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这么缺芯
⑴ 全球缺芯至少影响未来一年,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缺芯的情况吗
全球缺芯至少影响未来一年,出现缺芯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
1.芯片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要非常大;
2.疫情导致很多芯片企业没有办法正常生产,从而供应跟不上;
3.芯片门槛非常高,没有企业能够代工,从而导致没有替代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未来的趋势,智能化的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芯片,特别是智能汽车对于芯片的需求非常高,每一辆智能汽车需要1000多颗芯片,这加剧了芯片的需求。全球缺芯至少影响未来一年,疫情也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正常生产,从而供应跟不上。
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说到:预计全球手机缺芯至少影响未来一年。此外,每一辆智能汽车需要一千多颗芯片,未来的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芯片的缺货会从全面性的缺货进入结构性的缺货,今年的第三季度可能会是最缺货的一个季度,小米汽车也面临着这一问题。
三、疫情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正常生产从而加剧芯片短缺
疫情对全世界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芯片企业也不例外,芯片企业如果没有办法正常生产,市场又没有替代品,那么只会让芯片越来越紧张,这也是市场缺芯的原因。
⑵ 小米为何深陷芯片泥潭
作者 | 牧之
编辑 | 小沐
出品 | 智哪儿 naer.cn
SoC,即SystemonChip,是移动端设备芯片的一种封装形式,是集成了CPU、GPU、NPU、内存等一系列芯片元器件的计算单元。在移动端,CPU、GPU两大核心芯片各大厂商采用的主要是ARM公司的产品,下游厂商需要在ARM的指令集和芯片架构的基础上做二次开发,已适配自家的软件系统,并做出差异化功能,同时集成更多自研或第三方芯片。
全世界范围内,能自研 SoC 芯片的手机厂商寥寥无几。苹果、华为、三星、小米,是屈指可数的推出自研芯片的四家手机厂商。
而其中,小米在自研 SoC 的道路上,可以说是磕磕绊绊、步履蹒跚。在初期,雷军与相应的芯片业务负责人,可能严重低估了自研 SoC 的难度。
2017 年的澎湃 S1 给国人带来了惊喜,率先搭载于小米 5C 机型。但其性能与高通、联发科等大厂的产品差距太大,无法进军高端机型。而澎湃 S1 据说先后投入了 80 亿人民币的研发费用。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匹配,导致小米自研 SoC 之路一度中断。
后来,万众瞩目的澎湃 S2 五次流片均告失败,小米自研 SoC 暂时画上了句号。而在几年后,小米重整旗鼓,主要精力放在了 ISP 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上,至少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其实,不光是小米,包括 OV 在内的很多手机厂商,在自研 SoC 道路上都面临很大阻碍,后来无奈都转向了 ISP 、 NPU 等门槛相对较低的芯片上的。
而对于 SoC 芯片,国内手机厂商中,除了华为,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家拿得出手像样的产品。知难而退,也是一种智慧。当年华为的 K3 问世时,与澎湃 S1 一样出师不利,但后来华为并非放弃,而是加大了产研力度,最终拿出了麒麟系列处理器这样的作品。
对于苹果、三星、华为三个品牌,自研 SoC 的主要价值是为了不让核心部件掌握在第三方手中。在手机 SoC 领域,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上游厂商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为了提高毛利,同时让底层硬件与上层软件更加匹配、改善用户体验,各大厂商均开始 探索 自研 SoC 。
苹果拥有 A 系列处理器,已经发展到 A15 。 A 系列不仅巩奠定了 iPhone 的市场地位,也为后来的桌面端 M 系列处理器打下了基础。而三星本身就是半导体厂商,其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储备是所有手机厂商中最丰富的。
包括苹果在内,以及国内的 OPPO 、 VIVO 等多家手机厂商,最早自研 SoC 也都是与三星建立了研发合作。
对于小米来说,自研 SoC 的意义更加深刻。曾经的小米手机以性价比横扫市场,但随着销量攀升,小米发现其毛利空间被极度压缩。在销量突破 5000 万台时,小米手机毛利仅为 1.8% ,而同时期靠广告打天下的 OV ,可以做到 10% 甚至更高。
