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会有两个朋友圈
Ⅰ 同一个微信号不同的朋友圈是怎么回事
一、微信官方是想打压朋友圈营销吗?
不是。微信官方团队称:
朋友圈是用户分享和关注朋友们生活点滴的空间,一直以来批量或高频次发送营销性信息的行为,存在侵扰用户安宁、减损用户朋友圈体验的问题,被较多用户投诉。
生活点滴、批量、高频次、侵扰用户、朋友圈体验,这是关键。
回想下,现在用户发动态的地方是不是有很多,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他们在朋友圈的时间极大被压缩。
所以,微信官方团队要“管理”朋友圈,营造一个健康、茄盯良性、和谐的朋友圈生态,抵制重复、营销性质重、低质的内容,其目的是净化、规范。
二、什么样的内容会被折叠?
我们还得从官方回复中找到答案:批量、高频率和侵扰用户。
因此,容易折叠的内容主要有四种:
短时间内连续发送多条内容,这就是“侵扰用户安宁”的行为;
复制粘贴超过 6 行以上的内容发布朋友圈,比如直接复制其他微信用户 6 行以上的朋友圈内容;
多人集中时间发布同样的朋友圈内容,比如晚上 8 点集中发布活动预告。这里的多人至少是大几十上百人级别,几个人、十几二十几人这种小规模的大概率不受影响;
清一色的发营销信息,特别是那些机器号除了营销信息什么都没有,加上内容低质,不折叠你折叠谁。
知道了朋友圈被折叠的原因,具体该如何防止或避免呢?
三、如何避免朋友圈折叠问题?
坚持原创发圈,从内容、时间做好规划。
1. 时间间隔1小颤兆和时以上
建议发每条朋友圈的发送间隔应超过一小时,以避免在短时间内发送消息。
2. 多发布原创朋友圈内容
原创内容,内容尽可能的去重。别总是复制粘贴,内容上用点心,如生活类、产品类、热点类、节日类、价值观类等内容都可以发一发,多元化、有温度一些。如果就是想要发一些营销类的内容,那可以:
标签化发内容:
针对微信标签内不猜信同群体,发送有针对性的内容,不要“无脑”推荐给所有人。
图片+评论:
文字过多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将文字放在图片上或者写在评论区,这样可以降低重复率,但内容不宜过多。
3. 做好内容规划,制定好朋友圈SOP用软性内容代替硬广
规划朋友圈的时候,应按照 4 个黄金时间段规划,每个黄金时间段各 1 条,比如早上早安海报、中午行业科普、晚上产品推荐/服务案例、睡前顾客证言。企业微信朋友圈的限制是3条,所以内容上可以有一些取舍。
这类内容既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也不会被机制折叠或屏蔽。
Ⅱ 微信为什么会有朋友圈
从私域空间到半私域空间档并,“朋友”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朋友圈的功能没怎么变,变的是人,人所处的环境在变,微信的影响力在变。微信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都无法离开。微信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即时通信工具,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电话功能。回想一下自己打电话的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可以没有,但微信必须有。最后你的微信加了一个又一个并不太熟悉的朋友,而你朋友圈的隐私难免会受到侵犯。久而久之,大家干脆就不发。早期的朋友圈都还比较顷蠢运纯粹,那时加的都是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朋友,都是强关系,数量还比较少。没有领导,没有七大姑八大姨。那时候微信也还远没有现在影响力这么大,大家都还在玩qq空间。哪像现在“朋友”越加越多,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半私域的空间。为了保护朋友圈隐私,在加好友时可以选择对方是否可以察看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圈的本质是一个线上的社交广场,这个广场名叫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这个江湖里隐藏着各种各样的人,也充雀梁斥着看不见的各色各样的生活。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矫情,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发个圈。你的幸福感可能会刺激到别人。你的悲伤可以给他带来快乐。幸灾乐祸从来都是人之本性。
Ⅲ 为什么每次发朋友圈都会出现二次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自从微信被“普及”以后,各种类型的朋友圈层出不穷,人们纷纷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见解。
有时是自拍照或全家福,有时是人生感悟,有时是发泄被积压的怨气,这都无可厚非;
可以说,朋友圈里也是“鱼龙混杂”,有的人发的朋友圈,让你眼前一亮,心情愉悦;
有的人发的朋友圈,让你感到如芒在背,难堪郁闷;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以下这3种人,还是尽量远离吧;
他们往往层次低,能给到你的要么是疲惫,要么是怨气。
无端嘲讽你发的朋友圈,却又模仿你的人
有句俗话:乌鸦落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老师教育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可现实中,总有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网友小梦说,她前几天在朋友圈传了一张自拍照,结果被一个女同事含沙射影地“内涵”了;
小梦五官长得不错,可就是脸上有些雀斑,闺蜜为了让小梦早点嫁出去,就索性帮她修了图,去除了雀斑,小梦也在朋友圈里说了这个情况。
却不想,女同事在朋友圈的照片下留言:真相只有一个!
