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腎區拔罐為什麼顏色會深一點

腎區拔罐為什麼顏色會深一點

發布時間: 2025-07-11 21:18:33

Ⅰ 後背痛是什麼原因

每個人都是從自己專業角度去分析疼痛,看到王醫生從心臟問題考慮的疼痛,我寫一下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

後背痛,我看到你的提問還是有點懵的,因為後背痛可分為上背部疼痛和下背部疼痛,按照正常來說下背部都俗稱腰痛,上背部才說後背痛,但是看到你的圖片,好像又是腰痛……(其實還有中間一段疼痛)

疼痛分析

我按照上背痛給你寫吧,這是我工作中常遇到的,不代表全部,供你參考!

筋膜炎

也可以叫肌纖維質炎,背部筋膜和肌肉壓痛過度緊張,有條索狀粘連,多發生於菱形肌區域,陰天會加重,可行按摩熱敷處理,可以得到改善。駝背的人由於菱形肌被過度拉伸也可以引起疼痛,可歸於此類!

胸廓出口綜合征

斜角肌緊張壓痛,可卡壓肩胛背神經,肩胛背神經有一個分支經肩胛提肌,會經過菱形肌的深面,查體在頸部斜角肌位置和後背肩胛背神經走向上會有明顯的壓痛。

C4-5頸椎間盤突出症

肩胛背神經在C5有起點,當椎間盤突出壓迫刺激C5神經的時候,也可以引起肩胛背神經的疼痛,做壓頂試驗的時候出現後背疼痛,可以確診。

耐心

疼痛的處理其實不麻煩,就怕找不出問題,診斷是做處理方案的基礎,醫生和患者都要耐住性子溝通,一定不要做一個一聽患者說是什麼病,就提供治療方案的醫生,也不要做一個上來就問這個病怎麼治的患者!

後背疼,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症狀,無論是上班族久坐、久站,還是彎腰駝背的老人,很多人都會有,以下列舉下後背痛的幾種常見原因。

一、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一組以冠脈血管狹窄或者閉塞導致的心臟缺血缺氧的疾病群。簡單來說包括不穩定心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這類疾病的典型症狀是心前區疼痛,但也有很多會有不典型的疼痛,如手臂、頸部、後背疼痛等。所以並不是說後背疼痛一定是後背局部出現了問題,當你出現後背疼痛,還伴有胸口疼痛不止、冒冷汗等,要特別警惕是否有急性冠脈綜合征。

二、急性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是由於主動脈血管內膜撕脫,導致血管內出血不止,嚴重者會出現出血性休克,如不積極治療,很快會引起死亡。24小時內不積極治療的,死亡率達25%,48小時內不積極治療的,死亡率則達到50%。而主動脈夾層,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後背撕裂樣疼痛,伴有雙上肢或者上肢與下肢血壓不對稱。

三、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自身的消化酶被異常激活,導致自身組織被被消化,引起上腹痛、惡心嘔吐、後背疼痛等症狀,其中重症胰腺炎未得到積極治療的,病死率也很高。這裡面最容易被忽視的症狀就是後背疼痛,不單單是會上腹痛。假如病人又有暴飲暴食及酗酒史,則特別要引起重視。

四、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是由於膽囊管阻塞或者感染引起的膽囊炎症。一般以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發熱等為主要症狀,體征有右上腹壓痛、反跳痛,查體有墨菲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挺多病人急性膽囊炎是以後背痛為主要症狀,也要留意。

五、腰肌勞損

在醫學上,腰肌勞損主要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骨膜出現損傷後,造成的炎症反應,此病多出現在30歲以上的人群。造成腰肌勞損的原因有久坐、久站、長期坐姿不良、提重物等,引起後背部局部的肌肉緊張,導致出現疼痛。故長期有不良生活習慣的,要多注意活動、避免久坐久站等。

六、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因為頸椎退行性病變、受損、椎體肥厚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頸椎病會導致局部肌肉、神經、血管受壓,會出現最常見的症狀是後背疼痛,還伴隨四肢麻木、頭暈、耳鳴等不適。

當然如果只是簡單的後背疼痛,大家無需過於擔心,積極調整作息習慣,保證良好的睡眠、睡姿、坐姿,適量運動便能改善。但如果長期出現後背疼痛不適,則要引起重視,注意排除相關疾病。

後背痛有很多,但我們最擔心其中的一個——急性冠脈綜合征!

臨床上有太多原因可以引起後背疼痛,包括頸椎病、膽囊炎、帶狀皰疹、脊柱、強脊、肺癌、腎臟疾病等等等等。

但我們在臨床最擔心就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為什麼呢?

因為急性冠脈綜合征最為凶險,死亡率高。

王醫生有必要再次給大家說一說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其實症狀差不多,只不過急性心肌梗死症狀持續不緩解,同時症狀要重一些,伴瀕死感等等。

心絞痛常常表現為後背疼痛,或伴有胸悶憋氣等症,每次持續2-15分鍾,含服硝酸甘油可明顯緩解,疼痛症狀消失。多於活動後發作,休息後能夠減輕。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休息時也發作。

如果後背疼痛持續不緩解,或伴大汗或伴胸悶憋氣一定要懷疑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您是後背疼痛,且與動動胳膊,深呼吸等沒有關系。而是和活動有明顯的關系。那麼一定第一時間就診,一定要排除急性冠脈綜合徵引起的胸痛!

切記!切記!

