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帶孩子回家過年
『壹』 由於去年的疫情沒有回家過年,今年父母一定要我帶著剛滿4個月的寶寶坐20多個小時的火車回家過年
現代的電話可以視頻聊天,可以直接說明孩子太少,路途遙遠,讓父母通過視頻看看孩子,最好說服父母,不回家過年,多給父母打點錢,讓他們知道兒女心裡有他們。
『貳』 春節走親戚時父母總要把我拉上,為什麼父母走親戚時一定要帶上自己的孩子
走親戚,現在也就是春節過年的時候,其他時間,基本上不可能了。幾年之前,還會有中秋節時走親戚,但現在生活不易,賺錢養家是第一位的,中秋節走親戚這一道,基本上不存在了。
而過年走親戚,登門拜訪親戚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給孩子發壓歲錢。這種情況,不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是一樣的。而壓歲錢,也是小朋友們(15歲及以下)最重要的零花錢來源。所以父母走親戚時一定要帶上自己的孩子。
『叄』 為什麼帶孩子好好過年,是對Ta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格局奠基石。
之所以說家庭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是因為孩子原本猶似一張白紙,父母給予如何的熏染,孩子就會呈現相應的色彩。孩子的格局一樣如此,它不是在某天突然冒出來的,而是日積月累的耳濡目染所得。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關系最為親密的夥伴,父母的言傳身教將對孩子格局形成就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力。
◆ 春節將至,有些父母總是跟孩子說哪個親戚的紅包大、哪個親戚的紅包小,所以春節一定要去紅包豐厚的親戚家拜年,長此之後,孩子被灌輸的是乞討般的算計心態;有些父母春節期間只專注做兩件事:喝酒喝到天昏地暗,打牌、打麻將打到沒日沒夜,並且年年如此,於是這個被稱為傳統佳節的日子在孩子心中的定義就是:將平時的飯桌和麻將台移到人群更集中的地兒;有些父母和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時,話題往往就是相互詢問彼此在哪裡工作、每個月多少工資、今年存了多少錢,賺得多的就要請吃飯喝酒或者K歌之類的,於是大家就開始裝窮比窮,結果真的就越來越窮,這種膚淺和狹隘直接誤導了孩子對親情和社交的理解。
◆ 同樣是過節,有些父母回家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去拜訪年中少見的老人和長輩、宴請曾經有恩於自己的人吃飯,久而久之,孩子懂得了感恩孝順;有些父母總是特別重視年終與家族人的交流溝通,話題包括過去一年的總結和新一年的規劃、孩子教育規劃以及個人成長計劃等,整個家族隨著年月的延長便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而孩子也切身感受到了眾人團結所形成的托力;有些父母和朋友舉辦聚會的時候,總是會主動詢問有沒自己可以提供的資源,力求盡己所能讓聚會辦得更好一些,潛移默化地孩子也領悟到了「予人玫瑰,己手留香」的真諦。
言傳身教,原本就不是要家長轟轟烈烈做出些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要將優良的思想品質和思維習慣融入到生活的每個細節,讓孩子感受到切實的身心教育。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他所慣有的思考方式,父母無法預知孩子長大後都會遇到哪些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慣性,讓孩子從意識上選擇看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從而形成他的思維高度。
1、正確的時間思維
這是世界,人們最公平的就是每天所擁有的時間:都是24小時,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也是在於對這24小時的理解和利用。
越是格局受限的人,越是覺得我們的時間是不值錢或者是可以浪費的,但是很多事業成功的人卻都會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
2、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所在。
大格局的人往往更傾向於思考金錢能創造出哪些更大的價值,而格局受限的人往往強調的是眼前所得,例如貪小便宜的人,對於眼前的好處他可能看起來比其他人得到了更多,但是他不知道這些眼前的所得會讓他喪失更多其他的機會,因為沒有人會喜歡被算計的,對於貪小便宜的人,我們都會避而遠之。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我們應該更多去考慮這個事情的本質,而不是錢。
3、更廣的視野維度
大格局的人,會想盡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離開原有的舒適圈,進入另外一個價值含量更高的圈子。所以,他們遇到什麼事情,都會想多幾個「為什麼」:為什麼這和我的想法不一樣?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這種不一樣的想法是否可以提升我現在的觀點?
