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資訊 » 為什麼蘋果會落地教學反思

為什麼蘋果會落地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3-03-22 12:09:31

㈠ 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

蘋果就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才會落在地上。

蘋果垂直從樹上落到地面,是地心的吸引力,也就是地球周圍的一切天體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及萬有引力定律。

物體從空中往下掉,真正的原因是地心的吸引造成的。由於地球是一個體積和質量都很大的物體,相對地球來講,蘋果之類的體積和質量可以忽略不計,相當於一個質點。由於萬有引力,才使得蘋果向地心掉落。



科學意義

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體運動的規律,在天文學上和宇宙航行計算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它為實際的天文觀測提供了一套計算方法,可以只憑少數觀測資料,就能算出長周期運行的天體運動軌道,科學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發現,都是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

利用萬有引力公式,開普勒第三定律等還可以計算太陽、地球等無法直接測量的天體的質量。牛頓還解釋了月亮和太陽的萬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現象。他依據萬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學定律,對地球兩極呈扁平形狀的原因和地軸復雜的運動,也成功的做了說明。推翻了古代人類認為的神之引力。

㈡ 牛頓對蘋果為什麼會落地的2個解釋

第一個解釋:

當時牛頓被蘋果砸中後就想蘋果掉下時為什麼不是向上去而是向下掉落。後來他進一步思索著蘋果和地球之間相互吸引的問題。之後得出地球大概有某種力量,能把一切東西都吸向它吧。

地球的引力如果沒有受到阻止,那麼月亮是否也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呢?月亮總是按照一定的軌道,繞地球旋轉而不會越軌跑掉,不正是地球對它有吸引作用的結果嗎?

他又進一步推想到:各個行星之所以圍繞著太陽運轉,也必定是太陽對它們的吸引作用產生的。

牛頓在探索蘋果落地之謎後得出結論:「宇宙的定律就是質量與質量間的相互吸引。」

第二個解釋:

之後他從動力學的角度分析認為:開普勒所提出的行星運動的三個定律都是萬有引力作用的結果。於是,牛頓從這些定律入手,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推論。用微積分證明:

開普勒第一定律表明太陽作用於某一行星的力是吸引力,它與行星到太陽中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開普勒第二定律表明作用於行星的力是沿著行星和太陽的連線方向,這個力只能起源於太陽;

開普勒第三定律表明太陽對於不同行星的吸引力都遵循平方反比關系。

接著,牛頓從對天體運動的分析中,得出普遍的萬有引力定律。

(2)為什麼蘋果會落地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牛頓有蘋果從樹上掉下會落地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律和天體運動的規律統一了起來,對以後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它第一次解釋了(自然界中四種相互作用之一)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的規律,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對文化發展有重大意義:使人們建立了有能力理解天地間的各種事物的信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科學文化的發展史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㈢ 為什麼蘋果會落地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物重。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為N。 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蘋果受到果樹拉力和地球的引力作用(重力),當其所受的重力大於引力時,蘋果所受的合力向下,具有了向下的加速度,蘋果向下運動,果樹對蘋果的拉力變為0,蘋果在下落過程中,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空氣阻力極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蘋果會向下作加速運動

㈣ 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 奇怪的問題

蘋果掉下來是受重力的作用。。

「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描述的問題是物理學中牛粗乎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經典故事。

蘋果與地球之間存在一定的萬有引力,當蘋果成熟時,重力作用大於蘋果枝葉的支撐力,因此產生下落的趨勢,最終掉落至地面。


(4)為什麼蘋果會落地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牛頓並不是大顫發現了重力,他是發現重力是「萬有」的。每個物體都會吸引其他物體,而這股引力的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與物體間的距離有關。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說明,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每一個物體,而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正比於這它們的質量,會隨著兩物體中心連線距離的平方而遞減。

牛頓為了證明只有球形體可把「球的總質量集中到球的質心點」來代表整個球的萬有引力作用的總效果而發展了微積分。

然而不管距離地球多遠,地球的重力永遠不會變成零,即使你被帶到宇宙的邊緣,地球的重力還是會作用到你身上,雖然地球重力的作用可能會被你附近質量巨大的物體所掩蓋,但它還是存在。

