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表演機為什麼要塗成這顏色
⑴ 為什麼最近熱傳的我國四代隱形戰斗機的飛機標志與我國現行軍隊不符合
今天曝光的黑絲帶,只是樣機,而且,黑絲帶是四代機,那麼隱身是他的一個重要特徵,也就是說要在整機氣動布局、隱身設計的基礎上,機體上要塗抹隱身材料,所以目前,不可能把機身上塗上很多圖案的,況且只是一架樣機啊。
⑵ 請教關於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歷屆表演塗裝
飛行表演是一個國家空軍實力的標志。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成立40多年來,歷經5次大換裝,從殲5時代跨進殲10時代,用愈來愈精湛的表演技藝向世界展示著中國航空業發展的軌跡。 殲5時代: 服役時間:1962~1974年。完成迎賓任務56次。精彩看點:4機編隊 歷史回放:1962年以前,中國空軍沒有專門的飛行表演隊,遇有外事活動或重大節日需要進行飛行表演活動,都是臨時抽調空軍部隊的飛機及飛行員組成臨時編隊。1961年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來華訪問,提出要8機護航。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空軍某師承擔了這一任務。蘇加諾來訪這天,8架殲擊機護航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周總理提議,空軍成立一個專門的護航表演單位。1962年2月12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中國空軍「護航表演大隊」正式成立,主要任務是執行對來華訪問的外國國家元首護航任務,並為來華的外國軍事代表團進行特技飛行表演。1987年,經總參謀部批准,空軍「護航表演大隊」改稱為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 殲6時代: 服役時間:1974~1980年。完成表演任務54次。精彩看點:4機編隊 歷史回放:殲6是第二代噴氣式殲擊機。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殲6成為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主角,飛行表演用機也把它作為首選。但由於這種類型的飛機用於表演有著本身無法克服的一些缺陷,所以這一時期飛行表演水平沒有明顯改觀。唯一可圈可點的就是這種表演機屬於超音速。這段時期應算表演隊的過渡期,故事不多。 殲教5時代: 服役時間:1980~1995年。完成表演任務97次。精彩看點:9機編隊 歷史回放:1981年夏,表演隊受領9機編隊表演任務,短短3個月便實現了9機編隊,創造了9機分上下組開花、水平開花等高難度動作。 1981年9月16日,表演隊第一次進行9機表演。5000米高空,只見4架表演機朝東南西北方向各自升高,剩餘5架則從5個不同的方向向下俯沖。拉煙電門開啟,蔚藍天幕頓時畫出一條條絢麗的綵帶,宛若9條彩龍在空中飛舞。這標志著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行表演技術邁進了世界先進行列。 殲7EB時代 服役時間:1995~2005年。完成表演任務107次。 歷史回放:換裝殲7EB型表演機,使八一飛行表演隊走進新紀元。表演隊經過上千次探索,先後攻克了4機同時起飛、單機低空水平多次快滾、4機菱形向上開花、6機楔形俯沖斤斗等世界級高難動作。1997年10月,八一飛行表演隊在經過兩年多的「沉寂」後再次亮相,精彩的動作震驚世界。 2001年5月,殲7EB型表演機以藍白相間的圖案出現在人們眼前,告別了沿用多年的紅白相間外觀圖案。隨後,表演隊研究出雙機對飛、4機快滾等新動作,試飛出「寶塔隊」、「藍寶石隊」、「順風隊」等多套表演動作,使表演方案中的動作從16個增加到21個。 殲7GB時代 服役時間:2006-2009年。參加國慶60周年大閱兵由於殲7EB型表演機已經飛到最高年限,因此換裝殲7GB。此次換裝的新型表演機和殲7EB型機在外觀上有些細微的差別,座艙後面的天線變成了圓碟型頂盤,就像預警機那樣,只不過要小得多。這種改變使得飛機的通訊性能得到增強。但新型表演機和殲7EB型機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機載設備方面。比如座艙內的一些開關設計更符合表演操作,增加了監視系統,還加裝了編隊燈等。這些都更利於操作,更加人性化。 歷史回放:在國慶閱兵中,表演隊的8架殲-7GB飛機將作為空中受閱領隊機梯隊的護衛機,伴隨預警機飛過天安門,並在藍天上拉出8道絢麗的彩煙。
