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都要把孩子送回老家
⑴ 老公為什麼捨得把孩子放老家
因為沒辦法呀,因為沒辦法呀,又帶不了,都又怕你累,怕你辛苦,所以就把孩子放老家了唄
⑵ 為什麼婆婆都喜歡把孫子帶回老家帶
都說晚年葉落歸根,但現在的老人越到晚年越奔波,不是隨子女遷徙養老,就是背井離鄉到異地給子女帶娃。
昨天,我閨蜜說她可能要辭職了。因為,她剛生完孩子要上班,讓孩子奶奶從老家來幫忙帶娃,但老人家說什麼都不來。反而撂下一句話:「你們把孩子送回老家我就帶,不送我就不帶,我三個子女,誰家都不去。」
可是孩子太小,我閨蜜實在不捨得送回老家。婆婆不來,她又不捨得送孩子,思來想去也就辭職自己帶這一條路了。不過,後來她媽媽知道了這件事,竟然主動提出跟著她來城裡帶娃,讓她去上班。她媽說:「只要你們需要,在哪裡帶娃不是帶,你婆婆不去城裡我去。」
閨蜜很納悶:為啥奶奶帶娃喜歡帶回老家,姥姥卻跟著女兒呢?其實,答案藏著「小心機」。
如果讓老人自己選,奶奶和姥姥其實都不想離開自己的家
我們也不能盲目歌頌姥姥們的偉大,這容易陷入「親情綁架」的嫌疑。畢竟,都是老人,晚年都想過得自由、舒服。奶奶不想離開自己的家,姥姥其實也不想,如果讓老人自己選,她們寧願年輕人把孩子送到他們家裡帶。
所以,年輕人要體諒老人,不要強迫老人跟著我們遷徙帶娃。在請求老人帶娃之前,要先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看他們覺得哪樣帶娃最自在。因為現在很多跟著年輕人帶娃的老人,其實離開自己生活多年的老家,離開自己相處幾十年的老夥伴,都感覺有些孤獨。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多關心關心帶娃老人的心理。
⑶ 生了孩子要上班沒空帶孩子,該把孩子送回老家嗎
要上班孩子沒人帶,有以下可能,就是孩子小要孩子一個人呆在家裡,非常時期你肯定不想麻煩任何人,我覺得這時候只有孩子最親近人管理你最放心,那麼我認為這只有兩個人,接到你家裡管孩子,一個是孩子的姥姥,一個是孩子的奶奶。
原因其實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從孩子的性格形成期角度,還是愛的需求角度,只有在父母身邊,才可以獲得愛的安全感。我們父母的一代人,除了很少數真的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多數人還是無法逃脫「隔輩親」的特別之愛,換言之,即便老人可以替我們教育孩子,卻替代不了父母之愛啊。
相信道理你一定明白,否則也不會糾結,所以我還是給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⑷ 為什麼兒子離婚了女方要撫養權父親非要搶撫養權把孩子帶回老家養兒子都放棄撫養費為什麼父親不願意
孩子的撫養權是你們雙方的事,你們雙方可以協商處理,讓男方做一下其父親的思想工作。
一般情況下,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是由雙方協商處理的,因此,雙方可以自行協商孩子的撫養權歸哪一方。如果協商不成的,則由人民法院結合雙方的撫養條件及撫養能力,以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判決。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未滿兩周歲的,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溫馨提示:父母離婚已經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了,所以建議雙方在處理孩子的撫養權時,應當謹慎處理,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避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後子女的撫養】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後子女撫養費的負擔】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條 【探望子女權利】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
⑸ 兒子要讀小學了, 是把他留在自己身邊,還是送回老家
從各個方面來看還是留在自己身邊比較好。當然實在不方便,送回老家也是沒辦法的事。下面陳述一下關於為什麼把孩子留在身邊個人的觀點:
- 為了與孩子的良好關系。把孩子送回老家,也就意味著與孩子長時間的分離。網上有很多關於親子長時間分離,孩子缺少雙親的關愛,而造成了孩子不親父母的現象,到時候後悔莫及。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小時候父親忙於奔波養家,幾本沒有時間陪我,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久而久之我就不怎麼會和父親交談了,除非有事。
-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把孩子送回老家,應該是交給老人帶吧,一般說來老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即所謂的代溝。而且因為隔代親,多數老人太慣著孩子了。另一方面,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小時候都希望父母的陪伴,而且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各種東西。
- 幫孩子解決學業、興趣方面的問題。父母有我夠的精力,能較好的輔導孩子。並且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喜歡什麼,走什麼興趣,比如書法、美術等,如果孩子願意的話可以給孩子報個班什麼的學習一下。
- 好吧,以我現在的能力只能想到這么多。
⑹ 家長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學,你覺得農村的教育水平怎麼樣
小孩放在老家讀書好嗎?這個問題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
現在的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了。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也懂得知識能改變命運這個道理,不惜一切代價去找最好的學校,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吧,如果工作穩定,收入又高的父母,是可以把孩子留在身邊上學,沒固定穩定的工作的話,這城市工作兩年,那個城市工作兩年,孩子讀書的學校也得跟著你轉來較去,那苦的是孩子,轉學得有段時間才能適應,像這種父母的孩子還是留在老家讀書要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教育的投入也是年年遞增,然而這些投入主要體現在辦學條件的提高。不管是城區的學校還是偏遠鄉村的學校,都投入了相當的教育教學設備,然而對於鄉村小學來說,許多的器材器具沒有專業的教師根本就是一個個擺設,不能真正用到教學上來。我覺得應加大對教育者的投入,增加專業教師,提高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根本上解決鄉村小學沒有專業教師和留不住年輕有能力的教師。
⑺ 夫妻在外地工作,孩子也跟著上學,放暑假該把孩子送回老家嗎
很多家長其實都會在外務工,也有的家長會選擇把孩子帶上,更在自己身邊上學。那如果說在暑假的時候,該把孩子送回老家嗎。因為在暑假的時候,其實時間都是非常多的,而且家長在外地工作也是非常的繁忙,可能沒有時間能夠照顧孩子。所以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暑假期間把孩子送回老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鍛煉孩子的能力
把孩子送回老家,除了讓他能夠被好好照顧之外,其實也是在鍛煉孩子的能力。我們都是其實孩子回到老家應該會幫家裡人以及老人家干一些農活,還有就是同樣的也照顧家裡人,他在這些過程當中也能夠感受到一定的樂趣,同時也是鍛煉他們的能力。
⑻ 樓上環境更好,為什麼婆婆都喜歡把孫子帶回老家帶
說到帶孩子這個話題,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家庭矛盾所在,特別是到了現在,帶孩子這件事真的是婆媳關系最大的障礙。很多人發現,現在婆婆更願意帶外孫而不是孫子,這是怎麼回事?照理說:小兒子,大孫子,爺爺奶奶的命根子,現在為啥變了?
我家公婆從孩子兩歲半時就總是提要把孩子帶回家住一段。我和老公在某直轄市生活。我還有個大姑姐他們一家住北京,並且一家三口都是北京戶口。
我感覺他們根本沒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誰,總以為還是他們自己做父母的時候,自己想帶孩子去哪,想怎麼教孩子,怎麼照顧孩子都行。可是他們搞錯了,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現在這個孩子有父母,他們只是爺爺奶奶,不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