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見不得孩子就哭

為什麼見不得孩子就哭

發布時間: 2022-08-06 11:35:59

㈠ 6 歲為什麼小孩總以愛哭鬧來達到他要的目地

只是因為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從哭鬧中得到好處,所以孩子才會哭鬧的。 通常,能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要求的父母,是比較容易焦慮的父母,看不得孩子的哭鬧,不願意和孩子發生大的沖突,不願意對孩子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或者採取了也不能堅持下來。所以孩子會知道只要自己堅持,父母就會妥協。 所以,父母事先要為孩...子設立規則,規則之內允許孩子,規則之外堅決制止,有獎有罰,父母要堅定,不要害怕孩子哭鬧。要告訴孩子,你哭鬧的時候,我沒辦法幫助你,等你平靜下來後,我再聽你說。這樣堅持幾次,孩子就知道這種辦法沒用了,他就不會用了。所以父母一定要硬下心來,堅決到底。

㈡ 為什麼我看到孩子就想哭

小孩子不像成人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感染,從心理學上,可能還有一種從眾的心理行為。一個小孩一見到這個人就哭,如果不是這個人為人不善,就可能近期要走霉運。

㈢ 成年男人見不得小孩子哭鬧,就自己的孩子才半歲,平時沒事,就是孩子一哭特別是自己抱著哭,你越安慰她越

你好,百次一個好的心態,要有耐心,自己的孩子要好好教育,祝你健康,謝謝!

㈣ 為什麼有些父母一見孩子哭就趕緊迎合上去,打破規則呢

對很多家長來說,只要一看到孩子哭,他們就非常心疼,所以就會迎合上去,打破自己的規則,安慰孩子。但其實在孩子哭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立馬就迎合上去,因為當我們等待一下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她可以自己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三、溫和的等待孩子

其實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可以再稍微等一下,再等等就會發現,孩子她可以自己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那麼,當他自己調整好這種情緒的時候,以後她也不會經常哭泣。哭泣本身就是一種不太好的情緒,如果說每一次都需要家長去安撫他們的話,那麼他們是沒有辦法自己調節好情緒的,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哭的時候先溫和的等待一下,看他會作何反應,如果他還是一直哭個不停的話,那麼這時候我們再去安慰她也不遲。

㈤ 孩子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哭怎麼辦

孩子3歲前,哭鬧常常是因為餓了、渴了、身體不舒服等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3歲後,孩子的哭鬧常常伴隨著一定目的。

尤其是當孩子哭鬧一會後,家長招架不住向他妥協,會讓孩子會覺得哭鬧是很有效的方法,屢試不爽,逐漸學會用「哭鬧」來要挾父母。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壞習慣,因為他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一遇到不如意就哭鬧,最後只會變得越來越任性霸道。

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

首先需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哭鬧

面對孩子的哭鬧,大多數父母是這樣處理的:

認為哭鬧是不好的、丟人的、沒用的,於是粗暴制止孩子,朝他發火大吼:「不許哭!」

見不得孩子哭,捨不得孩子難過、傷心,於是立即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從而讓他停止「哭鬧」。

這兩種做法都欠妥。

其實,孩子哭鬧的時候,是最渴望理解、認同,最需要父母愛的時候。

要求孩子不許哭只會讓他哭的更厲害,簡單粗暴的制止或冷漠走開,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而即時滿足又只是堵住了孩子情緒的表達,並沒有疏通,孩子還是無法獲得完整的情緒體驗。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首先應當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你是不是想要拿到那個玩具?」

「你需要媽媽怎麼做?」

通過這樣的判斷和詢問跟孩子對話,了解清楚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葯」。

2

堅持原則,接納孩子的情緒

曾經在一家超市裡,看到一個小男孩想要貨架上的玩具,媽媽不同意,男孩坐到地上大哭。

這位媽媽沒有因為眾人的眼光覺得尷尬而打罵孩子,也沒有直接走開不管孩子。她平靜地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時間發泄情緒。