殲10時代 服役時間:2009-
國慶後,「八一」飛行表演隊將整體換裝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最新一代殲-10戰斗機。「『八一』飛行表演隊要駕駛我國自主研製最新型的、最能體現我空軍實力的、與大國地位相稱的表演機,殲-10是最好的選擇。
⑶ 世界上有多少支飛行表演隊它們用的都是什麼飛機以及它們的歷史
美國海軍 藍天使 空軍 雷鳥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53年6月。該隊自成立至今,先後使用過F84「雷電」、F100「超級佩刀」、F4「鬼怪」、T38教練機和目前正在使用的F16「戰隼」戰斗機。 「雷鳥」編有15架F16戰斗機,出訪表演時,還可得到2架C141大型運輸機和KC10加油機的保障。超一流的飛行員加上超一流的訓練使「雷鳥」飛行表演隊達到了超一流的表演水準。其表演項目分單、雙、4、5、6、8和9機進行,項目達70多個,列世界各國飛行表演隊之冠。 飛行表演的時間由最初的15分鍾,現在已達到了40分鍾。「雷鳥」飛行表演隊的表演隊形,4機以上的就有23種之多,最著名的有:4機菱形;4機箭形;5機楔形;5機鏢形;6機楔形;7機鏢形;8機三角形;8機「房」形;9機菱形;9機鏢形等等。其表演項目最頂尖的有:雙機一正一倒編隊通場,最小半徑盤旋,4機菱形編隊同步橫滾,4機縱隊筋斗變菱形編隊,5機向上開花等等。 「雷鳥」飛行表演隊的特技飛行表演難度高、動作奇、場面壯觀。其編隊各機之間的距離通常只有7~9米,上下高度差控制在0.7米以內。「雷鳥」飛行表演隊在世界上使超一流的。 「雷鳥」飛行表演隊自成立以來,共表演3400多場次,觀眾達到數億人次,世界上其他的各飛行表演隊無一能與之可比。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
從1920年在Hendon進行首次飛行表演後,英國皇家空軍就一直對特技飛行給予高度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之前的和平日子裡,兩架或是更多的雙翼飛機靠的很近,如果他們沒有很好的視線,飛行表演是不可能完成的。隨著噴氣機時代的到來,活塞式發動機飛機被更快更驚人的新型前線噴氣式戰斗機所取代。
皇家空軍第一支噴氣式飛機大隊成立於1947年,是由來自漢普郡Odiham空軍大隊的三架「吸血鬼」式戰斗機組成的。盡管大多數人知道「紅箭」這個名字,但他們卻很少知道它的官方名稱:皇家空軍特技飛行表演隊(RAFAT)。這個稱呼出現在中隊頭盔上,並伴以九個菱形和代表極大榮耀的座右銘。 當表演隊在「火神星」編隊中首次展示由七隻紅色的「蚊」式戰斗機組成的隊列時,在飛機上添加了皇家空軍的彩色圓形標志。自1968年至今,「紅箭」一直在表演九機編隊,而且從那時開始「九機菱形」就成為了他們的標志性隊型。
法國 「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法國空軍的「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正式成立於1964年2月。飛行表演隊的飛機塗著同法國國旗一樣的紅、白、藍三種顏色,機群在空中做飛行表演時也常常把著三種顏色的煙跡留在空中。它象徵著「自由」(紅色)、「民主」(白色)、「博愛」(藍色),體現了法國人民勇敢、浪漫的傳統和對未來美好的願望。實際上,法國的航空表演活動在世界上式歷史最悠久的,是國際上公認的老牌航空表演大國。1931年,法國成立了由3架「莫拉納.