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氫黃酮為什麼沒有顏色
1. 與二氫黃酮反應產生天藍色熒光為什麼
與二氫黃酮反應產生天藍色熒光為什麼
黃酮類化合物顯色反應是與其分子中的酚羥基及γ-吡喃酮環有關.
如:1、還原反應(1)HCL-Mg 現象:泡沫處呈紅色.應用:黃酮,黃酮醇,二氫黃酮(醇)橙紅——紫紅.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濃鹽酸下會發生色變,故預先需對照排除.
(2)四氫硼鈉反應 方法:生成紫色或紫紅色.應用:二氫黃酮(醇)類專屬反應
2、與金屬鹽類試劑的絡合反應 分子中具有3-羥基,4-羰基或5-羥基,4-羰基或鄰二酚羥基的黃酮類化合物(1)三氯化鋁顯色應用:定性及定量分析 現象:鮮黃色熒光
(2)鋯鹽-枸櫞酸反應 應用:區分3-OH或5-OH黃酮 仍呈鮮黃色(3-OH);黃色溶液顯著褪去(5-OH)
(3)氨性氯化鍶 檢識具有鄰二酚羥基的黃酮.試劑:氯化鍶的甲醇液和氨氣飽和的甲醇液.產生綠~棕色~黑色沉澱.
(4)醋酸鎂顯色 應用:區別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現象:二氫黃酮(醇),天藍色熒光.黃酮:黃酮醇異黃酮,顯黃-橙黃-褐色
(5)三氯化鐵
3、鹼性試劑反應黃酮類化合物與鹼性試劑顯黃、橙、紅色.
4、硼酸顯色 具有5-羥基黃酮和6『-羥基查耳酮結構.試劑:草酸條件下,與硼酸反應,現象:黃色並有綠色熒光.(枸櫞酸-丙酮)(黃色無熒光)
2. 為什麼紅花在開花中期為黃色,開花後期或採收乾燥過程中顏色漸變為紅色或深紅色
氧化了
3. 試用電子理論解釋為什麼黃酮類多顯黃色,而二氫黃酮多無色
黃酮類化合物是否有顏色與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軛體系及助色團(如羥基等)的種類、數目以及取代基位置有關。黃酮的色原酮部分原本無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環後即形成交叉共軛體系,並通過電子轉移、重排,使共軛鏈延長。因而展現出顏色。而二氫黃酮不具有交叉共軛體系故而不顯色。
4. 如何鑒別黃酮,二氫黃酮醇和香豆素
顯色反應:
鑒別黃酮類化合物可用鹽酸-鎂粉反應顯紅色即可
而香豆素類化合物可用異羥肟酸鐵反應呈現紅色即可
二氫黃酮用硼氫化鈉還原產生紫色或藍紅色,可與其他黃酮區別。
5. 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分哪些類
蜂膠的特點就是含有大量而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現已從蜂膠中分離出的有20餘種,其中的5,7-二羥基-3′,4′-二甲黃酮和5-羥基-4′,7-二甲氧基雙氫黃酮,這些物質都是首次從蜂膠中發現,是蜂膠的特有成分。黃酮類化合物包括黃酮類、黃酮醇、雙氫黃酮類、二氫黃酮、二氫黃酮醇、異黃酮、二氫異黃酮、查耳酮、花色素等具有C6—C3—C6結構的一類化合物等,其生理活性多種多樣,早已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食品界的高度重視。
6. 2.黃酮類化合物有哪些顏色反應
黃酮類化合物顯色反應: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反應與分子中的酚羥基及γ-吡喃酮環有關。
(1)還原試驗
1)鹽酸-鎂粉(或鋅粉)反應:為鑒定黃酮類化合物最常用的顏色反應。多數黃酮、黃酮醇、二氫黃酮類化合物顯橙紅至紫紅色,少數顯紫至藍色,當B環上有-OH或-OCH3取代時,呈現的顏色亦即隨之加深。但查耳酮、兒茶素類則無該顯色反應。異黃酮類除少數例外,也不顯色。
2)四氫硼鈉(鉀)反應:NaBH4是對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專屬性較高的一種還原劑。與二氫黃酮類化合物產生紅至紫色。其他黃酮類化合物均不顯色,可與之區別。
(2)金屬鹽類試劑的絡合反應
1)鋁鹽:常用試劑為1%三氯化鋁或硝酸鋁溶液。生成的絡合物多為黃色(λmax=415nm),並有熒光,可用於定性及定量分析。
2)鋯鹽:用來區別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3或5-OH的存在。加2%二氯氧化鋯(ZrOCl2)甲醇溶液到樣品的甲醇溶液中,若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有游離的3-或5-0H存在時,均可反應生成黃色的鋯絡合物。但兩種鋯絡合物對酸的穩定性不同。3-OH,4-酮基絡合物的穩定性比5-OH,4-酮基絡合物的穩定性強。當反應液中接著加入枸櫞酸後,5-羥基黃酮的黃色溶液顯著褪色,而3-羥基黃酮溶液仍呈鮮黃色。
3)三氯化鐵反應:多數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可呈藍色。
7. 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在鹼中先顯黃色一段時間後顯深紅紫紅色的原因是
二秦黃酮類化合物在鹼中鮮鮮黃色,一般時候現身紅色紫色的原因是?含有別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