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要送入托育園

為什麼孩子要送入托育園

發布時間: 2022-07-29 12:16:39

1. 要不要把孩子送去托育機構有哪些優缺點

最近漫長的母親准備將三年級放入託管課上,因為長度的成績不穩定,而祖父則認為它可能會長期站立,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可能會進步。我說服了媽媽:「孩子們投入監管和缺點。」每次我上學或父母會議時,我都會看到學校里很多人都在小廣告中。我仔細地看著它。所有人都是招聘小學生的託管課。

也許我看到託管不好,也有一部分託管或非常責任,這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但我建議除了那些忙碌的父母,其他時間父母應該盡力指導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期間,無論是作業完成,是否得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後探索,培養孩子的好學習習慣,讓他成為尋求尋求適合自己的方式的習慣。

2. 人大代表建議鼓勵幼兒園增開托育班,幼兒園增開托育班有什麼好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照顧孩子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都有很多人來說 生孩子的年紀也會往後推遲,但是有很多人呢彷彿對於家庭的執念,也就是在這個孩子上面,而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基本上父母都是要投入工作的 所以孩子就算是誰來照顧呢?也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時候有一個托兒所,這個機構就出現了,他可以幫你照顧孩子 而你只需要支付金錢就ok了。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一起來談一談托兒所的出現究竟為大家提供了哪些便利 。

孩子真的適合去上幼兒園或者托兒所嗎 ?

當然是特別適合了,因為本身那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就是比較喜歡玩耍的人,雖然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是特別溫馨的,但是孩子在以後他就是要面向社會,面向同學面,會社交的 孩子早早的去上這一類的學校的,第一個可以和小朋友去玩,第二個也可以用更專業的知識去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助於他們成長 。

3. 最近同事老說到讓孩子去上托育,孩子有必要上托育嗎幼之愛托育中心靠譜嗎

我覺得孩子還是有必要去托育的,因為畢竟無論是照護還是教育,他們的老師都是最專業的的,我家老大沒上,當時也覺得沒必要,老二我送去離我家近的幼之愛了,寶寶明顯比老大同一時期要懂事,要好帶,而且吃的好,玩的好,感覺寶寶每天都是開心快樂的成長的。

4. 托育園的重要性


什麼是托育?在大多數的觀念里,1-3歲的教育不是必須,但卻是寶寶爸爸媽媽的急需。也是所有家庭的剛需。

近30年來,帶娃模式基本上是祖輩帶娃、請阿姨帶娃、父母自己帶娃三種。還有就是「托兒所」。

中國最早的托兒所開設於1929年 ,當時已有勞工托兒所、農村托兒所、職業婦女托兒所和工廠托兒所之分。1940年,中國借鑒蘇聯經驗,開始大規模配置托兒所。截止1954年,全國廠礦企業、醫院、學校等系統已建有托兒所4003個,哺乳室2670個。

1980年,《人民日報》統計當時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共有各類托兒所、幼兒園98.8萬多個,入托兒童3400多萬人,入托率達28.2%。當時的入托率很接近現在OECD(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入托率平均值33.2%。

習慣了在父母和祖輩悉心陪伴成長起來的90後父母來說,在選擇是否把寶寶送往托班確實有諸多猶豫,心理上產生一種「孩子還太小」的內疚感,於是覺得祖輩帶更放心,保姆帶更專業,辭職自己帶會對孩子成長更好。

但是地球的另一邊,托育在歐美國家已經非常普遍,有不少家長選擇早早的把寶寶送進托育園,甚至在孕期就幫寶寶挑選和提前報名好心儀的托育園了。

跟中國家長對孩子送托育園的疑慮不同,美國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專業的托育園,比自己帶或保姆帶更好,既能讓自己很快重返社會恢復工作,孩子又能得到專業的照護。

雖然近兩三年,我們國家又重新重視起3歲以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但據衛計委家庭司2016年委託研究機構開展的「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照護服務需求調查」發現,目前,3歲以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1%,遠遠低於OECD其他國家。

30年的教育工作經歷和實地探訪學習,讓我清楚地看到了托育對孩子有著非常多的好處。

一、解放了媽媽 ,育兒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托育園首當其充的優勢就是解放了媽媽,讓媽媽能重返職場,或者說能讓媽媽更關注到自身、自我。媽媽重返職場對寶寶的成長也十分有利。每天媽媽的生活豐富多彩,心情也會很愉悅,回到家見到寶寶會更專心高質量陪娃。

