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粉顏色不同為什麼
『壹』 魚腥草顏色是深點好還是淺點好
1.顏色深淺和隔熱性、防紫外線功能的關系有的人認為淺色的汽車貼膜可以反射紫外線。紫外線的一種--長波紫外線能穿過人的真皮層,所以如果期望貼膜顏色反射紫外線是不可能;顏色深的汽車貼膜是不是可以吸收紫外線呢?紫外線是不能被平凡的顏色所吸收的,而且即使是吸收貼膜也是覆蓋在車體上的,間接的承受者還是車內操作者,所以貼膜的顏色其實和隔熱性、防紫外線功能沒有多大關系的,所以大家在選擇貼膜顏色的時候沒有必要太多考慮貼膜的顏色的。貼膜的隔熱性和防紫外線功能主要是由貼膜的質量決定的。2.汽車貼膜的顏色選擇主要是看車型和車主的愛好的如果您的車身本來是黑色,白色,銀白類的建議您不要貼耀眼的顏色的汽車貼膜這樣會讓您的汽車顯得很「花」,失去她原有的穩重,素雅之氣,而且如果您希望給別人以嚴謹和穩重的印象的話,給您的愛車貼上較為合適的顏色的汽車貼膜也是一種表達方式。
『貳』 種植的魚腥草顏色不一樣
一、選地整地魚腥草喜濕忌旱,除可利用邊角地或荒地外,更宜選擇排灌方便的旱地或水田種植。整地前先經犁耙,施入有機肥做底肥,栽前將1500—2500公斤腐熟有機肥加適量草木灰(每畝)施入種植溝內作基肥,並與泥土充分拌勻,再覆上3厘米厚的碎泥,待腐熟後(以免爛根),再翻整一次,並開成1·3—1·5米寬的低畦,再橫向挖好15厘米寬、20厘米深的種植溝,溝間距約25厘米。
二、種苗採集魚腥草主要利用地下莖進行無性繁殖。魚腥草有白莖和紅莖兩種,紅莖魚腥草香味更濃。一般宜於冬季將其粗壯的地下莖挖起作為種苗,並將其埋入鬆土下越冬,待翌年春季萌芽後,再挖起並截成小段(每段具2—3個節),然後進行栽種。
三、栽種管理「清明」前後栽種。每隔6—8厘米放一根種苗,隨即蓋上6—7厘米厚的碎泥,並酌情澆水。栽完後,注意保濕防旱。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一般可不必再追肥。必要時,也可在旺長期薄施一次糞水,以促進增產多收。日常管理的關鍵是保持土壤濕潤,切勿受旱,否則,須根多、品質差。前期注意除草,封行後不用除草。在苗高5厘米及封行前各施一次稀人糞尿。此外,在剛現花蕾時,宜及早摘除,並結合進行一次摘心,以抑制其徒長。魚腥草病蟲害極少,偶見根腐病,可用稀托布津溶液澆蔸。株高10厘米以上時,要及時培土,使地下莖長而白嫩。
四、採收 當地下莖達30厘米以上時可採挖,去葉,洗凈出售。
五、留種 採挖時,可留下細小的地下莖末梢,在地里讓其自然萌芽。也可選取粗壯的地下莖假植,供種用。若當年不採挖,要除去地上部分的莖葉以免凍壞,也有利蓄足營養,翌年再加培育後採收出售。
『叄』 新鮮魚腥草煮熟後湯變成了藍黑色,什麼原因呢能喝嗎拜託各位大神
新鮮魚腥草煮熟就是那種顏色,可以喝,要不是還不能喝呢。順便問下你煮的什麼湯啊。我只用來煮米湯。
『肆』 魚腥草是什麼好吃嗎怎麼弄會好吃
說到魚腥草,不少吃過此物的非西南人士都要忍不住皺起眉頭,表示這輩子也再不想沾邊了,食神就曾經看到一位東北人士大聲抱怨稱:「這是什麼鬼東西?濃重的苦味還帶著一股子魚腥!」對吃不慣的人來說,魚腥草的味道可以說是相當鬼畜,但魚腥草作為葯食同源的一種中葯,對於因熱受損的肺部來說,可就是一位好朋友了。同時魚腥草還可清熱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也不怪鬧非典那陣子,大街小巷都飄盪著一股魚腥草熬水的味道了。
主題:涼拌魚腥草
食材:魚腥草250克,苦蒜1小把,香菜、小蔥一把,干辣椒粉、白砂糖、醬油、陳醋、食鹽適量
做法:
1、將買來的魚腥草洗凈,掐成3-4厘米的小段後,加入1勺食鹽,用手和勻,腌漬約5分鍾入味;
2、將苦蒜、香菜、小蔥分別洗凈,苦蒜切碎,香菜切段,小蔥切蔥花備用;
3、將腌漬好的魚腥草用清水淘洗干凈,瀝干水分,將苦蒜、香菜、小蔥撒入盤中,加一點點白砂糖,加干辣椒粉、醬油、陳醋、少量食鹽後拌勻即可食用。
39食神烹飪提示:
1、魚腥草本身味道較濃,不易入味,因此涼拌前應當用鹽腌漬以入味,否則要放到第二天才能有味道了;
2、市場上干辣椒粉比較多,一般涼拌魚腥草用的是紅辣椒曬干炒熟後絞碎的干辣椒粉,在拌的時候醋可多放,酸味能夠將魚腥草的腥味壓住,讓人產生食慾,並凸顯出魚腥草的葯草香味。
39食神營養提示:
一、魚腥草味怪功效卻不是蓋的