不管是多小還是多遠,每一個物體都會受到引力作用,而且遍布整個太空,正如我岩仿悉們所說的「萬有」。

㈤ 蘋果為什麼落到地上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產生力」,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宇宙萬物概莫能外。蘋果落地的力源於大氣的壓力,大氣壓力源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地球做公轉運動時原有的大氣被抽出,會補充新的大氣,運動速度快(每秒30公里),抽出的大氣與補充新的大氣形成數量差和時間差便會產生大氣壓力;地球自轉,甩出自身的大氣,實現大氣更替,旋轉速度快(每小時1700公里),甩出的大氣與補充新的大氣形成數量差和時間差便也會產生大氣壓力。大氣壓力與地球運動的速度成正比,且直指地球中心,越近地球大氣密度越大壓力越大。(這與馬德保半球原理一致)。利用這一規租高隱律,可以揭開不解之謎,解釋眾多的物理、自然現象,同時也進一步證明大氣壓力的是蘋果落地唯一條件。
1666年的一天,牛頓去郊外遊玩,之後靠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蘋果會從上往下掉而不是從下往上掉?他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家裡研究,後來他發現原來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體吸住。隨後,就出現了《牛頓物理引力學》。這就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盡管牛頓只知道地球的引力來自球心,卻不知道這力是如何產生的, 最終歸功於神,說「這是一種偉大的神力」!盡管牛頓認為宇宙萬物皆有引力,也就是說這種力是固有的,同時又承認「運動產生重力」,自相矛盾!但是虔誠的人們仍然追隨牛頓步入了萬有引力世界,以至於牛頓尋找引力來源的夙願至今未能實現。
其實「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產生力」,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宇宙萬物概莫能外。蘋果落地的力源於大氣的壓力,大氣壓力源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
我們再讀一個故事:1654年,德國有一個熱愛科學的市長,名叫奧托•馮•格里克,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兩個半球,直徑14英寸,即30多厘米,並請來一大隊人馬,在市郊做起「大型實驗」,格里克和助手當眾把一個黃銅的半球殼中間墊上橡皮圈;再把兩個半球殼灌滿水後合在一起;然後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內形成真空;最後,把氣嘴上的龍頭擰緊封閉.這時,周圍的大氣把兩個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格里克一揮手,四個馬夫牽來十念巧六匹高頭大馬,在球的兩邊各拴四匹.格里克一聲令下,四個馬夫揚鞭催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4個馬夫,16匹大馬,都搞得渾身是汗.但是,銅球仍是原封不動.格里克只好搖搖手暫停一下.然後,左右兩隊,人馬倍增.格里克再一揮手,實驗場上更是熱鬧非常.16匹大馬,死勁抗拉,八個馬夫在大聲吆喊,揮鞭催馬……突然,「啪!」的一聲巨響,銅球分開成原來的兩半,格里克舉起這兩個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聲宣告:「先生們!女士們!市民們!你們該相信了吧!大氣壓是有的,大氣壓力是大得這樣厲害!這么驚人!……」這就是著名的馬德保半球實驗,通過這次「大型實驗」,人們都終於相信有真空;有大氣;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很驚人!
但這個實驗的意義遠非如此,它還證明:大氣是守恆的,球內真空,大氣就會流向球內,而且方向直指球心;運動產生力,球內的大氣向外運動,造成真空,大氣流向真空地帶產生力,而且這種力大得驚人!大氣的壓力能使毫不相乾的的物質牢牢的貼在一起,卻讓你看不到引力的影子!如果測測半球外面的大氣密度,一定會發現越貼近球面大氣的密度越大,離球越遠大氣的密度越小,最後與空氣的密度相等。
