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為什麼要將蘋果轉交給庫克
『壹』 喬布斯為什麼選蒂姆·庫克
也有人見識過庫克如何在會上折磨人,一個不願具名的蘋果前高管介紹說,他會問你你根本回答不了的問題,不停地問、不停地問,這一點意思也沒有,一點都沒有。能夠忍下來的人也能發現其中的益處,他會問你10 個問題,你要是都答對了,他就再問10 個。這樣堅持上一年,他就開始問你9 個問題,要是答錯一個,他就再補20 或者30 個問題。大刀闊斧的決斷力從在蘋果出現那一刻開始,庫克就明白自己要把公司從製造的泥沼里拖出來。他關閉了公司在全世界的工廠和倉庫,取而代之的是與合同製造商建立聯系。結果,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庫存計量的時間立馬從月降到了日。說到庫存,庫克說,簡直太邪惡了。你要像牛奶工廠一樣管理庫存,如果過了保質期,你就會有麻煩。正是庫克的這一思路讓蘋果的庫存管理跟戴爾有了一較高下的機會,現在儼然成為電腦製造企業保持高效率的黃金法則。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待庫克對蘋果公司的貢獻。要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有兩個基本的辦法高價格或者低成本,蘋果都做到了。營銷和出色的工業設計讓消費者為蘋果的產品而瘋狂,他們願意為其支付更高的價格;庫克的運營才能則讓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圍之內。兩條腿走路,把蘋果打造成一部吸金機器。庫克說過,公司是這樣一個地方:企業的天性就是要像母親一樣照料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庫克很強硬,但據了解情況的人士透露,他冷靜、和藹,與喬布斯的活潑善變、情緒化相映成趣,是很好的補充。更重要的是,與諸多運營的訣竅相比,他更了解產品,並且知道如何讓兩者結合到一起。 在一次談到是否擔心新的iPod Touch 會影響iPhone 的銷售時,庫克說:我寧可讓蘋果影響蘋果的銷售,也不願意其他人影響蘋果。第二天,蘋果股價上升了5%。 穩扎穩打的革新力在喬布斯宣布辭職之後,作為繼任者,庫克召集了一次有投資者、媒體共同參加的新聞發布會。會上,他用列印機的發展、沿革來比喻公司未來的發展。激光的、噴墨的、雙面列印,彩色的、黑白的技術發展的未來其實就像列印機一樣,這一點我確信。庫克對著滿屋子的人一通雲山霧罩,最後,庫克把這一堆願景和修辭翻譯成了大家聽得懂的話:他向投資者保證,蘋果將要推出的新產品,比如iPhone5,將會推遲發布。這樣,公司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高品質列印機的開發中,為家庭以及企業用戶創造更卓越的產品。 從庫克的一番話中,我們似乎可以領會到,在技術與產品之間,庫克表明了清晰的姿態蘋果不是技術控。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拿技術指標、硬體參數嚇唬人從來不是蘋果的傳統,現在不是,未來也不是,蘋果一直為人稱道的是它實現應用的方式,是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點滴感觸。蘋果產品表現出更好的用戶體驗,在於對技術的優化,而優化是真正把技術與產品結合在一起的、保媒拉纖的重要環節,庫克說了,這就是創新。創新不是讓這個世界上再多一種接收簡訊的技術,而是讓接收簡訊有一種超越過去的新體驗。這個想法很蘋果。 9 月初,很多果粉不斷刷新蘋果官網的頁面,在微博上通報消息,希望第一時間看到iPhone5 發布的消息,顯然大家都失望了。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喬布斯退居二線,消費者對後喬布斯時代的第一款產品翹首以待的時候,庫克果斷地對迎合市場說不。事實上,當蘋果變成街機,這對部分果粉來說是一個情何以堪的結局,如果蘋果也如其他廠商一樣,用不斷升級的硬體和美觀的外形來刷市場,我們不知道還能夠期待什麼。除了消費者的產品體驗以外,在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會暴露出來。雷鳥商學院的教授為蘋果敲響了警鍾:在中國僅有的4 家官方零售店如何能照料一個38 億美元(2011 年第二季度)的市場? 售後、服務都是問題。慶幸的是庫克已經意識到了,關於他和蘋果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吧。
