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为什么当时那么火
‘壹’ 成立10周年的小米,为什么是一个奇迹
成立10周年的小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小米刚开始成立的时候真的没有,现在这么大的经济体量,雷军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也做过手机的行业,但是你没有这么有钱,资金上有问题,产品自然就不可能做的特别棒,他们刚开始配合饥饿营销,然后配合超低的性价比,开始少赚一天一点钱,走长远的投资,才在当初鱼龙混杂的手机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当时的中华酷联是手机行业的前4位,但现在只剩下华为了,然后。其他的几个厂商都被现在新崛起的所替代了,可以说小米公司能够发展至今与他们的运营策略有关系,与他们这种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也有关系,你可以说小米的手机有的系列做的不是特别好,性能没有那么优越,但是你得说小米公司成长到现在真的不容易,他们真正打破了手机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价格。
‘贰’ 小米1上市时间
小米1上市时间是2011年10月。 小米1一般是指M1小米手机,手机ID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来自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手机生产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代工。手机操作系统采用小米自主研发的MIUI操作系统。小米手机于2011年10月正式发布,售价1999元,主要
‘叁’ 小米为什么从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5
供应链上确实在之前一段时间有放羊的现象,一年无主打,简直“友商惊诧”。现已被整合回老雷手中;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一度有断血的症状。前500斯巴达貌似也就剩100多,现在正用各种手段回填;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结束,摩尔定律定价逻辑受到了渠道的强挑战;4.国内比较特殊的公关氛围,每个月砸一百万专黑你也是世所罕见。但我认为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小米是第一家完成生态链建设的硬件公司。不管我乐视的老同事怎么揍我我也要这么说。MIUI已经是个成熟的跨终端流量平台,是小米全系列硬件产品的二级助推器。当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时,产品的权重必然要让位于渠道。面对渠道,公司的策略是“部分调整”还是“全面适应”,就是胜负手所在。我们之前这群小虾米们的思考是:长期存量市场有没有高投入的必要?毕竟当年是靠重产品轻渠道的模式起家,就算全面转型贴合渠道,效果也未必多好。我们没有步步高的基因,我们也不羡慕联想。我们小虾米们的结论,是应当踩的节点是“内需市场的消费升级”。这就意味着坚持产品路线,在材料、功能、设计、交互等各层面的拉升,同时保持可盈利定价而非竞争性定价。最舒适的打法是集中力量在强节点产品上突破,中心开花。而我个人认可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和汽车,考虑到老雷不会像老贾那么浪,小米可选择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了。但手机算是民用电子工业之花,小米现在还没有能力做这个产品的升级。等到我们的红色供应链整合完台湾的半导体后,可能会有点戏。现在就是苹果能干这事,而且貌似干的也挺费力的...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产品小米不好做,那300个左右元器件产品的升级,小米就游刃有余了。小米生态链产品,更准确地说,米家,成为了小米“四面开花”的具体体现。通过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在100到150款高频民用电子消费品里实现产品、品牌标杆;在其中30到50款产品实现三分之一市场垄断。这是我的一个猜测,我认为依靠整个雷军系的力量,这是可实现的。我11年入职小米的第一个星期,刘德德哥就在卷石天地里给我画了个大圈:最里面是手机;外面是电视、路由器等;再外面是手机、电视等相关的配件;最外面是服装、电影、食品等。我当时还帮法务注册了小米薯片,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注册小米辣条。反正在我呆小米的三年里,我一直认为我做的是一个国民品牌,是超越手机这一个品类之上的。以这个逻辑作判断,小米在手机上采取积极守势即可。在不伤害产品的前提下做渠道,这个局要跟,但是不show hand不all in。面对未来的寒冬,小米要过冬的资本其实是够了,小米真正在储备的是产品。小米是产品型公司,最后支撑小米过冬并完成转型的必然是产品而非渠道。很多公司现在在拼命攒筹码,小米筹码是够了,但他还在拼命攒牌。老雷自身就是国内顶尖的销售CEO,他当年100天卖出100万套金山毒霸时我还在看《本能》。
‘肆’ 小米为啥是世界第一候选人!