索爾尼埃」公司生產的「莫拉納」230飛機組成的改裝表演隊,並命名為「巡邏兵」,這也是今天法國「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的雛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法國的特技飛行又一次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法國空軍的第二、三、四連隊紛紛組建了自己的飛行表演隊,使用的飛機主要有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的DH100「吸血鬼」式戰斗機和美國「共和」公司的F84C「雷電」戰斗機。1953年,駐巴黎基地的第三連隊被正式命名為「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但一年以後,這個稱號又授予了駐『第戎』基地,使用「暴風」戰斗機的第二聯隊。從1955年到1963年,又不少類似的聯隊都使用了「巡邏兵」這個名稱,如駐扎康布雷基地使用「暴風」飛機的第20聯隊,駐扎布雷姆阿廷基地使用「暴風」和「神秘」式飛機的第四聯隊,駐南錫基地使用7架「神秘」式飛機的第七聯隊等等。駐『第戎』基地的第二聯隊,還曾使用過「神秘」式飛機組成過5機、7機、12機編隊的隊形。直到1964年2月10日,「法蘭西巡邏兵」這個名稱才真正『私有化』,法國國防部長宣布:晉羅旺斯高級飛行學院的特技飛行表演隊取代原命名的各「巡邏兵」表演隊,成為唯一的法國空軍正式飛行表演隊,這就是今天「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 從1964年到1981年,「法蘭西巡邏兵」一直使用的表演機種是由法國『富加』公司研製的CM.170S「教師」噴氣教練機,其進行的6、9、12機的表演堪稱表演機數世界之最。目前的「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使用的表演用機是其與德國聯合研製的「阿爾法噴氣」高級教練/攻擊機,主要進行7~8機的飛行表演。 「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常用的大編隊隊形有10幾種,如:8機十字編隊,8機人字形編隊,8機三角形編隊,8機菱形編隊,8機正方形編隊,8機T形編隊,8機「箭」/「燕」/「天鵝」形編隊,等等。主要的表演項目有:終點筋斗,三角形筋斗和菱形檢閱飛行,「協和」式飛機檢閱飛行和「箭」形飛行,「酒杯」形橫滾,對頭橫滾、「阿波羅」橫滾、「繞轉」、「旋轉木馬」、「集合」筋斗 、傘形解散、垂直上升、五機與四機分開交叉、五機與四機「奇齊克」交叉,扇形,重繞等等。其中不少表演科目式世界航空表演史上獨一無二的。 「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自組建以來,平均每年進行35~45場表演,至今表演總次數已經接近1200場。並以其精湛的技術為觀眾所稱道。
義大利 三色劍飛行表演隊表演隊於1961年7月1日正式成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飛行表演隊之一,它與英國的「紅箭」法國的「法蘭西巡邏兵」並稱為西歐飛行表演三傑。 「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的大本營在義大利北部的里沃爾托,目前使用的表演機是義大利自行研製的MB339A(PAN)雙座教練機。其飛行員來自義大利空軍各個戰斗部隊,並要求飛行員服役期不得少於6年,飛行時間不得低於1000小時。「三色箭」飛行表演隊在1961-1963年使用的是美製(也有講是加拿大仿製的CL13「佩刀」)F86戰斗機。表演時採用5+1陣容。從1964年起,「三色箭」開始裝備義大利菲亞特公司的G91輕型攻擊機(本頁第一行第一張圖片機型),同時表演隊的崢嶸也發展為9+1陣容。從1982年起,「三色箭」換用義大利馬基公司新研製的MB339A/PAN雙座教練/攻擊機。 「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的表演模式是編隊特技加單機特技表演,最有特色的表演項目是各種樣式的9機或者10 機編隊特技。表演空腸插入單機表演,單機表演最有名的項目是「醉漢」表演——以側滑做螺旋,這是一個難度極高的表演項目,至今還未見到其他國家的飛行表演隊能做到這個項目。「三色箭」飛行表演隊一般准備3套不同的表演方案,視當時表演現場的氣氛和其他有關條件而定。 「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經常在國內和國外進行飛行表演,也出訪過美國、西歐、非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重要的航空博覽會上都做過精彩的表演。它平均每年表演50多場次,總共已表演了1000多場。