格局受限的人,一般都喜歡過度地強調自我,交流的時候經常先「我很難過」、「氣死我了」、「那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咔咔咔描述一大圈,最後才說正事,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又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而具有思維高度的人,則更傾向於以事實說話、以數據說話,清晰的邏輯更有利於我們找出問題的本質,並高效解決問題。
『肆』 過年回家的必要性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而過年回家是中國人永恆的主題。但事實上現在的人越來越多的人恐懼回家過年:被家人親戚老生常談的逼問;沒完沒了的應酬;虛與委蛇的寒暄和並不情願的紅包等等。如果說過年回家糾結於此的話,真不如自己找個清靜。那為什麼都還在強調過年回家?中國人絕頂聰明,絕不會設計出這么無聊無趣的東西。那麼回家過年的意義是什麼呢?
首先:你看自己的父母越來越老、越來越笨、越來越啰嗦、越來越不可理喻時,你會想到什麼?老小孩——老了就變成小孩子了。那麼你會怎麼做?你對父母的所作所為就是對著自己孩子的表演,因為你必將老去,你的孩子必將成人,將來孩子對待你的方式與你對待你父母的模式基本相同,這是因果法則。所以,回家過年的第一意義就是在於教會下一代如何贍養老人。
人生最大的福氣是老年時幸福安康,年輕時享的福不算福,年輕時遭罪根本不是罪,到老時受罪才是真正可悲,因為愛小棄老是生物的本性,中國人很早就看透了,所以倡導孝道,就是怕你老了時候遭罪。自然,孝道在春節期間是最好的時機。享福享在老年才是真福,我們都有一個原生家庭,也會再組一個新生家庭。
所謂回家過年就是帶著自己的新生家庭回到原生家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矛盾和恩怨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個性不同,而個性與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同時還會傳給你的兒女,所以有句老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和諧不是與生俱來的,所有和諧都必須經過後天的智慧創造。所以回家過年讓你更清晰地看到家族的能量是怎麼傳遞的,去反觀自我,思考如何跳出負面能量的惡性循環,重塑自我
『伍』 男人為什麼喜歡帶小孩回老家過年炫耀有什麼用嗎
這也許是男人顯擺自己的一種方式吧,男人的成功有多個方面,娶妻生子是其中一個吧,帶著小孩回家證明自己在外面混的是不錯的,沒有給老人丟臉,這也許就是男人的臭德行吧!
『陸』 帶孩子回家過年,奶奶總是搶著帶,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老人想從晚輩那裡獲得溫暖、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年輕人不要對老人的這種行為太反感。適當地讓老人參加育兒,也是一種對父母的孝順。
因為孩子活潑可愛。爺爺奶奶年紀越來越大,生活中的孤獨感也越來越強。如果你能把孫子孫女帶在身邊,會給他們增加很多快樂。這對他們的健康也有好處,也是減輕你壓力和負擔的一種方式。應該是兩全其美。彼此親近,世代相傳,他們感到幸福,想盡一些責任。至於你的分娩、坐月子和接下來的八個月,你很努力,心裡積累了一些怨恨,這是可以理解的。每個做母親的人都要經歷這個艱難的過程。在這期間,奶奶沒有來照顧你。你也應該明白,奶奶來是因為她熬不過一夜。如果她生病了,對你來說就不是負擔了。現在孩子們長大了,照顧他們更容易了。我主動照顧他們,因為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動提出幫助他們!
『柒』 春節帶孩子回家,有哪些事是容易忽略但卻非常重要的事
春節最重要的就是團圓。團圓,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意義重大,縱使千里迢迢,也得趕回去!既然是千里迢迢趕回來的,最免不了的就是走親訪友啦!所以,大家年前給自己立的放假好好陪孩子的flag,可能又要倒下了!可能也有人會說:走親戚我也是帶著孩子的啊,一直陪在他身邊啊!但是,捫心自問,我們在走親戚的時候,有多少注意力是真正放在孩子身上的。走親戚的時候,與其說我們是在陪孩子,倒不如說是真正的「看」孩子!