世界500强是中国一流企业追逐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俱乐部。2019年,成立仅9年的小米凭借26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世界500强第468位,成为目前为止最年轻的500强企业。
华为、腾讯、京东和阿里分别花了23年、14年、18年及18年迈入世界500强。为什么小米可以超越前辈步入世界500强的步伐?是小米自身特有的成长模式和能力禀赋,还是商业环境使然?本文将从业务层战略、公司战略以及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探寻小米成长的驱动力。
小米高速成长的历程
小米成立于2010年4月6日,虽然仅成立10年,它却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 小米成立一年后销售额就达5亿元,2015年销售额达到689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高达1749亿元,小米实现销售收入九年年均229%的增长奇迹。着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如此评价小米:“人类历史上达到百亿美元销售额、百亿美元估值最快的公司。”小米的产品从最初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MIUI逐步拓展至手机、平板、电视、路由器、耳机、智能音箱等品类繁多的产品,形成了“相互连接、互为犄角”的产品生态系统。小米希望以物联网(IoT)技术为纽带将不同产品连接成为用户提供智能生活体验的解决方案。截至2019年9月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含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21.32亿台左右,遥遥领先于其他IoT平台。
2018年7月8日,小米以543亿美元的估值成为香港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543亿美元让小米跃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
2019年10月,小米首次入选财富未来50强排名第7,在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100强中排名第56。
业务层战略:远超顾客预期的性价比
智能手机是小米推出的第一种硬件产品,它的竞争优势对小米后续产品影响深远。2010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高价高质”和以中兴、酷派等为代表的“低价低质”两种红海竞争范式。小米另辟蹊径通过“低价高质”的蓝海竞争范式在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
“创造”与“增加”、“删除”与”减少”是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提出的蓝海战略的实施策略。打破行业已有认知和经验是上述策略的共识,“创造”与“增加”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删除”与“减少”聚焦降低成本。
创造:以互联网思维重塑手机
平等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手机最初的定位。除顶级配置外,发烧友还以开发和完善产品功能为乐,小米顺势而为鼓励用户参与手机设计。小米竞争优势最主要来源的MIUI就是研发团队和用户共同开发、完善的结果。小米研发团队积极响应用户在互联网和论坛上的反馈并将用户需要、具有可行性的功能集成进新版的MIUI,从发布至今MIUI的升级周期一直保持在开发版一周、稳定版一月和代际版一年。用户融入产品设计满足了他们乐于探索的爱好,强化了品牌忠诚度,也让小米免费汇集了无尽有益的创意。
开放
连接
增加:硬件高配置+工艺创新
创造倡导通过将新元素导入现有产品之中为顾客创造价值。在以“中心化、信息单向传递、割裂”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下,企业主导产品设计和信息交流,用户只是使用者,几乎没有参与产品设计的权利和机会。用户间缺乏交流渠道,不同产品割裂地为用户解决问题。以平等、开放的原则在个体间建立连接,既是互联网最核心的功能,也是互联网能创造价值的根源所在。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小米(MI,Mobile Internet)率先从“平等、开放、连接”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以及各种产品之间的关系,力图为手机行业注入新思维。
2G手机是功能完全由硬件决定的封闭系统。小米通过升级MIUI实现手机功能的不断迭代,让消费者不更换手机仍可以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体验。从2010年8月16日首个内测版发布,MIUI大版本每年更新一次,到2019年已升级至MIUI 11。 2014年后,小米将手机定位为智能生活的综合控制平台,陆续向路由器、盒子、电视、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生态链产品开放。小米手机对生态链产品的开放让原本孤立的产品变身成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生态系统,形成了与三星、苹果和华为等手机厂商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拓展了小米的成长空间。
小米秉承“连接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MIUI、米家和小米运动将手机、智能手环、电视、智能家电等硬件连成一张智能生活之网。在这张规模宏大的网上,每个节点都能成为吸引顾客的理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拥有超过五个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的用户约为230万,同比增长109.5%。这些节点通过彼此相连为用户创造了单个产品所不具备的智能生活体验。用户通过手机(智能音箱)既可以实现语音实时控制电视、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众多智能家电完成相应指令,也可以约定时间完成相应任务。