魚腥草的主要產地在我國西南諸省,又稱折耳根、蕺耳根等,因葉有腥氣而被稱為「魚腥草」,而一般食用部是魚腥草的根部。中醫認為,魚腥草性微寒,味苦,無毒,歸肺經、膀胱、大腸經,可治療痰熱咳嗽、中暑、中毒等。現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在臨床應用上,魚腥草可用於治療肺炎、肺膿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肝炎、便秘和感冒發燒等,在實驗上對結核病變也有一定的治療意義。
二、魚腥草生吃熟吃效果不同
魚腥草可生吃,也可熟吃。生吃一般是加上辣椒涼拌,因魚腥草性寒,而辣椒性熱,兩者結合能夠取長補短,還能夠發揮魚腥草調理細菌、病毒感染的功用,如果是風熱感冒、皰疹或泌尿系統感染,以生吃為好。
熟吃一般可用於直接配合其他葯物煎服或用臘肉炒魚腥草。這種吃法較為溫和,也適合體弱的人日常食用。正常人平時把魚腥草當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見的吃法是涼拌吃,這種吃法適合大多數人。魚腥草性寒涼,老人和體弱的人,可以用燉雞的方法。放點香油,還有潤心的作用。產婦產後第一次喝雞湯的時候,放一些魚腥草能夠有效預防產後風。
三、不同魚腥草適合不同吃法
在選購魚腥草的時候,一般以嫩的為好,嫩的魚腥草顏色稍淺,用指甲輕輕一掐就能斷是最嫩的,如果沒有指甲稍微花點力氣掐也能輕松掐斷也比較嫩,非常適合用於涼拌。如果買到偏老的魚腥草,熟吃的方式更好,蒸熟後的魚腥草粉粉的,易嚼易吞咽。但如果是使勁掐也掐不斷的魚腥草就不建議再吃了,無論是營養價值還是口感風味都太差。保存時,新鮮魚腥草以塑料袋包裹,置於冰箱冷藏室中存放;干品則以密封容器包裝好,置於陰涼處存放。
『伍』 魚腥草洗了以後過一會顏色就變了變得黃黃的沒有沒有那麼白了咋回事
魚腥草從地里挖出來洗過後變黃,是正常現象。
魚腥草,是三白草科蕺菜屬植物。
魚腥草莖扁圓形,皺縮而彎曲,長20至30cm;表面黃棕色,具縱棱,節明顯,下部節處有須根殘存;質脆,易折斷。葉互生。多皺縮。展平後心形,長3至5,寬3至4.5cm;上面暗綠或黃綠色,下面綠褐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成鞘狀。穗狀花序項生。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以葉多、色綠、有花穗、魚腥氣濃者為佳。
魚腥草有清熱、利尿等功效。
魚腥草,別名側耳根、豬鼻孔等,魚腥草草生長於溝邊、溪邊及潮濕的疏林下,分布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採收,洗凈,陰干用或鮮用, 涼拌魚腥草是民間的一道傳統佳餚。
魚腥草菜譜:
魚腥草蒸雞
主料:嫩母雞1隻(重約1500克),魚腥草200克。
2.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蔥段、薑片。
做法:
(1)將雞去毛、內臟,腳爪洗凈,放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凈。將魚腥草去雜洗凈切段。
(2)取湯盆1隻,放入全雞、精鹽、姜、蔥、胡椒粉和適量清水,上籠蒸至雞熟透,再加入魚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籠。
魚腥草茶
主料:魚腥草500克
做法:
(1)將魚腥草擇去雜質,清水洗凈,瀝干水;
(2)魚腥草搗汁,煎煮一沸,去渣取汁,頻飲。
魚腥草茶的製作要訣:
(1)製作此茶可根據需用量的多少增加或減少魚腥草的用量,一般情況下魚腥草的用量為250克至1000克。
(2)此茶也可選用干品魚腥草,用量為30至60克,製作過程中干魚腥草洗凈後用冷水浸泡2小時後,煎煮一沸,去渣取汁,即可飲用。
涼拌魚腥草
主料:魚腥草;
調料:鹽、醬油、醋、白糖、雞精、紅油、干辣椒;
做法:
(1)將魚腥草的老根、須掐去,留下嫩白根及葉片,用清水多洗幾遍,洗凈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鍾,撈出控干水分待用;
(2)將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溫油中炸至酥脆,發出香味,連同油一塊倒入碗中待用;
(3)將魚腥草放到盆里,放入鹽、醬油、白糖、醋、雞精、紅油、炸好的辣椒油拌勻,即可食用。
