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長大越像父母

為什麼孩子長大越像父母

發布時間: 2023-05-29 20:39:38

❶ 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像父母

為什麼我們跡橡越長大越像自己的父母呢?我想從心理學上的認同的角度,來和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袋裡瞬間閃出兩句話

第一句是在抖音上看到的:「我們最終還是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第二句是我以前的一個英語老師被幾個學生氣急了說的一句話:「你們以為自己這副樣子很了不起嗎,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是你們父母的翻版,你張口臟話沒有禮貌的樣子就是向別人宣揚你有同樣惹人厭惡的父母,丟你自己的臉也丟他們的臉。」

我非常了解及認同題主說的自己的行為里刻足了父母的影子,因為無論是從我自己還是從對旁人的觀察,從各種層面來說,孩子真的是父母的翻版。因為父母是第一位耳濡目染的老師,家庭是影響最深刻的環境。

我在開始寫回答的時候,充滿了同情和共鳴,因為我曾經也為這個問題苦惱過。我的爸爸是一個工作能力挺強的人,但是,他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卻極其的差,他經常一不留神就得罪上司和同事,不會說話,明明想表達關心,出口卻把人懟的氣惱不已,就連他的親兄弟都能被他弄成敵人老死不相往來。他還極其的固執自我,經常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所以你大概能想到,我從小就不太會圓潤的處理同學間的關系,有時候想表達好意,也經常弄巧成拙,我的兩個語文老師在給我修改作文時都這么評價我「你真的像一頭牛一樣拉都拉不回來,我說的你怎麼不聽呢」

所以,你看,這樣的困擾是很常見的。接下來的話才是我真的迫切想要告訴你的。

父母不是完人,他們也一定有優點有缺點,你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同時接收他們優缺點的影響。而你之所以苦惱他們較為明顯的缺點在你身上顯現時,是因為漸漸成長成熟的你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你的父母就成了第一個被你審姿或旁視的對象。這種現象是好的,當你發現了這樣的現狀後,你應該做得,不是苦惱,不是抱怨他們,對於這些你已經辯識到了的傳承性缺點,你當然是改變啊。

你有思考過嗎,為什麼你的爸爸只敢在家裡逞英雄,是真的不愛自己的家人,還是在外面沒有真正的本事去贏得他人的尊重,受了氣也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為什麼你的媽媽會習慣性討好,是好意爛施,還是缺乏自信在某一方面很自卑。如果你明白,那你就應該知道,你要做的,就是把言語聲放低,悶下頭做事鍛造一身真正的本領,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不讓消極情緒去這么別人;你要做的就是正視自己,欣賞自己,對於自己自卑的方面努力改進,自己優秀的方面盡力提升,然後,就只管昂首挺胸不卑不吭,做好自己就不會在意他人無所謂的看法。

並且,你在意識到父母顯露出那種不好的缺點時,你就在心裡下意識的告訴自己,這是不好的,形成抵抗意識,在自己做事的時候,團脊做出正確的行為。

真的,我就是這樣的,我後來一直看交際學的書籍,下意識在公眾場合憋自己,別人提意見不管什麼情況都努力傾聽,現在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也不懼怕和陌生人交流。

其實,何止是父母,生活中對我們形成影響的人何其多,明白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多麼難以捉摸的名題,因為難的不是概述而是身體力行。但是,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判斷力,至少要知道自己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這樣的人出現的時候,你要說不,當你有這樣的行為苗頭時,要改變,你這個人,一定是不斷的改變的,而改變的方向是向好還是向壞,就取決於你的一次又一次辯識和改變,這樣的道理不是早就被先人道及了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當然啦,父母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無法更改的經歷,以及塑造成型的性格。你怨恨他們是沒用的,誰能有一個完美的父母給予你全部的優良品質呢。你一定不能否認的是,你父母也一定傳繼給你了一些優良的品質,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達成什麼樣的目的,都是要靠自己努力爭取的,變好變優秀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呢。所以,加油!

❷ 為什麼長大後越來越像父母

長大後自己和父母的越來越像,不光是缺點,優點也這樣野拆,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那一天,我的愛人跟我說,你現在越來越像你媽了。我問怎麼像了?她說:「從後面看,你的背影,你的走路姿勢跟媽都一模一樣。」旁觀者清,這是不爭的事實。頌渣棗為什麼長大了,自己跟父母越來越像了呢?