研发 SoC 就如同建一座摩天大楼。有的人在一个 10 层的地基上要盖 33 层大楼,结果就是摇摇欲坠;有的人打好了 33 层的地基,但中间烂尾了,因为确实低估了难度之大。而那些真正能建起 33 层大楼的,除了有必要的资金注入,本身在盖楼方面的经验和资源整合,已经磨合了很长时间。
澎湃 S1 虽然唤起了米粉的骄傲,但其性能表现的平淡与存在的诸多问题,让其折戟沙场。而后来的澎湃 S2 多次流片失败,烧掉了巨额资金,也让小米无奈放弃。痛定思痛,小米终于认识到 SoC 的挑战性,转而开始研发 ISP 芯片,即图像信号处理芯片。
澎湃 C1 问世。 ISP 可以理解为是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大脑,对于 CMOS 捕获的画面进行数字处理,以改善对焦性能、画质表现等。小米出此下策的原因,一方面是 SoC 之路暂时不通;另一方面是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拍摄性能依然是核心卖点,所以小米干脆做了一个独立于 SoC 之外的 ISP 芯片,来最大程度优化拍照体验。
其后,小米又发布了澎湃 P1 ,一款充电芯片,可以加快充电速度,改善充电体验。这也是针对目前手机领域的快充革命提出了产品改进思路。近期,媒体又曝出小米将发布新的电池管理芯片,以进一步优化续航表现。
其实,小米绕开 SoC 主攻这些独立芯片的大背景是,小米近年来在疯狂布局半导体产业。仅在 2021 年,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就投资了 12 家以上的半导体企业,涉及 AI 芯片、通信芯片、车规芯片、手机 SoC 、 FPGA 、 MEMS 、 MLCC 、数模转换芯片、功率器件、分立器件等多个领域。
澎湃 C1 、 P1 等芯片,跟小米在半导体领域所做的布局不无关系。比如有媒体透露,澎湃 P1 是小米与南芯共同研发的成果。
而如今,原来松果电子,也分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团队继续开发澎湃系列芯片的研发,其中也包括 SoC ;而另一部分则独立成为大鱼半导体,主要研发 AIoT 芯片。这与雷军的手机 +AIoT 双线战略相呼应。
这一布局释放的信号是,在手机业务中,小米可能战略性放弃了 SoC 的研发,而是从独立芯片入手,强化个别用户体验;待时机成熟后再次进军 SoC 。另一方面,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 AIoT 板块已经成为小米的另一个现金奶牛,布局物联网底层技术也是小米的必修课。
为什么小米如此痴迷芯片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源在于小米的品牌定位问题。长期起来,小米手机一直未能突破高端产品的结界,产品毛利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小米手机销量巨大,但毛利迟迟未能改善,以及高端市场的空白,让资本市场对小米模式逐步提出质疑。
这导致小米的中高端机型与竞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定价策略被束手束脚,无法破局。而国内的手机市场,也已经从原来大谈特谈手机操作系统的差异化,转向了软硬融合的竞争阶段。
因此,小米必须突破芯片这一关。只有底层芯片掌握在自己手里,小米手机才能更进一步打出差异化的卖点,与友商拉开明显的差距。这一点, OV 同样也在 探索 。有消息称, OPPO 最快将在 2024 年左右推出自研的 SoC 。
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小米是所有手机品牌中, AIoT 布局最广、群众基础最大的一个品牌。换句话说,智能家居,是小米手中除了手机以外之外的另一张王牌。相比手机,智能家居对于芯片的需求量是在另一个量级。
2022 年 Q1 财报显示,小米 AIoT 平台设备数达 4.78 亿台,同时拥有 5 件及以上设备的用户数达 950 万人。而随着小米 AIoT 生态的持续建设,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面对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场景,小米还未 探索 出一条可行的、更具差异化的商业模式。
而赚取硬件毛利,依然是小米 AIoT 的不二法门。至此,小米为何加大半导体布局就显而易见了。如果小米能掌握 AIoT 芯片的产研,那么智能家居等以亿计算出货量的板块将成为巨大的利润来源。在当前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下,芯片的制约不仅影响了一众智能家电品牌,对于小米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换句话说,多重事件的影响下,更加坚定了小米布局半导体的决心。半导体产业对于小米来说,不仅是自身筋骨的修炼,同时也是长远的战略投资。一系列事件说明,掌握半导体技术,对于一个消费电子品牌来说至关重要。
最后,联想到雷军宣称对标苹果这件事,也能看出一点:只有掌握硬 科技 ,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⑶ 小米 11 、红米 K40 极度缺货,原因找到了
朋友们,你们买到原价的小米 11 了吗?
