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信息 » 小米汽车为什么没有造车

小米汽车为什么没有造车

发布时间: 2023-01-15 14:25:17

① 网传小米造车被叫停小米表示项目正稳步推进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② 造车还没正式立项小米已再次站在风口

这年头,什么最流行?造车比社区卖菜都火。

2020年,苹果宣布造车已开始找代工厂,华为加入长安队伍联合造车,阿里则进入上汽体系打造"智己 汽车 ",网络、富士康先后宣布造车并找到吉利代工,腾讯联合吉利开发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当初乐视一手缔造的法拉第未来即将建厂投产。

随着5G+AI行业快速发展, 科技 巨头纷纷进场造车,成为新能源 汽车 市场靓丽风景线。不跨界造个车,你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企业了?不造车的 科技 巨头,似乎已没有了未来。大家都上车了,小米怎能不着急。小米再次传出造车绯闻,而且态度也是比较"暧昧"。

那么,互联网企业为何如此热衷造车?这不仅有对于新能源 汽车 市场潜力的看好,也是新老造车势力对新能源市场高估值的期许,更是5G时代超级流量入口争夺。

根据新版《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要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这个20%占比,是什么概念?这绝对是一张大饼",意味着未来5年,新能源 汽车 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增量。

根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全年 汽车 销量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 汽车 有136.7万辆,占比5.4%。从5.4%到20%的过程,是新能源 汽车 逐步取代燃油车的过程,也是接下来这五年里,新能源 汽车 在中国的增量空间。

正是源于对新能源 汽车 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增量预期,由此也为相关产业链企业的估值奠定了底层基础。同时,对于造车新势力估值方法,与传统车企完全不同,相关机构认为纯电动 汽车 公司,能在更多环节获得利润,比如特斯拉后期软件服务费用等,所以获得更高估值认可。

目前,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主要入口,随着"5G+AI+loT"新时代来临,智能 汽车 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超级流量终端入口。而这一入口,互联网企业显然不想放弃,被整车厂掌控。

近日,小米 汽车 再次传出造车绯闻,"根据相关报道,小米已经确定将要造车,并将其视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的形式和方向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另根据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雷军亲自带队。"

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已不是新鲜事,从2014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出,2020年接连曝出两次,不过每次消息刚出,小米就斩钉截铁的回应:假的。

在苹果、华为、阿里、网络、腾讯等以各种方式加入造车行列之后,小米时不我待,急需尽快加入造车赛道。

之所以说此次小米态度非常"暧昧",是因为此次小米连续2次回应,而且并没有明确否认,只说时机未到,口风似乎有所松动。

小米首次回应,"等等看看,暂时没有"。2月21日,小米集团再次回应称,"就电动 汽车 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从等等看,到还没正式立项,已表明小米造车并非空穴来风。

同时,网上也发布了小米在 汽车 领域的专利情况,早在2015年左右开始国际专利布局,2015年到2019年的申请量分别是187、186、113、82和70件,2020年预测(部分专利未公开)申请量约为134件。

2020年12月末,网传"小米将联合比亚迪推新车"。后来,该消息小米很快辟谣:小米没有造车计划。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回应称:假的。

当时,小米回应称"小米没有造车计划",现在,小米电动 汽车 制造业务还没有正式立项。只是,两个月时间小米态度明显发生改变。或许,一切只是正在谋划,只等一个立项程序而已。

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新能源 汽车 东风已将刮起,小米二次起飞正当时。小米造车,或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互联网造车模式也不尽相同,如联合传统车企一起造车,自行研发车企代工模式,以及自主造车等。相对来讲,联合传统车企合伙造车,从技术储备和造车周期上来看,要适合小米。

目前,阿里找了上汽,网络、富士康、腾讯、乐视找了吉利,华为联合长安、北汽,滴滴选择比亚迪。小米会联合哪个车企造车呢?小米造车会不会延续智能手机奇迹,再次将智能纯电动 汽车 售价进一步拉低?

③ 雷军称小米成电车前五才能成功,小米电车现进展如何

从目前已知的小米造车消息来看,小米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已经设计完成,但是还没有生产,因为现在是要等待生产许可证。

总的来说,小米汽车现在应该是卡在生产阶段,不过应该很快也要开始生产了,因为雷军在某国外社交平台透露了关于小米汽车的信息。

④ 小米为什么不造车

《财富》年度中国商人已发布

在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领域,他如何一路向上,带领公司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点击阅读

图片: QILAI SHEN

几天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米集团已确定造车。并称“造车项目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2月21日晚间,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本集团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集团拟进入电动 汽车 制造行业的报道。“集团一直关注电动 汽车 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集团就电动 汽车 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尽管小米否认了“造车”传闻,但这个传闻表明了一种现象:公众愿意相信小米的造车计划。