過了一會孩子發現怎麼哭鬧媽媽也沒有退步,就停止了哭泣。媽媽摸摸孩子的頭,一邊嘴裡說著什麼,一邊帶著孩子走開了。

當孩子哭鬧時,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表達「共情」,接納孩子的情緒。

這並不代表父母的妥協和認可,而是對孩子情緒的認同和保護。

「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自然會感到傷心,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允許孩子表達情緒,孩子才不會把什麼都堵在心裡,他會感受到「生氣」「委屈」「難過」「失望」等各種各樣的情緒。

只有感受過情緒,孩子才可能學會控制情緒,將來的情商才會高。

而且,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反而會更快地平復心情,對父母產生信任和友好的態度。

在孩子哭鬧時,對於不合理的需求堅持原則,不妥協不退讓不逃避,在這樣的基礎上,給孩子共情和陪伴。

平靜地撫慰、摸摸頭、抱抱他,必要時把孩子帶到一個輕松合適的環境,幫助孩子發泄情緒。

「我知道你是因為······而生氣/難過,我理解」

「哭一會沒關系,我會陪著你」

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再去教育和引導。這個時間有長有短,可能是幾分鍾、幾小時、甚至一天。

找到真正合適的時機,孩子才能聽得進話,教育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把愛和規矩同時給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哪怕被拒絕,也會感受到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鏈接。

3

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和解決問題

只會用「哭鬧」來要挾父母的孩子,將來也只會成為長不大的「巨嬰」。

作為父母,不要因孩子的哭鬧而發脾氣。保持冷靜、平和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你可以哭鬧,但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願,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㈥ 老一輩的育兒建議中,有哪些是非常糟糕的

在育兒道路上,哪個父母沒有踩過幾個坑啊,而且好多坑其實都來自孩子們最最親愛的奶奶姥姥們。

但隔輩親也是真的親,他們也是打心底愛孩子的,想要解決「隔代育兒的矛盾」,重點還是對事不對人,解決事情對孩子的影響才是關鍵。

「孩子那麼小,他懂什麼?」

這是我家孩子奶奶最喜歡說的一句話。

有一次,4歲的兒子嘟嘟和樓下的小姐姐妮妮在樓下玩沙子。

玩著玩著,兩個人因為一個小鏟子發生爭執,嘟嘟很粗暴地推了妮妮。

我在旁邊嚴肅地告訴嘟嘟:「不準推人,姐姐會疼的!」

嘟嘟是個小人精,一看見我嚴肅了,立馬小臉一皺開始大哭。

這時他奶奶趕緊過來安慰他:「別哭了啊,寶貝只是鬧著玩的對不對?」

然後扭頭對我說:「孩子那麼小,他懂什麼?你看你把孩子嚇得。」

孩子是無心為過,但不正確引導就是家長的過失了。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

對那些情緒比較敏感的孩子,千萬不要再幫助他們「確認」他們很「愛哭」了。

除了以上四點最常見的「老一輩糟糕經驗」,還有許多例如「睡平頭」、「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大的應該讓著小的」……這些傳統的錯誤育兒經驗,一代又一代地荼毒著我們的孩子。

傳統育兒之所以一代代流傳,無非是效果立竿見影,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孩子,也不願意花時間去引導孩子,更不願意花時間去等待孩子慢慢長大。

其實在任何良好的親子關系中,所有的技巧背後都離不開理解和尊重。

育兒就是要多點耐心,多點愛心,少點固執,少點偏見,不斷跟隨時代學習進步,如此,一切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㈦ 一叫孩子做作業就哭,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1)見不得孩子玩耍。

在高考的重壓下,很多小學乃至幼兒園的家長就無比的緊張。很多家長開始瘋狂到,容不下孩子有一絲絲的懈怠,哪怕孩子本該玩樂的時間,家長也巴不得逼迫孩子去學習。

第一,學習是一個勞逸結合的事情。如果持續地讓孩子學習,而不放其休息休息,孩子在倦怠之後,自然就會出現拖拖拉拉等情況,導致學習效率嚴重下滑。第二,學習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家長們不應該把孩子每一天的所有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我們應該給予孩子一些玩樂的機會。第三,孩子該有的童年,家長不能夠刻意去剝奪,無數個事實告訴我們,童年時的缺失,往往會成為人們一輩子的遺憾。

