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的撫養權不能交給祖輩
『壹』 父母親都在子女的撫養權能過戶給爺爺奶奶嗎
法律分析:如果父母健在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爺爺奶奶不能作為監護人。除非父母不能繼續作為監護人且沒有其他直系近親屬的,並經法院確認其爺爺奶奶有能力撫養孩子的情況下才能以監護人身份對外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貳』 孩子撫養權和爺爺奶奶有關系嗎
法律分析:爺爺奶奶的撫養權,應在孩子的父母雙亡,或不能撫養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方健在並且願意撫養孩子,孩子的爺爺奶奶就不能取得孩子的撫養權。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四十七條 父母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直接撫養子女,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者外孫子女的,可以作為父或者母直接撫養子女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叄』 三寬教育:為什麼教育撫養權不能由祖輩完全替代(課堂筆記)
隔代教育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教育問題,在年輕人努力工作不斷提高家庭生活經濟水平的同時,孩子往往被父母所「忽視」或者不夠「重視」,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將孩子交由祖輩託管。
可對孩子來說,究竟是誰陪伴自己長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自己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爸爸媽媽卻不在身邊,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負面影響。把孩子培養成人是為人父母的義務,也是社會賦予的責任。
老人參與孩子的教育撫養利弊交雜,一方面,現實條件需要祖輩參與孩子的教育撫養,替孩子父母分擔一部分生活和經濟上的壓力,所以要肯定老人在這方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但不能把這些弊端引發的後果都推到老人身上,溺愛是一種本能,忽視「教」是因為本身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這些客觀因素並不是老人所能左右的,更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3)為什麼孩子的撫養權不能交給祖輩擴展閱讀:
祖輩對孩子教育的利弊:
一、有利的一面:
1、減輕了孩子父母的壓力
2、和孩子父母有了共同的目標,從而緩和了家庭關系
3、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照顧
4、給孩子最溫暖的陪伴
二、不利的一面:
1、隔代親的天性容易造成對孩子的溺愛
2、教育方法和老經驗缺乏科學依據,容易造成無意識傷害
3、過於重視「養」而忽略了「教」
4、隔斷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聯系
『肆』 孩子撫養權跟爺爺奶奶有關嗎
法律分析:孩子的撫養權和爺爺奶奶無關,孩子的撫養權是由其父母行使的,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即使父母離婚,那麼孩子的撫養權也是由父母雙方進行協商或者由法院判定由父母一方行使,另一方支付撫養費。如果孩子的父母去世,那麼爺爺奶奶按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可以擔任孩子的監護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伍』 撫養權可不可以轉讓給祖父母嗎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父母離婚,撫養權不能轉讓給祖父母。但是祖父母無力撫養或去世的,祖父母有撫養能力的,撫養權可轉讓給祖父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陸』 離婚孩子撫養權可以給爺爺奶奶嗎。母親沒有經濟能力撫養。父親不在身邊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帶
您好,離婚孩子撫養權不可以給爺爺奶奶。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親屬、個人或者組織按照順序擔任監護人。
孩子的撫養權需要結合孩子的年齡,雙方的經濟狀況,孩子的成長環境等多因素考慮的。兩周歲以上的子女,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撫養。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法院在判決的時候主要考慮:經濟狀況、個人素質、生活環境、對子女的責任感、以及與子女的感情親密程度等,您在爭取撫養權的時候,如果有以下的條件的,您將會被優先考慮得到孩子的撫養權。您可以按照相關的規定,去做一些准備。如果您的孩子隨您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您爭取撫養權更加有益。如果您無其他子女,而您的另一半有其他子女的;其他子女指另一方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及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的話,您爭取撫養權更加有益。您的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您爭取撫養權更加有益。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主要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您可以對培養和您的孩子的感情,讓您的孩子主動選擇由您來撫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柒』 離婚孩子撫養權可以給爺爺奶奶嗎。母親沒有經濟能力撫養。父親不在身邊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帶
撫養權是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利,故不可以將撫養權給爺爺奶奶。但在爺爺奶奶有撫養能力且願意照顧孩子的情況下,母親可以試著與父親進行協商,由父親主張撫養權,之後爺爺奶奶幫助撫養孩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五條規定,父母雙方協議不滿兩周歲子女由父親直接撫養,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四十七條規定:父母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直接要求撫養子女,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者外孫子女的,可以作為父或者母直接撫養子女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撫養權歸父親,但母親一方仍有撫養義務,需要支付撫養費。撫養費的數額一般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母親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母親無經濟收入的,可以用其財物折抵撫養費。若父母雙方協商一致由父親一方直接撫養子女並由父親一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但是如果父親一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孩子所需費用,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人民法院依然不予支持。
『捌』 為什麼教育撫養權不能由祖輩完全替代
隔代教育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教育問題,在年輕人努力工作不斷提高家庭生活經濟水平的同時,孩子往往被父母所忽視或者不夠重視,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將孩子交由祖輩託管。
可對孩子來說,究竟是誰陪伴孩子長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爸爸媽媽卻不在身邊,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負面影響。
另外老人對孩子溺愛,要什麼給什麼,覺得樹大自然直。也還會用一些老方法,舊經驗來對待一些事情,過於重視養而忽略了教,隔輩親變成隔斷親。所以這個時候祖輩不能替代父母,父母還是要站出來,完成職責。
(8)為什麼孩子的撫養權不能交給祖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夫妻離婚後的任何時間內,一方或雙方的情況或撫養能力發生較大變化,均可提出變更子女撫養權的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一般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如協議不成,可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變更。
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長到有識別能力時,主動提出與另一方一起生活時,應另行起訴。離婚後,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請求,不涉及原離婚案件,不是對原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調解協議的糾正,而是出現了處理原離婚案件當時不存在的子女撫養方面的新情況,所以應當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