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孩子為什麼6歲才學鋼琴
❶ 孩子從何時開始學鋼琴最好
比如我們身邊也會有小朋友從就開始學琴,他們在學習期間不但能坐得住,也能完全理解老師的指令;也有孩子在從零開始學琴,但在學習1年之後就超過了比他早些時間開始學琴的同學。孩子在七歲前送去學鋼琴是最好的!
又會有家長問為什麼是七歲呢?先來看看下面三項研究就明白了!在一項來自德國漢諾威音樂和戲劇學院音樂心理學、醫學研究所和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關於對人腦可塑性的研究表明:7歲以前開啟音樂啟蒙,有利於大腦各功能區的結構優化。
鋼琴的學習包括了視唱練耳,基本樂理,音樂美學等等方面,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帶他們多聽聽鋼琴曲、音樂童話故事和音樂史故事,在熏陶中,讓孩子對鋼琴產生喜愛,到適齡(4-7歲)再開始學習也不遲。
❷ 孩子在幾歲的時候就可以學習鋼琴了為什麼
引言:如果孩子想學鋼琴,家長朋友一定要讓寶寶在合適的時間學習,以免學得太早。那麼,孩子在幾歲的時候就可以學習鋼琴了?為什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
最後,學鋼琴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毅力、平和的心態和專注的態度。只要努力學習,心情平和的孩子才會更適合學鋼琴。
❸ 小孩幾歲開始學鋼琴好
綜合起來考慮,4-5歲開始學鋼琴比較適宜。當然,寶寶的發展是有差異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早或推遲。 如果以下幾條能力您的孩子已經具備,那就可以開始考慮學琴了: 1、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到能力,如區分音樂的音高、音色、音調等。 2、孩子經常表現出喜歡彈琴的樣子:比如經常自己在琴上摸彈幾個音,或模仿成人演奏時的姿勢邊彈邊唱等等。 3、孩子的注意力能持續集中10分鍾或以上。 4、孩子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例如你叫他握筆時他能很正確的握住。 5、孩子的手型適合:如果孩子手小,手指較短,樣手的張度就不夠,這樣的孩子就不適合學琴。
❹ 幾歲學鋼琴最合適 六歲學鋼琴合適嗎
六歲可以學習鋼琴了, 一般來說,孩子學琴在五歲最合適,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手的骨胳發育比較完整,而且在智力、耐力各方面都有了開端。
但每個孩子的愛好不同,有的孩子兩三歲就表現出對音樂有明顯的興趣,喜歡在琴上亂彈,小手指觸鍵所發出來的聲音使他興奮不已。而且能彈出他聽過的小曲調,像這樣的孩子較早學琴,但要注意強度不可過大。
有人說早學比晚學好。但這只是相對而言,能否學好,關鍵在於孩子的天資和後天的培養是否得法。
不少人都以為,一個初學鋼琴的孩子(也包括成年人),似乎不必選取一位很專業化的、較高水平的鋼琴老師。 這是很大的誤解。
豈不知,當一個孩子初次坐到鋼琴前,提起一隻手,彈出一個音的時候,這里已經包含了鋼琴技巧的某些「技巧問題」。當他不是一個音,而是一個樂句時,差不多接觸到鋼琴藝術的大部分「基本原理」。初學者,是接觸一個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時,由於先入為主的作用,最初的印象往往深刻而又持久。假如最初接受的就是比較正確的原則和方法,他就會在後來的學習中少走彎路,長久受益。
本人具有教師資格認證,現為在職鋼琴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擅長4,5歲孩子的鋼琴啟蒙及有鋼琴基礎者的提高教育,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有獨特的教學理念。以往教授的學生考級達標率達到了百分之95以上,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認可!
