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袋為什麼要分顏色
1. 醫用垃圾袋顏色分幾種顏色用於那些廢棄物
設置三種以上顏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裝生活垃圾,黃色袋裝醫用垃圾,利器盒裝損傷性廢物。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分為以下5類:
1、感染性廢物。
2、病理性廢物。
3、損傷性廢物。
4、葯物性廢物。
5、化學性廢物。
醫院建立嚴格的污物分類收集制度,所有廢棄物都放入標有相應顏色的污物袋中,在裝滿3/4時有專職回收人負責封袋運送。
(1)輸液袋為什麼要分顏色擴展閱讀
醫療垃圾在運輸過程中不允許有任何滲漏、溢出等,而且另時存放不能過久。醫療垃圾的處置人員在其進行專業培訓基礎上要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所有這一切工作,將確保醫療垃圾處置順利進行。
醫療垃圾的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一系列工作均應按章辦事。從醫療垃圾產生的場所開始至焚燒處理場進行焚燒無害化處理的全過程要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要堅持用嚴管理、科學管理。
首先從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垃圾要有嚴格區分標識,一般醫療垃圾裝入黃色塑料袋,有害廢棄垃圾放入紅色塑料袋,傳染性垃圾放入白色塑料袋,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銳器垃圾放入硬容器內。
2. 哪些輸液需要避光使用
需要避光輸液的注射劑有以下九大類:
1、維生素類葯物:復方維生素注射液、維生素B1注射液、維生素B12注射液、維生素B6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和葉酸。
2、噻嗪類葯物:鹽酸異丙嗪、鹽酸氯丙嗪。
3、喹諾酮類葯物: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依諾沙星、氟羅沙星。
4、酚類葯物: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嗎啡、酚磺乙胺等。
5、芳胺類葯物:對氨基水楊酸。
6、含有不飽和碳鍵的葯物:兩性黴素B。
7、抗腫瘤葯物:順鉑、環磷醯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黴素、絲裂黴素、表柔比星、長春新鹼、高三尖杉酯鹼、紫杉醇、長春瑞濱、依託泊苷、多西他賽、利妥昔單抗、昂丹司瓊、亞葉酸鈣。
8、心血管葯物:硝酸甘油注射液、注射用硝普鈉、尼莫地平注射液。
9、其他葯品:甲鈷銨注射液(彌可保)等。
3. 輸液袋和血袋材質有什麼區別
輸液袋現在多採用三層或五層共擠輸液用膜,即三層或五層高分子材料(多為聚丙烯)採用共擠出方式壓製成膜,再製成袋。曾經也用PVC材料,但因其中多含有增塑劑如DEHP等致癌物,故現已為大多數廠家拋棄。
血袋多採用PVC材料製成。
4. 什麼葯物怕光,輸液時用黑布蒙著
1、易發生光化降解的葯物 1.1 硝普鈉。硝普鈉是一種速效降壓葯,水溶液不穩定。光照下分解加速。臨床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製成0.05%硝普鈉溶液靜脈滴注,在陽光下照射10分鍾就分解13.5%,顏色也開始變化,同時pH下降,室內光線下,半衰期4h.硝普鈉經光線照射後,生成激發態的硝普鈉。然後分解為水合鐵氰化鉀和氧化氮。水合鐵氰化鉀進一步分解,產生有毒的氫氰酸及普魯士藍等。因此該注射液應臨用前配製,避光滴注,並於12h內用完。 1.2 吡啶類葯物。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含有對光不穩定的結構,《中國葯典》(2005版)中對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的含量測定,有關物質檢查,溶出度測定均要求避光操作。光穩定性試驗表明,西尼地平光照條件下主要變成Z異構體,從降解產物的量來看。溶液光照4h與固體光照3天降解程度接近,說明溶液狀態下西尼地平的光敏感性增加。