『貳』 蘋果首席設計師離職,喬布斯為什麼要選擇庫克,卻不要喬納森·艾維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當初庫克會來到蘋果公司,並不是因為喬布斯有多厲害,而是因為庫克太厲害,所以喬布斯多次邀請庫克能夠去蘋果公司,最終才將庫克請到了自己的公司。
而在庫克擔任CEO之後,不但讓蘋果公司重視慈善事業,而且還重視中國市場,因此,今天的蘋果公司的輝煌,或許離不開庫克。
不過,哪怕是庫克確實很優秀,但是因為喬布斯光環的存在,仍然沒有人看好庫克,而且他一直都面臨了巨大的壓力,畢竟他要守住蘋果公司,不能讓它倒下,因此,其實庫克也值得我們敬佩。
當然了,如今蘋果公司沒有創新,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口頭禪,但是不可否認,蘋果公司仍然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叄』 網友總說庫克沒有創意,為什麼喬布斯當初會選擇讓庫克接班
對於美國的蘋果公司,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蘋果能夠站在世界科技領域的頂峰,離不開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在蘋果手機被研發出來上市不久,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所以之後喬布斯才被評為改變世界的重要人物的其中之一。
在喬布斯去世之後,接替喬布斯位置來掌管蘋果公司的就是現在的庫克了。很多網友都一致認為,自從喬布斯走了,庫克接手蘋果公司以來,蘋果所推出的產品,越來越沒有新意,一度的讓網友們感到失望。很多人都對蘋果始終抱有著幻想,可是每次蘋果推出的產品無一例外,價格都是很高的,並且還在一直漲價,但是卻毫無新意。
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上,比較有影響力的外國智能手機品牌除了蘋果,就是三星了。但如今能與我們的國產智能手機品牌華為對抗的,也是只有蘋果了。對於蘋果現在的掌門人庫克來說,喬布斯是他尊敬的前輩,他從未想過要超過喬布斯。庫克在管理蘋果公司方面上,採取了與喬布斯一點也不一樣的管理模式。庫克身為一個守夜人,身上的壓力肯定要比創始人喬布斯的壓力要大很多,在競爭這么激烈的市場上拼搏,還要頂著網路的輿論的壓力,實在是不容易。
『肆』 喬布斯當年是如何說服庫克加入蘋果的
中國搜索訊1998年,蒂姆庫克進入蘋果出任副總裁。之前他曾在IBM供職12年,加入蘋果前剛剛轉投康柏(Compaq)6個月。而蘋果公司當時正處於改革轉型初期,前景不明。是什麼讓庫克最終下定決心離開康柏加入蘋果?美國財經媒體CNBC網站4月9日發表題為《1998年,史蒂夫喬布斯需要說服蒂姆庫克加入蘋果公司,他是這樣做到的》的文章,對此進行了介紹,現編譯如下:
如今,蒂姆庫克不僅是矽谷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還是全球最有價值公司(蘋果市值超過8,700億美元)的首席執行官。但是20年前,史蒂夫喬布斯下了一番功夫才說服他加入蘋果公司。
1998年初,喬布斯重新回到蘋果才一年多時間。公司在他回來前曾陷入困局,改革轉型也還處於初期階段,標志性的iMac在當年晚些時候才推出,離iPod的開發也還有幾年時間。所以當時去蘋果公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
蘋果的招聘人員瞄準了時任康柏公司副總裁的庫克,康柏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銷售商,但庫克拒絕了他們好幾次。不過後來庫克覺得,「我要出去參加一下會面。我所在的行業整個是由史蒂夫創造的,我很想見見他。」