擺平心態,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不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施與孩子,不把孩子當傀儡。

㈧ 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

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

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2歲是孩子性格、脾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在這段時期養成寶寶良好的性格、脾氣。哭鬧也是很正常的,以下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怎麼辦。

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1

孩子的依賴是常見的,在懷抱中能夠感受到安全,需要進行 注意力 的轉移,將孩子喜歡的物品放置在遠處讓孩子獨自玩耍。

兩歲寶寶大哭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考慮到的是父母的情緒問題,有時候父母心情不佳,寶寶雖然還小,但是他們能夠感知到父母情緒的變化,從而變得不開心、大哭等等去表達他們的情緒。這時父母要做好榜樣,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不止在言行舉止上是老師,在面對生活的態度上也是他們的老師,父母對生活充滿激情和熱愛,寶寶自然也就樂觀開心的過好每一天。

其次,要注意觀察寶寶大哭的時間地點等等,凡事有因才有果,寶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就大哭,有可能是因為周圍事物的變化讓寶寶感到害怕從而大哭。比如晚上有可能做噩夢驚醒而大哭,又或者是飢餓冷熱等等原因引起寶寶大哭。父母要注意觀察才能更好的安撫寶寶。

最後,除去以上生理上的大哭以外,有可能是病理上的大哭。這時父母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看看是不是身體缺鈣或者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葯。

兩歲寶寶愛哭鬧怎麼辦

1、家長要了解2-3歲這個年齡階段小孩的`特點,當寶寶哭鬧時,家長盡量安慰她,她不願意做的事,比如把尿,等一會再把尿,即使真尿在褲子里,也沒事,家長要有平常心。

2、家長鼓勵寶寶把不想這樣做的事情用語言表達出來,並且自已想要怎麼做的事也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了。說出自己的想法對2-3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是困難的,在家長適當的幫助下,是可以做得到的。

3、家長最好不要批評或體罰寶寶,否則她會更變本加厲的哭鬧起來。

4、家長對於白天寶寶哭鬧,不要姑息也不要懲罰寶寶。以平常心對待,這是寶寶成長中的一個過程。家長可以轉移寶寶注意里,給以寶寶安慰。

5、小床是2-3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最不喜歡的地方。上床表示著要離開玩具、離開媽媽,以前寶寶自我意識還不強,沒有意識到這些,所以以前對小床不反感,現在一想到這些寶寶就會不高興、就哭。

2-3歲的寶寶白天哭鬧的話,爸爸媽媽要冷處理,盡量以平常心對待,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不會語言來表達自已想要的意願,所以時常用哭鬧來表示。寶寶哭鬧了,家長可以多給寶寶安穩,不要體罰寶寶。

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2

兩歲寶寶不如意就哭鬧是為什麼

1、語言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自己想要什麼還表達不出來,也不太能聽懂家長的話。所以就很容易著急,導致稍不如意就會哭鬧,這也是讓大人注意他的一種手段。

2、家裡太寵溺,其實主要還是平時嬌慣了,只是自己沒有留意而已。特別是家裡老人帶孩子的,聽不得孩子稍微哭一點點。什麼都哄著他。

3、有些家長發現跟孩子溝通很麻煩、很累,慢慢的就懶得和孩子講道理了,經常對孩子沒有原則的妥協就會導致孩子形成錯誤觀念——哭鬧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寶寶不如意就哭鬧家長該怎麼做

1、家長首先就要試圖和孩子溝通溝通,先把孩子的情緒穩定住,而不是大聲喝止。嘗試去理解孩子哭鬧背後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2、如果溝通沒有效果還是需要選擇冷處理的,寶寶一般和他溝通之後還是要無理取鬧的話,就是直接冷處理,最好就是在她哭的時候誰都不理睬她,不哄、不罵、裝著沒聽見、沒看到,讓她哭夠。最多經過3-10次這樣的應對,她就會開始收斂了。