爸爸媽媽心理健康,孩子才能發展得好,工作帶給人的自我價值感,成就感,會促進媽媽的自我實現感,讓媽媽成為更好的人。

孩子學習的源頭是家庭,媽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樣板,媽媽是好榜樣,那孩子從媽媽身上汲取到的積極養分就會更多。

二、孩子在生活中學本領

0—6歲孩子的學習是在一日生活中發生的,而不是在一節一節的課程中。托育園就是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到長大的本領。

日常生活給寶寶們的挑戰一點也不少,別以為這是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會做的事,吃、喝、拉、撒、玩兒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孩子需要學習的技能和動力。

別以為這僅僅是吃飯、穿衣、睡覺這些單項能力的養成,它更是孩子獨立性、自主性、內驅力、自控力等這些隱形內在能力的培養過程。

就拿吃飯這件事來說,如何正確使用餐具,飯前洗手,良好的進餐習慣,餐桌禮儀都是寶寶們需要長時間不斷學習、重復練習才能更好掌握的。

頭疼孩子吃飯問題的家庭大有所在 ,因此不要再等待孩子這些能力自然而然地養成,而恰恰需要利用一日生活的大好學習機會來耐心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這可不僅僅是一項技能,背後習得的是孩子終身成長需要的能力。

三、在玩中學,在小游戲中學大本領

幼年時期我們的大腦充滿了好奇心,對世界充滿著探索的渴望,游戲是一個有效的媒介,為寶寶們提供了接觸各個學科,藝術和文學創作的絕佳機會。

0-3歲是大腦飛速發展的關鍵期,1歲寶寶的腦重量已相當於成人的60%,3歲達到了腦重的80%!因此,抓住這個黃金期,刺激寶寶大腦發育,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0歲到2歲之間,孩子們認識這個世界主要是依靠感官知覺和圖像。在這個階段,刺激五感(視聽嗅味觸)和鍛煉大小肌肉都能增強幼兒的感覺綜合能力,為未來打下基礎。

另外,1歲半左右開始,寶寶們會進入語言的爆發期,這時期語言發展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發展任務。

在托育園生活中,寶寶們與同齡人的玩耍和互動,以及參加各種以語言驅動的活動,例如唱兒歌和講故事,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大有裨益。高質量的托育園會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促進孩子的發展。讓學習變得有趣又無形。

四、玩出情商,做社交小能手

如今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家基本只跟大人進行互動,即使去公共場所玩耍,也是在大人們的指令下活動,寶寶不能夠獨立的進行社會交往。

1-3歲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若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往後可能會出現家長們擔心的孩子膽怯、孤僻、嬌氣,依賴性強等等。

促進自然而然的同伴互動,是托育園一大教學目標,托育園根據孩子的發展特性,每天有三大塊時間:充足的自由探索時間,足夠的小組活動時間,合理的集體活動時間。

在集體活動時間里,讓寶寶們在照顧自己的同時,也感受群體的規則,學習如何處理游戲中和同伴相處。老師會去引導和鼓勵幼兒表達,主動交往。托育園的集體生活正是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安全又充滿挑戰的環境,讓寶寶們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總之, 送孩子上托育園既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也能解放爸爸媽媽的祖輩,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個人都得以去尋找自我價值。

5. 把孩子送早托機構好嗎

答:把未滿三周歲的孩子送入早托機構幼托機構弊大於利。國家規定三周歲上幼兒園,六周歲上小學,這個規定是基於科學的人性化的基礎上設置的。
三歲的孩子剛剛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進入集體生活。 三歲以前的孩子是無法告訴家長一個小時前發生了什麼事,老師的態度怎樣,是否和別的小朋友發生沖突等。當孩子不能傾訴自己的遭遇時,就無法渲泄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的積累,對健康人格的構建是非常不利的。
在和前來咨詢的家長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之所以早早地把孩子送進幼托機構,以為這樣能訓練孩子的獨立性,改掉孩子粘人的「毛病」,最終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希望採納和點贊,謝謝,祝你每天好心情!