第二、孩子是遺傳的父母的基因,在身體、毛發和性格等方面,必然受父母的影響,無論好的與壞的,也會一並遺傳下來。父母的基因越強大,相像的內容就越多。

第三、家庭環境的影響也非常大。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為人處事、父母的教育方式,無形中都在你細小的心靈中埋下種子,而這棵種子會慢慢生根發芽。你的行為舉止大多會跟自己父母的一樣,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它會因你的學識、外在環境以及愛人的家庭環境等等梁塌而有所改變。人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實際上你的改變只是一種表向,或者是遷就。等你真正長大後,當你無所顧忌的時候,有意無意地還會流露出原來的你。

❸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像父母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無外乎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遺傳基因佔主要決定作用。孩子越來越像父母,是因為孩子身上流淌著父母的基因,就像遺傳決定論的創始人高爾頓所說,「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第二種觀點,後天環境起決定性的作用。孩子之所以和父母越來越像,是因為和父母一起生活,受父母的影響。第三種觀點有點和稀泥,認為遺傳和後天環境都重要,至於誰更重要,不好說。

❹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越長越像父母

兒女像父母,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對於多數人來說,他們的外貌身材,乃至於性格特徵、言談舉止,與父母都有相當程度的重合,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一家人……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很普遍的。……近日,有人提出一個說法,說自己與父母在缺點方面越來越像,而在優點方面則不那麼像了……這個說法得到很多人的贊同。……事實情況是否真的如此,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

具體來說,對於這個說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兒女像父母,已經從遺傳角度得到了證實。

兒女為什麼像父母,而不是像別人,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圓滿的解釋。

具體來說,我們與父母想像,是因為遺傳方面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相貌以及言談舉止等各個方面才會與父母相像。……從這個角度說,這件事已經是常識性的知識了,一點也不奇怪,幾乎我們每個人都了解這方面知識。

2,兒女與父母共同生活,各方面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除了遺傳方面的因素之外,兒女還會受到父母多方面的影響。

兒女從小到大都是與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長期的共同生活,父母的言談舉止,乃至於思考問題、做事情的習慣,都會對兒女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而導致兒女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方面與父母有相似之升州處。

這種情況,同樣是常識性的內容,我們都有所了解。

3,兒女與父母的相似之處,不僅僅體現在缺點方面。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們與父母的相似,絕不僅僅只有缺點。

事實上,我們與父母的相似性,是空告全方位、多方面的。……行為、動作、習慣,乃吵虧蔽至於性格、飲食口味,都會有非常大的相似性……父母的優點也會體現在我們身上,成為我們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們絕不只是在缺點方面與父母相像。

4,認為自己與父母的缺點越來越像的人,沒有認識到優點的相似性。

之所以會有人認為自己與父母只是在缺點方面相似,是認知方面的原因。

事實上,如果自己認真進行自我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在自己身上的很多優點與父母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因為自己沒有重視,所以才忽略了這個事實……而缺點因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才會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從而讓自己認為只有在缺點方面才與父母相像。

以上就是對於有些人認為自己與父母在缺點方面越來越像的原因所在……經過分析可以發現,其實我們在包括優點在內的各個方面都與父母很相像,這才是最全面的認知狀態。那種說自己只有缺點與父母相像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❺ 孩子為什麼和父母越來越像

的確,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發現,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自己和父母的缺點越來越像。特別是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他們本以為自己會和自己討厭的父母劃清界限,改掉自己父母身上的缺點。然而當人到中年之後,很多人都會感覺越來越像自己的父母,也就慢慢理解父母當年很多教育方式的得失,也會反思自己對於後代教育的方式方法,這也許就是「四十知天命」的由來。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現很多曾經的思維都是無法改變的,都深深的影響著自己,特別是童年的很多經歷,對於現在的自己都有著深深的烙印。以上還是要「四十知天命」年齡才會思索到的問題,可是,這時人生已過大半,前半生的生活必然也受到童年影響,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事業、親子關系,甚至成為自己討厭的人。當我們感受到不順利、或者面臨困境的時候,那就要對於自己的人生進行仔細梳理,對於過往經歷進行檢索,去探索那「隱形創傷」。鍵拿當然自己和父母的優缺點越磨亮橘來越像這主要還是基於遺傳的因素。其次,當然就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基於血緣關系的家庭,家族成員肯定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也不必過於悲觀。因為除了遺傳之外,還有變異這個因素。比如我自己就改掉了,或者說摒棄了很多父母身上的缺點。孩子像父母,這在我們的大腦思維里已經成為了定式,相信所有人都會覺得正常,反而如果說孩子和父母不像,才會讓人們感到奇怪。其實我們所說的自己和父母越來越像,並不是指相貌上的,而是性格和行為。比如遺傳了爸爸的壞脾氣,小時候經常提醒自己,瞎團千萬不像爸爸的壞脾氣,但長大後發現脾氣越來越壞。至於孩子為什麼像父母,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但最多的不外乎這兩點:遺傳基因的影響:基因的力量有多強大,應該很多人都已經見識過,孩子和自己不僅有著相似的外形,而且在性格智商,生活習慣方面都會很像,彷彿他們就是自己的翻版,只不過是小了很多號而已。後天環境的影響:有的孩子在出生時和父母並不是十分相像,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卻越來越像父母。不少人認為這是後天環境影響的原因,因為孩子每天和父母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所以才會深受父母的影響。