涼拌魚腥草的特色:酸辣稍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貼士:食用時魚腥草只能吃白根和葉,食用時必須用冷水泡,消除異味。
『陸』 魚腥草長什麼樣,魚腥草圖片
一、株形
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大概在15-50公分之間,有明顯的腥臭味。它的莖下部伏地,在地下生根,上部整體呈直立狀,相對光滑,基本無毛。
『柒』 魚腥草怎麼樣做才好吃又營養
營養提示: 一、魚腥草味怪功效卻不是蓋的 魚腥草的主要產地在我國西南諸省,又稱折耳根、蕺耳根等,因葉有腥氣而被稱為「魚腥草」,而一般食用部是魚腥草的根部。中醫認為,魚腥草性微寒,味苦,無毒,歸肺經、膀胱、大腸經,可治療痰熱咳嗽、中暑、中毒等。現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在臨床應用上,魚腥草可用於治療肺炎、肺膿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肝炎、便秘和感冒發燒等,在實驗上對結核病變也有一定的治療意義。 二、魚腥草生吃熟吃效果不同 魚腥草可生吃,也可熟吃。生吃一般是加上辣椒涼拌,因魚腥草性寒,而辣椒性熱,兩者結合能夠取長補短,還能夠發揮魚腥草調理細菌、病毒感染的功用,如果是風熱感冒、皰疹或泌尿系統感染,以生吃為好。 熟吃一般可用於直接配合其他葯物煎服或用臘肉炒魚腥草。這種吃法較為溫和,也適合體弱的人日常食用。正常人平時把魚腥草當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見的吃法是涼拌吃,這種吃法適合大多數人。魚腥草性寒涼,老人和體弱的人,可以用燉雞的方法。放點香油,還有潤心的作用。產婦產後第一次喝雞湯的時候,放一些魚腥草能夠有效預防產後風。 三、不同魚腥草適合不同吃法 在選購魚腥草的時候,一般以嫩的為好,嫩的魚腥草顏色稍淺,用指甲輕輕一掐就能斷是最嫩的,如果沒有指甲稍微花點力氣掐也能輕松掐斷也比較嫩,非常適合用於涼拌。如果買到偏老的魚腥草,熟吃的方式更好,蒸熟後的魚腥草粉粉的,易嚼易吞咽。但如果是使勁掐也掐不斷的魚腥草就不建議再吃了,無論是營養價值還是口感風味都太差。保存時,新鮮魚腥草以塑料袋包裹,置於冰箱冷藏室中存放;干品則以密封容器包裝好,置於陰涼處存放。
『捌』 魚腥草葉面為何會形成一種硃砂紅色是光合作用增強受抑制還是其他原因
魚腥草 (herba houttuyniae)屬三白草科植物。名見《名醫別錄》。唐蘇頌說:"生濕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 。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 [拉丁名稱] Houttuynia cordata Thuhb. 【英文名】 HERBA HOUTTUYNIAE 【別名】岑草,紫背魚腥草,紫蕺,臭豬巢,折耳根,豬鼻拱,九節蓮,重葯,狗貼耳,肺形草,魚鱗真珠草,豬姆耳,秋打尾,狗子耳,臭草,野花麥,臭菜,熱草,臭質草,臭腥草,臭牡丹,臭靈丹,辣子草,奶頭草,草攝,紅桔朝,臭蕺 【來源】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味功用] 辛,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用於肺膿腫,痰熱咳嗽,腎炎水腫,白帶,尿路感染,癰癤。常用量15~25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搗攔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於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15~25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製法】除去雜質,迅速洗凈,切段,曬干。 【性狀】本品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 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麵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 [特 性] 蕺菜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莖上部直立,常呈紫紅色,下部匍匐,節上輪生小根。