馬德保半球實驗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它和地球聯系起來:馬德保半球直徑14英寸,即30多厘米。產生的大氣壓力就無窮大,設若將直徑12712156米的地球的大氣抽空,大氣對地球的壓力將是無窮大,此時,大氣的壓力一定是指向球心;並且越接近地球表面密度越大,壓力越大;地球上的一切物質,諸如,土、石、海水等一定是牢牢的貼在一起;蘋果也一定落向地面。
說到這里一定有人會問:又有誰個能抽空地球里的大氣呢?我們的回答是:有,它就是地球本身——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
我們觀察生活現象和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就可以證明:我們抽一口濃煙吐入一次性水杯內,水杯靜止狀態,自動排除濃煙更換新鮮空氣需要20幾秒鍾,如果杯底朝前揮動杯子,排除濃煙更換新鮮空氣則不足0.1秒鍾,若繼續拿著杯子奔跑杯里的空氣就會快速的不停的更替,直到停下來。
夏天,我們給身體散熱,可以吹電扇,也可以騎車去兜風,弊廳兜風時,身體上和衣服間的熱氣、汗臭會抽出並原途留下,衣服里又會填充涼爽清新的空氣。有人從你身邊走過,會嗅著他的氣味;警犬可以沿著氣味找著罪犯。由此我們得到一個結論:
物質向前運動時原有的大氣被抽出,會補充新的大氣。設若物質運動速度快,抽出的大氣與補充新的大氣形成數量差和時間差便會產生壓力。
我們乘車出行,關上窗戶你不會感覺有什麼異常,打開車窗,窗外的風會撲面而來,這是車向前運動時車內的大氣被抽走,車內的壓強減小,車外的大氣對車身產生壓力。車的外殼和車窗緊閉,大氣壓在外面,車窗打開,大氣就壓了進來。
物質運動產生力,「牛頓研究了在流體中運動的物體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與流體密度、物體迎流截面積以及運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關系。」物質體積越大、密度越大、運動速度越快,大氣的壓力(阻力)就越大,反之,壓力(阻力)就會減小。這是因為物質在靜止狀態,它周圍的大氣相對平衡,當物質運動時,這個相對的平衡被打破,大氣被運動的物質「犁開」,物質內的大氣被抽走或流走,就好比抽走馬德保半球里的大氣一樣,大氣從運動物質的四面八方「趕來」補充,產生氣流,當迴流的氣流小於、遲於被抽走的氣流時,物質內部便處於半真空的稀薄狀態,壓強減弱;這時迴流的大氣,便形成了壓力;物質體積越大、密度越大、運動速度越快,抽走的大氣與迴流的大氣的數量差和時間差加大,物質內部的大氣稀薄程度加深,壓強越弱,外部的壓力就越大。向前運動的速度與壓力成正比。
在宇宙中,體積龐大的地球繞著太陽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作公轉運動,這個龐然大物所經過的地方氣體被「犁開」和自身物質與物質的罅隙以及地上的物質之間的大氣被抽走,壓強減弱,氣體從地球的四面八方流回來補充,並與抽走的氣體形成數量差和時間差,從而產生巨大而且均衡的壓力,把地球物質壓在了一起,而且這種壓力直指球心,蘋果也就落向地面。
物質自行旋轉,也可以甩出自身的大氣,實現大氣更替。設若物質旋轉速度快,甩出的大氣與補充新的大氣形成數量差和時間差便會產生壓力。
洗衣機脫水桶的原理就是這樣:洗衣機脫水快速旋轉甩出的是水,補充等體積的大氣;水甩盡了,甩出的是空氣,補充的是空氣。如果旋轉的速度快,甩出的大氣速度快、量就大,並且桶的旋轉方向與迴流空氣方向不同,因此占據、堵塞排氣孔隙,甩出的大氣多於和早於補充的大氣,桶內的大氣呈稀薄或半真空狀態,壓強小,桶的外壁就承受著壓力(製造商在桶的一端設有進氣孔,弱點得以克服,地球卻沒有)。體積越大、速度越快壓力也就越大。旋轉運動的速度與壓力成正比。
地球自轉產生巨大的離心力,強大的離心力使地球內部和周圍的氣體被甩了出去,旋轉的速度快(每秒1700公里),甩出的大氣速度快、量就大,並且地球旋轉方向與迴流空氣方向不同,因此占據、堵塞排氣孔隙,甩出的大氣多於和早於補充的大氣,地球的大氣由內到外,由稀薄到厚密,就像抽空氣體的馬德保半球,地球內部的大氣壓強減弱,它周圍的氣體不斷的反撲過來(與推出的氣體相遇,形成150萬公里的大氣對流層),這迴流的氣體與甩出的氣體形成數量差和時間差,從而產生巨大的向心力,這向心力直奔地球的中心點,越近地球大氣密度越大、壓力越大。蘋果最終落到地上。
地球上物質的重量與地球運行的速度成正比:速度快,物質重;速度慢,物質輕(宇航員升空,火箭加速他們會承受超重力的巨大壓力,就是很好的明證)。打個比方說,地球自轉一周是24小時,公轉一周是366天,你的體重是120斤(暫不考慮由太陽引起的的壓力);如果地球自轉一周是12小時,公轉一周是183天,你的體重可能是240斤;如果地球自轉一周是48小時,公轉一周是732天,你的體重可能是60斤;如果地球停止運行,你就可以和地球上的其他物質一起在太空中漫步了。所以,蘋果落地並非來自地球內部固有的引力,而是地球運動的結果,來自外部的壓力。