後背酸痛一般都會伴隨,頸椎病和腰椎增生等,大部分人都是因為久坐缺乏鍛煉引起,尤其體內濕氣較重的人。

如果是後背心臟部位突然出現放射性疼痛,則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般都是心臟病發作幾天前的反應和前兆,急易引起猝死。

後背主要分分布著督脈和膀胱經,一旦久坐或者受寒,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不暢,很多人摸一下會發現後背疙里疙瘩的或者按著特別酸痛的「筋疙瘩」,而督脈被稱為小周天,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經絡,二者一旦堵塞,後背就會出現酸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意思,其實就是經絡堵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刮痧拔罐的方法疏通經絡,把淤堵的地方刮開,主要刮督脈和膀胱經,在刮痧的時候淤堵厲害的地方會出現很多痧點,顏色深黑、紫黑等等,這時候就對出痧的部位進行著重的刮痧,還可以在出痧厲害的地方進行拔罐治療,一般一次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再者可以採用靠督脈和膀胱經的辦法,找一棵大樹(不方便的話門框也可以),用後背撞擊大樹,力量以能承受為好,由上至下,那裡疼就撞那裡,隨意就好不需要什麼復雜的要領,每次做個百十來下,隨著逐步適應再增加次數。一般第二天會感覺後背疼痛加重,這是正常反應不用擔心。

以上兩個辦法效果都非常明顯,經過幾次刮痧拔罐也好,靠大樹也好,就會發現後背不疼了,筋疙瘩小了,沒有了!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多堅持幾次,把後背的經脈徹底打通,別舒服了就放棄了,半途而廢!

當代 社會 中尤其是經常坐著工作的人群中,後背痛的情況時常會發生,那麼後背痛是怎麼引起的呢?

其實,有時候後背疼痛主要是由於長時間不正確的坐姿,如翹二郎腿、弓背伏案等導致肌肉疲勞,一般症狀較輕著不需要特殊治療,休息或者是局部按摩後就可以緩解。

頸椎病也可以引起後背疼痛,主要是由於頸椎變形壓迫局部神經引起的,而這部分神經可以反射到後背,出現後背的疼痛。

腰椎病變,例如腰椎退行性改變、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等病變,導致局部神經受壓迫、骨質增生、肌肉損傷等受累,進而出現後背疼痛。

內臟相關疾病也可以出現後背痛,如心肌梗死或者是心絞痛,除了會出現胸部疼痛外,還可以伴有肩部、後背的放射痛;肺部疾病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積液、氣胸、肺癌、胸膜粘連等也可引起後背痛;腎結石等腎臟的疾病,敲擊後背可以在腎區的相應位置出現叩擊痛;肝臟疾病、闌尾的疾病有時也可以引起後背部的牽涉痛。

外感風寒、風熱等邪氣,或者是長時間居住在寒冷、潮濕的環境,又或是洗澡時受涼等都會引起後背疼痛,這些原因導致的疼痛,貼貼膏葯或者是注意防寒、保暖就可以得到緩解。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後背痛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減少後背痛的發生,同時,對於由於疾病引起的後背痛根據誘因進行積極的對症治療,減少局部的疼痛症狀。

本期答主:徐霞,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 健康 知識。

後背痛的范圍太廣,提供幾個常見原因,對號入座。

一、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多為心絞痛發作或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放射至左後背部,為壓榨性、緊縮性及悶痛,心絞痛發作一般口含「硝酸甘油」約5-10分鍾可緩解,但急性心肌梗死時疼痛不能緩解,並伴有出汗、瀕死感等(梗死部位不同,伴隨症狀有區別)。

二、頸椎病:多為肩頸部及以下位置、脊椎兩旁酸脹痛及僵痛,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時疼痛明顯,活動後輕度減輕。

三、膽囊炎:為右上腹絞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處,疼痛呈持續性。多伴發熱、惡心、嘔吐等。

四、帶狀皰疹潛伏期:潛伏期最長可達20餘天,為灼熱感疼痛、過電樣疼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



五、神經痛及肋軟骨炎:多為陣發性過電樣疼痛等,多在體位改變時發生。

後背痛的部位?

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原因。

1. 常規的骨科問題 ,這種通常是刺痛、劇痛伴隨體位的改變,有明顯的劇烈疼痛。

比如肩周炎、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都會引起背痛。

長期站立或坐都會對脊椎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重復機械性的動作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疲勞。

2. 內臟疾病 ,此種通常鈍痛,不是很明顯,但會一直痛。

上背背心痛,很有可能是消化系統膽囊、胃炎、心臟引起輻射性疼痛;

腎臟疾病(腎炎、腎結石)容易引起下腰雙側疼痛。

婦科盆腔疾病、前列腺疾病會引起下腰酸脹痛;

執業葯師小茴香提醒

具體的後背疼痛, 不能盲目自行用葯,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治療 ,病因有很多,對因下葯才是康復的關鍵所在。

在平時的臨床工作和門診當中,背痛骨科病人當中相對多見,在成人當中多由肌肉勞損等引起,其他像頸椎病、肩周炎以及胸腹部等各器官病變、腫瘤轉移等都有可能引起成年人的後背部疼痛。

在網路上搜索了一下,這一類的文章比比皆是,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多看看,選取認為自己覺得有用的文章看看!

今天黑鍋主要給大家講講兒童及青少年後背痛的一個評估。

兒童及青少年的後背痛到底有哪些疾病需要提防?由哪些原因引起?可能提示什麼疾病?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就了解多一點了!

相比於成年人來說,後背疼痛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是一個相對少見的主訴!

大部分來看病的小孩,病因可能都是良性的,但時不時也會發現幾個存在先天性或後天性嚴重的病例。

在此,將兒童及青少年後背痛的評估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一、兒童青少年背痛的現狀

你可能會問,小孩子後背痛的患者多嗎?

只能說比例不多,但總人數還不少!可能的病也是可輕可重,所以不要覺得不可能是自己,概率這東西有時候挺玄乎的!

國外一項研究發現,在兒科急診就診的患者當中,存在後背痛的患者比例不到0.4%【1】,也就是說200個病人裡面不到1個病人是存在後背痛的。

而在發生後背痛的所有年齡患者中,又有一半的患者背部疼痛是由於骨骼肌肉創傷所導致,此外泌尿系感染及其他微生物感染佔9%、後背部無明顯原因疼痛的佔13%,其他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原因。

此外,一些研究還發現,兒童的書包過重也可能引起後背部疼痛,但並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這種觀點。

需要引起特別重視的是兒童的持續性或者逐步惡化的後背痛,這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腫瘤或者感染病灶!