當兩人會面時,庫克回憶道,「我只是想著去見見他,但突然間他開始談論他的戰略和願景。」庫克對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一直認為隨大流不是一件好事??他做的事情完全不同,」庫克說。例如,在會面中,喬布斯向庫克描述了「之後被稱為iMac」的設備。庫克被深深吸引了。
「他說話的方式,會面房間里的氛圍,只有我和他。我對蘋果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我認為我可以在這里做出貢獻。與他一起工作是一輩子的榮幸,」庫克表示,「突然之間,我下了決心,我要去蘋果??」
但庫克周圍的人對此並不看好。
庫克在2010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任何對成本收益有理性思考的人都認為留在康柏更好,最了解我的人也建議我留下來。我咨詢了一位首席執行官,他告訴我離開康柏到蘋果公司是愚蠢的行為。」
不過最終庫克還是接受了喬布斯的邀請,加入了蘋果公司,擔任全球運營高級副總裁。庫克表示,接受這份工作「並不理智。但我的直覺告訴我,去做吧,我聽從了我的直覺」。
現在看來,庫克顯然沒有做錯決定。他在2007年成為蘋果首席運營官,2011年接替喬布斯成為首席執行官。蘋果公司現在的市值是2011年的2.5倍以上。(編譯:徐詩雨)(來源:中國搜索)
『伍』 喬布斯離開十年,為何蘋果依舊強大市值還翻了3倍呢
有人說喬布斯最正確的決定就是選擇了庫克當自己的接班人,或許庫克並沒有喬布斯的技術,但是庫克是一名很成功的商人,蘋果在庫克的手上推向了巔峰,喬布斯離開這么多年,蘋果不僅沒有衰敗而且還比市值翻了三倍,這其中很大的功勞都要歸咎於庫克,蘋果最有利的武器的就是技術,目前來說能與之抗衡的品牌不多,因為蘋果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再加上庫克的出色商業管理能力,所以蘋果才會有如今這么出色的成績。
因為蘋果公司有庫克
還有很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蘋果公司有庫克,喬布斯去世前把公司交給庫克是一個很正確的決定,庫克一位很成功的商人,在庫克的管理下蘋果公司進入了一個巔峰時期,如果沒有庫克也就沒有蘋果如今的成績。
『陸』 一直不被看好的庫克,為什麼能成為喬布斯的接班人
變革公司文化:重塑價值觀庫克時期的蘋果,與喬布斯時期的另一個突出不同則是在企業文化層面。喬布斯是一位風格「粗暴」的管理者,如果晶元供應商無法按時交付足夠數量的晶元,他會當面說對方是「沒用的笨蛋」,甚至會狂風暴雨般地斥責或嘲笑對方。但庫克的策略和管理方式顯然與喬布斯截然不同,他很少提高音量,但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會窮追不舍。而且庫克極其關注細節。在庫克影響下,蘋果的很多高管都以細節為導向,對數字極其敏感:他們會記住整張報表的內容,而且會特別關注出現了異常數據的單元格;管理者們還會記住出現在不同會議上的數字,當某個數字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下屬發起問詢。
在這些價值觀的引領下,庫克做出了一些喬布斯此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他曾因為產品問題,多次主動代表蘋果向公眾道歉;他著重強調對於用戶隱私權利的保護,蘋果甚至不惜為此與美國當局對抗;他毫不避諱有關蘋果供應鏈中工人遭虐的指控,並對此做出應對:在任職CEO的第一年,庫克在供應商責任上所做的改進就比喬布斯整個任期內做的都多;
他讓蘋果變得更加包容,除了僱傭更高比例的少數族裔員工外,還向歷來黑人較多的大學、慈善機構和鼓勵少數族裔學生學習 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科目的基金會提供了大額資助……
『柒』 庫克和喬布斯是什麼關系
他們是同事,上下級關系,喬布斯是蘋果的首席執行官(CEO),庫克是蘋果的首席運營官(COO),之後庫克做了蘋果的副總裁,他們還是同事關系,喬布斯非常欣賞庫克,認為他們的理念相同,庫克還是蘋果零售店的開路先鋒。