㈥ 秋天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蘋果落地當然是牛頓的故事,故事講的是:牛頓在他家的花園里的蘋果樹下看到蘋果落地,首先想到蘋果為什麼不飛上天而落到地呢?如果蘋果樹長得非常高,蘋果是否也會下落?他認為蘋果都會落回地面,與高度無關.他接著想到,蘋果如果長在月亮那麼高處,也會落回地面,但是,月亮為什麼不落回地面呢?月亮不是很像一個大蘋果嗎?他又想到在山頂上把一個炮彈發射出去,炮彈將以曲線軌道落到地面,發射速度越大,炮彈落得越遠,如果發射速度足夠大,炮彈就會繞地球旋轉,永遠不落回地面.接著,他想到,以足夠大的速度繞地球旋轉的炮彈多麼像月亮,可是又為什麼不飛離地球呢?一定是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的力.正是這種作用力,使炮彈、月亮圍繞地球旋轉;地球、水星、金星等圍繞太陽旋轉,這樣就基本形成了萬有引力思想.最後他發揮自己的數學才能,終於完成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數學表述.

㈦ 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科學教案

蘋果由於熟透了就會從樹上掉下來。

㈧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力的傳遞不一定要靠物體間的相互接觸,力也可以通過力場來傳遞。就像兩塊磁鐵,並沒有實際接觸時,任然有吸引力或排斥力。蘋果受到地球的引力是通過引力場來傳遞的。
力是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的相互作用,離開了物體力是不存在的。這句話中的「物體」是指施力物或受力物。也就是說,力的產生和接受必須要有物體,但力傳遞的中間過程不一定要靠物體。

如果你要深究,關於引力確實是個大問題。物理學到現在為止,把引力的研究都作為一個最重要的課題。截止目前,有兩個方式來解釋引力:一、相對論認為引力是由於時空被扭曲所產生的一種幾何效應。二、量子場論認為引力是由於兩個粒子間通過引力場相互交換引力子產生的。
所以,引力到底是什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定論。
你報道中看到的「原始引力波」是基於相對論提出的。

㈨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為了使學生能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我先和他們一起制定了班級的學習、工作計劃,並督促每個人都遵守,並且注意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了解枝巧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隨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糾正不良習慣和錯誤。