6. 有必要將孩子送去託管班嗎幼兒託管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幫助

也可以將孩子送去託管班。幼兒託管對孩子成長漸漸地克服了焦慮,剛入園時,家長和孩子都會出現分離症,可是等父母離開之後,老師們會耐心地哄她們,遷移他的專注力。再加上園里趣味盎然的小游戲,豐富多樣的文化教育,耐玩有意思的課程內容,讓小孩漸漸地沉浸於在其中,逐漸學會接受,對其新領域不容易造成排斥的心態,繼而轉換變成好感度,還會逐漸學會放下警惕心。

自控能力層面的提高,孩子可以熟練地應用自身的廚具,每一次用餐都堅持不懈要自己吃,用餐也不會把餐桌搞得太臟。此外養成了優良的上廁所習慣性,我們會積極表達自己的要求,親自動手脫褲、提褲、洗手消毒等,一點都不我用操勞;最終作息時間特別規律性,以前睡眠時間很沒有規律,並且一定要我陪著,現在我完全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

社交層面的提高,在入園前我會常常帶寶寶出來跟小朋友玩,雖說她不可能擔心路人,但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還會有一些束縛。入園以後在表述上英勇了許多,看到其他小寶寶傷心難過還大會上前往寬慰。

7. 托育園重要性

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從小去托育園?
無論是長輩、還是保姆,我們聽到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為孩子包辦太多。其實,日本守護型保育的重點就在於觀察孩子,只要安全和孩子願意,一切都可以由他們去決定去做。孩子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會感覺到生存的意義,他們的自尊體系也在建立和完善。和英語、邏輯的教學不一樣,這些教學對老師的要求會更高。老師需要控制自己想去幫助孩子做事的心情。

其實,老師幫助孩子們做會簡單很多,老師可能只需要一分鍾就做完了,可孩子們可能需要十分鍾甚至二十分鍾。我們有時候孩子要自己穿鞋出門去戶外,但他可能穿不好,動作很笨拙。於是老師們帶著其他孩子們去戶外了,可那個孩子就有單獨一個陪在邊上,等他穿鞋子,結果他花了半小時剛穿上鞋子,其他孩子們已經從公園回來了。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那這個孩子錯過了一次去戶外的機會,但是從成長的角度上來說,對他的收獲和意義更大,因為他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他會穿得越來越快,基本到第三天他就能迅速穿好鞋子跟上大部隊出門,就不影響他的戶外運動了。

以前有同行偽裝成家長來參觀我們園,在接待過程中,她問「如果什麼都讓孩子干,那你們老師不是就什麼都不用干,很輕松嗎?」當時我們反問「請問您試過讓孩子自己做事嗎?您覺得是您做更輕松,還是讓孩子做更輕松?」答案很明顯,自然是前者了。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怕孩子做事情,經常會說「不要動」「不要碰」「不要拿」「我來弄」之類的。。。但是這對孩子的成長其實並沒有正向意義。

又有些家長會說:長大了自然就會穿衣服了、長大了自然就會吃飯了,等等。但是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會做這件事情,而是孩子需要有責任界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的責任,什麼事情不是他的責任。大人的寵愛可以設定一個固定時間,如果孩子撒嬌,家長可以每周六可以媽媽喂飯一天或者爸爸幫忙穿衣服等等。因為這是爸爸媽媽在表達愛,不是應該和理所當然的。

最近別的托育園來我們園學習,看到我們剛2歲的孩子們就像視頻中那樣自己起床脫睡衣、穿衣服、折衣服、整理床墊等,都震驚了孩子們的能力。我覺得這才是為何要早點去托育園的很大一方面原因之一吧。

熱點內容
小米十一pro為什麼用的人那麼少 發布:2025-05-22 11:07:26 瀏覽:2
為什麼普洱茶越泡越顏色深 發布:2025-05-22 10:57:13 瀏覽:973
金毛犬為什麼晚上會喘 發布:2025-05-22 10:56:29 瀏覽:192
為什麼每天晚上蓋被子都進風 發布:2025-05-22 10:52:41 瀏覽:94
只要對我好的男人我都喜歡為什麼 發布:2025-05-22 10:42:30 瀏覽:477
喜歡你的男生為什麼不願叫你名字 發布:2025-05-22 10:42:28 瀏覽:650
手機滑鼠為什麼不流暢 發布:2025-05-22 10:21:23 瀏覽:101
蘋果商店為什麼不能送貨上門了 發布:2025-05-22 10:21:12 瀏覽:872
為什麼有些男生就喜歡懟一個女生 發布:2025-05-22 10:07:26 瀏覽:374
熒光筆為什麼沒顏色 發布:2025-05-22 09:47:04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