当初小米 11 刚发布的时候,老狐看发布会激动的哟,本想着买一台回来用用。
在发售初期,想着不跟黄牛抢,等过段时间供货稳定后再买来把玩把玩。
可怎知...小米商城 缺货 ;
京东也 缺货 。
你别说非官方店可以买到,那些都得加钱买的。
咱们买手机自己用,为什么要便宜了那帮黄牛,当个 等等党 不香吗?
不仅小米没货,就连红米的 Redmi K30 至尊纪念版、Redmi K30S 至尊纪念版等都 严重缺货 。
Redmi 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也 不敢承诺 今年手机不会缺货,这就不禁让人怀疑新发布的 K40 能不能正常买到。
原本小米的“饥饿营销”模式一直受人诟病,随着小米这么多年过去了,饥饿营销这个词也渐渐淡出许多人的视线,但不知为何,在这两年里面,这个词仿佛又冒了出来,买不到手机就是饥饿营销。
在这老狐先给小米证个清白,这次的小米缺货,真 不赖饥饿营销 。
据第一 财经 报道,作为半导体芯片用量最大的市场,手机芯片正在处于 “全面缺货” 状态。
另外还有消息称,高通全系列物料交货期已经排期排到了 30 周以后,CRS 蓝牙芯片更是排到了 33 周以后。
如果再算上其他用高通芯片的厂商...那需求量就无法估算了。
这也印证了卢伟冰说的那句“ 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而是极缺。 ”
造成这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疫情跟美国禁令 有关。
现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一旦芯片的供应量减少,或者因为某些不可抗拒力的原因导致缺货的话,那么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会迎来一次巨大的影响。
而这次全行业性的芯片缺货,似乎在 2020 年的 9 月份就已经开始有些苗头了。
从那会开始,如果供应链想要正常给客户供货,就得得到 美国的许可 ,如果没拿到呢?
那不好意思,你不能继续生产跟出货。
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居家办公、学习带动了对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需求。同时,医疗器械等技术的发展,如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化的医疗产品,也催生了行业对芯片的需求。
原本在初见缺货端倪的 2020 年末,许多人都寄望与在 2021 年疫情过去后,芯片产能可以有所回升。
但事与愿违,2021 年先是日本遭遇 7.3 级大地震,东芝、富士通等半导体工厂受创;再是美国得州罕见暴风雪导致大面积停电, 数个半导体制造厂纷纷暂停生产 。
在这多重打击下,让原本产能就已经受限的芯片,更加雪上加霜。
这样的情况,映射在以季度更新的手机上,自然就会造成缺货的情况发生。
你要说你因为芯片缺货而选择不发布手机,那你的同行就能抢先一步占据消费者的心理,等到芯片有货的时候,消费者早已不再关心你发的什么手机什么配置,他们关心的只有现在能拿到的手机。
现在不仅是手机因为芯片缺货,就连 汽车 行业 ,也因为全球芯片产能问题,而出现生产停滞问题。
目前无论是大众、福特、通用、雷诺、本田等国际车企巨头,还是长安等自主车企,皆受到缺芯的困扰,甚至是大量采用自研芯片的特斯拉,其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也因为缺芯 一度停产 。
估计这场这场芯片荒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短时间内是不会缓解 了。
由于上面提到的各种原因,现在还在生产的芯片厂商,几乎都已经是 订单爆仓 的程度,强如三星都不得不向联华电子(UMC)和格芯(GlobalFoundaries)寻求 外包业务 。
而台积电,就更严重了。
据台湾经济日报称,台积电打算在 5 月份起,新订单 报价上调 15% ,5 月份生产的晶圆体价格也要上调。
原本在 1 、2 月份时,台积电就已经价格上调过一次,如今到 5 月份再涨一次,也就相当于同一批货 涨价两次 ,看来订单的压力已经让台积电承受不住,以加价来鼓励员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了。
尽管,半导体行业一直在努力 提高产量 ,以满足需求的急剧上升,但目前这种情况并不能马上解决。
恢复市场平衡需要时间。目前,包括台积电和 GlobalFoundries 等在内的芯片代工厂都宣布在今年扩张的计划,封装厂也会跟进。
例如台积电就在计划在今年内扩大 5 纳米芯片的产能,以满足主要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1 年上半年内,台积电的生产规模将从 2020 年第四季度的 9 万块提升至每月 10.5 万块,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将产能进一步扩大至 12 万块。