3、在他只要不哭了,有找人的動作的時候,不管他是主動還是不情願的來找大人,這個時候大人應該主動去抱一抱他,同時順便給她講道理,有事情不可動不動就哭,要好好的說。

以上就是關於兩歲寶寶不如意就哭鬧怎麼辦的相關建議。一些家長遇到什麼事都容易向寶寶妥協,一是見不得孩子哭,二也是懶得跟孩子講道理。但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難以哄好。因此,家長們還是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去幫助寶寶改正這一不好的習慣。

兩歲孩子必須抱著走不然就哭3

兩歲孩子該怎麼教育

而這個時候就進入到我們養孩子的一個頭痛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麼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獨立,他又與母親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們對母親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媽媽什麼時候圍繞你你都要反應,然後你真要去幫助他,他又不同意。這個時候,他最常講的,就是兩個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幫他,他會反對你。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孩子正在掙扎著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那麼,很多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有很多缺失的,怎麼知道會有這個缺失呢。一個你會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歲,5歲,6歲,7歲或者10幾歲的時候,孩子還會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他會抱著家裡的柱子不肯出門。因為他不能分離。這些都是因為他在這個階段,心裡營養不夠,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夠,安全感不夠他就沒有辦法分離。

他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系。如果他沒有,他整個人就會充滿恐懼和害怕在裡面。而這時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你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孩子那麼小,他不需要那麼多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良好的關系。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害怕,而他不會表達他的害怕時他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

所以當看到我們的孩子行為古怪時,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親不能太過焦慮。太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讓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而實際上,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我們坐在一邊,讓孩子能根據自己的需要然後來試驗他的成長。等到他跑回來,要媽媽抱抱的時候,抱起來,抱了一下,你會發現,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來,那你就放他下來。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們心情很好時,就把孩子抱起來,玩,等到很忙的時候,孩子一來就跟他說,不成不成,你去找XXX。這樣很不好,孩子會亂。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媽媽不用那麼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親,只要坐在那邊,能讓孩子看到你的臉,就成了。等到他跑過來,讓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讓他去玩,你也別打擾他。他邀請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這樣順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過這個時期。真正從身理上心理上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㈨ 為什麼說孩子愛哭,往往是家長共情不夠

要說什麼最能挑戰家長的耐心,無疑就是孩子的哭。孩子的哭聲大多分為山崩地裂型、幽揚婉轉型、莫名其妙型幾種,而無論是哪一種,都會給父母的視覺和聽覺神經帶來一波難以忍受的折磨,最後往往都是以家長的一句怒吼而收場——「別哭了!」

小天的「哭戲」從他還沒滿月時就開始了,不論是餓了還是尿了,哪怕媽媽及時給他沖了奶粉換了尿片,那也得等小天哭到心滿意足才肯罷休。長大後,只要一會兒不見媽媽在身邊,哭!和小夥伴玩得不開心了,哭!

一開始爸爸媽媽也是給孩子以耐心地安慰,可一來二去火氣就摟不住了,難免脫口對孩子嚷嚷一句:「別哭了!」這下可好,哭得更凶了。



3.心理承受能力差

家長們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獨立堅強,但有些孩子生性多愁善感,不能說,不能罵,一兩句話說重了就開哭。

據心理學家調查證明,我國有近一半的孩子,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玻璃心」,而這往往是源於家長平時對孩子情緒上的過多關照。

愛哭的小孩,內心往往都豐富敏感,如果您家也有一位愛哭的小寶貝的話,千萬不要去埋怨他們遇事只會哭,這正是我們的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那麼面對愛哭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三、家長如何對愛哭的孩子加以正確引導

1.給孩子一個共情的擁抱

面對大哭的孩子,不論什麼原因,先給孩子一個溫柔地擁抱,輕輕地摸摸他們的後背,先從情緒上給予接納,讓孩子知道媽媽明白他的感受,而這時孩子的委屈已被消解了大半兒。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3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7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0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0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0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6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6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7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4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