俄空軍有「勇士」、「雨燕」和「空中驃騎兵」三支國際知名的飛行表演隊。它們組建時間只有11年、每年的飛行訓練時間只有50小時;而美國、英國的表演隊大都有30—40年的歷史,每年的訓練時間多達300小時;但是俄羅斯特技飛行隊的表演技藝絲毫不比美、英的飛行隊遜色,在某些方面還讓後者望塵莫及。
「俄羅斯勇士」成立於1991年,是俄空軍的外交型表演隊。與眾不同的是,「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惟一一支使用重型戰斗機進行表演的飛行隊,採用的是蘇-27UB型戰斗機,6架空中表演飛機已重達150噸。表演飛機都塗成了俄羅斯國旗的顏色,飛行隊有自己的標志——天藍色背景中的菱形盾牌。飛機的機器和尾翼前緣為紅色箭形裝飾,主機極具動感。垂尾上紅星和金黃色旭日光輝,是俄羅斯空軍的圖案。在作戰飛機上一般不在尾上噴塗,只在表演飛機上裝飾。
蘇-27被認為是當今世界現役戰斗機中機動性能最好,而「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則把其優異的機動性能發揮得盡善盡美。「俄羅斯勇士」表演的集體特技節目單上有「涅斯捷羅夫筋斗」、「加力盤旋」、「躍升半滾倒轉」「對頭跌升急降」、「鬱金花開」等等,個個驚險倫。尤其值得一提的,近些特技動作都在飛行速度800-900公里/小時、高度60-150米的低空完成的。難怪北約一位將軍在看完「勇士」的驚險表演之後驚呼:「我不希望在未來的空戰中碰上這些飛行員。」而其它一些飛行表演隊由於飛機性能的局限,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更令人吃驚的是「俄羅斯勇士」每年的訓練時間只有50小時左右,表演次數也僅為數十次。而大部分國家的飛行表演隊如英國的「紅箭」、美國的「藍天使」、法國的「法蘭西巡邏兵」都已有30-40年的歷史,它們每年要完成300個訓練小時,作飛行表演100-150次。盡管如此,「俄羅斯勇士」仍以其精湛的技藝征服了國外觀眾。
然而,「勇士」也有落難時。1995年12月12日,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5架蘇-27戰斗機,在結束了馬來西亞國際航展的返途中,有3架飛機在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上空神秘地失蹤了。金蘭灣的悲劇奪去了俄空軍4名優秀特技飛行員的生命。這是俄空軍歷史上慘痛的一天,也是世界特技飛行表演史上悲痛的一天。
俄羅斯空軍「雨燕」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91年。「雨燕」飛行表演隊的前身是莫斯科庫賓卡基地的空軍。庫賓卡基地是俄羅斯殲擊機飛行員心中的聖地,是提高飛行員飛行技能的航校。長期以來,這個飛行團肩負著雙重任務,完成正常的飛行訓練以及為外國代表團進行飛行表演、展示新飛機的性能。1991年在該團的基礎上成立了專門的飛行表演中心。1995年,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的閱兵式上,「雨燕」與另兩支空軍飛行表演隊「俄羅斯勇士」、「空中驃騎兵」一起編隊飛越莫斯科上空,贏得陣陣掌聲,被譽為俄空軍的驕傲。
「雨燕」飛行表演隊使用的不是專門用於表演的體育飛機或教練機,而是真正的現代戰斗機:米格-29。這種性能優異的戰機使得「雨燕」顯得更加靈巧,而「雨燕」飛行表演隊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要向全世界顯示自己的飛機,吸引國外的買主。近年來,許多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對俄羅斯先進的米格-29戰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訂貨購買,「雨燕」飛行表演隊在其中功不可沒。