小米借助网络社区、微博、QQ空间、微信公众号和小米之家等渠道有效了解用户心声,向用户展示产品和品牌文化。用户之间的交流让乐于探索之人可以享受分享之趣,让想更深入了解产品功能和使用技巧的用户有学习之地。立体化、覆盖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不仅密切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而且聚集了众多认同小米价值观的“米粉”。
手机行业已有的经验对顾客至关重要的质量水平有平均达成度,小米通过强化某些质量维度为顾客创造价值。手机通过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为消费者提供快速流畅的体验、富有美感的外观和丰富便捷的功能。
小米手机通过顶级的硬件配置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创立之初,小米就提出并的确做到了使用一流的供应商、元器件和材料。如下表所示,小米手机在芯片(SoC由决定手机运算能力和效率的CPU、负责图像和图形运算工作的GPU等组成)、运行内存(RAM,负责与CPU直接交换数据,手机流畅度与运行内存正相关)、机身内存(ROM用于储存手机软件和文件)、摄像头(像素及摄像头数量决定拍照质量)和锂电池(电池容量决定待机时间)等主要硬件都不落后甚至领先于竞争对手。
小米通过MIUI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MIUI基于Android系统针对中国用户的偏好进行深度定制。MIUI先后加入(完善)拨号与短信、应用商店、MiCloud、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安全中心、信息推送服务、应用双开、系统分身、天气、阅读、主题商店以及小米钱包等功能。得益于优异的体验,MIUI的用户从最早的100名增长到2019年9月的142个国家、55种语言的2.9亿名。

综上所述,小米营业收入和利润对于竞争激烈、毛利率低的智能手机业务的依存度逐渐降低,符合甚至引领品质生活、发展前景良好的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对营业收入和利润的贡献逐步增强,位居硬件幕后、毛利率高的互联网服务展现了不错的发展势头和前景。
小米的商业模式从利润创造的角度明确了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和互联网服务三大业务的战略职能,智能手机和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以扩展IoT平台的顾客流量和产品边界为主要职能,互联网服务以创造利润为主要职能。小米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主要的利润中心后移至由智能硬件锁定的互联网服务,这不仅规避了智能硬件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的不确定性,也让不同业务可专注各自的战略职能,更高效地强化和变现小米业已形成的竞争优势。
所以小米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候选人,以上就是答案!
‘伍’ 小米手机是如何从销量第一走向其他类的
第几无所谓,重要的是给了百姓实惠,而不像某些品牌拿来请海军。拿个国产芯片卖低配高价!支持小米!下一台还是小米!小米本来就利润低,不像我华为,全国铺天盖地的手机卖场私人柜台老板,卖一台至少赚个 600--1500,小米线下店少,卖得少也正常。靠那一个城市一两家小米之家,这销量还低??至少你还在蹭小米热度吧,要不你提小米是在故意黑小米??作为一个买家貌似这不是你该关心的问题吧??
"销量第一″时,就暗含了"走向其他类″的危机。
"销量第一″怎么来的?来源于先见之明。
小米手机一开始便对准了特定消费群体的特有需求,即必须价格低但又必须配置高,也就是还要上载价格高手机上有的配置,小米最先识别出了这个特别的需求,让消费者在支付少的情况下享受到了 科技 的乐趣。
这个需求虽然特别,但显在和潜在的消费群体却很大,可以称之为大众性的需求,当年几乎是大众化。这是手机销量大以及第一的天然基础!
而当年的小米也满足了这个需求,并成为了销量第一。
怎么满足的?买来了并加上了高配置,哪家的配置高就买哪家的,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了"顶配″,于是就让人们眼前一亮,而且还让人们心生感动,是啊,配置的买价虽然贵,手机的卖价却是低,贴着成本卖的。
继续高配低价地卖,小米厚道的市场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口碑独一无二,终于成为了销量第一。
即便不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来销售,小米也会成为第一,大不了再少赚一些钱。
小米无疑是一个很有商业眼光的手机厂商。不错,雷军的商业才能从读大学时就崭露了。
第一的销售量没有维持久。已知,是由于进入性价比市场的手机厂商多了,不再单单是小米在卖高配低价的手机,而且,小米还分心、分人去搞家居了,经过努力,成为了另一个第一,与荣耀、O、V相比,明显不是纯粹做手机的。
虽然,小米依旧是在卖高配低价的手机,但其他手机厂商也是,大众化的需求被一大群厂商给群分了,哪家都没有独自地去面对并满足。
那么,小米手机销量不再第一,只是由于不独家供应大众所需加上不专注做手机吗?当然不是。
华为后来转向同时做高端手机而成为后来的销量第一,以及荣耀的手机销量超过了小米与红米之和,反证了小米在后来出现的另一个缺失,就是没有及早转向同时致力于"技术立业″,而是仍然在拼高配。
殊不知,自家的产品没有关键核心技术已经不再是最为感动人心的,不合时宜了。尤其,总是用高调夸赞买来的关键核心技术来高调营销自家的手机,在国产手机厂商中是最突出的,越来越被广泛地反感了,让人们觉得小米商业以及商人的蕴涵最丰、色彩最浓,尽管依旧价格厚道,形象、口碑却降低了。
小米手机现在开始冲击高端手机市场了,好事、不晚。但是,需要同时真正去为实现已经高喊出的"技术立业″口号而做实际努力,不要给人们一种不过仍然是在营销的印象,还有,不要再口无遮拦地怼友商,因为友商一直在为" 科技 自立″而努力,并且早已经达到了部分自主,技术上明显高于小米,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
小米曾经有先见之明,现在应当有自知之明,真心期待!