尼莫地平注射液為治療腦血管病的常用葯物,對尼莫地平輸液的穩定性及影響因素的正交試驗研究表明,光線對其在輸液中的穩定性影響最大,其次是輸液種類,最後是溫度,因此,使用尼莫地平輸液時應避光。 1.3 維生素類。維生素B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在可見光作用下發生分解而失去側鏈。水樂維他是水溶性維生素的復方注射劑,除含有維生素B2,還有B族的其他維生素、易氧化的維生素C及葉酸等,多為對光敏感的葯物。因此在葯物使用注意事項中特別強調: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時,應注意避光。 1.4 噻嗪類葯物。如:鹽酸異丙嗪、鹽酸氯丙嗪,在光、金屬離子、氧的作用下,極易氧化變色。臨床上在葡萄糖氯化鈉袋裝輸液250mL中加入復方氯丙嗪4mL,靜脈慢滴40h左右,發現輸液器終端濾器以上出現藍色絮狀團塊樣物質。該物質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呈雲霧狀藍色團塊,無結晶和顆粒狀物質。用同批號葡萄糖氯化鈉和相同量的復方氯丙嗪混合,在避光下保持24h,液體澄明,無變化;隨後將該袋輸液直接放在光照下照射1h左右即出現藍色絮狀團塊樣物質,2h整袋輸液出現較多的絮狀藍色團塊樣物質,形狀和顏色同臨床上出現的相—致,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逐漸變深。最終呈紅棕色溶液。所以復方氯丙嗪用於靜脈點滴時濃度不宜過高,盡快在短時間內用完,靜滴時須注意避光。一次配葯不宜使用時間過長,以保證用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5 喹諾酮類葯物。其注射液在臨床中應用廣泛。其中以喹啉羧酸類產品最多。但喹啉羧酸類葯物大多對光不穩定,易發生光解反應,使抗菌活性下降。近年來對喹諾酮類葯物的光促反應特性的研究結果提示:光促反應為放熱反應,在溶液狀態和有氧的條件下更易發生;光促反應不僅可產生降解物,也可以產物聚合,其反應速度與溶液的pH及葯物本身的結構有關。 楊亞莉等比較了司帕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水溶液在UVA光照下紫外光譜的變化,並根據HPLC法測定光照過程的含量,求出光解動力學參數T1/2,溶液中光穩定性順序為司帕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鹽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易對熱穩定,對光則較為敏感,易分解,在照度4500Lx的室溫條件下10天,分解約25%,且色澤逐漸加深。分解速率符合一級動力學過程,因此除出廠加用避光紙包裝外。在運輸、儲存、使用滴注過程中也應注意避光。 氟羅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遇光不穩定,在強光下極不穩定,遇光分解。放在自然光下1h,顏色發生改變,為淡黃色。提示此葯物必須避光保存並建議臨床使用此輸液時,應隨配隨輸,避光滴注。 除上述葯物外,氫化可的松、強的松、呋塞咪、利血平、鹽酸普魯卡因、黃芩素、維生素A等均為對光敏感的葯物。 2 易氧化的葯物 葯物的氧化作用與化學結構有關,酚類、烯醇類、芳胺類、吡唑酮類、噻嗪類葯物均較易氧化。 2.1 酚類葯物。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的葯物如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嗎啡等,在氧、金屬離子、光線、溫度等的影響下,易氧化變質。有些氧化後形成有色的醌類化合物。酚磺乙胺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採用正交試驗分析方法考察酚磺乙胺注射液在輸液中的穩定性,結果表明光線對酚磺乙胺的穩定性影響最大,其次為輸液種類及配伍溫度。提示臨床使用時宜避光。 2.2 芳胺葯物。對氨基水楊酸鈉(PAS一2Na)是常用的抗結核病葯。臨床常以8~12g溶於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在避光條件下2小時靜脈滴注完畢。但在滴注過程中,輸液顏色隨滴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深,以至不能供葯用。