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資訊 » 文件為什麼會自動防寫

文件為什麼會自動防寫

發布時間: 2022-08-23 07:15:53

⑴ 為什麼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磁碟防寫」

兩種可能
1這個文件是
系統文件
不能任意修改
-沒有辦法解決
2過去的系統沒有卸干凈而殘留有文件,XP有文件保護機制,不同的用戶無權查閱此文件
-將此分區用
ghost備份
,再利用ghost瀏覽器提取即可

⑵ word文件被防寫怎麼解除

1當打開文件時就會發現文件顯示只讀已保護的字樣,


⑶ 文件被防寫是什麼意思啊

為了防止磁碟上的東西被誤刪除,磁碟上往往設有防寫功能,打開防寫後就無法往磁碟上寫任何數據,同樣也無法刪除數據。常見於軟盤,現在優盤上也有了。至於去掉,因磁碟而異,如果是軟盤,右下方有個小滑塊,把它移到擋住那個小口,讓它不透光就行了,優盤更簡單,也是個小滑塊,移到UNLOCK就行了。

⑷ U盤總是自動防寫

一般只有病毒會導致這種情況。
檢查下電腦是否有病毒導致的。
全盤查殺下,如果還是這種情況,那麼可以考慮U盤本身故障。

⑸ 使用中的U盤為什麼會被防寫呢

U盤防寫是專門為了防病毒而設計的,當u盤感染電腦病毒後,有可能處於防寫狀態,U盤為了內部文件不被損壞,就自動開啟了防寫狀態。斯樂克U盤定製結合情況總結的經驗。

⑹ 文件可能處於防寫狀態怎麼解決

建議你用文件管理器查看一下該文件的屬性,看看是不是「只讀」屬性前面的復選框是不是找上鉤了?比如:

⑺ 我的U盤為什麼會出現防寫

U盤本身的防寫開關啟用,修改U盤性能就可以。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如下:

1、打開我的電腦 - 找到並選擇到u盤盤符 - 點擊滑鼠右鍵。

⑻ 優盤為什麼會自動防寫

有的公司內安裝了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的,是為了防止U盤/移動硬碟的資料泄漏.沒有經過授權
普通U盤就會就彈出「非系統盤,為只讀狀態」,
有些管理系統還能對復制到U盤的文件進行加密的,就算復制出來了,在一般的電腦里打開也是亂碼,只有在安裝了客戶端的電腦里才能正常打開的。
如果是家裡你看一下U盤是否旁邊鎖扣是否打開,或者U盤埠有無屏蔽

⑼ 我的電腦硬碟無緣無故的被防寫了怎麼回事啊怎麼去掉啊急!怎麼去掉啊

檢查一下你的磁碟分區的文件系統,如果是exFAT格式化的,應該就可以用一下的方法解決:
cmd命令提示符下運行chkdsk命令:
比如在E盤,則輸入的命令如下:
E:
(冒號不可少,輸入後回車)
CHKDSK
/F
/X
(回車)
等命令執行完了,再看看文件是不是沒有防寫了。
如果你對cmd一點不知,那你照下面的操作:
打開記事本程序,編輯文件內容如下(假設認為E盤):
E:
CHKDSK
/F
/X
保存文件類型選擇:所有內容,文件名為:xx.BAT,保存路徑選擇:桌面
BAT為文件擴展名,保存後文件的圖標為一個帶齒輪的圖標就對了,然後雙擊文件會運行,運行完了就成功了。
如果文件系統是NTFS格式的,則是因為這些文件經過安全屬性設置過許可權。你右鍵點盤符,屬性,點「安全選項」。裡面設置一下用戶的許可權,若不曉得怎麼設置,賦予每個用戶完全控制的許可權,就OK
說得夠不夠明白,你要不要把分給我?

⑽ 我的u盤莫名其妙被防寫了

解除U盤防寫可以通過電腦更改U盤讀寫許可權來解決,具體方法為:

1、首先在電腦上選擇需要去除「防寫」的U盤盤符,右鍵滑鼠展開功能菜單。

注意事項:

1、u盤正在讀寫數據、保存數據、指示燈在閃爍時。一定不能拔出u盤,否則很容易導致數據損壞,甚至u盤損壞。

2、將文件存入u盤、或者刪除u盤文件時,最好是一個一個的任務單獨進行。因為每完成一個任務時都會刷新一次u盤,這會直接影響u盤物理介質的損耗。

3、不使用u盤時,要及時拔除u盤。直接插在usb介面上,這樣的做法很可能知道導致u盤燒毀。

熱點內容
為什麼常用軟體耗電快 發布:2025-05-19 21:16:44 瀏覽:888
我的小米3代手機為什麼沒有鍵盤 發布:2025-05-19 21:12:13 瀏覽:762
金庸口才不好為什麼寫的那麼好 發布:2025-05-19 21:11:36 瀏覽:340
為什麼每天晚上七八點鍾就想睡 發布:2025-05-19 20:50:41 瀏覽:491
女生為什麼對自己男朋友不大方 發布:2025-05-19 20:43:55 瀏覽:329
為什麼電腦打字不能用滑鼠 發布:2025-05-19 20:38:29 瀏覽:724
列印機裝完墨粉為什麼打不出東西 發布:2025-05-19 20:33:22 瀏覽:815
躺著睡覺為什麼傷眼睛 發布:2025-05-19 20:27:07 瀏覽:26
為什麼陌陌不刷新時間 發布:2025-05-19 19:48:16 瀏覽:229
一年級讀書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2025-05-19 19:43:07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