孩子一旦更換生活環境,就很容易影響其睡眠,造成入睡困難、易驚醒、睡覺時哭鬧等各種問題。一方面可以把孩子平時睡覺時喜歡的玩偶、玩具等帶在身邊,比如我家孩子每次回老家都會帶上自己的草莓兔娃娃;另一方面要多給孩子一些呵護和耐心,比如多擁抱孩子、給他們講一個溫馨甜美的故事,給他們更多愛的力量。
『捌』 如果婆家對我不聞不問,我還要帶孩子回婆家過年嗎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如果你和老公的感情很好,而老公特別希望你能夠和孩子回家過年,那麼我覺得你不妨先放下過去的那些事情,和老公回家過年,如果真的覺得婆家對你們不在意,那大不了就少呆幾天就當是給老公個面子,畢竟你也不想讓老公太過為難吧。
但是如果你的老公非常理解你,也不強調非得回婆家過年的話,那麼要是我我絕對不會回去,因為平時都對你毫不關心,那我想你回去了也是一樣的待遇,肯定會受一肚子氣不說,搞不好還會發生摩擦,與其這樣真的不如不回去,如果你是個老實的人那無非多受點氣,但是要是和婆婆針尖對麥芒,那這個年可就要好過了。
其實我挺不理解這種對兒媳婦不聞不問的人,是因為本身就對你有意見還是你婆婆就是這樣大大咧咧的人呢,如果本身對你有意見那我覺得你真的不必湊過去等著她給你臉子看.如果性格如此那麼你也不必太過在意,我覺得那些真正心疼兒子的人是絕對不會虧待自己的兒媳婦的,因為他要考慮自己兒子的為難之處啊,所以那些非性格以外的態度問題依我看來真的沒必要慣著.
你兒子是你養大的,對你好應該的,我是我媽養大的沒吃你一口奶水一碗飯,要是你今天對我不聞不問,我覺得咱們就等你老了看,你不幫我也別想著有一天我會幫你。其實對於這樣的婆婆我真是覺得挺氣憤,根本不在乎家庭和諧的這種人,心裡可能只有自己,否則怎麼可能對你不聞不問?
所以我覺得除非老公強烈要求你回去,否則真的不必要回婆家過年。
『玖』 春節為什麼回家過年,我們是為了什麼
春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著新一年生活的甜蜜蜜,步步高。正是這種傳統的觀念和質朴的情愫,才形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回家過年」的習俗
『拾』 剛出生的嬰兒是否可以帶回老家過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 孩子太小,剛出生沒多久,到長途家裡,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很容易得病。剛出的嬰兒身體的各種功能還不完善。他們每天也沒有更多的娛樂時間,更多的是吃奶、睡覺。而且長途跋涉的人要想回到家鄉過年,無論是火車、飛機還是自己開車,沒有餵奶,休息的好條件。孩子連續幾個小時甚至幾乎一天吃不下,睡不好,容易焦躁,生病。如果嬰兒母乳的免疫蛋白質供應不足,免疫力就會下降,很容易得病。如果這時沒有好的照顧條件,孩子不僅容易得病,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剛出生的寶寶,不建議建議爸媽把孩子帶回老家過年。
4、春節期間人多,而且會很亂。孩子受到各種干擾,大人孩子都很麻煩。親戚之間來來往往,如果孩子太小,媽媽就會很煩躁,知道生了孩子的,拜年的時候去看望產婦。本來是好意,人太多了,就變成壞事了。不停的看望,孩子不能正常休息,孩子又不會說話,只好用哭的方法表示不滿。媽媽為了讓孩子穩定下來,除了不斷地餵奶,似乎別無他法。這樣,媽媽也會感到疲勞,孩子很容易消化不良,生病。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更好的恢復,不要非趕著回家過年,可以把老人們接過來,也可以團聚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