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吃了很多為什麼會

孩子吃了很多為什麼會

發布時間: 2022-05-26 06:41:58

A. 孩子吃多了就嘔吐怎麼辦

孩子患病時嘔吐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嘔吐不僅使孩子非常痛苦還會影響孩子進食,家長也會為此十分緊張,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初步判斷引起嘔吐的原因。 在各種原因中最主要的有: 1、 喂養或進食不當:新生兒期餵奶過多,奶的配方不當,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嬰兒及幼兒一次進食量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異常:全 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症等疾病時,在高燒、惡心、食慾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 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由於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此時多會伴有惡心、腹痛及腹瀉等其它消化系統症狀。 4、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能引起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並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系統的其它症狀,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 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嘔吐,再發性嘔吐這種病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 6、中毒:包括各種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動物、植物中毒及葯物、農葯中毒等,幾乎都有嘔吐症狀,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可供鑒別。 7、其他:內耳的前庭功能失調或美尼爾氏病(內耳膜迷路積水)嘔吐比較劇烈,但多伴有眩暈、視物旋轉;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轉、肥大性幽門梗阻等,此外,腸蛔蟲症病兒發生腸梗阻或膽道蛔蟲時嘔吐也比較嚴重。家長了解了上述各種引起嘔吐的原因,即可結合自己孩子的表現進行分析,心中有了數,也就可以遇「吐」不慌了。 嘔吐可見於很多疾病,如腦子有病、胃腸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東西不合適等。孩子嘔吐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②嘔吐後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後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⑤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⑥ 盡量卧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小兒的嘔吐常見於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如果乳兒偶於吃奶後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氣,下次餵食時應將奶頭塞沒,不讓吞咽空氣,吮完後可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空氣排出後取右側卧位,並略抬高上半身。如經常在吮奶後嘔吐,但一般情況正常,可能有幽門痙攣,應在醫生指導下,讓小兒吃些解痙葯; 一般營養情況受到影響時,要防幽門肥大,應請醫生檢查。 如果反復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生介紹。如發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並帶給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 兒童出現周期性嘔吐怎麼辦? 周期性嘔吐多發生於3~10歲的兒童,誘發原因往往有飲食不規律,食後過度活動或精神刺激等。如果周期性嘔吐不出現嚴重合並症,一般沒有什麼危險,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嘔吐會逐漸趨於痊癒。當孩子嘔吐時,應少量飲些果汁、糖鹽水,並禁食4~5小時。平時父母應教育孩子飲食有規律,飯後不要劇烈運動,在飯桌上不要訓斥孩子,這對減少孩子周期性嘔吐是有益的。 一般寶寶從6個月以後至6歲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體質較弱的孩子在較長時間內反復不斷地發生感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呼吸道感染。這主要與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或不合理、吸入了煙塵、粉塵、蟲蟎等有關。那麼,面對這樣體弱的「復感兒」,家長該怎麼辦呢? 體質較弱時期,孩子為什麼容易感冒, 這是很多家長普遍的問題,這是因為這階段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弱,當然相對有的孩子好一點,每個孩子生出來對病菌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當他接觸到病菌後容易感染,但感染後下次再碰到同一類型的病菌他就有免疫力了,所以大人比孩子少感冒也是這原因,大人接觸過的病菌多了自身也有免疫力了,不過現在變異的病菌比以前要多,所以要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以下幾點: 一、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也會好些。 二、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緻化加工食品。 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 2、五穀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後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後,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 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 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製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製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後才能喝。 5、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6、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優質的營養,才能造就寶寶優質的免疫力,輕輕鬆鬆遠離病菌。 三、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讓孩子經常到室外活動,曬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 四、平時注意冷暖。 五、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寶寶的免疫功能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醫生會用葯物調節的,單調節的話還是建議中葯調節,西葯對孩子傷害大。 六、家長一定要注意別讓寶寶反復感冒這樣大大降低寶寶的抵抗力,葯物(特別是抗生素葯物)也會損害寶寶的抵抗力的,讓寶寶少去公共場所,少接觸病菌。 七、現在市場上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實效果都不佳.建議您家寶寶還是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平時的營養搭配,這也是最好的方法了。

B. 小孩上幼兒園後飯吃的多了是什麼原因

第一:孩子貪玩
很多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還一心想著剛才沒做完的游戲,教具架上好玩的玩具,回味老師剛才講的故事,或者急於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心思根本就不在吃飯上。於是,匆匆吃幾口就了事。
對此,家長和老師都不必太在意,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個情況就會得到改善,另外孩子餓了自然就會吃。有時候幾頓飯沒吃飽,也許是好事,只有他們經歷了「飢餓」,才會長記性,好好的用餐。