凭良心说话!!!世界上若无小米品牌的诞生,全世界普通老百姓都要仰视购买很贵的智能设备。
小米每进入一个领域,该领域价格立即飞降。普通老百姓马上拥有超值物品。
在网上黑小米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水军。
小米销量有所下降直接原因是其他品牌也开始走性价比路线,抢了小米的饭碗。
我也是一个米粉,用过小米1,小米3,小米5(现在这段话就是用小米5发出来的),给家里长辈买的红米不下10部。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拉低了智能手机行业的价格,是小米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性价比。记得小米1发布的时候售价是1999,而当时差不多配置的手机价格都在三四千,我记得有HTC,三星,索尼等,当时的中兴华为还是充话费送手机的,那个时候的华为并不出名,且非常垃圾,重心也不在手机业务上。
另一个值得肯定的是全面屏也是小米带起来的,虽然它不是第一个做全面屏的,但的的确确是小米发布MIX1代后,全面屏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并成为新一代潮流。就好像指纹解锁也不是苹果第一个做,但却是iPhone5s带起来的一样。
我现在自用的手机是iPhone 7 Plus,工作用的小米5,最近这一两年虽然小米的销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下一部手机依然会选择小米或者iPhone,备选vivo OPPO
不得不说小米是一家善于制造奇迹的公司,2014年手机销量就已经排名国内第一。当年,小米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共计销量出1500万台。同年,三星手机也只能以1320万台的销量屈居第二,华为手机尚未形成气候。
时过境迁,华为手机已经在国内称雄,三星手机国内市场几乎不见踪迹,小米手机国内市场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仅仅排在第四的位置。那么,小米手机究竟是如何从第一走向第四的呢?
小米手机的发展历程
小米手机切入市场的角度十分重要,通过极高的性价比来抢占中低端机型。这一领域并未受到当时三星、苹果手机的重视,因此小米手机能够快速的打开市场。小米手机初期成功利用了网络的营销方式,将手机成本控制得很低。小米手机的销售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助推小米成功实现了上市计划。
小米虽然销量高于三星、苹果,但是利润率远远不能和这两家公司对比(手机产品定位不同)。华为坚决不上市并非没有道理,小米公司成功上市,导致小米公司更加关注盈利。因此小米不会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研发,导致小米手机向高端产品转型失败,一直关于“发烧”、“高性价比”等字样的烙印。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潜在的消费群体却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高品质的旗舰机型,这点上国产手机只有华为能够与苹果、三星抗衡。并且高性价比机型逐渐增多,华为、OPPO、vivo也在抢占此部分用户,小米手机出现下滑也实属无奈。
小米手机第三季度的出货情况
我们以国内第三季度手机的出货情况为例,看看小米手机当前的处境!