公众内心的逻辑自洽来自于雷军对于制造业的改造。大家朴素地认为,小米能够制造手机,那么也可以制造 汽车 。

但请注意,制造手机和制造 汽车 并不在一个可以比较的维度。

用一个反向的例子或许可以证明这一点。1994年,时任三星电子集团社长李健熙创办了三星 汽车 ,三星公司计划每年要生产150万辆 汽车 ,跻身世界 汽车 生产的十强之列。当时这是一场130亿美元的豪赌。

有趣的是,当时三星造车和现在中国互联网公司造车的逻辑几乎相同——他们尤其对该公司在电子方面的优势寄予厚望。三星认为,电子技术已成为 汽车 工业日益重要的一个要素。

三星公司的经理们对该公司在飞机以及轮船零部件等复杂制造项目上拥有的经验颇为自许。当时,该公司计划在近几年引进一些电子技术方面的设计,比如使 汽车 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控制系统、卫星导航、声控转向和其他一些指令的控制系统。

这听上去像不像如今“自动驾驶” 汽车 的前身?

当时的说法是,三星公司的财力足以支撑这个项目实施下去,直到能够获得利润,即使项目要过十年或者十年以上才能赚钱也不在话下。

但最终三星以惨败告终。从第一辆新车下线开始,三星 汽车 就处在危险的漩涡之中,最终作为三星电子的部门,三星 汽车 消耗了三星电子大量的营收和利润。为了及时止损,三星 汽车 作为不良资产被剥离。

另外,在资本市场电动车又有一套逻辑。特斯拉股价在去年一路狂飙,増幅高达490%,加之近期终于在众望所归下被纳入标普500指数,不少分析师认为,之后的特斯拉必将吸引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对于电动车的需求正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在中国。”有分析师向《财富》强调。目前电动车只占全球 汽车 销量中的3%,但到2025年,该数字可能会翻为10%。

特斯拉之外,中国电动车小鹏、蔚来 汽车 股票都在不断攀高。恰巧,雷军正是小鹏和蔚来的投资人。

不过,花旗银行依旧不看好小米造车。花旗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小米造车的可能性不大。花旗认为,一家 科技 公司若决定造车,必然伴随着大量的 汽车 基础 科技 技术的投资和 汽车 人才招募。但花旗没有观察到小米集团的行动,这表明该公司的任何战略部署都处于早期考虑阶段。

从雷军投资蔚来和小鹏看来,他真的对电动车充满期待;但从小米的公告来看,雷军或许也真的在认真思考,何时进入 汽车 这个超级复杂的领域。(财富中文网)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财富Plus)。

⑤ 小米汽车专利超过8百件,小米造车还欠缺些什么

小米汽车已经拥有了超过800件的专利,但是小米并没有真的去造车,因为造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不是说有些专利技术就可以了,如果一个比方的话就是小米,现在它就像是一个装修公司,一个设计公司,它有装修的能力,有设计的能力,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国内也有一些汽车的制造公司,也走新能源汽车的这个发展方向,但是跟特斯拉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是要承认的,因为特斯拉发展的比较早,至少跟我们国内这些新能源的制造厂商比起来是要早,而且人家的专利技术更多,所以在新能源这个领域,汽车短期内是不太有可能超越特斯拉的,那就自然是车子的智能化方向了,也就是与自动驾驶人车互动等有关的东西。

⑥ 小米回应造车被叫停: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为何会出现这些传闻

自从小米宣布强势入局造车行业以后,很多人对它都不看好,理由很简单,造车是一门技术活,并非什么人都能揽得下来。小米严格意义上并不算一家高科技公司,更像是家手机组装厂,早年靠着高性价比,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将智能机价格打下来,这是他最大的功劳。虽然我们很感激雷军,也知道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和非凡才能的狠人,但造车和造手机完全是两件事,你不能用组装手机的经验来组装一台汽车。

未来10年小米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来研发芯片,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以及车载电池等方面的技术。这注定是一个无底洞,而且能否获得回报也不好说,大家只能拭目以待了。不过雷军作为一个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科技牛人,个人在这里还是希望他能够成功,到时候给大家推出一款高性价比的电车,这怕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⑦ 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

近日,小牛创始人李一男的造车创业项目,随着自游家NV的亮相进入了新阶段。而早期高调宣布造车的小米、网络反而推进缓慢,股价也在不断下跌。当然也不是全是坏消息,小米先是内部邮件确认,任命 ARCFOX 极狐汽车前 总裁 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另外,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其中在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新建项目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造车项目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

每年年初,各地政府都会发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坐拥首都优势地位的北京市也不例外。据市发改委日前介绍,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