第二:孩子新陳代謝快
小孩子的新陳代謝本來就比大人快,再加上特別好動,食物消化自然也就快,所以剛吃完沒一會,又餓了,很正常。
家長對此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說明孩子身體健康,長得比較快,所以能量消耗也比較快。多帶孩子運動,培養孩子按時合理的用餐就可以了。

第三:孩子偏食
很多孩子對食物有偏好,遇見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多吃幾口,遇見不喜歡的食物,非常抗拒,於是便吃得少,甚至不吃。
孩子偏食確實是一個叫人頭疼的問題,對此,建議家長們少給孩子買零食,平時的飯菜盡量做到多樣化,培養孩子對不同食物的愛好,並且講述食物對身體的好處,叫孩子對食物有個正確的認識。

第四:孩子不會或不敢表達沒吃飽
很多孩子因為膽子小,不敢或者不會向老師表達「我沒吃飽」,甚至老師添加飯菜的時候,問孩子要不要,孩子還會搖頭,於是,老師便以為孩子已經吃飽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分2步走,第一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教會孩子勇敢的表達「我要」。第二家長要改掉在飯桌上批評指責孩子的壞習慣。孩子經常太緊張的氛圍下用餐,把吃飯當成了一件有壓力的事情,以至於在幼兒園也是如此。

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應該對老師給予充分的信任,像孩子吃飯這種事,一定要先搞清楚原因,不要輕易就錯怪了老師。另外,孩子在幼兒園的行為習慣,也是需要家長配合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進步。
舉報/反饋

C. 孩子吃糖多了容易上火,這是為什麼呢

引言:很多人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吃糖多了會容易上火,如果孩子吃很多的糖,孩子的身體裡面就含有很多糖。家長要控制孩子吃糖的次數,不可以讓孩子吃得太多,孩子如果總是吃很多的糖的話,會不會孩子對身體有影響?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孩子吃糖多了容易上火,這是為什麼?

D. 孩子吃飯很多營養豐富,為什麼還是很瘦不長肉

孩子吃多了會長胖是錯誤的常識。隨著食量的增加,人的體重會增加,雖然在生活中經常得到驗證。但是人吃得多吃得少,食量確實不是影響長肉的唯一因素。

讓孩子吃得開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不缺吃的,所以其實要吃飽,吃得好,吃得開心。最近很多孩子在厭食,原因總是被家長強迫吃東西,或者吃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心裡就會有陰影。因此,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們開心地吃。

E. 為什麼小孩子吃的多還是有點營養不良

這當然是因為孩子飲食吃的不健康,孩子作為我們祖國的花朵,飲食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吃得多,才會身體壯。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孩子的胃腸道尚未發育完善,其胃容量還小,如果孩子吃太多的食物,不僅不利於消化吸收,還會造成胃部負擔,甚至引起胃部疾病。不要給孩子大補,即使身體虛弱,也不要過分進補,更不要隨便給孩子進食人參、蜂王漿、燕窩、花粉、冬蟲夏草、阿膠、鹿茸等補益之品。

要贊美孩子,如果孩子選擇了健康食品,就給他們一個笑容,表揚他們很聰明。

F. 孩子飯量大,孩子吃太多為何家長必須要警惕

一個21個月大的寶寶吃飯的飯量,是成年人的幾倍,這個讓人感到很是不可思議,是什麼原因讓寶寶吃的那麼多呢?是寶寶本來就有那麼大的飯量?還是寶寶得了什麼病?畢竟飯量是成年人的幾倍,就給大家慢慢的說一下吧。

3. 怎麼改善寶寶無止境的吃呢?

