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沙丘男主為什麼變藍眼睛

沙丘男主為什麼變藍眼睛

發布時間: 2023-03-22 02:31:51

1. 想知道《沙丘》有第二部嗎

《沙丘》是有第二部的,因為華納傳媒負責人安·沙諾夫在采訪中暗示《沙丘》將有續集,「如果你看到了電影的結尾,你應該就知道會不會有續集了。

所以這枝弊派一回答基本肯定了《沙丘》續集的存在,因為《沙丘》原本就計劃改編成上下兩部,第一部僅展開了一半的故事。續集有望以贊達亞飾演的弗雷曼人契妮為主角,故事圍繞她展開,但推進一切的先決條件是《沙丘》第一部票房令華納滿意。卜拆

大家看到結局也知道,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而已。原著主角保羅的旅途遠遠沒有結束,片頭也註明了是Part 1。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從一開始就想的是會有續集,他表示:華納同意拍兩部,他才同意拍《沙丘》的,「計劃用兩部電影拍完一本《沙丘》,像《小丑回魂》一樣分上下。……只能拍一部我就不拍了。這個世界太復雜了,細節很有力量。」

《沙丘》設定的背景是:

《沙丘》最早出版於1965年,作者是法蘭克·赫伯特,沙丘其實是一個叫作厄拉科斯的行星。這里環境惡劣,被沙漠覆蓋,然而卻是帝國最重要的資源——香料的唯一產地。

香料也叫美琅脂,主要以其抗衰作用聞名於世,食用者會成癮,眼睛變成深藍色的伊巴德之眼。特殊的人可以藉助香料獲得預知能力。

故事設定在遙遠的猛賀未來,由人類建立的封建帝國統治著眾多行星。然而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星際帝國里,像人工智慧這樣的高科技卻成為禁忌。

原來很久以前,人類和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芭特勒聖戰,也叫作大騷亂。之後人工智慧以及計算機這一類高科技就被全面禁止了。於是誕生了一些擁有特殊技能的人取代了這些科技功能。

2. 腦洞大開的《沙丘》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陰

昨晚打開電視,發現有推出的新片《沙丘》,雹亂鎮記得之前娃看過,看簡介是科幻類的,也是我喜歡的類型,就點開追劇。這片子時間很長,將近三個小時,我從七點左右看到快十點才結束。

雖然不如在影院觀看的效果震撼,但片子還是不錯的,以前我覺得老外拍電影不會在意花費,也不會宣傳說斥資上億拍的某某片子,但感覺這部《沙丘》應該花錢不少,科幻片子估計都得花點錢吧。

看這類片子我就不能一心多用,不能邊刷邊看劇,而需要專心看劇。雖然故事情節並不復雜,但看的還是比較過癮,涉及未來的事兒,我都覺得好奇。

沒去仔細探究,隨心寫點直觀感受吧。據說沙丘其實是一個叫做厄拉科斯的行星。那裡環境惡劣,被沙漠覆蓋,片中一望無際的沙漠美的耀眼,卻又最殘酷。沙丘是帝國最重源粗要的資源——香料的唯一產地。而香料主要以其抗衰作用聞名於世,食用者會成癮,眼睛變成深藍色。

劇里還涉及到皇帝和貴族分封,有點像我國古代的分封制。皇帝最大,帝國最大的家族之一厄崔迪家族的貴族少年保羅被認為是天選之子,一家人被設計來到沙丘,保羅在父親被害後和母親逃亡,歷經艱險成功逃出死亡之地。據說原著是系列,我看的這部《沙丘》結尾就是保羅和母親逃到了生活在沙丘的弗雷曼人的地下城。

看完對劇中幾個場景印象比較深。一是年輕的保羅起初有點不願意被安排當厄崔迪家族的繼承人,有次父親和他進行了談話。保羅說:如果我不是厄崔迪家族的未來呢?保羅父親說:「我也曾和我父親說過不要這個,我想當個飛行員。你爺爺曾說過,真正的領袖不是天生的,而是當使命召喚時,他能挺身而出。 就算你拒絕,你依然是我心目中那個你,我的兒子。 我找到了自己的路,希望你也一樣」。當時我被保羅父親那句「你依然是我心目中的那個你」感動。

還有在沙丘,水是寶貴資源,長期生活在那裡的弗雷曼人見到客人時,表示友好的禮節是向對方吐口水,對方還會說:「謝謝你把尊貴的水給了我」。後面還有個讓我吃驚的場景,當保羅和母親逃亡路上,救他們的人圍坐一起,每人朝壺里吐口水,口水過濾燒開之後又當茶水喝。是不是有些太腦洞大開了呢?《沙丘》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看不到的。

當保羅陪脊帶著母親想逃出去時,為了將撲翼機升到五千米高空,他在危急時刻按照心的指引慢慢放鬆自己:「去見朋友,人生的奧秘並不是去解決某個問題,而是去經歷眼前的現實,如果你停滯不前便永遠無法參透它。 跟著它的起伏,隨波逐流,勇敢地踏入其中,隨之而動。 」保羅關掉撲翼機引擎,撲翼機機翼收起,閉上眼睛,讓撲翼機跟著高空的沙浪起伏。那一刻,保羅完全將自己放空,再睜眼時已升到五千米高空,最後成功躲過追殺。