去年的11月27日,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据悉,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而在签约之后,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也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市重点工程计划,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目前,相关的土地腾退和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将坐落于亦庄与通州交界的马驹桥智造基地,其中一期是一片农田,二期则涉及村落拆迁。据悉,"马驹桥智造基地腾退指挥部"去年已经成立,制造产业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占地650公顷(9750亩),分东部3300亩、西部4平方公里(约6000亩)区域。

按照最快的工期建设,小米制造基地估计需要一年的时间,毕竟它是全新的入局者。像 特斯拉 这样的熟手,上海超级工厂也用十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行业纪录。因此,首款车2024年推出也算是按照既定节奏了,不知道是否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目前,小米汽车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到位。

造车高端人才基本到位

尽管工厂建设还是加速推进,不过小米汽车的在人才引进上也是不惜重金。首先挖角吉利研发关键人物——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或许是竞业协议的限制。胡峥楠加入了雷军管理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今年年初,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称,任命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这个任命可以看出,极狐的工作经验让于立国成为小米汽车的二号人物。

而除了汽车行业内人才,雷军还将一批精兵悍将投入造车业务,包括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CFO林世伟,以及分管人事、大家电等业务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可以说,为了造车小米重金投入,承诺要在10年内拿出100亿美元,而且首批已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造车资质依旧是拦路虎

除了人才和基地基本准备就绪,造车资质依旧是小米的拦路虎。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有意收购宝沃工厂,而现在自建基地,或许是要找更便宜的造车资质,当然也可能依靠北京市政府来申请造车增资。而以蔚小理为例, 蔚来 采用的代工模式,用的是 江淮 的生产资质,理想则是通过收购力帆工厂获得生产资质。小鹏先期是海马代工,后续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

尽管小米,作为蔚来和小鹏背后的投资人,雷军对造车这件事有多烧钱应该不陌生。但为了IT企业转型,雷军依旧大手笔造车,也算是顺势而为。毕竟苹果、华为等早已开始布局汽车行业。财报显示,小米2020年全年净利润130亿元。如果按照雷军计划,每年拿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造车,相当于花掉小米一半的净利润。

这样的烧钱造车,并未让雷军停步,相反为了造车小米还先后投资了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裕太微电子、孔辉汽车、黑 芝麻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智能、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供应链企业,涵盖ADAS、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4D毫米波成像雷达、车载芯片、电池等众多核心技术领域。 @2019

⑧ 小米否认造车被叫停: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小米汽车的前景如何

小米汽车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很多人也非常看好小米汽车。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小米公司本身有着不错的研发实力,同时也非常看重电动汽车的研发与量产。在此之前,小米公司已经在小米汽车上投入到了50亿人民币以上的资金,同时也全力建设小米汽车的生产链。对于小米公司来说,产品公司所涉及到的所有业务基本上都大获成功,除了手机业务和智能家居之外,产品公司也会把业务进一步拓展到电动汽车领域,人们自然对此也非常期待。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对于小米集团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手机业务逐渐没落的时候,小米集团需要把小米汽车发展成主流业务,这意味着小米集团本身就会在小米汽车的业务上投入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会非常看重小米汽车的各种发展问题。

⑨ 小米回应汽车项目被叫停: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为何这么多公司跨界造车

这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整个行业的风口,很多企业也会通过跨界造车的方式来实现转型。

不管是对于小米汽车来说,还是对于别的互联网公司或者科技公司来讲,如果一家公司本身有着相应的技术实力的话,很多公司会选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因为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燃油汽车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今后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很多公司想从中分一杯羹。除了传统的汽车企业之外,很多本身没有涉及到任何汽车业务的公司也会选择跨界造车。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够造车成功,为了当一家公司本身并没有相应的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只不过是为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陪跑而已,所以广大车主需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⑩ 这三个难题让小米无法实现造车梦!


智能机淘汰掉了功能机,后起之秀苹果干掉了诺基亚,这种迭代和变化也正发生在 汽车 行业。有无数消费者期待着,有一两个中国 汽车 品牌涌现出来,像曾经挑战苹果一样,去挑战特斯拉。众多消费者属意小米,这家手机制造商,在传出“确定造车,并由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的消息后,股价瞬时拉升12%。

虽然两天后发了一则模棱两可的公告,称“电动 汽车 制造业务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但 小米显然不是不愿意造车,而是时机尚未成熟,待到问题解决。 要复制其在智能手机行业的辉煌,小米起码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

回到造车上,小米可预期的也是“极致性价比”,小米第一台手机定价在年轻人一个月工资,而一台堪比特斯拉的小米 汽车 很可能只要年轻人一年的工资,从而延续手机成功的经验,继续和用户交朋友,做年轻人的第一台车。而 10万块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恰好是主流合资品牌如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的重要阵地,也是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冲击高端所需要跨过的重要分界线。