6機表演是「雨燕」飛行表演隊的拿手好戲。在留空的28分鍾之內,他們安排了大量的各種編隊的特技節目。他們表演的特技有「疊羅漢」「錘子」、「星星」、「箭」、「十字架」等。「雨燕」飛行表演隊所有的空中節目都是飛行員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每一個新特技動作預先通過計算機模擬、計算,然後長時間訓飛。這以後才有可能進入表演節目單。「雨燕」飛行隊的一個絕活是6架米格—29帶著未收起的起落架,開著著陸燈完成驚險的空中翻筋斗動作。據說,這是從一次飛行事故中得到的靈感。當時,一名飛行員駕機起飛後翻筋斗時忘了收起落架,返回地面後才發現這是「錯誤飛行」,但實踐證明米格—29具有完成這種超危險動作的性能,後來,「雨燕」決定在自己的表演單上增加這個表演節目。
「雨燕」飛行表演隊的過人之處還在於他們驚人的巨變能力。一次,「雨燕」飛行表演隊轉飛泰國,在中途機場加油起飛後,飛行員習發現,新加的燃油是另一種型號,比通常的航空燃料燒得快。最後降落時,由於燃料耗盡,「雨燕」們不得不在非正常情況下著陸,且只能一次成功。偏偏天公不作美,機場上空天氣與預報不相符,能見度不到500米。在既不熟悉機場狀況,也不了解附近地形的情況下,所有「雨燕」們還是沉著地將飛機安全降落,表現了高超的駕駛技術。
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不用多解釋了吧!中國人都知道啊~ 中國人解放軍八一飛行表演隊自1962年1月25日建立起,先後使用過殲五、殲六、殲教五、殲教七、殲七E等5種機型。
⑷ 表演飛機噴的彩煙對環境有污染嗎
表演飛機噴的彩煙對環境沒有污染。
通過不懈的努力,彩煙終於做到了顏色正、濃度高、時間長,滿倉狀態下能在空中釋放7至8分鍾,達到「橫貫天際」的效果。「而且,我們的彩煙劑是綠色環保的。」曹振忠說,他們從服裝染色劑中找到靈感,配製成了無毒無污染的彩煙。
曹振忠介紹,拉煙吊艙的加裝相當於給飛機掛上了一個副油箱,飛機的氣動外形改變,機動性能大受影響,難以保證大載荷、高強度、大動作的表演飛行。「我們正在加緊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關鍵性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夠為觀眾奉上更加絢麗的表演。」曹振忠說。
(4)八一表演機為什麼要塗成這顏色擴展閱讀
作為空軍最早組建的加油機部隊,他們團把實現「隨時段升空、隨空域加油」能力作為目標,航跡遍布大江南北,已逐漸走開訓練加受油向戰術加受油、陸上空域加受油向海上空域加受油、晝間加受油向夜間加受油轉變的新路子。
「與實戰化訓練相比,閱兵時模擬空中加油狀態的難度其實更高。」朱志傑解釋,空中加油都是在氣流穩定的高空進行,而閱兵時500米高度的氣流非常不穩定,不利於保持梯隊的飛行狀態。
「這種難度,不僅是猶如在顛簸的車里穿針,更體現在長時間對這種狀態的保持。」擔負加受油機梯隊受油機飛行任務的空軍某航空兵團團長張慶海說。
加油機與受油機在空中的距離為3米,而3米的距離正是空中加油成功的關鍵,在這個距離內受油機的接油器能順利對准加油機的給油器,則能保證加油成功,反之受油機就得快速離開加油機,放棄加油保證安全。
⑸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行表演
國際航空博覽會
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新裝」將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博覽會上首次公開亮相。作為世界上除美國「雷鳥」、俄羅斯「雨燕」外,少數用第三代戰斗機進行特技飛行的表演隊之一,這張全新的國家「名片」,承載著弘揚空天文化、展示大國空軍形象的使命。
空中儀仗
八一飛行表演隊有著鷹的翅膀,鴿的使命,始終是人民空軍的「窗口」,國家形象的「招牌」。這群「藍天舞者」,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希望,他們不僅活躍在國家重大活動場合,還頻頻亮相民眾之中,成為大力培育敢打必勝、爭第一扛紅旗的「空中近衛軍」作風,弘揚空天文化的使者,不斷擴大中國空軍影響,展示著卓越形象,喚起全社會維護國家空天安全的憂患意識和思想共鳴,贏得全社會對空軍對祖國的熱愛。