09年上半年,在喬布斯生病期間,庫克代理喬布斯,接過了公司的管理,使股價上升了70%,獲得了投資者的信任,喬布斯在辭職之前推薦了庫克成為下一代的CEO,並獲得董事會的批准。
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美國發明家、企業家、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
(7)喬布斯為什麼要將蘋果轉交給庫克擴展閱讀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喬布斯同時也是前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
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喬布斯因患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逝,享年56歲。
『捌』 喬布斯去世9周年庫克發文緬懷,當年喬布斯是怎樣選中庫克作為接班人的
早前,庫克發文緬懷去世9周年的喬布斯一事,著實讓許多果粉圍觀了一陣子。不經意間,庫克已經接替喬布斯執掌蘋果的大權9年多了。現在回過頭來看,喬布斯當年選擇庫克執掌蘋果,無疑是正確的。現在的蘋果,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了,風頭無兩。
如果說喬納森·伊夫和斯科特·福斯特爾,是某一個方面的天才,那麼庫克就是一個管理的通才。庫克在喬布斯時代,擔任過多個部門的負責人,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可以說,庫克是除了喬布斯之外,最熟悉蘋果狀況的人。他的在蘋果的任職履歷,也表明他是一個合適的領導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喬布斯經過考慮,最終決定讓庫克接替他,成為蘋果的掌門人。
喬布斯的決策無疑是成功。蘋果在庫克的帶領下,發展得非常好,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按照蘋果目前的態勢,大概率可以發展得更加好。
『玖』 喬布斯為什麼把蘋果給庫克
喬布斯因為身體原因已經去世了,所以下一任的蘋果領導人是庫克
『拾』 喬布斯的蘋果交給庫克可以繼續改變世界嗎
連牙牙學語的嬰幼兒都喜歡這個蘋果,都要玩iPad。 這就是喬布斯創造的蘋果科技王國,一個「活著就為改變世界」的喬布斯創造的。喬布斯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當美國幾乎所有的CEO都在想方設法削減成本與裁員之際,他卻可以憑空創造出工作崗位與經濟活動。 喬布斯推出一款又一款卓越產品,在2010年推出了iPad平板電腦,讓音樂業務、手機行業和消費者電腦再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通過推出一代代iPod和iPhone,蘋果精心打造出了縱向整合型商業模式,使其在為新技術產品贏取支持方面擁有了一項明顯優勢。這意味著掌控硬體和軟體——從零售門店到在線應用商店,蘋果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完全無縫的消費體驗,把他們帶入全新的計算世界。 喬布斯不僅帶來了iPhone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還創立了空前成功的皮克斯動畫工廠(PixarAnimationStudios)。iPad引領的平板電腦革命產生深遠的影響,幫助蘋果保住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迅速在電腦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未來個人電腦的發展潮流就是iPad引領的平板電腦。據預測,到2015年,平板電腦將占個人電腦總量的40%,創造出銷售額為1200億美元的市場,其中多達一半的銷售額將由蘋果占據。 