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加碱的小米粥为什么会肚子难受
❶ 在粥里放碱有什么坏处
在粥里放碱是不对的,碱可以严重破坏维生素,对身体不好的。
❷ 小米粥可以放碱吗
熬粥放碱,对身体肯定不好,但也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一是碱的用量很小,再个也不是天天年年这样熬,偶尔熬一次,或者熬几次。
在我的记忆里,熬粥放碱早已是历史,过去确实这样的熬法,要不是看到本题,真的遗忘了。好像进入本世纪,就没这样熬过粥。不是不需要,是没必要。
熬粥给碱,食理上并没问题,碱面是食用碱,和食盐一样的厨房必备,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譬如做老面馒头,炒脆肚脆肠,甚至厨房清洁,比洗洁精还好用。这东西的用量也和食盐差不多,只能用那多,多了吃不成,所以不会担心过量伤身体。譬如做老面馒头,发酵的面团有酸味,给点碱,中和了酸味,就是正好。如果给多了,做出的馒头一股碱味还不说,黄黄的像玉米面窝窝头,实在不好吃。
平日里熬粥,只在一种情况下会给碱,不给就熬不黏糊,米是米,水是水,再熬还是不黏糊,直到把粥熬懈。那样一碗粥,还不如喝水。
本世纪以前,尽管都是本土稻谷品种,熬粥蒸饭都很香,但是物质相对匮乏,物流也不发达,陈米多,新米少。尤其是城里人,几乎是吃不到新米,都是一年以上,很多两年以上的陈米。我们住在小县城还好点,秋天新米接上了,有农村亲戚给新米尝鲜。大点的城市,北方非产稻区,基本都吃陈米。
用信阳光山俗话说,这样的米“渴油”了,米油都放没了,蒸干饭一股子谷仓的陈旧味,熬粥再也不黏糊。不像新米,熬熬就黏糊,汤面一层米油,放一会能结层皮,可以像豆油皮那样挑起来。盛到碗里,表面也会结层米油皮,喝一口粥,米油皮会紧紧的粘住上嘴唇,舌头都舔不下,必须用下门牙刮到嘴里吃了。新米粥的香,就是那时期最难忘的美味。
陈米没了米油才熬不黏糊,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陈米粥黏糊,还能熬出米油香。这个办法就是放碱面。记得母亲熬粥,粥烧开了,碱面罐里捏一小撮,撒在锅里,不一会,粥香就出来,看着锅里的沸腾变成细密的气泡,粥就黏糊了,好了。
如今都是新米了,而且可以随意买到想要的品种,天南海北任意挑选,根本不存在熬粥不黏糊问题。所以熬粥不需要放碱了。
再说如今熬粥办法多了,想熬的好粥,有了好米,很多办法可以很黏糊。譬如先泡再熬;掺点糯米;滴几滴子花生油等等。还有火候,电饭煲就不说了,自动程序,高压锅也有熬粥程序,实在方便。
回过头再说熬粥放碱到底对人体好不好。开篇那句话,要说不好,碱会破坏食材里的维生素,尤其是粗粮豆类熬粥,建议不放碱。想熬的黏糊就要先把豆类泡涨,再要更黏糊就掺点糯米,包你满意,营养还得以保全。要说好,碱怕高温,熬着熬着就没了,不会影响到身体。不过如今真的没有必要这么做,即便东北熬大渣子粥,只要泡涨再熬,效果杠杠的,也不要放碱。
❸ 小米粥加食用碱好吗 食用碱吃多了会怎样
食用碱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因其有购买方便且功效极多常常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中,那么小米粥加食用碱好吗?食用碱吃多了怎么办?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米粥加食用碱好吗
小米作为粗粮,不容易被煮烂,所以留下来“加碱”的习俗,加入碱(小苏打)后,口感又软又糯,香甜可口,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煮粥的时间。但是在碱性的条件下维生素B容易被氧化破坏。所以我们在煮小米粥的时候建议不要加碱。如果想让小米粥煮的软烂一些,可以通过加燕麦片和糯米增稠。
食用碱吃多了怎么办
蒸馒头时食用碱多了蒸出来的馒头会有黄色斑,尤其是没有把面揉匀实的时候,看着不太好看,但是吃着无害,毕竟自己做面食时,不会多到离谱的地步。现代人的身体酸性体质居多,生病的几率反而大。小时候我住校,学校食堂馒头就多碱,不知道是食堂阿姨们故意的还是怎么,我们也没什么人吃出来毛病过,反而觉得那样的馒头更好吃。
煮粥的时候都能放食用碱吗
煮大米粥时尽量不放,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破坏。维生素B1、B2本来就怕热,加了碱后更怕热,温度稍高更容易被破坏。煮玉米粥时可以放点,玉米中所含有的结合型烟酸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在做玉米粥、蒸窝头、贴玉米饼时,在玉米面中加点小苏打,则用玉米面制作出的食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结合型烟酸易被人体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