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家把手机电池容量写大
❶ 为什么品牌手机电池都容量小,杂牌机容量大。
很简单
电池容量越大,安全性越差(易起火,发热),对于品牌厂商,品牌价值远大于某个手机的价值,不会冒这个险的。而杂牌厂商,正道上搞不过品牌厂商,只能用冒安全风险而提高容量来赢得顾客,但是,实际上顾客都是低价格够买但是冒着安全风险在使用手机。所以建议不要买杂牌低价格高容量电池的手机。
当然现在有些厂商乱标电池容量,1000mAh标称2500mAh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些不标容量,而是标mWh来欺骗顾客。
❷ 为啥一些商家总把电池容量单位说成“毫安”而不按规定说“毫安时”
电池容量应该用毫安时(mAh)来表示的,毫毫安时是容量单位,而毫安是电流单位。其实各个品牌的商家对电池容量的说法还是正确的,以华为手机与笔记本和小米的手机为例,官网上都是正确的标注。只是大家说电池多少多少mA说惯了,造成电池容量是毫安的错觉!
明明你的车在高速上跑120千米每小时
为啥大家都说120公里,或者说120码
这只是一种口语的省略说法,印成文字一般不会这样。我也为这事纠结过,凡遇到把“时”字丢掉的说法总忍不住去纠正一下,有时难免出现尴尬局面。
毫安是电流单位,后面加一个时字就成了以放电时间长短为尺度的电池容量单位。实际上对于不懂电的人来说毫安是何物根本没有人关心,后面带不带时字也无所谓。
但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高度普及的今天,每个使用者最关心的就是充满电使用时间的长短,这就需要对电池容量有所了解,这就使用户不得不和“毫安时”打交道。2000mAh肯定比1000mAh容量大,至于后面有没有时(h)字并不影响对电池容量的判断。而且后面多一个时字,读起来也不顺嘴。少了这个字不仅说起来通顺同时也不会让人误解。必竟在用户当中不懂电或对电没有兴趣的人占了多数,所以把毫安时称为毫安也就不足为奇了。
类似这种不规范但已被大家认可的说法有很多。比如给手机充电时用的适配器,都被称作充电器,而它只是一个和手机内充电电路配合使用的稳压电源,根本不具备充电器的任何技术特征。因为只有充电时才用到它,故被误称为充电器。但你到手机配件商店去买稳压电源,可能没人听懂你在说什么。所以只能入乡随俗。
还有一些说法省略的更彻底,比如说某人血压80/120。尽管省掉了“毫米汞柱”谁也不会当成公斤。2.5平方电线省掉了mm²、同样被称作2.5平方的某储藏室,人们自然会认为是m²,不会引起歧义和误解。
实际上在生活当中很多技术术语都被简化和滥用了。为营销需要很多商家把毫安时在省掉时字的同时,数字上还有所添加。比如某充电宝的容量明明是20Ah,非要说成20000mA,只是为了唬人而已。就好像一个身高1.2米的人硬要说成1200毫米,除了让你耗费眼神去数有几个0以外,又有多大实际意义呢。以上是我的回答。
为什么不称士兵为士兵,而要称其为战士?
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毛病了!
躲避疫情在家宅出病了?
对于非专业的普通人来说,不需要弄清产品的专业概念,通常谈话贵在简洁,自然就形成了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语言不专业,生活语言就这样,没人能让它符合专业,但并不影响俗人的生活,简洁而适用,这才是王道!!! 俗人生活中,让专业见鬼去吧!
口头语省略说法是这样,写在铭牌上是标准写法。
为啥我的小米充电宝的标称容量为20000 mAh(3.85v),同时又表示为14000mAh(5.1v)?
电池容量有2种表达,mAh与Whr,后者数值是前者X3.7,充电宝标后者好看,显得容量大,吸引(欺骗)消费者
习惯而已,反正也不会有啥歧义。
[玫瑰]约定俗成
[玫瑰]心知肚明
[玫瑰]知道的……不用细说
[玫瑰]不知道的……十句八句说不清[大笑]
❸ 手机电池上标的电池大容量,真的有那么大的容量吗
电池容量跟体积成正比,
参照图片左右依次是600mAh
700/
1000/
1400/2400mAh如果你的手头标的是6000多mAh的,
那么至少有最大那块的3倍大.真假一看便知
❹ 手机电池是不是容量越大越好
并不是越大越好。
伴随着手机电池容量的不断提升,手机电池的安全隐患增多。锂电池是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物质组成,锂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这个转化是直接通过电化学氧化和还原反应来完成的。请注意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典型的化学反应,本身存在不稳定性。
超长待机的手机电池是个趋势,但是,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手机电池容量并非越大越好,2000
mAh以上的手机电池最好是用于大屏幕手机,否则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