在課堂上,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我大膽放手,凡是學生能說的,凡是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我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練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我及時給予點撥,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比如:在教學《難忘的一天》這一課時,在學段橋生初讀課文之後,我沒有馬上分析課文,而是讓他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問:鄧小平是誰?是什麼人?我先讓他們看自己搜集的資料,然後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在匯報交流討論結果時,各個答案也都呈現出來了,課文重點、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堂教學之後,我經常回味學生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精彩的回答,以及創新思維的`不足之處等等,進行反思,每天實踐一點,反思一點,使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二年級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在這一學期,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都喜歡閱讀課外書,我定期地讓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去閱讀帶拼音的書本,比如有《故事大王》、《世界著名童話》、《小紅帽》、《十萬個為什麼》、《伊索寓言》等等,每每看到他們貪婪地閱讀著,時而皺起眉頭,時而笑出聲來,我心裡就感到特別舒心:一是為孩子們能獨立閱讀篇幅長的刊物深感欣慰;二是孩子們的求知慾望打動了我,讓我深感肩負的重任,對自己也提出了更高要的求了。我讓學生把學到的好詞好句,自己喜歡的成語積累下來,寫在日記本上,當做自己學習的資料袋,並讓學生養成從小寫日記、積累詞句的好習慣,而且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當中,學生在各方面都有了些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語文園地里的口語交際,讓學生製作秋遊計劃、展板等等,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這有待以後多多實踐和指導。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了,這個學期又將結束,反思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有敗筆之處。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為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游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游戲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握搭猛教學反思3

一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四個月的時間雖說短,但與學生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卻也令我回味無窮。

開學那兩三天,同學們又見到了老師和自己的學習夥伴,雖然都有重新進入課堂的喜悅之情,但是他們的「開學綜合症」又犯了。為了使同學們能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我先和他們一起制定了班級的學習、工作計劃,並督促每個人都遵守,並且注意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隨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障礙,糾正不良習慣和錯誤行為。一周之後,學生不再遲到了,上課講話的少了,報告次數也少了。

穩住了學生的「心」之後,接下來是搞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環節了。與一年級的課堂教學相比,一個明顯的轉變就是,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是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大膽放手,凡是學生能說的,凡是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我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不再包辦代替。通過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我及時給予點撥,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比如:在教學《蘋果落地》這一課,在初讀課文之後,我沒有馬上分析課文,而是讓他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問:牛頓是什麼人?蘋果成熟後落地,這很正常啊,為什麼牛頓感到奇怪?我不明白「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等等,我先讓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在匯報交流討論結果時,各個答案也都呈現出來了,課文重點、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堂教學之後,我經常對一節課上學生的獨特解法、精彩回答,創新思維以及不足之處等等,進行反思,每天實踐一點,反思一點,使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㈩ 蘋果為什麼會同時落地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現在主流科學認為是自由落體運動造成的,但我認為,「自由落體運動只是空間運動物體的慣性圓周運動中的一段,不是全程」。

因為是地球擋住了兩個鐵球的慣性圓周運動,是地球擋巧納桐住了蘋果的慣性圓周運動。不是地球有引力蘋果才落地的。

並不是因為自由落體動兩個鐵球才一同著地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因為兩個鐵球的慣性圓周運動速度相同才一同著地的。這個解釋才是最完美的解釋,也是無孝坦可辯駁的解釋。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因為「在地球上,同一緯度線上的同一地點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物體,它們的慣性圓周運動速度相同」。

伽利略和牛頓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是在地球上看地球,你永遠也看不清地球。

如果比薩斜塔足夠高,高到我們發射地球同步茄鏈衛星的高度,我們釋放兩個鐵球,兩個鐵球就不會落向地面而是環繞地球飛行才對。當然,我的這個觀點可能不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還是請朋友們多考慮,多研究一下。

熱點內容
小米手機為什麼有熱點網路很差 發布:2024-04-19 22:35:30 瀏覽:490
為什麼我的抖音和別人看見不一樣 發布:2024-04-19 22:35:13 瀏覽:638
為什麼電腦明明有網卻顯示沒有網 發布:2024-04-19 22:09:32 瀏覽:434
國外車牌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4-04-19 22:09:18 瀏覽:355
東西方園林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差異 發布:2024-04-19 22:01:21 瀏覽:996
為什麼舊手機還可以煉金呀 發布:2024-04-19 21:52:05 瀏覽:964
美甲顏色為什麼會裂紋 發布:2024-04-19 21:45:09 瀏覽:409
為什麼網上幾乎找不到卷子答案 發布:2024-04-19 21:45:04 瀏覽:621
東莞塘貝新苑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4-04-19 21:34:49 瀏覽:888
為什麼天天晚上不能洗澡 發布:2024-04-19 21:33:18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