❺ 6歲前不建議學鋼琴是什麼原因
1、由於針對骨骼、骨節還未徹底生長發育完善的小孩而言,太早練習鋼琴,有可能影響少年兒童手臂骨關節病、肌腱發肓,情況嚴重還可能造成骨骼發育不全。這不僅不可以做到學鋼琴的實際效果,反倒有可能斷送孩子學琴的發展前途。
2、 6歲前少年兒童的專注力不足集中化,在練習鋼琴時候不自覺地歪曲人體,時間長了可能導致脊柱側彎,出現雙肩包高矮不平衡、胸部上下不一樣的狀況。長期維持用同一姿勢演奏歌曲,還可能造成網球肘。
幼兒學鋼琴注意事項
1、一次性投入在寶寶學琴前,父母要對未來的花費有心理准備。首先是購買鋼琴的費用。一般孩子學琴都選用立式鋼琴,因為立式鋼琴相對於三角鋼琴來說佔地面積小,價格便宜,更適合做家庭學慣用琴。
2、足夠的耐心和韌性寶寶學琴的成效和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耐心和韌性,父母能堅持,孩子才有可能堅持。所以,有讓寶寶學琴的打算,父母就要有「持久戰」的准備,保持平和的心態。
3、彈琴必須練好「童子功」,但這不等於說2、3歲的寶寶就可以「開課」。太小的孩子小肌肉、身體協調性的發育還不夠完善,骨骼、關節還未完全發育成熟,注意力也比較弱,過早練琴,有可能影響其手部骨關節、韌帶生長發育,嚴重者還可能導致骨骼發育畸形。
❻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段是多少
3~7歲。
優秀鋼琴家,或者優秀的家庭,學鋼琴的時間基本都在3-7歲之間,其實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3-6.5歲是絕對音高最佳敏感期,這個時期學琴的,童子功的功力最深厚最突出,很容易出類拔萃。
再加上現代社會,一旦上了小學,時間被大量擠壓,開發孩子其它的方面的潛能就難度加倍了。而在學前,家長的時間、孩子的時間、孩子的潛能都是最佳時段,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真實亘古不變的道理
郎朗:2歲半
郎朗2歲半時就被動畫片《貓和老鼠》中湯姆貓演奏的《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所吸引,從而對鋼琴演奏者的手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無師自通地在家裡的國產立式鋼琴上彈出了基本旋律,從此由父親郎國任對他開始鋼琴啟蒙。郎朗3歲時正式師從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學習鋼琴。5歲時第一次參加東三省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獲得第一名,並在賽後舉辦了生平第一場個人演奏會
李雲迪:4歲學手風琴,7歲學鋼琴。
李雲迪(YUNDI),1982年10月7日出生於中國重慶,著名鋼琴家。
王羽佳:6歲
王羽佳,1987年2月10日,出生於北京。世界青年鋼琴演奏家,國際鋼琴演奏者。
周傑倫:4歲
周傑倫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祖籍福建省永春縣 ,周傑倫4歲的時候,母親葉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葉幼兒音樂班學習鋼琴。
王力宏:6歲
王力宏(Leehom Wang),1976年5月17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羅切斯特,祖籍浙江義烏;華語流行樂男歌手、音樂製作人、演員、導演; 擁有威廉姆斯大學和伯克利音樂學院雙榮譽博士的學歷。
林俊傑:4歲
1981年3月27日,林俊傑出生於新加坡的一個音樂世家。在父母的引導下,4歲就開始學習古典鋼琴,不善言辭的他由此發現了另一種與人溝通的語言。
星二代:
比較為人熟知的李湘女兒王詩齡,天亮女兒田雨橙,沙溢兒子安吉,黃磊女兒黃多多,李小璐女兒甜馨等,都是在3-5歲之間學習鋼琴,並且已達到一定的演奏水平。
肖邦:7歲已經會創作了,所以推斷,學琴時間非常早。估計3歲左右。
1810年,肖邦出生於波蘭;1817年開始創作;1818年登台演出;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
李斯特:6歲起學琴
弗朗茨·李斯特,出生於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舒曼:7歲已會作曲,學琴時間預計三四歲左右
舒曼自小學習鋼琴,7歲開始作曲。羅伯特.舒曼,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貝多芬:1775年左右,4歲的貝多芬被父親逼著學習鋼琴。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莫扎特:1760年,四歲開始學習作曲。
❼ 6歲學鋼琴晚嗎,選什麼琴合適
6歲孩子的年齡很適合,經過2年的幼兒園的課程,行為習慣已經初步養成,能很好和老師交流,學琴的習慣也容易養成。我個人建議選稍微高端一點的琴,像寧多夫鋼琴就很好,德國的工藝技術
❽ 孩子幾歲開始學鋼琴
成人學習鋼琴,80%的人都是帶有很強目的性,即想彈奏某首鋼琴曲子。很多的成年人學生中,很多人一開始學琴就會問:我要學習多久才能彈奏《夢中的婚禮》,《獻給愛麗絲》,《眼淚》等等曲子?