国内市场老大的位置已经变成华为,并且第三季度出货量高达42.4%,,共计出货4150万台手机。小米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仅为9%,手机销量仅为880万台,同期对比销量下滑33%,可以说是较为严重。这也难怪雷军在小米CC9 Pro的发布会上谈到,希望大家能够像支持友商(华为)一样的来支持小米。
小米手机未来是否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当前小米手机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一个是印度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印度手机销量冠军,一个是欧洲市场的发力,华为手机市场受阻(美国打压,谷歌禁止其使用GMS服务程序),不知道小米手机能否抓住这次机遇。
至于国内市场,小米手机想要成功翻盘华为几乎并不可能,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相当巨大。不过本次小米CC9 Pro手机的拍照功能已经追平华为,不知道是否能够给小米手机销量带来新的生机。
关于小米手机的成功与落寞的问题,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不过,小米的中国市场份额的确离华为越来越远,离原来小米瞧不起的VIVO何OPPO也有了较大的差距,似乎卢伟冰在中国区摇旗呐喊了一年,小米的销售额确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一方面是由于华为重兵投入了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的份额,华为终端在中国的增长已经超过了60%,占据超过了40%的中国手机市场,这就势必会导致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断崖式的下滑。事实上我们看到的确是这样,除了华为所有的都在下滑。
但是小米下滑的尤其剧烈,除了华为抢占国内市场的主要因素外,次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小米正在逐渐失去人心,这和小米招的一系列不靠谱的人在错误的时机做不靠谱的事情有关。
我们常说,聪明的人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企业也是一样。小米公司的一系列高管在美国制裁华为的当下疯狂的、没有丝毫下限抹黑华为,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这都有点落井下石,有点仇者快的意思,所以这也导致很多小米粉丝粉转黑。
而且小米的高管有些时候完全是为了黑而黑,最近不管是抹黑华为的荣耀智慧屏,还是抹黑华为荣耀V30的拍照,到最后的结果都是让人发现小米的黑是恶意的攻击,是自身欺骗客户却来指责他人,这就更加遭人反感了。要知道,炒作不能无下限,盗亦有道啊!
所以,我认为小米的产品依然是好产品,但是就是由于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而且一个 科技 公司不好好的做产品,把好好的智能手机的营销做成了泼妇骂街、满地打滚,并且张冠李戴,反复打脸,甚至辱骂消费者的事情时有出现,这种公司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不喜欢。
所以,未来难保小米的手机销售进一步下滑,也难保下一步小米的AIoT战略遭到重创,我觉得一个企业态度不对,三观不正,很难继续发展了。
其实我想问一下,小米还是那个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吗?还是变成了为抹黑而生的小米?
小米手机,最初利用“饥饿营销”的线上销售模式而走入人们的视线,这种营销手段最初被很多人所不耻,不过雷军毕竟是搞销售的出身,这种手段也属专业对口!
然后小米手机自成立以来,都是以性价比来打市场,让很多老百姓用得起了高端手机,所以现在回头再看看这种“饥饿营销”的模式,其实也算的上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吧,因为小米手机无论多么好,但它首先要走进人们的视野才行!
从一份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与排名来看,小米手机的排名是第4的,小米在今年的销售成绩下滑了,比第三名的苹果要低不少,并且OPPO也有赶超的迹象,二者的出货量相差只有50万部,而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小米今年的机型不怎么受欢迎,在外观方面缺乏创新~
但是作为一个比较亲民的手机品牌,其 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如果没有小米手机的“搅局”,我想手机市场的水分会比现在大多了,比如某为的一部5000元手机,几个月一过,竟然掉价一千多,可见水分是多么的大了,虽说小米新机在上市一段时间以后也会降价,但是绝对不会降这么多,因为最初的售价本来就不高!
总的来说,感谢小米手机,让咱老百姓也能用的起高端机了,只要你小米存在一天,我就支持你一天,哪些动辄就5、6千的手机,见鬼去吧,我不是付不起这个钱,但是我不想做冤大头!
哪些恶意抹黑小米的人,歇歇吧,做人得善良,莫忘本!
随着5G网络的到来,希望明年小米手机的销量能带来佳绩吧,加油!
我来分享下我的观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米开始走下水道,感觉是一下子就掉了下来,速度非常快。
感觉性价比已经走到了天花板,现在OV也在走性价比路线,而且狠起来比小米还要性价比,这下小米护城河就不复存在,自然大家的选择就多了,肯定会对小米的销量起冲击的。
还有性价比感觉总会阉割一些东西,就拿新发布的CC9Pro来说吧,得益于1亿像素的照相机组,小米DXO照相评测第一,这是很不错的,但是看到很多评测大师用来1亿像素照相的时候,拍个照都是在等,成像一直在转圈圈,按道理855这个芯片不会这么差,但是小米就是来给你玩个性价比,阉割了855,给你来个730,730看来对于这个1亿像素的相机组还是很吃力的。
小米是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如果小米不做手机,你们现在可能还得花5000以上买电子垃圾,小米之前销量第一是刚好契合当时的市场需求,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提升,需要高端手机的人就更多了,小米在一直在摸索一直转变,摸索未来属于小米的手机路子。
小米手机发展到了瓶颈就如现在在低谷,最近的小米MIX Alpha和今天发布的小米拍照手机小米CC9Pro,都很好证明了小米在不断摸索契合市场又属于小米特色的手机之路。期待小米手机再次厚积薄发,那时候大家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第三季度在国内市场疲软,但纵观整个国际市场还是保持第四位,相信小米在短暂的修整后会王者归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上市公司的智慧,我们更没有任何资格质疑雷总的战略思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后得。小米,加油!