聽到這里很多人開始認真了!在這個「聞癌色變」的年代!

有研究對61位因後背痛於骨科診所就診的兒童進行分析,其中有32個兒童存在嚴重的病變,這其中就有9個查出感染及腫瘤病灶【2】......

想一想,兒童後背部疼痛發生率較低,但如果您家小孩就是這低概率中的一員,而且是個腫瘤引起來的......那麼所謂的發生率,想想都是沒什麼意義的!

二、兒童後背痛需要注意哪些「危險信號」?

人體是個很神奇的生物體,很多時候身體存在病灶的時候,都會以疼痛等各種方式來提醒你,該去醫院看醫生了!

大部分人會去,而少部分人選擇相信自己,結果延誤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這一部分內容主要講述一下,兒童後背痛出現哪些「危險信號」時,提示可能存在嚴重的病變,要及時就診了!

1、年齡小

文章開頭說了,對於成年來說,背部疼痛可能由於長時間工作肌肉勞損所導致,但兒童青少年,尤其是小於4歲的兒童,這類患者很少出現這種良性的骨骼肌肉後背痛啊!

2、疼痛性質

如果只是痛一下,後面幾個月都沒事了,那這種疼痛可以稍微觀察一下。

如果存在反射到臀部及下肢的疼痛,那麼可能合並有脊髓神經根壓迫及脊柱椎旁壓迫神經的可能。

但如果出現了劇痛、持續性無間斷的疼痛、甚至夜間疼痛影響休息,日常活動影響生活時,就要注意了。

3、發熱、體重減輕

發熱可能提示身體內存在感染病灶。

發熱合並後背痛可能提示脊椎感染或者椎旁感染。如骨髓炎、脊柱膿腫等;

發熱合並體重下降,則考慮可能與惡性腫瘤有關了!白血病?淋巴瘤?等等這些都需要考慮到!(因為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

4、其他病史

既往的病史非常重要,醫生可以根據小孩的病史及目前的症狀作出一個初步診斷方向,才能在大海中把「確診」這根針撈起來!

既往有惡性腫瘤病史的兒童,如果出現後背疼痛,需要排除是否存在脊柱轉移的可能;

孩子有接觸過結核病人暴露史時,同時有背痛,那可能要排除一下脊椎結核。

三、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背痛有哪些臨床表現?

導致兒童背痛的各種原因通常情況下都會有自己一些獨特的臨床表現,快速正確的識別這些臨床表現,有利於家長們初步了解病情的輕重緩急,有利於早期就診治療。

1、如若是兒童單純的肌肉扭傷及拉傷所導致的腰背部疼痛,一般休息後可以好轉,疼痛有可能表現為類似壓迫神經的症狀,放射到一邊或者兩邊屁股;

2、如果是因為腰背部神經根壓迫所導致的疼痛,一般為劇烈的疼痛及點擊樣疼痛。咳嗽或拉大便等腹壓增加時,疼痛加重;平卧位躺下的時候疼痛緩解,站著坐著疼痛明顯;

3、如果早上起來疼痛加重,但起床活動幾下之後背痛存在緩解的話,那麼這種情況可能要排除一下是否存在炎症性疾病的可能了。比如說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腰背部脊柱解剖上出了問題,這種病人一般是早上睡醒症狀輕,起床下地活動後症狀加重的,需要引起鑒別;

4、後背部局部劇烈疼痛,疼痛范圍呈現「帶狀」分布者,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帶狀皰疹引起的後背疼痛;

5、腰背部疼痛同時伴有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是椎間盤突出患者的主要表現,典型表現為臀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後方及小腿外側;

6、如果存在全身疼痛,在老年人需要排除惡性腫瘤全身骨轉移、全身性的骨質疏鬆等相關疾病;

而在兒童中,如果出現全身疼痛,除了需要排除惡性腫瘤轉移外,還需要明確兒童的疼痛性質是否與曠課相關,排除是否存在疼痛擴大或者患兒故意隱瞞等原因;

7、最後再次強調一下:嚴重的持續性背痛,夜間持續存在,提示存在腫瘤、感染或神經根壓迫,尤其是腫瘤!

總結:

引起人體後背部疼痛的病因有很多。本文講述了兒童後背痛的診療思路,旨在幫助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早日識別自身疾病的嚴重性,早日就診。

之所以沒寫治療,那是因為引起兒童後背痛這個症狀的相關疾病很多,不同疾病的治療思路截然不同。

出現後背疼痛了,休息了幾天沒好,還是建議早期到正規的醫院看病,不要耽誤治療了!

後背疼痛通常是下腰背痛,引起後背疼的常見原因有:

1.急性扭傷

不正確的姿勢搬、抬重物,或腰部活動時肌肉未能適應、腰部活動范圍過大,會導致腰部扭傷,會引起背部疼痛。

2.久坐所導致的背痛

現在的年輕人伏案工作時間長,活動時間少,如果坐姿不當,辦公桌太高,手臂長時間抬起,就容易引起肩頸及上背部酸脹疼痛。

3.風濕

風濕病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後背疼痛, 天氣陰涼、風寒潮濕、後背疼痛加重。

4.腰肌勞損

長期彎腰或搬重物導致腰肌勞損,主要以腰背部(有時包括臀部)彌漫性疼痛,以兩側腰部、椎旁及骶嵴上更為明顯。其特點是晨起時疼痛明顯,活動數分鍾或半小時後緩解,但至傍晚時似乎因活動過多疼痛又復現。 5.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伏案工作者 健康 的疾病,它的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頸後和肩背疼痛、酸沉、上肢無力、肢體發涼、手指發麻,頭暈、惡心,耳鳴舌麻,心慌,局部多汗,甚至視物模糊。

6.內臟疾病引起的牽涉性痛

婦科盆腔疾病,前列腺疾病等可引起下腰痛,腎臟疾病如結石J瘤、腎下垂、腎盂腎炎及腹膜後疾病如膿腫,血腫等可引起腰背涌,肝股和心臟病可引起背部疼痛。

7.肩周炎

肩周炎起初只是局部疼痛,肩關節處酸痛,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會蔓延至整個背部,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紅腫,隆起等病相。

背部疼痛緩解方式?