❻ 為什麼長大了以後和自己的父母很像

為什麼長大後自己和父母的缺點越來越像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能你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會覺得自己和自己的父母在某一些方面越來越像。特別是那些年輕時候自己比較反對的一性格。反堆的做法。在自己身上有了體現也就是說父母的缺點在自己的身上。有。更多的體現。
這可能跟多年來自己在父母身上學到的東西有一定的關系,有人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可能有許多事情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子女,韋,在性格方面,可能更多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像自己的父母,因為是你,在,從小到大和他在一起,一起,磨練,一,精力,所以性格會越來越像。特別是父母的一些缺點,在自己身上越來體現的越多,主要還是。小從小到大潛移拍檔默化的影響。
可能自己和父母的優缺點越來越像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遺傳的,因素。可能性格是存在著遺傳的也許在。自己的身體里遺傳了父母的這些基因。雖然當時你非常的反對,可能覺得這是父母的缺點,但是呢,你也學到了一些。一樣的東西也這也可能就是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個可能就說的就是個遺傳基因就說這家人的處事方式啊,嗯,說話太多,以及一些個優點都基本上差不多這可能就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解說吧。這個大概和血緣關系也有一定的聯系,可能是基於血緣的影響吧,這家人家還是在一些方面都非常像的。因為他們都遺傳了父母的優缺點。可能有的遺傳的多一點,有的少一點,有的像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是多多少少都會像的,畢竟在一起生活那麼多年,這種影響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說人們在心理和情感模式在五歲之前就已確定。這可能就是五歲之前。和父母接觸的是隱讓最多的。所以遺傳父母的一些缺點或者優點。有人灶賀局做過統計,直在家暴家庭中長大的男孩,從小就發誓,說我絕對不能像父親那樣對待自己的媽媽,那樣對待自己的老。可是往往有的時候在他們結婚之後也會重復父親的這個做法。也有家暴的傾向。這個這個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就。影響了孩子,所以當自己長大之後就覺得越來越像父母的缺點。可能優點也像但是呢因為他沒有龜放大所以就重視的少一點還缺點是非常明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所以自己就覺得啊我這么像父母確實這個絕對是有這方面的影響。
隨著自己的長大在我們自己身上,絕對能夠找到父母的影子,絕對能夠在自己的生活當中能夠體現父母的一些性格,一些個缺點呢,優點呢,都會體現,可能缺點暴露的會更大一些。所以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感覺自己確實有些地方很像自己的父母。我是女孩可能更像自己的母親在性格方面。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有一定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就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像

❼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像他的家長

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認同,即一個人變得像另一個人的心理現象,人們可能變成自己曾傾注強烈情感愛或恨的人,不由自主地。

深層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的心理和情感模式在5歲之前就已經確定,隨後的人生歲月不過是對那5年的不斷重復。

心理認同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里比比皆是,例如:

1.在家暴家庭中長大的男孩,從小發誓長大了絕對不像父親那樣打老婆,有一天卻突然將拳頭揮向自己的妻子。

2.一個暴力的丈夫經常醉酒後毆打妻子,憤怒的兒子暗暗發誓,自己長大以後絕不喝酒,也絕不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女人。於是,等到他結婚以後,當雙方發生沖突,他怒不可遏時,他便半夜開車到高速公路上去飆車。雖然他不喝酒不打人,但他也並不懂得如何化解關系中的矛盾,他以「不認同」的方式「認同」了父親。

3.一個強勢的妻子經常指責、貶低懦弱無能的丈夫,並在女兒面前訴說丈夫的種種不是和自己的種種委屈,女兒認同了母親所建構的意象,便也對父親冷眼相待,妻子因為女兒和她「統一戰線」而覺得滿意。 但是,對於女兒來說,她心中最早最重要的男性形象便是非常糟糕的,於是她和男性的溝通模式要麼爭吵,要麼冷戰,因為這是她最熟悉的親密關系模式,除此之外不會其他。當她成年後,自己建立伴侶關系時,本應相愛的情場便也成了相殺的戰場。

4.母親煮飯時喜歡切一小塊面團放在一邊,女兒並不知道她為何這么做,但是因為母親都是那樣做的,所以女兒長大後自己成為家庭主婦,也會在煮飯時切一小塊面團放起來。

5.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里,瑪麗的母親不滿於自己的生活,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後來瑪麗長大成人,遭遇了挫折的時候,也和媽媽一樣沉迷於酗酒。