葉互生,薄紙質,有腺點,背面尤甚,卵形或闊卵形,長4~10厘米,寬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緣,背面常紫紅色;掌狀葉脈5~7條;葉柄長1~3.5厘米,無毛;托葉膜質長1~2.5厘米,下部與葉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開,無花被,排成與葉對生、長約2厘米的穗狀花序;總苞片4片,生於總花梗之頂,白色,花瓣狀,長1~2厘米;雄蕊3枚,花絲長,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由3個合生心皮所組成。蒴果近球形,直徑2~3毫米,頂端開裂 成分 全草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辛酸及月桂醛等,具有特殊臭氣。此外尚含有刺激性的蘸菜鹼。葉含槲皮甙。花穗及果穗含有異槲 皮甙。 【貯藏】置乾燥處。 [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肺炎雙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腎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於尿路感染的頻尿澀痛。 3.增強免疫系統作用,提高慢性氣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腫瘤作用,提高癌細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因本品含有揮發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適量 功用 內服有利尿、解毒、消炎、排膿、祛痰作用。據近年研究,本品水煎劑,粉劑,注射劑,對肝臟出血有良好止血作用,此值得進一步研究。又據中醫臨床經驗證明,對肺膿瘍,癰節等化膿性炎症有效。生嚼根莖,能緩解冠心病的心絞痛。 [柿癰吐膿痰] 鮮草洗凈,炒作菜吃。或用魚腥草36克 (鮮草),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肺熱咳嗽,咯痰帶血 (包括急性支氣管炎、肺結核)] 魚腥草18克 (鮮草36克),甘草6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 [小兒高熱驚風,大人肺炎,熱咳氣急] 魚腥草、黃荊條各30克,鉤藤9克,水煎服,小兒酌減。 [遍身生瘡 (包括多發性癰療等)] 魚腥草嫩葉和米粉做成餅,油煎食之。 [癰癤發背,疔瘡腫毒] 不拘已潰未潰,可用濕紙包裹鮮魚腥草,置於灰火中煤熟,取出搗爛,塗敷患處。 [黃疸發熱 (包括膽囊炎等)] 魚腥草150~180克,水煎溫服,據稱療效頗佳。 [心臟病,心絞痛,心痛撤背] 鮮魚腥草的莖每次用1~2寸放口中生嚼,一日2~3次,不但能緩解疼痛,持續久服亦有治癒的病例。 [婦女子宮內膜炎,宮頸炎,附件炎,赤白帶下腥臭,下腹痛等] 魚腥草30~60克 (鮮草加倍),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痧症腹脹,小兒疳積,食傷不化,腹痛瀉痢] 鮮葉或全草洗凈搗汁,每次用半調匙。溫開水沖服。 [癰疽不破頭、膿排不出] 將此草搗爛、塗貼於患部能出膿,故此草又名"代刀草"。(槍珠、彈片、竹簽、木刺進入肌肉,即以濕紙包裹本品,於火中煤熟,搗爛敷貼之,有吸出彈片、簽、刺之功)。 [項疽搭背,膿栓不出] 濕紙包裹鮮草,於灰火中娘熟,搗爛敷於患部,可吸出膿液,並有止血止痛、消炎防腐之功。 【鑒別】 (1) 取本品粉末適量,置小試管中,用玻棒壓緊,滴加品紅亞硫酸試液少量至上層粉末濕潤,放置片刻,自側壁觀察,濕粉末顯粉紅色或紅紫色。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迴流10分鍾,濾過。取濾液2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 滴,置水浴中加熱,顯紅色。 (3) 取本品25g,切碎,置圓底燒瓶中,加水250ml,連接揮發油測定器。