1、休息

急性期以休息為主,使背部肌肉保持放鬆狀態。

2、正確的姿勢

避免不良坐姿及彎腰搬重物的姿勢,在疼痛緩解期應積極進行腰背肌的鍛煉,如小燕飛,可預防背部筋膜炎的發生。

3、伸展和放鬆

伸展和放鬆,以及定期訓練,釋放內啡肽進入你的大腦,這會創造快樂的感覺,也減少了身體的緊張,同時增強了肌肉。

4、靠牆站立

靠牆站增加背部的肌肉力量以緩解後背疼痛,背靠著牆站直,兩側的肩胛骨盡量向牆面靠攏,每次堅持3分鍾左右,這樣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和緩解以及預防背部疼痛。

5、熱敷背部

堅持熱敷背部能夠降低患各種疾病的風險,並且也可以有效緩解背部酸痛的情況,尤其是腰椎疾病的患者,可以採用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症狀。

運動骨科高志醫生提醒您:由於發生背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也隱藏著身體其它部位 健康 問題,請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再進行治療。

我們一般不會因為背痛而警覺,通常它也確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也不能就肯定地認為背痛不是大病,如果年齡不大、沒有做什麼事的人,卻頻繁背疼,就需要注意了,因為也許是你的身體在傳遞其他的信號。後背無故疼痛,也許是疾病的提示,你了解嗎?

1.循環系統有問題

肩背部位疼痛,且心臟有不適,可能是心臟出現了問題。這種肩背疼痛一定程度上表現為疼痛部位多位於胸骨後或心前區,可向肩部放射;常因體力活動而誘發或加劇,休息後會好轉;且疼痛持續的時間不長,應用血管擴張葯、吸氧後疼痛可迅速減輕或消失。心臟出現損害引發一些心臟疾病的時候,可能會伴隨著胸背疼痛的現象,其中比較常見會引起後背疼痛的心臟疾病,如心絞痛、心肌梗死等,這種情況就需要進行一個詳細的心臟檢查。

2.臀部不平衡

許多人不知道他們的臀部不平衡或者根本沒有聽說過臀部不平衡這個詞,其實臀部不平衡是指人的骨盆一側比另一側稍高,這種不平衡會導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腰痛,而且在鍛煉的時候往往會變得特別明顯。它會影響人體對某些動作的反應。例如,如果我們的左髖關節較高,而我們在左側做一個弓步,可能會覺得臀部肌肉拉得更緊。如果在鍛煉過程中持續背痛,最好去看看醫生。

3.腫瘤

一些腫瘤的發生也會導致背部疼痛的現象,而腫瘤引起的疼痛大多是屬於持續性,而且在夜間疼痛感會加重,另外疼痛症狀呈持續性加重,部分患者可觸摸到包塊。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腫瘤的存在,一般會引起後背疼痛的腫瘤,如骨腫瘤、直腸癌、肺癌等腫瘤,這些腫瘤在發生後會移植到肩部導致後背出現疼痛。

Ⅱ 【刮痧】刮痧症狀——痧的顏色

刮痧症狀與痧色解讀:


深紅色的痧痕揭示著身體的熱症,陽氣旺盛但需調和。鮮紅色則可能表示陽虛火旺,需要平衡體內熱量。令人擔憂的是,黑色痧斑暗示著寒症的存在,需要溫暖體質


紫色痧點可能與濕疹相關,而淡青發紫的區域則暗示著氣虛血瘀,內寒較為嚴重。紫黑色的痧痕預示著血瘀並發寒症,應引起高度重視。紫紅色痧象則揭示著濕熱體質,需要清熱解毒。


大面積的溫紫痧,往往揭示著心寒的信號,治療時需格外關注。刮痧的深度也能揭示毒素的層次:小點狀表示毒素停留在皮膚表層,大點狀則可能深入骨髓,需要更深入的調理。


身體區域的痧色語言:



  • 頭頸項區的痧色,反映著頭部和頸部的健康狀況;脊椎區的痧,揭示著睡眠質量的優劣。

  • 肩背區的刮痧,針對肩部不適;心肺區的痧色變化,昭示著呼吸系統的微妙變化。

  • 脾胃區的痧色,是消化問題的晴雨表,肝膽區則關注消化系統的整體平衡。

  • 腰腎區的痧色,指向內分泌的和諧;臀部骶椎區的觀察,有助於診斷坐骨神經痛等。

  • 肩胛手足區的痧,昭示著手足的健康狀況,如麻痛等信號。


背心肺區的刮痧顏色,暴露了感冒或胸悶的隱患;肝木區的痧色,可能是疲勞和肝硬化的預警;脾胃區的痧色變化,提醒我們注意消化系統的保健。


腎水區的痧色異常,可能預示著膀胱炎或水腫;臀部坐骨區的痧,反映月經失調等婦科問題;肩胛手足區的痧色,揭示了手麻、膝蓋痛等病症。


當大椎、頸椎、肩部和腰部的穴位出現疼痛或涼感,可能暗示著相關部位的問題。對於刮痧和拔罐,專業的手法如直按、間接和撮痧(如揪痧、扯痧、擠痧)是關鍵。頭面部、腹部和關節等部位適合刮痧,而挑痧和放痧則需由專業人士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氣滯毒素積聚可能導致頸椎病和頭暈,深色或起泡的肩頸刮痧提示毒素嚴重,及時治療尤為關鍵。記住,安全與專業是刮痧治療的首要原則。