亮麗塗裝
殲—10表演機的「新裝」,是在綜合分析世界主要國家空軍飛行表演隊表演機塗裝,以及我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表演機塗裝變化基礎上,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深入調研論證形成的。整個塗裝以「利劍」為主題,體現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中國空軍制勝空天、捍衛國家利益的「亮劍」精神,體現了三代戰機的威猛氣勢。殲—10表演機的多維、動態設計風格,彰顯威猛、凝重、高傲的獨特氣質,從整體視覺和深刻內涵上傳遞著凌雲壯志、翱翔九天的信心和責任,濃縮了國家和空軍文化的精髓,體現出大國空軍的恢宏氣魄和嶄新風貌。
高難飛行動作
飛行是勇敢者的游戲,特技飛行表演則是勇氣與智慧的完美結合。六機三角隊、四機菱形編隊、五機開花、雙機對頭……此次航展,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將上演的一個個無比驚險的動作,透出飛行員過人的膽識和勇氣。機翼間隔0.5米至1米、垂直1至2米、高度差基本為0,不能出現哪怕是極小的誤差,顯示出飛行員追求卓越、密切協作的品質和精神。他們爐火純青的技藝,已與國際三代機表演隊不相上下,他們崇高可貴的品格,足以比肩任何飛行表演者。飛行表演如此,國家發展亦如此,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無私奉獻、積極進取、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精神,正是一個大國、一個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強大精神支柱。
優秀飛行人員
戰斗機飛行員,本身就是飛行員群體中的精英,表演飛行員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駕駛技術和鋼鐵般的心理素質,源於孜孜不倦的學習、刻苦耐心的磨練和超越自我的勇氣。而這些素質,是各行各業成就優秀人才的必備條件。一個大國的前途命運,取決於人才的質量。這些優秀飛行員,是中國新一代青年的傑出代表,他們所具有的高素質、高能力,是全民素質水平的集中體現,是國家人才面貌的生動展示。這樣一批批優秀人才的興盛,正是民族騰飛的希望和大國強盛的根基。
出國表演
在第九屆珠海航展開幕前夕,中國人民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所在師師長嚴峰於2012年11月1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八一飛行表演隊現已具備了出國飛行表演的能力,並有計劃在合適的時候走出國門飛行表演。
⑹ 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九大著名表演隊之一嗎
不是,世界九大著名表演隊全是歐美的,亞洲一個沒有,不過評的時候就有偏見,就和世界七大奇跡一樣不能代表實力排名
⑺ 國慶閱兵八一表演隊表演飛機是什麼型號
現役是殲-7GB,有傳言會換裝殲-10。但是從目前拍攝的演練照片來看,還是殲-7GB。殲-7是二代機,殲-10是三代機。飛行員換裝需要一個過程,不是想換什麼就換什麼的。
就跟你開慣了夏利突然讓你開賓士一樣,多少會有些不適應。這個不適應放到戰斗機上,就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
⑻ 為什麼中國軍機機身上印有「八一」
不是!那是八一飛行表演大隊吧!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組建於1962年1月25日,當時稱「空軍護航表演大隊」,1987年被重新命名為「八一飛行表演隊」,其主要任務是對外迎賓和禮儀特技表演飛行。人員組成非常嚴格,只有空軍飛行員中的佼佼者才能入選。
「八一」飛行表演隊是世界四大第三代超音速飛行表演隊之一,主要任務是對外迎賓和禮儀特技表演飛行。「八一」飛行表演隊僅承擔國際表演任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