對氨基水楊酸鈉的顏色變化主要是由於其發生脫羧反應生成褐色的間氨基酚,再被繼續氧化形成二苯醌型化合物所致。此化合物的氨基容易被羧基所取代而生成3,5,3『,5』2四羧基二苯醌,呈明顯紅棕色。這種反應在酸性條件下尤易發生。其中間氨基酚無治療作用,其量的增加可進一步加速對氨基水楊酸鈉的降解;而二苯醌型化合物易引起不良反應。 因此,如溶液顏色深於配製時的顏色則不能再行滴注。該葯物無論是葯品說明書還是各類用葯指南都明確指出,靜脈滴注的溶液應新鮮配製,滴注過程應避光,溶液變色即不得使用。 2.3 含有不飽和碳鍵的葯物。兩性黴素B(Am B)屬多烯類抗真菌葯物,具有易氧化的結構。對其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穩定性的實驗考察表明,在8℃冷藏貯存24h,Am B含量下降小於2%,光照下25℃24h及34℃12h Am B含量下降均已大於10%,避光條件下24 h Am B含量下降低於10%.表明兩性黴素B的5%葡萄糖注射液在光照下不穩定。臨床使用Am B滴注時必須臨時配製,避光滴注。 3 抗腫瘤葯物 化療是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抗腫瘤的某些化療葯物由於具化學結構的特殊性,在滴注過程中由於有水的存在,可發生裂環、重排、水解、聚合、氧化、異構化等較復雜的反應,光照可催化上述反應的進程,因此我們應熟悉並掌握這類葯物的特性,使用過程中注意避光。 順鉑是被廣泛用於治療腫瘤的化療葯物。對順鉑注射液光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其光穩定性很差。在光照下,順鉑注射液會發生光水合反應和光氧化還原反應,色澤變化表現為黃色加深,直至金屬鉑析出,半衰期為3~6天。見光後會吸收一部分的光能,引發光化學反應,這是很多鉑族金屬配合物的特性。所以避光是保證順鉑注射液穩定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光照,包括紫外光、太陽光以及室內照明。同類葯物卡鉑、澳沙利鉑等在使用過程中也應注意避光。 環磷醯胺、阿糖胞苷、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黴素、米托蒽醌、絲裂黴素、表柔比星、長春鹼、長春新鹼、高三尖杉酯鹼、羥基喜樹鹼、紫杉醇、達卡巴嗪等抗腫瘤葯物對光、熱敏感,在日光、高溫、高濕條件下不穩定。上述化療葯物臨床使用溶解稀釋後,水溶液不穩定,光照加速反應。對阿黴素與4種常用輸液配伍後的穩定性考察表明,日照對其穩定性影響很大,10min含量即下降10%左右,溶液顏色也逐漸變淡。因此上述化療葯物在臨床滴注過程中應避光。 長春瑞濱、依託泊苷、拓撲替康、多西他賽、利妥昔單抗、昂丹司瓊、亞砷酸等葯物在光線照射下或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對葯物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滴注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光。
5. 紅色輸液袋是什麼
葯是怕光的,會改變葯性,所以採用的是避光輸液器,你看到就是紅(棕色)袋。
輸液加壓袋使用方法:
1. 血漿袋或輸液袋裝入輸液加壓袋夾層中,將血漿袋或輸液袋的懸掛繩子串入輸液加壓袋的吊環帶內,然後將它吊在輸液固定架子上。
2. 用手捏球充氣,氣體通過閥門、氣管,自行流入輸液加壓袋的氣囊內。
3. 輸液量的快慢大小可由輸液加壓袋充氣加壓的高,低自行調節
4. 待輸液結束後將氣閥門按下,氣閥即打開放氣,將儲氣囊里的氣體排出。
5. 如繼續輸液則重復上述動作。
6. 輸液軟袋,瓶屬於醫療拉圾嗎怎麼處理輸液軟袋用什麼顏色口袋
是屬於醫療垃圾,按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葯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一共5類分類放在黃色垃圾袋或黃色收集箱內,然後堆放在暫存間,等待醫廢集中處置中心的人來運走,醫療廢物在醫療機構暫存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48小時。更不能把醫療廢物丟棄在馬路邊或生活區的垃圾箱內。
7. 輸液袋是什麼材料
依據裡面裝的不同的葯物的吸著性及其他因素有不同材質的,一次性的塑料輸液袋和輸血袋是專門的醫用級塑料加工製作而成,目前聚氯乙烯和聚丙烯兩種材質應用最為廣泛!