自測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滿刻度部分,再加醋酸乙酯1ml,連接迴流冷凝管,加熱迴流4 小時,停止加熱,放置片刻,分取醋酸乙酯層,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對照品,加醋酸乙酯製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 【備注】 (1)魚腥草清熱解毒的作用頗佳,常與桔梗、鮮蘆根、瓜蔞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貝等用同用,治肺癰胸痛、咳吐膿血等症;與百部、鵝兒不食草、麥冬、蜂蜜等葯配伍,可用於百日咳。用於熱毒癰腫,可單味煎湯內服,也可用鮮草搗爛外敷。 (2)魚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鮮凈葉中有一股濃烈的魚腥氣,不耐久聞,故以氣味而得名。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時候,往往顧名思義,以為此葯氣腥味劣,難以下咽。這是未經實踐的原故。其實,此葯陰干後,不但沒有腥氣,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時,則揮發出一種類似肉桂的香氣;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紅茶汁,仔細口嘗,也有類似紅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澀味,毫無苦味,且無腥臭,對胃也無刺激性。魚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癰(肺膿瘍)的要葯。近年來在臨床應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用於大葉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及腸炎、腹瀉等疾患,頗有療效;本否又有利尿作用,故又可用於尿路感染、尿頻澀痛。 【摘錄】《中國葯典》 魚腥草 魚腥草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 ,的嫩莖葉,又名蕺兒 菜、折耳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魚腥氣,可炒食、涼拌或作湯。 魚腥草每百克嫩莖葉含碳水化合物6 克,蛋白質2.2 克,脂肪0.4 克, 鈣74 毫克,磷53 毫克,揮發油(甲基正壬酮、丹桂油稀、羊脂酸、月桂醛) 0.49 毫克,還含有魚腥草素、蕺菜鹼和多種維生素。 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扁桃體炎、肺膿瘍、尿路 感染等。虛寒症及陰性外瘍者少食。 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蕺菜、蕺兒根、摘兒根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莖葉搓碎後有魚腥味,故名魚腥草。魚腥草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區,西北、華北部分地區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長在背陰山坡、村邊田埂、河畔溪邊及濕地草叢中。魚腥草植株矮小,莖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狀莖生於淺層土壤中,白色,節上生根;莖上部直立,葉心形或寬卵形,常見綠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魚腥草生命力極強,直接用其根莖插於潮濕泥地,即可成活,並生根發芽,廣為繁衍。 