‘陆’ 小米哪年国内第一
2014.曾几何时,小米手机可是国内的一哥,2014年成立刚刚4年时间的小米就以6080万台销量位居国内手机销量第1名,市场份额达到14.97%,成立短短4年时间就取得这个成绩,可见小米是非常厉害的。
‘柒’ 曾经小米全国第一,为何现在市场份额只有1.8%呢
国内四大一线厂商中,小米的市场份额是越来越低了,曾几何时,小米一度是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厂商,彼时的雷军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还小小diss了一下华为。而到了2018年,小米份额变成了国内第二,第一则被华为拿了去,到了2019年,小米市场份额继续下跌,最终定格于10.5%,在四大一线厂商中添为末位。
反观小米呢?去年好像就围绕小米9出了3款手机,小米9、小米9SE、小米9 Pro,还有个1亿像素试水的小米cc9 Pro,大屏的Max系列和Note系列去年均无新机发布,Note系列更是断更2年了,最后一款还是2017年发布的。而小米经营了三代的MIX系列去年也没发布新机,似乎也要断了,要知道MIX系列号称面向未来的黑科技旗舰,代表着小米的探索和创新,现在就这么不探索了,实在有些可惜。
‘捌’ 问一下,小米1和1s在当时来说是顶级配置吗
纯粹核心硬件,比如8260、2G RAM、800w像素、480P夏普屏等等在当年的确算得上非常强。
不过,其他方面就未必了,缺点也非常多
缺少前置摄像头、散热设计比较糟糕、品控比较差、外观公模、拍照效果差等等
品控、做工
现在小米的品控、做工相对已经好了很多。品控是需要用钱砸出来的。
抢购
小米1是小批量生产,成本低很多。现在小米除了刚发布时供不应求外,基本都是现货供应。除了红米部分高性价比机型还在用类小米1模式,压缩成本。
渠道、宣传
米1只在网上销售,没有那么大的广告、仓储、物流、线下店成本,也不需要考虑给线下店留出利润空间,当年的小米都是线下比线上贵好几百。 现在小米开了很多线下店、售后点等,也找了很多明星代言等,成本会高很多。
利润率
当年米1真可谓是贴着成本定价。现在开销增大,以及照顾线下店铺的销售量,不免要适当提高利润率。如果还按照米1的方式定价,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硬件成本上升
近几年电子产品硬件成本上涨很多。
‘玖’ 为何抢了半年了都还没抢到为何米1那么容易抢我也是元老级米粉,可为何小米一次又一次地伤了我的心
嗨!
抢购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无非就是较快的网速+手速+运气,你可以多邀请一些朋友登录你的小米账户同时进行抢购,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抢购的成功率,祝你早日用上小米手机!
抢购完全是看运气的。每隔6-10秒,页面会向服务器请求一次,每秒会有一定比例的用户进入,保证购买流程顺畅。剩下的人只能继续排队了!
可参照:
http://bbs.xiaomi.cn/thread-8421209-1-1.html
我也是抢了三次,15号22号29号,昨天才终于如愿以偿! 加油,哥们!
‘拾’ 小米成了国产第一!小米手机为什么可以取得巨大成功
这是因为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本身又非常高,同时有着非常好的用户口碑,所以小米手机才能够取得巨大成功。
在所有的手机品牌当中,我们的小米手机的性价比非常好,价格也非常便宜。尽管如此,小米手机也可以做到非常好的配置要求,同时给用户不错的购机体验。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因为很多用户本身对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所以很多人会优先选择购买小米手机,小米手机的存在也直接把那些山寨手机打的没有市场了。
与此同时,小米手机并没有直接去打所谓的价格战,特别是当小米手机的很多机型非常便宜的时候,小米手机也会保持相关机型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用户来讲,在能够感受到更加有性价比的用户体验的时候,用户自然不会去购买别的品牌的手机,小米手机自然就击败了很多同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