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為什麼顏色好看
『壹』 魚玄機的哪首詩體現出了女性意識
《賣殘牡丹》詩中就飽含著自贊自惜之情:「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那堪染路塵。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魚玄機自比國色天香的牡丹,本有高貴的顏色,濃郁的芬芳,不幸生在路旁,遭受風雨襲擊,任人踐踏摧殘,也無人垂顧。如果能移至宮中,護以柵欄,細心培植,就會身價百倍,被視為珍寶。這首詩表面說花,其實滿含著女詩人的身世與傲性,以及對自我的肯定,她自信擁有美貌與才華,若碰上好的機遇,定會令世人驚嘆。
魚玄機除了肯定自己的才能外,也為其他女性鳴不平,一反刻意描寫女性美貌把女性寫成「夫貴妻榮」的附屬品或供觀賞的物品,認為女性是「禍水」的傳統,而重在表現女性的力量。這集中體現在她的懷古名篇《浣紗廟》中:「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范蠡功成身隱退,伍胥諫死國消磨。只今諸暨長江畔,空有青山號薴蘿。」春秋吳越相爭,越敗;在越王復國中,原為薴蘿山下民女的西施立了大功。但現在人們談起吳越相爭的歷史,只是樂於稱道範蠡與伍子胥,而迷惑吳王忘政的西施則被人們淡忘了,如今薴蘿山冷冷清清地佇立在大江之畔。詩人在詩中則一反前人的框架,既不責備吳王迷戀女色而亡國,也沒為其亡國開脫罪責,而是拋開了西施和吳王之間的關系,直接描寫西施自身的力量,歌頌了西施的才華和魅力,也肯定了西施的美麗動人。全詩立意新穎,在玄機之前沒有人對西施這樣寫過,這是魚玄機從女性自我審美角度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她不再以柳眉細腰的誇飾為滿足,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對女性的人格和力量給予肯定和贊美。在強大的男尊女卑的社會中,這種過人的膽識是極其可貴的。
魚玄機在新進士及第題名處發出了無限感慨:「雲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慕榜中名。」在春光明媚的季節,詩人登臨長安崇真觀南樓,適逢朝廷在此張掛新及第進士的榜文。詩人面對被視為知識分子平生第一快事的金榜題名,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她並非無能之輩,可是,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只是給男子提供了發揮才智的機緣,而羅衣女子無論有何等才學,也不能夠攀桂折枝,有所作為,無奈落得望洋興嘆。此詩表面上是怨恨自己不能身為男子而參加科舉,內里卻是在自恨其性別角色的背後,蘊含著對那個埋沒女子聰明才智的社會現實的怨怒,其深刻的含義,一般閨怨之作無可比擬。在封建社會,女子「懷才不遇」的問題似乎並不存在,與「懷情不遇」相比,它顯得微不足道,可這樣的不平之鳴至少說明,女子一旦遇到寬松的環境,她就會產生新的需求,也想在男性獨享的領域中得到嘗試的機會,渴望自我價值在社會中得到確認,這是魚玄機女性社會意識覺醒的表現。
『貳』 魚玄機漢服適合配什麼顏色的摺扇
魚玄機漢服,扇子的顏色搭配,建議參考服飾上的任何一款顏色。
就可以作為搭配顏色,就可以搭配出時尚和大氣感。
『叄』 顏值爆表的魚玄機為什麼要為又丑又色的溫庭筠殺人呢
一千一百多年前(公元871年)深秋的一天,大唐首都長安的一場行刑,引來了無數市民的夾道圍觀。凄風苦雨中,人們翹首眺望著囚車的來路,都想一睹那個特殊囚犯的芳容。因為她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她不僅是唐朝四大女詩人(另三位是李冶、薛濤、劉采春)中最美的那一個,還是把自己的道觀辦成風月場的風流道士。大唐許多官員名仕都曾投身她的寮房,都在她的道觀中上演過爭風吃醋的荒淫鬧劇。
她就是魚玄機,被按壓在斷頭台上待刑時,年僅二十七歲。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人們看到,她那被死亡的恐怖所籠罩的美,比想像中的更加驚人,一種罕見的美艷超越了死神的灰冷,煥發出浪漫詩意的風華。
她所以會被送上斷頭台,是因為鞭殺了一個與自己情人偷情的婢女。
關於這樁轟動一時的刑事案件,帶有正史性質的《北夢瑣言》只記載了一句話:「竟以殺侍婢,為京尹溫璋殺之。」而野史則對這句話中有話的話進行了合理的推測。