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的確挺為難!因為這個問題是和每一個學琴者的練琴情況、質量,以及音樂的接受和反應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在這里之所以說是練琴情況、質量,而不說是練琴時間。是因為很多時候成人練琴花了時間卻沒有質量,或者把時間花到了不該花的地方上!
那麼成人學琴應該怎樣練習才能夠速成呢?
下面丁丁租琴與大家一起探討練琴方法的問題,為什麼很多成人,在練琴中花了大量時間卻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顯著呢?又或者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目的、條理性很不清晰的進行練習呢?
1.明確目的,端正態度:為什麼學鋼琴?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還是走專業路線?自學鋼琴能否堅持下來?
2.如果是當作一種興趣愛好,那麼可以持久的有計劃的練琴,每天練習多長時間為宜自己決定(把學習工作時間考慮進去),至少要彈條哈農練習曲,保持手指不生熟。
3.如果沒有樂理基礎需要學習識譜(五線譜)、掌握常用音符的時值、要能看懂樂曲上的演奏指示。
4.選擇好的鋼琴教材:初級常用的有:《拜厄》(簡單的短曲)、《哈農》(練習指法、熟練度) 、《車爾尼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曲)、《布格繆勒25曲》(簡單的主題小曲)等,選取教材還是要聽老師的安排
5.可以自己選取樂曲彈奏:理查德的曲子通俗,動聽,流行廣泛。馬克西姆的曲子壯闊,主題鮮明。還有一些其他名曲,自己可以嘗試,作為保留曲目,可以拿的出手。
6.是否考級:考級是對你學習鋼琴能力的一個肯定,但也不是必須的。
7.參加活動:多給自己登台亮相的機會,對鋼琴學習是很有幫助的,更鍛煉你的心裡素質。
8.那麼,最重要的是學琴一定要選擇一個質量不錯的鋼琴,如果大家覺得成本高,中國首家權威租琴服務平台——丁丁租琴建議,前期大家可以選擇租琴,這樣大家可以花最少的錢租到全新的品牌鋼琴,因為好的鋼琴能激發你後續的堅持,並且之後會有很快的進步,此時切不可半途而廢,要有毅力、耐性。為了培養興趣,可以經常聽鋼琴名曲,或者去音樂論壇交流經驗,學習觀摩。
❾ 學習鋼琴,從幾歲開始合適(一)
現在市場上針對孩子學音樂的教育產品十分多樣。最小的是一周歲的那種音樂興趣訓練班。說實話,這種訓練班真的是錢多得沒處花的人才會去上的。形式很簡單,就是一位不怎麼轉業的音樂老師一邊彈琴,小朋友們一邊游戲。我仔細觀察過,沒有多少孩子會對這種游戲感興趣,說實在的,當孩子一旦沉浸在他們喜歡的游戲當中時候,這個時候無論外面發生什麼,孩子都不會有特別的反應,除非你拿出他們愛好的食品來引誘。 在我身邊,也有不少從幼兒園小小班或小班學鋼琴的孩子,他們進的幼兒園無非是那種以音樂為特色的幼兒園,收費老高。但至於教得如何?還是要看專業課的老師水平和責任心的。可以這么說,這批從幼兒園開始學起鋼琴的孩子,通常會有兩種出路:一類是表現出了超常的音樂天分,從而踏上專業學習的道路,比如考音樂附小、附中,當然,這類小孩是少而又少;另外一類孩子是幼兒園畢業了,鋼琴也學完了,畢業的時候考的等級還不錯,六七級甚至十級都有可能,但由於沒有了奮斗目標,家長也會鬆懈對孩子後期的培養,加之上學後課業緊張,不少孩子就漸漸遠離了鋼琴。 從現在的教育市場看,學鋼琴的初齡普遍提早,現在最大的孩子也不會超過6歲,而在十多年前,6歲孩子學習鋼琴則是相當早了。