Ⅲ 為什麼會得腎結石跟所在的環境氣候有關嗎

腎結石 結石是由於機體內膠體和晶體代謝平衡失調所致,與感染、營養代謝紊亂、泌尿系統異物、尿郁積以及地理氣候等因素有關。男性比女性容易患此症。年過30歲的人比年輕人更易患此病。兒童發生此病比較罕見。 疼痛可能會持續好幾天,在結石排出過程中可造成劇烈的腎絞痛。發生疼痛的部位就是腎結石的位置。結石較少時無明顯症狀表現,只在x光拍片時才可發現。結石較大時可出現同側腰痛、腎絞痛、尿內帶血等。腎結石偶爾也會卡在輸尿管內,阻塞一側的尿流。腎結石並發症為急性腎盂腎炎,嚴重者導致慢性腎衰竭。腎結石的復發率比較高,一旦你長過一粒結石,就難免會長第二粒。 改變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和減少結石的生長和發病。腎結石有若干種類,一旦你的醫師確認你的結石種類,下列方法有助於減少復發的機會。 家庭治療措施 ●多喝水 不論你的結石屬於哪一類,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攝取量。水能稀釋尿液,並防止高濃度的鹽類及礦物質聚積成結石。合適的飲水量是達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就算足夠。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烈日下工作,你需要喝2加侖的水。 ●補充纖維素 加食米糠,可以防止結石發生。 ●控制鈣的攝取量 結石中有兜%是由鈣或含鈣的產品形成的。如果你上一回的結石,主要是鈣的成分,則你得注意鈣質的攝取。如果你正服用營養補充晶,首先需要請教醫師是否必要。其次是檢查每天高鈣食物的攝取量,包括牛奶、乾酪、奶油及其他乳製品。牛奶及抗酸劑可能產生腎結石。 ●檢查你的胃葯 某些常見的制酸劑含高量的鈣。假使你患鈣結石,同時你也正在服用制酸劑,則應查此葯的成分說明,以確定是否含高鈣。若含高鈣,應改用別的葯。 ●勿吃富含草酸鹽的食物 大約60%的結石屬於草酸鈣結石。因此,應限量攝取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豆類、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甘藍菜科的蔬菜。也避免酒精、咖啡因、茶、巧克力、無花果乾、羊肉、核果、青椒、紅茶、罌粟子等。 ●多活動 不愛活動的人容易使鈣質淤積在血液中。運動幫助鈣質流向它所屬的骨頭。勿整天坐等結石的形成,應該到戶外走走或作運動。 ●熱敷 在腎區熱敷、拔火罐、電療,可以止痛。常洗熱水澡,也有利於排石。 ●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維生素A是維持尿道內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質,它也有助於阻礙結石復發。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攝取5,O00單位(Iu)的維生素A。一杯胡蘿卜便能提供10,055 Iu的維生素A。其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尚有綠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維生素A在高劑量時有毒。故欲補充維生素A之前,應先經由醫師同意。) ●注意蛋白質的攝取 腎結石與蛋白質的攝取量有直接的關聯。蛋白質容易使尿液里出現尿酸、鈣及磷,導致結石的形成。假使你曾患過鈣結石,應特別注意是否攝取過量蛋白質,尤其假使你曾有尿酸過多或胱胺酸結石的病歷。每天限吃180克的高蛋白食物,這包括肉類、乾酪、雞肉和魚肉。 ●少吃鹽 如果你有鈣結石,應該減少鹽分的攝取。你應將每日的鹽分攝取量減至2—3克。 ●補充營養素 ①氧化鎂或氯化鎂 每天500毫克。減少鈣的吸收。研究發現每日服用鎂,可減少90%的復發率。因為鎂和鈣——樣,皆可與草酸結合。但與草酸鈣不同的是,草酸鎂較不會形成疼痛的結石。 ②維生素B6 10毫克,每天2次。與鎂並用時,B6能減少尿液中的草酸鹽,這是腎結石中常見的礦物鹽。 ③蛋白質分解酵素 用量依照產品指示,兩餐之間使用。幫助消化正常。 ④ 維生素A乳劑或膠囊 25000IU。治療受結石損壞的尿道襯膜。 ●避免L—胱胺酸 如果你有腎結石病歷或目前正患腎結石.血避免L-胱胺酸。這種氨基酸的堆積可在腎內結晶,產生大型的結石,堵塞腎臟的內部。 ●多吃西瓜 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劑。要經常吃西皿,且要單獨吃,不與其他食物並用。西瓜有清凈體內的作用,但勿與其他食物同時食用。 ●限制維生素c的用量 如果你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應限制維生素c的用量。一天超過3-4公克,可能增加草酸的製造,因而提高結石的幾率。勿攝取高效力的維生素c補充物。 ●勿服用過多維生素D 過量的維生素D可能導致身體各部堆積鈣質。維生素D的每日攝取量最好勿超過RDA所定的400IU。 ●葯草茶 ①石葦冬葵茶 石葦30克,冬葵子30克,金錢草30克,水煎服,可排石。 ②玉米須茶 玉米須50克,車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每日分3次溫服。 ③ 葵心茶 向日葵梗心100厘米,剪成3厘米長的小段,水煎服,每天1劑,連服1個月。治結石伴血淋。 ●保健葯膳 ①藕節冬瓜湯 生藕節500克,冬瓜1000克,洗凈切片,加水適量煮湯服。一天服完。 ②冰糖核桃仁 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細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開水送下,可軟化結石。 ③ 赤豆粥 粳米、赤豆各50克,雞內金20克研粉。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時拌入雞內金粉,加適量白糖。每日2次食用。 ④魚腦石粉 黃花魚頭中的魚腦石30粒,研成細末,分10等份,開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⑤烏梅桃仁 烏梅每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飲水服用,對磷酸鹽結石有防治作用。 ●危險訊號 如果你有下列症狀,請去看醫生: *陣陣刺疼,從側部開始向腹股溝移動。 *反胃並嘔吐、多汗。 *尿中帶血。 如果同時伴有感染會有以下附加症狀: *發燒並感到寒冷。 *頻繁小便。 *排尿痛苦,尿液混濁,有異味。 *腰部或腹部的陣發性銳痛,這種疼痛也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徵象,如膽石症,盆腔炎性疾病或腸梗阻。 *你正在經歷排尿痛或排尿困難,這也可能預示著膽囊炎、性傳播疾病、陰道疾病、膽囊或前列腺腫瘤,應立即就醫。 *你發現肉眼血尿,這可能也預示著腎臟疾病、膀胱或胃臟腫瘤、或泌尿系或前列腺炎症(見前列腺疾患),應立即就醫。 *小便發灰並帶有惡臭。