傳統為PVC材質,聚氯乙烯,英文簡稱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單體(vinyl chloride monomer, 簡稱VCM)在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發劑;或在光、熱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應機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統稱之為氯乙烯樹脂。
PVC為無定形結構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較小,相對密度1.4左右,玻璃化溫度77~90℃,170℃左右開始分解[1] ,對光和熱的穩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經長時間陽光曝曬,就會分解而產生氯化氫,並進一步自動催化分解,引起變色,物理機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加入穩定劑以提高對熱和光的穩定性。
工業生產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萬~11萬范圍內,具有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隨聚合溫度的降低而增加;無固定熔點,80~85℃開始軟化,130℃變為粘彈態,160~180℃開始轉變為粘流態;有較好的機械性能,抗張強度60MPa左右,沖擊強度5~10kJ/m2;有優異的介電性能。其材質嚴格來說並不很適合裝葯品食品。
非PVC復合膜是由三層不同熔點的塑料材料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醯胺(PA)及多種彈性材料(SEBS),在100級潔凈條件下共擠出膜的。
內層:為完全無毒的惰性聚合物,化學性性穩定,不脫落或降解出異物。通常採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
中層:為緻密材料,具有優良的水、氣阻隔性能。如聚丙烯(PP)、聚醯胺(PA)。
外層:主要是提高軟袋的機械強度。目前市場上軟袋所採用的材料通常有聚丙烯(PP)、聚醯胺(PA)等。
另外,從膜生產工藝上要求,三層材料的熔點不同,從內到外逐漸升高,利於由內向外熱合,使其更加嚴密牢固,這也是優於PVC材料(高頻焊接由外向內進行)的一個方面。PP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氣阻隔性能,與各種葯液有很好的相容性,能保證葯液的穩定性。
8. 輸液空瓶應用什麼顏色袋子裝,如何處理
醫療垃圾都是用黃色垃圾袋。
輸液空瓶,不屬醫療垃圾,
隨便用什麼袋子都可以。
如果塑料瓶,
可以賣廢品。
9. 鹽水袋是什麼
鹽水袋指填充物是生理鹽水的容器。
一般常見的是在醫院輸液用到的輸液袋,輸液的容積一般在100ml以上,大者有1000ml,臨床廣泛用於重危症患者的搶救和治療。
還有一種就是隆胸手術里的填充物。胸部隆得越大,引致胸部的袋爆破的機會越大,如鹽水袋爆了,流出來的鹽水身體會吸收,不會有生命危險。
(9)輸液袋為什麼要分顏色擴展閱讀
鹽水袋裡的生理鹽水就是0.9%的氯化鈉水溶液,因為它的滲透壓值和正常人的血漿、組織液都是大致一樣的,所以可以用作補液(不會降低和增加正常人體內鈉離子濃度)以及其他醫療用途,也常用作體外培養活組織、細胞,是人體細胞所處的液體環境濃度。
生理鹽水的功效與作用
1、避免細胞破裂
生理鹽水的滲透壓和細胞外的一樣,不會讓細胞脫水或過度吸水而導致的破裂。
2、清洗傷口
生理鹽水其實就是低濃度的鹽水,經常用作清洗傷口,以及補充血容量。
3、糾正酸中毒
用生理鹽水和5%或10%GS溶液交替靜點的方法,能補充電解質、糾正酸中毒、克服酮中毒,又能補充水分及熱卡。
4、維持體液的張力
生理鹽水能供給電介質和維持體液的張力,可以用作補液以及其他醫療用途,也常用作體外培養活組織、細胞。
10. 請問現在醫院掛水使用的水袋,是用什麼材料的
目前醫院常見的用於靜脈輸液包裝的容器有:
玻璃輸液瓶、聚氯乙烯(PVC)輸液袋、非PVC輸液袋3種。
玻璃輸液瓶因無負壓,必須有回氣裝置,易產生氣泡,而且可能會帶入空氣中的微粒及微生物等原因,現已少用。
PVC輸液袋和非PVC輸液袋使用時無需回氣並可擠壓以加快輸液速度,同時節省存儲空間,因而在臨床廣泛應用。
理想的輸液包裝材料還應該無物質釋出及無葯物吸附。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不用增塑劑的非PVC復合膜靜脈輸液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