6歲開始學習鋼琴的孩子,常常面臨鋼琴練習和課業壓力的兩座「大山」,不少父母都會以學業為重,而放棄鋼琴,最後學了兩三年,彈得一知半解,家裡的鋼琴就淪為擺設。 其實,做父母的殊不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學業會促進鋼琴的進步,鋼琴練習又會提升學習成績。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學鋼琴的最大一個好處就是提高記憶力,這個真的是比吃多少補品都管用。一般而言,負責任的老師一堂課布置孩子三首曲子,第二堂課(一般是一周這樣的時間)彈熟練,第三堂課就要求學生脫譜彈。其實,這就是記憶力訓練的一個過程。當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不負責任的老師,常常一堂課4、5首,二堂課就全部過掉了,因為老師要趕進度,進度快了才能考上高的等級,才能對家長有所交待,而並非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地解釋給家長:為什麼同樣一首曲子,孩子要練上這么長的時間,而且在熟練之後還要脫譜?更不會教學生會熟練彈奏之後,帶有感情色彩地去彈奏,甚至是彈出自己的風格。 10多年前,我學鋼琴那會,老師和我會用半年時間甚至一年時間來准備一首曲子,而且要求兩手分開彈,兩手都能熟練地脫譜彈奏,現在多少孩子可以做到這些?我敢打賭,父母可以回家讓你的孩子試試看,一首彈得很熟練的曲子,讓他兩手分開來,分聲部演奏,絕對不會。
❿ 德國人為什麼讓孩子學樂器
周末,帶孩子去聽了一場音樂會,回來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對那個在我心裡糾結了很久的問題:現在可以小心翼翼地說,我找到答案了。在德國,學鋼琴的孩子不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孩子學小提琴、大提琴、豎琴、橫笛、黑管、薩克斯管、吉他和架子鼓。樂器的選擇主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家庭的影響。任課老師不給孩子施加壓力,家長之間也不互相攀比。學不學樂器,學什麼樂器,都是個人的事情,是孩子課餘生活的一部分。這里不考級,老師授課時也不會強調進度,沒有練好的作業可以一周、兩周甚至三周反復練。學琴可以從任何年齡段開始,在音樂學校的廣告上常常印著:適合人群5-99歲。我碰到過德國人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從6歲開始學鋼琴,半年後,孩子嚷嚷說沒興趣了,要換樂器,換了小提琴後,只學了半年,又鬧著要換橫笛,父母沒有橫加自責,而是很合作,不到兩年的工夫,這家裡已經添置了三種樂器,真不知有多少家長能夠如此耐心。 跟德國老師學樂器,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德國人在初學階段不強調基本功的訓練。他們不會從一開始就糾正你的姿勢和指法,而是試圖引導你發現音樂的美妙,盡量讓你體會到學琴的樂趣。孩子們沒有大量的作業練習,老師們上課時也不會訓斥學生。他們認為,只有保持興趣,才能讓孩子們持之以恆地學習,靠興趣堅持學下來的孩子,必定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周末的音樂會讓我感觸良多,因為,除了指揮,在近四十人的樂團中,沒有一個是專業搞音樂的。對樂團的成員們來說,演奏樂器只不過是興趣愛好而已,僅僅是副業。他們中有醫生、教師、學生和退了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