首先在給寶寶做完飯了以後,可以把飯菜乘到碗裡面端出來,告訴寶寶這些都是你的,這樣給寶寶形成了一個觀點,今天的飯就這么多,然後還要告訴寶寶吃的時候慢點,要細嚼慢咽,可以讓寶寶充分的把食物咀嚼爛,這樣幫助寶寶好消化,然後給寶寶規定一天可以吃多少零食,吃多少零食這都要給寶寶說清楚,即使寶寶哭也不要堅持給寶寶吃那麼多,這樣慢慢就可以給寶寶改掉了。

現在孩子都是家裡面的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著,溫室的花朵是經受不了風雨的,奶奶沒事的時候可以更新一下自己的育兒觀念,不要光用自己的老觀念養自己的孫子。

G. 寶寶吃得多為什麼還是瘦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和腐熟。意思就是胃把食物接受了,做初加工,脾將精微物質提取,作為營養輸送到身體各部位去,糟粕的東西通過胃腸排出體外。

從中醫角度講,脾胃虛弱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脾虛,一個是胃虛,一般我們都是把脾胃虛弱連在一起講,因為這兩個功能是連在一起的。中醫認為脾是後天之本,後天的營養物質是來源於脾的運化,如果脾胃虛弱,整個肌體的營養狀況就會差,會導致很多常見問題,比如經常感冒、咳嗽、厭食、汗多、大便乾燥或腹瀉。

你是否有以下的疑惑?豆媽來為脾胃虛弱的寶寶支招。

一、寶寶吃很多還是瘦!

寶寶胃口好的不得了,肉蛋奶蔬果都不挑食,每餐能吃一碗,兩餐之間還要不停地要吃的。精力很好,也愛動。但是讓寶媽發愁的是,寶寶總是瘦瘦的,為什麼就是不長肉呢??

這種類型的孩子屬於胃強脾弱,意思就是說胃的受納能力比較強,但是脾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吃的多拉的也多。家長遇到這種問題,首先觀察下孩子的大便。如果孩子吃得多,但是大便質地粗糙,說明他的消化功能不太好。如果孩子拉的量也很多,也是脾虛的一種。

那麼胃強的孩子胃口好、食慾好,但是脾虛的話,吸收運化功能差,沒辦法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反而都排出來了,怎麼能長肉呢?

1、日常吃一些健脾的食物

比如紅棗、山葯、薏米、小米、茯苓、鯽魚、桂圓、南瓜、栗子等等。【山葯大棗粥】可以經常熬給孩子喝,這道粥對付胃強脾弱效果很好,氣血雙補,既可以調補五臟還有行氣的功效,熬大米粥的時候加上給孩子喝就可以。

2、小兒捏脊、摩腹效果棒

捏脊: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兒童背部皮膚約0.5?1厘米,從下往上推進。如此反復,每天1?2次。

摩腹:孩子的胃、腸都在肚子上,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順時針給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會感覺舒服很多。

這兩種都是物理療法,具有很好的保健脾胃,幫助身體消化以及強健孩子身體的作用,最終達到增強孩子體質的目的。並且都沒有副作用,操作也很簡單,家庭里完全可以實施。

3、小兒健脾貼、補脾葯

給孩子用小兒專用的,純中葯成分的小兒健脾貼,按醫囑貼在穴位上,每天貼敷,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治養結合。

也可以到醫院開一些補脾的葯物,同時注意不要讓孩子吃得太多,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二、寶寶老生病長不胖!

寶寶從小總是愛生病,感冒咳嗽吃葯打針來來回回地折騰。每次生病,都會瘦上幾斤。所以每次病一好,家人就想方設法補充營養。可事與願違,每次剛好一點就又病了,一年下來體重幾乎沒長。

寶貝反復生病,影響身高體重正常增長時,家長往往不敢放開手,任寶貝像其他孩子一樣瘋玩兒。天稍冷一點或起風時,常給寶貝穿得很厚,也不敢讓寶貝多運動。這樣寶貝與環境之間互動越是不充分,身體的免疫力也就越弱。

1、多帶孩子到戶外

多到戶外活動,增強身體免疫力,得病次數少了,體重自然就會增長。注意給寶寶適當穿著,不要夏天空調房待著冬天暖氣房待著,這樣會使寶貝對環境的適應力、對冷空氣的耐受性降低,氣管內膜也會非常脆弱!

2、讓孩子多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高體重的增長。活動不足會導致寶貝食慾不佳,成長動力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3、病剛好不能過度補

孩子剛生完病,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過度補反而對孩子的健康不利。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蔬菜,水果,蛋白質,不要吃得太飽。中醫特別講究補虛瀉實,寶貝如果有了邪實,用瀉葯反而能增加免疫力,進補反而進一步降低免疫力,造成反復生病。

三、寶寶長期厭食人很瘦!