在西雙版納,魚腥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蔬菜,當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見的吃法有幾種:一是將魚腥草地下莖除去節上的毛根,洗凈後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將嫩葉加入其中),放入醋、醬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涼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較重;二是將地下莖連同嫩莖葉一同煮湯、煎、炒或燉,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漬加工成鹹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開胃。 野生魚腥草腥味較重,初食者大多不適應,地下莖纖維多,適口性不理想,因此作為商品性蔬菜發展較晚。起初以魚腥草作為蔬菜食用的,多為知其功效的醫生。近年來由於受「回歸大自然」、「葯食同源」之風的影響,民間採挖魚腥草出售和作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風漸盛,尤其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開發利用魚腥草的規模不斷擴大,野生資源供不應求,市場價格較高。目前為了緩解供需矛盾,開始出現人工大量種植,並已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魚腥草由野草變為栽培作物後,由於生境改善,生長周期短,植株生長快,地下莖粗狀,澱粉含量增多,纖維含量減少,食用時鮮嫩可口,易於消化吸收,特異的魚腥味變淡,適口性增強,更受食者歡迎。 在西雙版納,魚腥草又是一種傳統葯用植物,民間醫師大多認為,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利尿涌淋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膿潰瘍、肺熱咳喘、熱痢熱淋、水腫、腳氣、尿路感染、白帶過多、癰腫瘡毒等症。所以,魚腥草在中醫處方中往往成為有關肺病、泌尿系統疾病的主葯。 現代醫學則對魚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認識:其特異氣味主要來源於魚腥草揮發油中的一種有效成分——魚腥草素(癸醯乙醛)。魚膽草素是魚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對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明顯抑製作用。此外,魚腥草還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魚腥草對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氣管炎、慢性宮頸炎、百日咳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對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療效。另外,魚腥草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白細胞吞噬能力,具有鎮痛、止咳、止血,促進組織再生,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魚腥草既可作為野生蔬菜進行產業化生產,深入開發利用,也可作為醫葯原材料,加工成西葯針劑或中成葯,因此目前具有較為理想的市場前景。 歷代本草著作對魚腥草的論述 《本草綱目》:散熱毒癰腫。 《本經逢原》:魚腥草方葯罕用,近世僅以煎湯熏滌痔瘡,及敷惡瘡白禿。又治咽喉乳蛾,搗取自然汁,灌吐頑痰殊效。《別錄》主蠼螋尿瘡,又雲多食氣喘,患腳氣人勿食。《千金》言:素有腳氣人食之,一生不愈。時珍雲:散熱毒癰腫,痔瘡脫肛,斷痁疾,解硇毒。合上諸治,總不出辟諸蟲毒瘡毒,即治痔瘡,亦是濕熱生蟲之患,專取穢惡之氣,以治穢惡之疾,同氣相感之力也。 《本草分經》:辛,微寒。瀉熱解毒,治瘡,斷痁疾。
『玖』 魚腥草的根為什麼會變色
魚腥草含有馬兜鈴內醯胺,加熱之後會產生變色
『拾』 魚腥草顏色綠點好還是黃立好
魚腥草的話我覺得顏色綠點的要好一點,因為顏色綠的時候它說明比較香嫩,而且在這個時候去吃他的話感覺還是比較好,在四川的話他就叫這折耳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