摸不着头脑的小梦,隐隐地觉得女同事说的不是好话;
上班后,女同事还主动提起这件事,告诉小梦:你要“真实地”活着。
小梦不理解,自己没在朋友圈大放厥词,也没有欺瞒别人,为什么女同事不能容自己?
结果,三天不到,小梦就看女同事在朋友圈晒出了她自己的自拍照,眼睛比她真实的样子大了很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有边界感,懂得互相尊重;
如果有一方盛气凌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地评价别人;
甚至出言不逊,事后还没羞没臊地模仿别人,这种人往往虚荣心重,霸道又眼界狭隘,不能容人;
和她们交往,你必须被“压一头”,凸显出她们的本事和美丽才行;
与其被否定和规训,还不如干脆远离他们,落得清净省心。
经常不经你同意,就放上“有损你形象”的照片的人
熟人之间的拉踩和戏谑,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大家在一起聚会、唱歌、吃饭,有的人会拍下同学、同事、朋友的照片,然后传到朋友圈里。
这种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家彼此信任,毫无恶意,在一起玩闹,但也没失了规矩,传的照片出于大家都同意,也并不损害当事人的名声或形象。
第二种是出于恶趣味或低级趣味,专门发有损当事人形象的照片,例如喝醉酒后的“丑态”,被调侃时的“窘态”,暴露别人外在不足,让外人引起误会或猜忌的图片。
拥有初恋脸的主持人王冰冰,就曾遭遇过他人的“恶意裁剪。”
网上曾传出一张王冰冰头戴厨师帽,被一位摄影大哥帮忙系麦克风的图片。
有人看冰冰笑意盈盈,大哥也面带笑容,就认为两人在打情骂俏。
其实,是有人别有用心地“断图取义”,完整的现场图片是冰冰身边还围着两个工作中的美女,大家是在有分寸地进行节目的录制,却被人恶意带了节奏。
由此,人性的丑陋可见一斑;
所以,当你身边有时不经你同意,就擅自发有损你形象照片的人,一定要对他们严厉警告,果断远离。
因为这种人缺乏底线,往往狡诈阴险,故意恶搞你,让你受到伤害和委屈。
盗用别人发在朋友圈的图片,伪装自己很厉害的人
网络世界,有时真假难辨;
可日久见人心,狐狸尾巴总会暴露在阳光下。
一些比较势利贪婪的人,如果自己没那个本事让别人刮目相看,得到好处,就会处心积虑地想些旁门左道。
例如,盗用别人发在朋友圈的图片,为自己立有本事有钱的“人设。”
说白了都是虚荣心作祟。
有的人拿别人拍摄的精美照片,在朋友圈为自己做宣传;
有的人甚至拿别人发的在高级餐厅吃饭的照片,放在朋友圈里显摆;
这些虚假“宣传”,往小了说是令人嗤之以鼻,往大了说,有的会牵扯到违法层面,吃了官司。
甚至个别人,在别人朋友圈盗了图被发现后,不仅不删除图片和道歉,反而会振振有词地狡辩或者干脆无视。
能够无所顾忌做这种事的人,往往擅长欺骗和表演;
使用别人的图片,至少也要请示一下,或是做个说明,不管事大事小,擅自盗用别人图片的行为都是不提倡的。
朋友圈发什么是个人的自由,前提是在不侵犯他人利益,伤害别人感情的情况下;
如果有人经常发以上3种朋友圈,可以断定这人往往境界低,人品让人质疑,没什么必须,就屏蔽或远离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