Ⅳ 誰能告訴我腰疼和腎疼的區別!我不知道是腰疼還是腎疼,特別疼,躺下...

腰疼和腎疼的區別:

1、腎疼和腰疼的區別之部位區分:

腰部的具體位置是在人的胯上斜下的部位,在人身體的中間部分。但是腎的部位是在腹部的後方,右邊的腎因為要受肝臟的影響所以要比左邊的腎低。

/iknow-pic.cdn.bcebos.com/d439b6003af33a8763d6f37fcb5c10385343b518"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439b6003af33a8763d6f37fcb5c10385343b51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439b6003af33a8763d6f37fcb5c10385343b518"/>

2、腎疼和腰疼的區別之疼痛的表現:

腰痛的表現是平時彎腰後背方位會有些疼用,酸麻的感覺。那是腰疼的表現,腰部的問題反應在身體表面,腎疼的問題反映在內臟里的疼痛。

腎痛它是在腰部的腎部位疼痛的一種情況,腎在脊椎後面比較靠近一些腰部的。很多原因都會導致腎疼,像感染、勞累等情況都可以的。在發現後我們要及時找到病因,防止自己不注意然後導致了病情變得糟糕!

/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ddb3c15d25381f30e924fc36"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ddb3c15d25381f30e924fc3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ddb3c15d25381f30e924fc36"/>

(4)腎區拔罐為什麼顏色會深一點擴展閱讀:

產生腰疼的原因:

能引起腰疼的情況有很多的!突然給腰部增加重量的扭轉身體都導致腰疼。還有突然的以為也會造成腰部受傷,還有些情況是腰部的位置長時間受涼,最後會導致腰疼。腰疼的現象有「腰間盤突出、外傷、腰部勞損等」。

產生腎疼的原因:

腎臟病是產生腎疼的主要原因。腎臟病的發生不容易被檢測出來,腎病的前期它會沒有任何情況的,但是當症狀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病情就嚴重了。

一些預防腰疼腎疼的措施:

  1. 在溫水中泡澡,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鍾,最好搭配市面上發售的溫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減緩腰痛的痛苦。

  2. 緊張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間盤腫大而導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對防止腰疼有很大幫助。

  3. 長期對著電腦的久坐族,最容易患上腰椎、頸椎病,因此,日常工作時間,要保證坐姿端正,並且,不要長期保持一種姿態,適當的伸伸懶腰,將身體往座椅後面靠,起來活動一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增加鈣質的攝取,多吃豆漿、豆腐、優酪乳、牛奶等食物,藉著鈣質的補充,減緩骨質的流失,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Ⅳ 拔罐禁忌詳說

拔罐 也有著一定的規律和禁忌,只有遵照規矩來拔火罐,才能對身體產生良好的影響。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有關資料,希望您喜歡。

長時間拔罐會不會對人體有副作用?

一個簡單的例子給大家,要想讓自己干凈一些,穿的衣服要勤洗勤換,房間想要干凈舒適,就需要隨時整理清掃。其實我們的身體更是如此,要想少生病不生病,也要經常做一下 清理 ,拔罐是目前最為綠色,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調理方法。

拔罐過程中出現的水皰怎麼辦?

拔罐過程中出現的水皰,是體內病原體某種病毒外排的一種現象,也是強制 排毒 的一個方法,在排毒過程中不要抑制水皰的產生。有的人認為是留罐時間長才會出皰,就縮短上罐時間。其實出皰跟時間沒有關系,有的人還認為是火燒的,這些都是對出水皰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認識而已。其實出水皰是好現象,說明排毒快。在第一次上罐時,罐口就可能出現水皰,或膿水,出泡沫、凝血等現象,這些東西都是從肌體內排出的病氣及垃圾,起罐後可以將水皰用牙簽或針把膿水放出,用棉球及衛生紙輕輕擦拭即可。有條件的情況下沖個熱水澡,效果更佳(提示:不論你出多少水皰,洗澡都沒有影響,只會幫助你加速 血液 循環,這是最佳選擇。

拔罐的時間要多久?

不要問拔多長時間,要看你的病程有多長,如果你的病程很長,而且又比較重,那需要的時間 自然 就會長。俗話說的“病來如山倒”並不符合客觀事實,我們身體內的 疾病 是日積月累,年復一年而形成的,只是你沒有意識到,等到病情發作時,就已經晚了。

拔罐過程中的病灶反應為什麼都不一樣?

