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没收割谷子
A. 秋收之收谷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里的“禾”,其实就是谷子,古称稷、粟,亦称粱。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1m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我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
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北方人的一辈辈祖先,特别是山区,大山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吃小米长大的,是小米养育了我们的祖先。红薯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小麦和玉米适合平原地,其他高粱、黍子等产量小,不足以充饥,而谷子,脱皮后就是小米,是古代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了。
小米营养丰富,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很能说明一切,说是过去有个婆媳俩一块生活,儿媳妇对婆婆不好,熬小米粥的时候光给婆婆盛稀的,稠的留给自己吃,结果半年过去了,婆婆红光满面,气色充足,而儿媳妇依然如故。这也说明了小米的营养都在汤里呢。
小米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其茎叶又是牲畜的优等饲料,它含粗蛋白质5-7%,超过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纤维素少,质地较柔软,为骡、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猪、鸡的良好饲料。而且,我们英雄的人民军队,就是凭借“小米加步枪”,打跑了日本鬼子,打败了八百万国军,小米功不可没呢。
小时候,收谷子也是我们家秋收之中重要一环。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谷子损失,一般先拿口袋或者化肥袋子,将谷穗剪下放入袋中,而谷子棵用镰刀割下,一并推回家去。
回家后,谷穗放在空地上晾晒,等晒干了,用碌碡碾压,再借助风的力量扬场,这个过程就像麦子的扬场一样了。因为谷子产量低,一般不会种太多的谷子,一个家庭,也就拿出二三分地来种植,大部分地要种植红薯作为主粮。如果哪家妇女要做月子了,那就要多种几分地了,据说是很能下奶的,谁家孩子出生后母乳不够,也会用米汤来代替。
割回家的谷子棵,也很有用途,可以做遮盖柴禾垛的苫子,一把把的用绳子串起来,是极好的农家雨具。
而谷子叶,有一个用途确很少有人提及。八十年代,没有洗洁精,到了农闲需要洗洗刷刷的时候,锅盖、大盆、盘碗等等油腻的器具,每当要大扫除的时候,如果院子里恰好有谷子,母亲就打发我去撕几把谷子叶,谷子叶蘸上水,擦洗带油腻的器具的时候,立马出现现在使用洗洁精才有的效果,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哦,顺便在这里分享另一个小绝招,蕖树,也就是枸树的叶子,也有此效果哦,必须是鲜树叶哈。
B. 小米的收割时期是在什么时间段
小米的收割时期是在什么时间段?
小米又称之为粟。在北方称为谷子,其米粒大小比大米的要小,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之一。同时,小米具有耐旱等特点,所以小米可以生长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不像大米,大米必须要有水,才能够生长发育,结出粮食。小米的营养元素也挺全面的,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它都有。那么小米到底在什么时间段收割呢?
小米还可以用来做成美味的小米粥,其口味清淡,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尤其适合一些老年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