寶寶從生下來就瘦瘦小小,頭發稀疏。從小胃口就不好,吃的很少,容易生病,面色萎黃。經常感冒、咳嗽、大便乾燥,氣力也比同齡人小,體重身高都不達標。

這種類型的孩子屬於脾胃不足。最好到醫院找專業的大夫看診辨別一下。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在小時候脾胃虛弱,長大後會有明顯好轉。但是先天脾胃虛弱的情況也是存在的,胎兒在母體內由於母親生病的原因發育不好,而導致寶寶生下來先天脾胃有點虛弱,這種孩子更要悉心調理。

1、合理喂養是關鍵

脾胃虛弱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合理喂養。吃飯一定要按時吃,但不宜吃過飽,否則會加重脾胃的負擔。晚飯後就不要吃任何東西,讓胃不那麼滿,可以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睡眠。有些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就要找原因,是不是整天端著飯碗在孩子身後追?是不是經常給孩子吃零食?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喂養方式。

脾胃虛弱葯物是輔助,重點是要在飲食營養搭配方面注意,包括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2、日常護理別著涼

一方面,中醫認為太涼的食物入胃後是會傷陽氣的;另一方面,脾胃虛弱的孩子容易外感,這種情況下如果一著涼,也很容易感冒,所以這種孩子在護理方面家長更需費心。忌生冷和零食。

另外,孩子在咳嗽期間不要吃太冰的食物,肉和魚都要少吃,飲食要清淡。

3、葯物輔助調理

先天脾胃虛弱的寶寶,可以到醫院找專業大夫開葯調理。

豆媽想說,想要調理寶寶脾胃,最好的方法依舊是要從孩子的日常飲食入手。首先需要合理喂養,注意良好合理的飲食衛生和習慣。如果孩子不想吃東西了,那麼家長也沒有必要一直跟在後面追著喂,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同時也不利於養成一個良好的用餐習慣。另外,每天的飲食一定要定量,並注意營養均衡,肉蛋奶蔬果要搭配平衡。這些媽媽都需要牢記在心哦!

H. 每天都吃很多飯的孩子為啥個子還是很矮小

孩子的身高問題,幾乎是所有父母的心頭大事。但是,有的父母太心急,在幫助孩子長高的路上,走了彎路,讓孩子遭了罪不說,長高效果也不明顯。

綜藝節目《少年說》里,一個瘦小的男孩站在台上,拿著一個飯盆大喊“我要用這么大的盆吃飯,需要吃四碗飯....吃飯的壓力真的好大”,還卑微地乞求媽媽,能不能從四碗,減少到兩碗。男孩需要吃這么多飯,原因是家裡人覺得他瘦小、個頭不高,是營養不良的表現,多吃飯是為了長個子。

但是,從男孩的個頭來看,多吃飯的效果好像並不太理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I. 為什麼小孩明明吃很多,但是還是出現了營養不良

J. 孩子吃了很多食物,寶寶積食有什麼具體表現

嬰幼兒的辨識能力較低,常常無法分辨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能吃是福氣,吃得多長得也快,就算吃多了,多活動活動就消耗掉了沒多大事。

這種觀點其實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再次要提醒各位爸媽,孩子吃得多並不是件好事,很可能會導致積食,最終孩子不僅不會又白又胖,還容易變得消瘦。

這是因為胃部感覺到飽需要一個過程,當人們吃7分飽時實際上已經到達了正常的食量,過10-15分鍾人們就會感覺到飽,這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對於嬰幼兒來說也是如此,只要掌握好7分的食量,寶寶就可以避免及時的發生,且更加健康的成長了。

熱點內容
用蘋果12自拍背景為什麼是糊的 發布:2025-05-12 17:36:58 瀏覽:624
小米燈開關為什麼不亮 發布:2025-05-12 17:01:46 瀏覽:273
為什麼沒加微信好友還能聊天 發布:2025-05-12 16:26:40 瀏覽:577
為什麼紅米軟體打不開 發布:2025-05-12 15:34:31 瀏覽:948
為什麼血小板顏色會不一樣 發布:2025-05-12 15:34:27 瀏覽:96
為什麼酶活力保存時間長而降低 發布:2025-05-12 14:49:17 瀏覽:465
為什麼長時間玩手機臉起痘 發布:2025-05-12 14:29:04 瀏覽:190
顏色越深分度值一樣是為什麼 發布:2025-05-12 13:40:08 瀏覽:298
15歲男生為什麼會高血壓 發布:2025-05-12 12:47:09 瀏覽:579
韓國簽證為什麼找不到信息 發布:2025-05-12 11:56:49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