反观小米如定价 5万元以下 ,与五菱宏光Mini EV直接硬拼,小志与诸多网友并不看好。这些和老年代步车相差无几的代步新能源车,无法承载小米一向标榜的“智能”。且 汽车 与手机不同,无法单纯依靠堆硬件和高迭代解决掉大多数问题,一味追求便宜,会败坏了了品牌形象和口碑,适得其反。即使小米够狠,拼着不赚钱要“交个朋友”也要迅速打开市场,建立起护城河,还有更狠的竞争对手,特斯拉。

特斯拉目前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是当之无愧的全能战士,上至百万的Model X, 下至网传仅售16万人民币的Model 2,中间还有25万元左右的model 3,以及蓄势待发的Cybertruck等,横跨了整个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如不介意,雷军不妨在火箭领域也和马斯克来一个煮酒论英雄。小米打算在哪个领域和特斯拉交锋,让人拭目以待。比较起 汽车 ,小志更希望小米进军房地产,早日造出年轻人的第一套高性价比公寓,北上广深中环以内99万一套,雷总加油。

问题2:小米的车怎么造? 进入造车行业,小米首先要面对行业逻辑的转换问题。与网络、阿里巴巴类似,小米最可能跨界合作,与造车企业,尤其是传统造车企业结盟。

“华为+长安、网络+吉利,阿里+上汽、富士康+拜腾、苹果+起亚”是目前最活跃的几对造车搭档,均为 科技 企业+传统企业模式。今年1月11日,网络和吉利宣布以51:49的股比组建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面向成员车市场。近期公司还确立了品牌,并邀请了摩拜创始人夏一平担任CEO,几乎三年内推出一款全新智能电动车。财大气粗但在造车领域低调潜行了数年的苹果,要向韩国起亚 汽车 投资36亿美元,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合作生产电动 汽车 。华为和长安等多家车企都签订了合作关系。阿里巴巴、上汽和张江高科联合打造了智己 汽车 。

小米并不需要从头开始研发整车的每个部分,而只需要通过打造小米手机一样的策略,通过外部采购成熟的硬件,配套自己的软件层,继续原本的蓝图。创新和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 汽车 有关的专利已达834件,小米 汽车 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 汽车 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按照专利价值来计算, 小米 汽车 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超过蔚来 汽车 专利价值的1864万美元。 苹果、网络、小鹏、蔚来造得,难道小米造不得?

问题3:不是不造,时机未到 雷军曾有句名言,在风口,猪都能飞上天。而现在小米正在等待这样一个足够大且强劲的风口。

小米手机诞生之初,苹果的代工厂富士康已在中国落地,催生出完整的手机产业链。现如今,特斯拉国产,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发展,也迅速壮大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据悉,特斯拉Model 3零配件的国产化率已非常接近100%。小米如今与高通的良好合作关系,也可让其更为轻松的获得芯片。有报告称,全球有累计超过1亿辆 汽车 采用高通的 汽车 产品及解决方案。其在远程信息处理和C-V2X、智能座舱数字平台、自动驾驶和运设备管理领域的布局,号准了智能电动 汽车 的需求。这次小米造车,即使它在 汽车 智能化领域还看不到什么具体的内容,自身无法解决自动驾驶这个新能源 汽车 绕不过的终极命题;但与高通的亲密合作,大抵可以有效抵消这一短板,为其提供有力支撑。

至于资金,从去年开始,新能源 汽车 融资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没有售出一辆车的恒大一度成为估值最高车企,后起之秀蔚来、小鹏、理想股价屡创新高。即使小米现如今账面上只有559亿元人民币,但融资难度应该不大。 “小米确定造车”的传闻,也不排除是试探一下3亿多米粉的反应。 “雷总,钱和键盘都准备好了,就等您起飞呢。” 写在最后: “ 汽车 行业变革开启了 汽车 产业链调整、生态圈扩大的时间窗口,新的赛道已经开始搭建,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已经出发。”2月20日,李书福在吉利集团内部讲话中表示。“传统 汽车 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新 汽车 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 汽车 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李书福这席话,既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宣言,借来形容小米入局也未尝不可。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一到晚上就想我 发布:2025-07-19 01:41:50 浏览:206
华为蓝牙耳机为什么小米连不了 发布:2025-07-19 01:27:47 浏览:172
为什么眼睛像被烟熏一样痛 发布:2025-07-19 01:22:58 浏览:429
为什么眼睛会出现黄色的东西 发布:2025-07-19 01:15:17 浏览:965
华为什么颜色好抢 发布:2025-07-19 00:56:09 浏览:817
网购的小米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7-19 00:51:57 浏览:148
抱小孩子为什么会头疼 发布:2025-07-19 00:16:21 浏览:448
帕劳人为什么不喜欢手机 发布:2025-07-19 00:03:41 浏览:630
牙齿为什么粘东西 发布:2025-07-19 00:02:55 浏览:413
为什么女人的鞋那么丑 发布:2025-07-18 23:16:01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