拔罐過程中的病灶反應,就是原有病的復發,甚至還有的感覺比以前病況加重,這就說明你在治療過程中不是醫治病源根本,而是一種抑制治療。

下面將拔罐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病灶反應現象總結如下。

頭部的反應情況有:頭疼、頭昏、 耳鳴 、眼紅、流鼻涕、牙痛、出鼻血以及噯氣、打嗝、吐白沫(肺、氣管病的反應)、掉頭發等,還有上、下牙出現一陣陣涼颼颼出風並伴有扎骨的感覺。

軀幹部的反應情況是:發熱、發冷、關節痛、盤骨抽搐、全身疼痛、。發冷時甚至蓋被都不感到暖和,直打寒戰。發癢,經常整宿地抓撓也不解癢,這一般是肺病治療的現象。更有甚者,有時全身不能動彈,腿腳不好使,這一般是腰腿病治療中的表現,反應時間很短。發熱的情況一般是低熱,持續的時間一星期至一兩個月都有,這是自身免疫力在與病灶斗爭的過程中出現的反應。

腳部的反應情況有:腳臭、膿皰、爛腳丫等。一般腳部的反應是腎病和 心臟病 引起的。

疾病的種類多種多樣,程度不同,病灶反應的現象也不盡相同。採用排毒拔罐療法,要事先知道可能出現的病灶反應,才不至於出現時被動,不知所措。還有許多的病灶反應現象,都要靠每個人自己去體會,去總結,當您體會到了,才會真正理解它。

拔罐子後是否可以洗澡?

有條件的,拔完罐子後最好洗個熱水澡,幫助血液循環,自己也會感覺非常舒服,即使身上起皰,或都多麼慘不忍睹也沒有關系(指成人),都不會感染,前幾分鍾會疼,過一會就好了,而且也不會受風。夏天我們都是開著窗拔罐子的,沒有那麼多的講究。罐子拔一段時間,會用脫皮的表現,是推陣出新,是正常現象。多洗澡也可以幫助死皮脫落。

拔罐療法能每天都在一個部位重復上罐嗎?

上罐後,很多人都會出現出皰、出膿水、出泡沫、出凝血,還有很多其它異物的現象,但也不是絕對的,過因為年齡的差異,體內垃圾數量不同,排出物質的多少與狀態也存在不同。所以越年輕,身體越好的人拔起來痛苦越少。每個罐口的位置要堅持到不再出異物,結痂,痂脫落,不再起皰後,再按要求串位拔。

孩子到底可以上多少罐?

從古至今天 中醫 書上,有關拔罐的部分都說,一周歲以內的幼兒不適用此療法。1-5周歲的小兒每次只上1罐。廷續了這么多年的說法,讓很多人說得理直氣壯,還會加上一句“這是書上說的。”可是說這些話的人,應該是沒有自己做過吧。

太小的孩子不會乖乖地讓你上的,而且這樣的孩子也不需要留罐,只要閃一下就有很好的效果,拔一下腳心和大椎就不用吃葯了。大一點的就更不用說了,只要孩子接受,就可以按開罐圖拔,但是時間,要先隨孩子的感覺來,讓孩子接受是最主要的。

上罐有順序規定嗎?

上罐原則:從上到下上罐,從上到下卸罐,左右要對稱加罐。

為什麼說拔罐產生的創面不感染?

於這種排毒拔罐療法經常要起水皰,於是有許多人產生對起皰能否感染的懷疑。從拔罐療法的負壓原理上來分析,負壓產生的過程,也是真空滅菌的過程,罐內形成負壓,空氣減少,使細菌缺少生長的條件,所以不會發生感染現象。從排毒療法的機理來分析,也是不會感染發炎的,因為拔罐以後,經絡和體表皮部聯系更加緊密了,體內對體表可以發揮消炎的作用,因此,不必擔心發炎感染問題。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當病毒外排的時候,由於吸拔到皮膚表面的病毒不能完全轉變為膿水等雜物及時排出體外,以致於罐口部位出現紅腫,甚至有硬塊,並且紅腫面積較大等等現象。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意料不到的其他復雜情況,使疼痛加劇。這些都是病毒排出的表現,是正常治療的現象。只有堅持治療,堅持重罐,很快就會好轉。

拔罐前刺血是不是每天都可以進行?

如果病人可以忍受的話,可以每天在原來位置刺,即使每天刺血,那些血水和垃圾也不是總有的,但是會出得非常痛快,到各種垃圾出凈的時候你想拔都拔不出來。開始可以每天刺,東西沒那麼多的時候也可以改為隔天或隔兩天,後來也可根據人人情況定,沒什麼東西就不用總刺了,後期 神經 也會變得非常敏感,刺起來還是很痛的,但還是隔一段時間刺一下比較好,不出垃圾無形的病氣排的也快。

如果罐口部位的斑痕重,就應該堅持刺一段時間,這樣的地方瘀積的還是比較嚴重的,刺後往往還會出很多垃圾的,斑痕也會迅速變淺。

上罐時為什麼會產生疼痛?

上罐時產生的疼痛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罐口皮膚不能很快適應罐內壓力的變化而產生疼痛。在皮膚適應了壓力的變化以後,大約2~3分鍾,這部分疼痛就會消失。二是由前一次上罐引起的罐口部位表面充滿了皰,在重罐時,可能使罐口壓在皰上而增加患者上罐時的疼痛。這部分疼痛,只要手法熟練和正確,完全可以減輕甚至避免。也可以先採用小號罐,吸力大一些,再採用大一號的罐具重罐,可以減輕,或避免疼痛。起罐時疼痛的原因與上罐時是一樣的。如果使罐內的進氣的速度緩慢一些,分幾次進氣,就可以減輕疼痛感。採用負壓罐,可以減輕起罐時的疼痛,因為它不用手指按壓皮膚。由於留罐時間較長,在留罐這段時間內,病氣和體內垃圾排出,會使患者產生痛癢感。

一般情況下,患者火毒較重,這部分患者的罐口部位常常有疼痛感,並且因病情輕重不同,出病的快慢不同,疼痛的程度也不同。有一些患 風濕 病的患者,罐口部位出現的是癢感,並隨病情輕重和出病的快慢,癢的程度也不一樣。癢的感覺一般出現在疼痛之後。當體內垃圾基本排完,罐口部位不再出皰,開始結痂時,癢感逐漸強烈,這是病氣繼續外排的表現。出病毒、火毒、的現象是疼。出病氣、風濕的現象是癢。疼過以後開始癢,癢的程度逐漸加重,有的人感到奇癢無比,無法忍受,當病氣出完,癢感消失,才是真正痊癒。

哪些部位適合拔罐?

