拍照和性价比,那么选这个系列肯定没错。
K系列是红米的旗舰系列了,虽然目前从发布了两代机型,但口碑和销量都很出色。比如红米K20和K30,一个搭载的是骁龙855处理器,一个则是骁龙865,就性能而言不逊色于同价位任何一款机型。而且拍照能力和续航也很强悍,都是妥妥的旗舰水准。重点是价格,起售价都在2K内,性价比可谓到了极致了!所以个人觉得红米的K系列确实是真香机型!
小米的数字+字母机型算是低配版的旗舰了,其在配置上做了一些阉割。以前的小米5X、小米5C等暂且不说,因为性能太差了。就拿目前的小米9SE和小米9CC来说,这两款手机在性能上阉割得厉害,搭载的都是骁龙71系芯片,和骁龙855根本没法比,而且价格都快接近两千了,难道红米K系列和荣耀9XPro不香吗?但是这类机型有些款还是可以买的,比如小米8SE和小米6X,口碑还算不错。
最后不能买的就是红米的数字+字母系列了,这种版本基本主打的是低端百元机市场,大部分机型都是以高续航为卖点,不过在外观设计、机身厚度、性能上就不行了,处理器基本都是骁龙6系列,个人觉得更适合老年人群体,年轻人和学生党还是不要入手的好。
综上而言,小米手机虽然性价比高,但在购机上也不要盲目选择,不然很容易入坑的。对于小米的MIX、MAX和note系列笔者没有提及,是因为觉得这两个系列基本没有下一代了,所以记住上面的四买两不买就够了,让购机少走弯路!
Ⅸ 怎么看待关于小米的买双不买单原则
没有这回事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入自己想要的就行了
没有这个规律吧,先后用过小米2S和小米5,2S是因为不支持4G,然后以旧换新抵扣了200多换的小米5,小米5正在用……都用得挺好的,米5现在除了电池不耐用,内存不太够以外,其他没什么问题,对了,我的米5是3+64的,现在看这配置确实比较磕碜[尬笑]
虽然这是很多人对小米的一种调侃,但从小米的发展历程来看,小米的单数数字旗舰总是会有比较致命的短板,而双数旗舰相对来说表现就比较稳定,因此也就有了买双不买单的选择。
小米的数字旗舰每一代的产品风格都有很大的差距,没什么延续性,当初小米3在外观设计上就做了巨大的改变,有点类似微软Lumia手机,外观上不是很讨喜,搭载的NVIDIA Tegra 4处理器在性能上也不十分令人满意,这也让小米的发展在当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小米5在外观上和前代相比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说小米5是最丑的小米旗舰。骁龙820在性能上表现尚可,但发热量太大,这也导致了用户对小米5的评价一直不怎么高。
小米9外观设计还可以,但是续航和屏幕又十分拉胯。
相比于小米的单数旗舰机,小米的双数旗舰显然更加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米6。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小米6钉子户,坚持使用着小米6,可以说小米6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小米数字旗舰机了。
所以虽然小米手机买双不买单是一句调侃,但还是有些道理,这也让我更期待小米11的表现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货,配置不错价格合适就行了,主要配置好就行,很多都用不到的,手持小米11[呲牙]
没办法看待,这本身就是一个调侃滑稽的一个话题。。。不存在买双不买单的,每年都在进步。新 科技 都是卖点,你攥着别人发布了,就谈不上什么卖点了。
实际使用体验和评价来说米2(包括2s)米4米6米8米10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和一定的好评,奇数系列反而平平无奇
Ⅹ 小米为什么没有第7代
小米从第一代小米手机开始,数字旗舰型号就都是按照顺序发布的,2017年小米6发布以后,2018年本来应该发布的就是小米7,但是2018年却是小米的8周年,而国人对于8这个数字还是很偏爱的,所以小米就突然跳过了命名规则中的数字7,而直接发布了小米8,这样名字既好听还可以借此为小米的8周年做宣传。
从小米6直接跳到了小米8,从营销宣传角度来说,很容易让用户觉得这一次小米8的进步非常大,而小米也是借此宣传跳过小米7的原因就是小米8超越了期待(7代),实际上小米8相比小米6进步确实不小,至少是第一款全面屏设计的小米数字系列手机,屏幕也首次换上了oled。
其实之所以叫小米8也是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前几年小米的数字旗舰机型总是在双数机型上卖的很好,但是在单数机型上卖的较差,比如小米3、小米5都是这几年小米比较失败的机型,而小米2和小米6的表现就好很多,小米内部高管肯定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直接把下一部手机命名为小米8,期望能卖的更好。
不过随着小米8的发布,未来小米一段时间的数字机型应该都会按照规律来命名了,比如小米9和小米10,至于更远的机型如何命名,是否会和华为那样直接跳到小米20,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米上市前夕,8周年旗舰直接叫小米8更能表达小米的决心,因为小米MIX 2S到现在依然不好买到。可能更大的押注在小米8身上。为了更好的财务数据和市值,必须冲击一下双旗舰战略,毕竟根据小米的招股书分析:小米的利润率很低,同时产品均价也在千元以下。
小米真正的危机:国内市场
虽然雷军说:小米是唯一一家销量下滑后还能大幅度增长的手机品牌。但是这个增大绝大部分来自于开辟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依然疲软,销量并没有起色。
数据显示:从IDC发布的2018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全球销量报告来看,小米手机Q1出货量2800万台,较去年同比增长87.8%,市场份额8.4%,超越OPPO排名全球第四位。
其中欧洲市场Q1销量240万台,增长率999%!印度市场份额第一超越三星达到31%左右!印尼市场销量170万台,增幅达到1455%!
2016年小米海外收入为91亿元,2017年这一收入大幅增加到321亿元,同比增长250.4%,这大多来自海外新兴国家的市场增长。但是这部分销量是以低价换市场,利润率极低。
国内手机高端市场已经被华为、OPPO、vivo霸占许久,小米久攻不下,趁着上市和8周年,跳过小米7的命名只是为了表明冲击高端的决心,给市场一剂强心剂。
传言有几种:
关于小米8为什么跳过小米7的原因?我觉得这里的因素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某种,这里肯定有雷军考虑的理由,这种理由我们暂且不知道,但是也不能忽略我们说的几种可能,毕竟小米7确实没有发布。
这里我们聊聊小米8,我一直认为,小米8是充满矛盾的手机,它是一款性能出众的机型,而且销量同样出色;可是,也是一款饱受争议的机型。
不管小米7还是小米8,它只是一种代号,并不能代表一款手机到底怎么样,所以没必要去纠结它的名称。
谢谢大家
其实主要是小米的营销手段
按照顺序的话去年应该是小米7的,但是刚好赶上小米公司8周年,就直接小米8命名了,算是为了更好的宣传效果吧
因为超越7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