6.一個自卑的母親生了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兒,這個女兒在外人面前的調皮讓媽媽特別擔心別人會評價自己「教子無方」,所以經常呵斥女兒要乖、要聽話、不準亂動,否則別人會笑話;而她自己和人相處時,也總是小心翼翼、看人臉色。長此以往,孩子天性中的自在被羞恥覆蓋,而內攝了母親的低自尊,變成了非真實的她自己的、一個像母親一樣的人。

7.一個小女孩兒得意揚揚地從母親手裡「搶」走了父親,讓父親給她講故事,摟著她入睡,而母親並沒有傷心和嫉妒,而是允許了「分享」的存在,並仍然以原有的方式去愛她。慢慢地,當女兒長大成為母親以後,她再遇到類似的情境時,往往也能夠保持安然與平靜。

有時候,人們會認同父母的某個特質或行為;有時候,人們會認同他們經營情感關系的模式;還有些時候,人們可能兩者兼有認同。

當然,認同並不是一一對應的,也不是除了父母以外就沒有其他人,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不同的照料者和重要他人,也會在舊有模式的基礎之上出現新的發展,而不只是被動地「強迫性重復」。比如那些早年家庭環境不好,但成年以後自己走了出來,並建立幸福的家庭,或者找的伴侶特別具有「療愈性」,從而幫助其修復情感創傷或缺失。

父母的人格和水平發展到哪裡,就會把孩子帶到哪裡,就像在心理咨詢這個再養育的過程中,咨詢師的人格水平發展到哪裡,就會把來訪者帶到哪裡。

最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深遠不可估量,所以想擺脫命運之手只能後天千磨萬練。

❽ 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像父母了

有句土話說:生的不親養的親。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指誰主要撫養照顧孩子,孩子和誰親;二層是指,誰撫養的孩子,言行舉止、脾氣秉性像誰。

也有人說,每個人都是越活越像自己的父母。

結合養育者的影響,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性格有遺傳傾向,但環境影響更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我們的人格。在青春期,就是「不認同」的反叛來對抗「害怕被淹沒」的「認同」,但是到了年紀更長一點,這種反叛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言行中的無意識復刻。

這種無意識復刻,體現在人際交往、親子關系、自我認知等等方面。

有一個關於夫妻間矛盾的段子,就是說剛結婚沒多久的夫妻兩個准備切西瓜,女孩從西瓜的中間順著西瓜紋路一剖為二,男孩就說她:怎麼能這么切呢,應該是垂直於西瓜紋路切。女孩說,切西瓜有規定怎麼切嗎?男孩說:我們家我媽我爸都這么切,怎麼會有錯呢?

你看,不管這個段子是真是假,不管這個信悄事情是大是小,都在印證一個現象:原生家庭對自己影響大到「把一切當成標准」。

關於親子關系,如果有你有孩子,你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東西或者做了一件你討厭的事情,你對他說了什麼?把從書里讀到的」應該「去掉,就說你最本能的會說什麼?十有八九,你說的這句話就是你小時候做錯事時,你父母說你的那句話。

不論你小時候有多討厭父母那樣說你,如果你沒有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更合理的說話方式,你繼承並發揚父母的語言的可能性極大,你的孩子長大了,也一樣會繼續你對待他的方式……

聽起來好像很悲觀是吧?不過,說以上這些,並不是想證無聊地證明這一切滑歲渣的「自然」屬性,而是要請你認清這一切的「存在」屬性和「可變」屬性。

既存在,又可變,是不是很正向積極了?

所以首先,不要怕自己「越來越像父母」,以為這個事實存在,而且每個人都有這個傾向。而要看到這些表象背後,你自己是什麼?你是自己的原創還是父母的復印件?如果你還願意做原創,那麼一切都有餘地和機會;

其次,不要討厭父母,每個人的出生和成長都有局限,都在受到當時的人、事、時、地的影響和塑造,沒有人想成為「被別人討厭的人」,更不會有人希望被自己的子女討厭,只不過,他們沒有能力和機會跳出來看自己,再加上認知所限,也不一定覺得自己不對或者需要改正什麼。

、第三,不要討厭自己,這樣就造成了內在對立,自己成了自己想要改造的人,這樣既分裂又沒有任何幸福感。讀點自我認知的書,把認為「自己像父母的那些討厭的地方」找出來,透過行為表象看到內在動機,究竟你打心眼裡就是這么看待這些事情所以這么做的,還是並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只是無意中繼承了父母給你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認知,就談不上獨立的行為,更談不上正確不正確,或者喜歡不喜歡那些行為。

最後,改變不是關起門盲目而為,而是打開門修行,在和他人交往互動中,找到自己「可以怎樣做」的可能性以及「為什麼要改變」的方向目標。

成為更雀如好的自己,不是因為不喜歡、討厭而盲目改變,而是有方向、有理性的自我認知和修為。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3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7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0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0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0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6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6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7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5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