人之四肢,用來行走、工作和勞動,盡量不要上罐。如需上罐,也只能考慮充血性罐和瘀血性罐;人之頭部,頭發密,范圍小,只宜 針灸 ,也不宜上罐;人之胸腹,皮肉鬆嫩,上罐時疼痛較重,非必要不宜先上罐;人之背腰,盡量不同時上滿罐,否則影響躺卧休息。

人之背腰,肌肉平坦緊湊,各臟腑之俞穴皆在背腰。奇經八脈之督脈在背正中的脊椎線上。各臟腑皆在背腰對應有相應的上罐區域,如肝區、肺區、脾區、腎區、胃區等。在背腰兩側輪流上罐,既不影響人們的工作休息,又能減少治療時的疼痛。背腰是根治型拔罐治療時的首選區域。

為什麼心區要後上罐?

患有中重度心臟病的患者,病因各不相同,大都是由肝火、風濕、肺火等原因所致,治療時應當先掃清外圍病因。在疏通任督二脈的基礎上,再疏通肝、脾、腎、胃、肺區,將風寒和火毒的來源先清除,相應的經脈先行疏通,最後對心臟的體表皮部進行治療,心區是最後施治的部位,這是治療心臟病必須遵守的原則。心區包括前、後心區,尤以前心區最重要。不能使病氣和體內垃圾先從心臟部位排除,以免給心臟增加負擔,避免發生意外情況。這並不是說不能醫治心臟病,而是告誡讀者,治療心臟病時要慎重。

拔罐時為什麼要進行分流 措施 ?

人體氣血是沿經絡周而復始地運行,體內垃圾和病氣外排也要沿著這經絡從罐口部位向外排。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垃圾數量也會增多,所患疾病也可能不止一種,如果只從一個罐口部位排出,可能擁擠不堪,需要時間也長,以致發生紅腫、皰等現象。若罐口選擇其他合適的部位,疼痛較輕的部位還好,若選擇在肌肉鬆嫩,行動不便之處,則可能給患者增加疼痛。這時,就應該選擇其他合適的部位,將體內垃圾和病氣排出的通道增加一至兩個,以加快體內垃圾和病氣的排出速度和減輕患者的疼痛。

治療疾病時,在某個部位上罐,此罐口部位排除體內垃圾和病氣較多較急時,可在其他罐口部位開罐,以分散排出體內垃圾和病氣,這就是分流原則。至於再在何處開罐,可參考上罐區域圖和經脈公布圖,在同一經脈的循行路線上,再找一個相應部位開罐。這就是病氣外排時的分流措施。

如前所述,拔罐效果與吸力的大小和留罐時間的長短成正比經。但是有些情況下,出病太快,則疼痛加重,會使一些人承受不了。比如老年患者,體弱患者和重病患者。這時就不要出病太快,有意識地控制一下出病的速度,控制吸力不要太大,留罐時間不要太長,可將一次能拔除的病氣分兩次拔出。

“拔罐子容易成癮,不拔還難受”說明了什麼現象和道理?

病氣從罐口部位外排,即使起下罐子後,病氣仍從罐口部位排除,並不因起罐而停止,只不過力量小,速度慢一些而已,這是一個好現象,體內的病氣和體內垃圾的存在,經過吸拔後,此處經脈疏通了,所以病氣容易從此排除。這是拔罐療法能根治疾病的機理。每個人的病情不同,病氣和體內垃圾排除量也不同。有的患者排除量較多,有的患者較少。有的只是皮膚稍變顏色。所以,人體不管 健康 與否總有靠自身排不出的病氣和垃圾,可以用拔罐排除,經過吸拔以後經脈通了,病氣通過經脈排除,否則病氣就可能留在體內,阻礙氣血流暢,使身體達不到平衡。

拔罐後出現的痛癢感。在拔罐過程中,有的患者產生痛癢感,這是病氣和體內垃圾的排除,所以使患者產生痛癢感。一般情況下患者火毒較重罐口部位往往有疼痛感,並且因病情輕重不同,出病的快慢也不同,疼痛的程度也不同,有一些患風濕病的患者罐口部位出現的是癢感,並隨病情輕重和出病氣的快慢,癢的程度也不一樣。癢的感覺一般出現在疼痛之後,當體內垃圾基本排完,罐口部位不再出泡開始結痂時,癢感逐漸強烈,這是病氣繼續外排的表現。出病毒、火毒的現象是疼。出病氣、風濕的現象是癢。疼過以後開始癢,癢的程度逐漸加重,有的人感到奇癢無比,無法忍受,當病氣出完,癢感消失,才是真正的痊癒。

熱點內容
定製的洗手台為什麼要很長時間 發布:2025-07-12 02:06:21 瀏覽:487
為什麼痛風晚上比明天疼多了 發布:2025-07-12 01:52:38 瀏覽:815
微信連麥為什麼一直說網路不佳 發布:2025-07-12 01:49:29 瀏覽:692
為什麼手機裡面的圖片看不見了 發布:2025-07-12 01:43:53 瀏覽:924
一天沒吃東西為什麼也不餓 發布:2025-07-12 01:22:09 瀏覽:163
為什麼有的網站突然找不到了 發布:2025-07-12 01:15:30 瀏覽:87
為什麼是我的密保手機卻無法登錄 發布:2025-07-12 01:13:12 瀏覽:209
小米投屏為什麼看不了電影 發布:2025-07-12 01:08:22 瀏覽:717
瀚暉制葯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7-12 01:08:10 瀏覽:178
我為什麼要給孩子留個房間 發布:2025-07-12 01:06:27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