虽然现在全球都在承受着芯片难产的困境,但是!但是终于来了。
但是!在这场困境中,中国的芯片行业却有着另一方景象。
虽然在国家近几年的支持下,咱们的半导体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相比于市场来说,还是显得不足,在全球芯片消耗的总数下,我国就占据了 50%,其中国内自主自给率不到 30% ,从长远来看,国内芯片会长时间受限于国外芯片企业。
好在现在国内芯片企业正在不断完善自身,也慢慢让我们脱离国外芯片厂商的制约。
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最后的最后,老狐想说,对于国内芯片行业而言,目前的稳步前进虽好,但还希望能找到技术突破点,不然不能自主供给,就会被他人束手束脚,只有达到人无我有,才能做到不畏惧任何困难。
加油,奥利给!
⑷ 手机芯片全面紧缺是怎么回事
记者从手机厂商了解到,作为半导体芯片用量最大的市场,手机芯片正在处于“全面缺货”状态。有手机供应链人士对记者表示,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CSR蓝牙音频芯片交付周期已达33周以上。
此外,包括华为、OPPO以及vivo、一加在内的手机厂商都在加大手机产品的备货数量,这无疑加大了芯片供需的不平衡。
(4)小米为什么这么缺芯扩展阅读
小米、realme证实智能手机芯片全面紧缺:
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在Redmi K40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而是极缺。今年不是一般的缺芯,因此也不立下 Flag 了,不敢承诺今年手机会不缺货。”而 realme 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高通主芯片、小料都缺货,包括电源类和射频类的器件。”
手机供应链人士称,高通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 30 周以上,CSR 蓝牙音频芯片交付周期已达 33 周以上,此外,包括华为、OPPO 以及 vivo、一加在内手机厂商都在加大手机产品的备货数量,这无疑加大了芯片供需不平衡。
⑸ 雷军2021年度演讲,近一年期间小米都经历了哪些坎坷
小米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挫折,不仅在上市的时候破发了,同时也遭遇到了芯片的供应危机和产品销售危机。
对于小米这样的企业来说,他们本身只是一家小公司,但目前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的规模。小米的初心从来没有发生改变,雷军的演讲也非常振奋人心,让人觉得非常真诚。我本人也是小米的爱好者之一,我也衷心祝福小米之后的发展越来越好。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在小米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做了一次让人非常振奋人心的演讲。在这一场发布会上,雷军不仅介绍了小米的新产品,同时也对小米之前的发展情况做了总结,更对最近几年的小米的基本情况做了归纳。我们发现小米虽然发展速度特别快,但小米其实经历了非常多的坎坷和危机。
最后,不管是对于雷军来说,对于小米企业来讲,最近一年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希望小米公司越来越好。
⑹ 雷军那么懂研发,为什么没有研发出小米手机的芯片
小米2014年的时候,就成立了松果电子,先后投入了20个亿,在2017年2月底已经推出过自己的手机芯片澎湃S1了,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都熟悉吧,不过因为刚刚入局芯片行业,所以澎湃S1在性能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也就没有在小米手机上得到运用。
小米曾经也开发过芯片,叫澎湃S1,但是性能实在上不了台面,让人澎湃不起来。今年把芯片分出去成立一家新公司,还不知道效能怎么样。但是根据小米的研发水准和投入,很难在芯片上有所作为。高通是手机芯片的老大,研发投入接近净利润的四分之一,华为的投入是营收的14%左右,单单芯片十年投入了3900亿左右,这样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公司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