她在自己的道觀門口貼上「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告示,激情邀約天下有才情和膽量的男人。一時間,他的道觀門庭若市,聚滿了長安的名流文士。白天,他們在美艷絕倫的魚玄機相擁相伴中把酒品茶,切磋詩藝。夜晚,則匍匐在她妖冶的石榴裙下載歌載舞,尋歡作樂。而誰要是博得了她的歡心,魚玄機就會將他留宿道觀,與自己共度良宵。
在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裡,她就是這樣揮霍著自己的青春,放縱著自己的情慾,招搖成長安城傳奇般的話題,直到殺人走上不歸路。
焚香登玉壇,端簡禮金闕。
明月照幽隙,清風開短襟。
綺陌春望遠,瑤徽春興多。
殷勤不得語,紅淚一雙流。
雲情自郁爭同夢,仙貌長芳又勝花。
——《句》
這就是她在人生最後的時刻以血淚留下的句號,用生命寫下的絕唱。
『肆』 魚玄機從「才女」,到「淫姑」,為何最終墮於情、毀於色
魚玄機之所以最後甘願墮於情、毀於色,是因為她之前太過相信李億這個負心漢了。而魚玄機為情所傷後就看破了紅塵,乾脆放縱下去,才從一代痴情才女變成了一個盡情縱欲的道姑。
對於這件事,李億像個懦夫一樣沒有任何保護魚玄機的行為。而是編造了一番謊話把她送到了一個叫咸宜觀的道觀,讓她在那裡做了道姑。魚幼薇的「玄機」 二字,正是她的道號。魚玄機就真的在咸宜觀里痴痴等著李億,等了幾年後,最終是醒悟過來自己被辜負了。後來魚玄機便開始憑著自己的才華和容貌以詩會友,遇到順眼的客人便把他留下來一夜風流。但她的這種風流日子結束於她遇見另一個她喜歡的男人。魚玄機有一天發現這個男人和自己的婢女綠翹有染,便把綠翹打死了,而魚玄機也因為這件事被斬首,年僅26歲。
因此,魚玄機最終之所以會從一代才女墮落為半道半娼的「淫姑」,是因為她太愛李億,為情所困。而她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最後也是為情而死。
『伍』 唐朝才色雙絕女詩人魚幼薇,她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唐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長安,簡陋的小茅屋裡,一名女嬰呱呱墜地。
孩子的父親,飽讀詩書,卻又鬱郁難志,一生功名未成,是個標準的落拓士人。但他又不甘心,便把生平所學相授自己女兒。
她便是魚幼薇,也是後來驚艷整個唐朝的魚玄機。
1、師從家父
盡管家徒四壁,但老天為你關上一扇門,也會打開一盞窗。在魚幼薇這里,老天不僅僅開了一盞窗,而是弄了個落地窗,還是南北通透的戶型。
魚幼薇聰慧異常,5歲誦詩數百,7歲開始作詩,十一二歲時,她的習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成為人人稱道的“詩童”。力壓學霸老爹。
除了才學,顏值更是沒得說:濃暈蛾翅眉、額寬臉圓,發髻高聳。頭戴折枝花、身著浣溪紗。廣袖短襦,曳地長裙,衣袂飄飄。團購式迷倒眾才子。
『陸』 魚玄機從潔身自好到高樹艷幟,為何卻被三個男人毀掉了她的一生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魚玄機這個人太過於單純,經歷的事情太少了,才會有這樣悲慘的結局。其實魚玄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在古代的時候,女人地位是非常低的,但是唐朝的時候就是個例外,因為那個時候對於歌姬是比較看重的。所以那時候有很多的人家會刻意訓練自己家裡的女孩子,魚玄機就是再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所以她小的時候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好的,這也是她比較有才華的原因。但是建立在金錢上的感情怎麼可能會長久,沒過多久李億就移情別戀,然後就拋棄了魚玄機。其實那時候魚玄機就應該看透了,這世間的男子對於她而言都是靠不住的。後來她就遇到了陳韙,魚玄機被他在樂器方面精湛的技藝所折服,又一次對愛情產生了幻想,可畢竟是幻想,這樣的感情也是不可靠。魚玄機最後的結局真的是非常悲慘的,真的很讓人唏噓。
『柒』 唐朝四大美女有誰
四、魚玄機
魚玄機原名魚幼微,是唐代有名的女詩人,在當時,她與薛濤,李冶和劉采春曾經被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魚玄機也是有傾城美貌,出生平民,後來嫁給了李億為妾,但是由於受李億的原配夫人所妒忌,最終被李億無奈的拋棄。可憐一代才女,愛上溫庭筠,還沒有開始就註定沒有未來;不顧一切嫁給李億,最後也以悲劇收場,任是再強大的內心都已千瘡百孔了吧!