喬布斯不同尋常的眼光和領導挽救了蘋果並且領導蘋果成為全球最具創新和最有價值的公司。他吸引和鼓舞了蘋果大量的創新員工和世界級的管理團隊。 對喬布斯而言,技術永遠要服務於一個更高層級的理念,不應「為了技術而技術」。在技術世界裡,這一點仍是蘋果的獨特之處。 蘋果因喬布斯的「夢想」而輝煌。喬布斯的人格魅力定義了蘋果的風格:擁有一個善於表述和預見大眾渴望的頭腦,作出大膽且大部分正確的決策,激發下級的忠誠與出色表現。 蘋果是否會因喬布斯的離去而衰敗?以前是如此,未來還不得而知。當喬布斯因為健康原因辭去蘋果公司CEO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了蘋果,聚焦到繼任者,聚焦到未來蘋果的策略與表現。 喬布斯在離任時致蘋果董事會和蘋果團體的信中談到:「就我的繼任者而言,我強烈建議公司按照我們的繼任計劃進行,並任命蒂姆?庫克(TimCook)為蘋果新任首席執行官。我相信,蘋果最英明、最創新的時代就在眼前。我也希望能夠看到這一切,並在新的角色上繼續為蘋果的成功貢獻一份力量。」 繼任者是 50歲的庫克,他成為蘋果新的CEO。 庫克在 1998年加入蘋果,蘋果當時銷售的電腦價格高於其競爭對手,性能也比較差。庫克關閉了蘋果陷入困境的生產設施,把生產外包出去以提高質量。在恢復蘋果營利能力的過程中,外包起到了關鍵作用。庫克負責構築了蘋果供應鏈系統,將蘋果打造成一個最高效的電子巨頭。自那以後,競爭對手公司屢次試圖挖走庫克,每次庫克都選擇留了下來。庫克在蘋果13年來表現出色,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展示了其非凡的才華和准確的判斷力。 庫克曾三次臨時接管蘋果 CEO一職。第一次是在2004年,因為喬布斯進行了胰腺癌手術需要恢復;第二次是在2009年初,喬布斯因為肝移植手術請假6個月;第三次是在2011年初,喬布斯再次病休離職。在蘋果,人們已經發現:庫克的命令與喬布斯設想出的那些優雅的新產品一樣關鍵。 但是沒有了喬布斯的奇思妙想,人們擔心庫克時代的蘋果。庫克並不被視為一個產品夢想家,他短期內難以接替喬布斯的特殊才能:善於凝聚技術願景與審美情趣,並藉此引領蘋果的業務活動。他也沒有喬布斯那種搖滾明星的魅力。魅力雖然消失,但喬布斯的魔力還在。在智能手機和電腦的產品周期中,意味著喬布斯的魔力將會延續一兩年時間。從產品戰略的角度看,大概在未來兩三年內都不會有太大影響,蘋果已經設計出了下一波產品。這波產品應該能讓蘋果維持iPhone和iPad帶來的強勁發展勢頭。這其中包括讓互聯網接入電視屏幕的更好方法——AppleTV。蘋果可能由此創造出一個重大的新業務,從而在未來5年為蘋果產生大量現金流。 喬布斯的魔力和庫克判斷力使得至少蘋果董事會完全相信,庫克是下任首席執行官的合適人選。 雖然庫克並不像喬布斯那樣善於表演,但他卻像喬布斯那樣善於創新。庫克的名言是:「你要像從事奶製品行業一樣管理公司,如果奶製品過了保質期,問題就來了。」在 1999年底,庫克就把蘋果31天庫存量壓至2天,造就了與戴爾相媲美的庫存管理效率。對蘋果而言,發生重要轉變的將是蘋果的內部流程,從「偶像領導」轉向「團隊領導」,從突破創新轉向持續創新。 如果沒有了創新,蘋果還是蘋果嗎?蘋果的大部分創新是通過小團隊實現的,喬布斯對待設計和執行的態度依然滲透了蘋果文化的每個角落,庫克作為喬布斯的繼任者把這種態度和文化繼承下來。他在致公司團隊的電子郵件中談到:「在這里我向你們保證,蘋果不會改變。我珍視並贊美蘋果獨一無二的准則和價值觀。史蒂夫創建了公司和不同於世間任何一家公司的蘋果文化,我們將始終如一地將其發揚光大——它已融入我們的基因。我們將繼續製造讓客戶滿意的全球最佳產品,並且讓我們的員工為他們的成就感到自豪……我確信大家今後會有最美好的年華,我們將繼續使蘋果這個神奇之地展現它的魅力。」 無論是喬布斯還是庫克,他們對創新、對審美趣味的無限追求,把科技、藝術和商業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得蘋果成為電子信息業中永遠的創新者,蘋果已不只是製造商,更是設計和發行商!它除了在科技領域作出重要貢獻,還在音樂、視頻、繪圖、設計領域為當代藝術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