三、紅拂女
紅拂女,楊素的家伎,貌有殊色,手執紅拂,武功高強,後因不滿當時社會的一些不平,行俠仗義,成為當時人們津津樂道的一代女俠。紅拂女愛恨分明,敢愛敢做,一輩子追求愛與和平,經歷重重困難,最終與相愛的人——李靖相忘於江湖之間。
二、李裹兒
李裹兒,唐中宗李顯之女,韋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回眸一笑百生媚」,可見安樂公主之美實在令人沉醉。李裹兒十三歲時,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艷,聰明伶俐,李顯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李裹兒從小就養成了驕傲任性、蠻橫霸道的脾氣。
一、楊玉環
楊玉環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大唐第一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可見楊玉環有多美,楊玉環不僅美艷動人而且風情萬種,能歌善舞、智慧過人,可以說是十分討人喜歡,早年嫁給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後來嫁給了唐玄宗,可以說是十分受寵。這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捌』 有沒有人幫我把魚玄機詞賞析一下
賦得江邊柳
唐·魚玄機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此詩題為「賦得江邊柳」,柳、留諧音,柳樹容易生長,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表示挽留和祝福。此詩視角敏銳,畫面絕美,筆鋒老到。
首聯一二句,寫柳色、柳姿,語句對偶:「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翠色」,是指柳樹的顏色。「連」,不是一棵 樹,是一片。如果詩人想把自己暗喻成江邊柳,那麼「荒岸」這兩個字,就有意義了。秋天中柳樹的翠色,應該是衰老的顏色,也可以美,但它是一種蒼老的美,暗示著詩人已身心疲憊。草木枯黃的秋天,岸也是荒的。「荒岸」是想說明詩人自己的生存環境,環顧四周,不知哪裡是自己的人生歸宿。
詩人想:煙波渺渺,隱隱約約中,依稀能看見遠方的樓宇,這些樓宇才是詩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可惜,溫馨的家庭生活離自己太遙遠了,可望而不可及。
頷聯三四句,寫柳影、柳絮,語句對偶:「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岸邊柳樹的倒影鋪撒在水面,隨波搖晃,成了虛的東西,詩人眼前的處境夢幻迷離,一片茫然。飄揚的花絮落在垂釣人的頭頂,命運無非就是被人無情地摘扔而去,甚至不曾有過一眼相看,終歸被拋棄的擔憂湧上心頭。
頸聯五六句,寫柳根、柳枝,語句對偶:「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柳樹老了,根部潰爛,成了魚兒的避難所。在別人的眼裡,自己不再新鮮,已經成了他們的暫寄處,就像一個旅店,過往行客們,匆匆來也匆匆去。柳枝雖然能系客丹,但那是暫時的,客舟終要遠行。「枝低」就像詩人伸出的雙手,雙目企盼地牽扯著客人的角衣,結果無濟於事。
詩的前六句看似寫景,實則述己,寫江邊柳的秋色實是喻詩人自己的處境和命運。
尾聯七八句,寫心情:「瀟瀟風雨夜,驚夢復添愁。」詩人終於站出來,直抒胸臆。夢醒了,是因為有瀟瀟風雨;往事不堪回首,詩人猛醒之間,卻依然找不到人生的風標,無處可逃。風雨之夜,柳枝引起人的離愁,切合題意。
全詩在寫法上,通篇不著一個「柳」字,但句句寫柳,又暗喻自己的身世處境,情真意切,引人同情。歷來詩評家對此詩評價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