看科幻就是看個過癮,對片中的交通工具也好奇,隨便出去都是飛船,未來簡直不可估量哈哈。

3. 沙丘中,藍眼睛的男孩是誰

弗瑞曼人。沙丘電影中藍眼睛的藍眼睛的男孩是弗瑞曼辯弊人,他長期受到哈肯能家族的迫害,隱居在沙漠的深處,能攜雀族夠調節世上最惡劣的生活歲者環境。

4. 電影沙丘解析

解析如下:

《答敗沙丘》的故事是發生在人類遙遠的未來,人類早已離開地球,活動范圍擴展到了整個宇宙,但人類彷彿生活在中世紀一樣,只是人類與家族或姓氏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清廳顫

造就未來人類隔絕的是一場發生在公會前的寄予二零幺年的巴特勒聖戰,此聖戰是一場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的戰爭。

當時ai技術飛速發展,不但擁有了和人類的思維,還成為了人類生活的必需品。而長期對人工智慧以來依靠的人類是無法反抗,還被ai佔領了和被奴役,接著人類重新重啟自己進化之路找回能力。

由華納兄弟推出的科幻電伏彎影《沙丘》Dune本周末在北美上映,並以超出預期的成績贏得了北美周末票房冠軍。股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com」的數據顯示,預算高達16億美元的《沙丘》本周末在北美4120劇院上映。

根據《好萊塢報道》的消息,「沙丘」擊敗了「哥斯拉戰爭金剛」(GodzhuyV),創下了華納兄弟今年周末最高紀錄。在北美以外的市場上,已經拍攝了幾周的《沙丘》已獲得18億美元,全球累計票房達255億美元。

5. 沙丘男爵為什麼沒被毒死

因為公爵在男爵靠近時,咬破毒葯,只毒死了男薯埋爵的門泰特彼得,男爵逃過一劫。

《沙丘》最早出版於1965年,作者是法蘭克·赫伯特,沙丘其實是一個叫做厄拉科斯的行星。這里環境惡劣,被沙漠覆蓋,然而卻是帝國最重要的資源——香料的唯一產地。香料也叫美琅脂,主要以其抗衰作用聞名於世,食用者會成癮,眼睛變成深藍色的伊巴德之眼。

特殊的人可以藉助香料獲得預知未來的能力。故事設定在遙遠的未來,由人類建立的封建帝國統治著眾多行星。然而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星際帝國里,像人工智慧這樣的高科技卻成為禁忌。原來很久以前,人類和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芭特勒聖戰,也叫做大騷亂。之後人工智慧以及計算機這一類高科技就被全面禁止了。於是誕生了一些擁有特殊技能的人取代了這些科技功能。

沙丘表面上講述這是一個類似王子復仇記的故事,赫伯特在裡面加入預言的元素之後就把它變成早亂一個充滿宿命感的悲劇。保羅一步數睜螞一步通過預言的實現完成復仇大業,同時他又深深地畏懼這個結果。

6. 《沙丘》到底是不是科幻

科幻迷們等待了半個世紀的新版電影《沙丘》終於上映了。 原著《沙丘》被很多人譽為「科幻鼻祖」。 有媒體稱:「《沙丘》在科幻文學中的地位,堪比《魔戒》在奇幻小說中的地位。」


的確,《沙丘》是第一部獲得科幻最高「雙獎」——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品。可能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很多我們熟悉的科幻片,都是從《沙丘》中汲取的靈感。


來源/電影《沙丘》片段


《沙丘》的開創性


《沙丘》原著小說共有六本,每本都是大部頭。小說從構思到出版,前後歷經八年時間,其中電影《沙丘》拍的是最為經典的第一本的前半部分。


弗蘭克·赫伯特。來源/網路


小說勾勒出一個規模宏大、人物復雜、完整詳實的科幻世界,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的公元10191年,當時,人類在橫跨十萬光年的銀河系建立起各個殖民星球。「紅公爵」萊托·亞崔迪被迫攜家帶口,從美麗富饒的卡拉丹星球遷居到沙漠星球阿拉吉斯,也就是「沙丘」。


阿拉吉斯,「沙丘」。來源/電影《沙丘》劇照


沙丘是銀河裡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幾乎不適宜人類居住,但它卻是銀河系裡唯一出產「香料」的地方。這種香料可以增強人類的時空感知能力,沒有它,整個宇宙的通信系統將土崩瓦解。因此,這種比黃金還要珍貴的葯物就成了銀河帝國各個勢力覬覦的對象,成為攪動帝國統治的旋渦。滲爛迅然而,開采香料無疑是危險的,不僅會引來沙塵暴和游牧者的襲擊,還可能驚醒幾百米長的沙蟲——這些怪物在沙丘下生活,如同鯨魚在海中游弋。沙蟲雖然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又是神的化身,讓人肅然起敬。


沙蟲。來源/電影《沙丘》劇照


《沙丘》突出表現了作者赫伯特的生態學和系統思想的主張,他也是首位在科幻題材中引入環境生態觀念的作家。正像它的獻詞里說的,它是獻給生態學的。


20世紀50年代末,身為自由撰稿人的赫伯特受邀做了一項調研:美國農業部試圖通過引入歐洲的耐旱植物來治理流沙。於是,赫伯特在美國俄勒岡州弗羅倫薩附近的不毛之地調研,他發現,當地「沙浪與海浪一樣具有毀滅性······甚至會帶來死亡」。他由此想到,能否創造新的生態系統,將沙漠變為綠洲?他將對流沙的興趣擴展到沙漠和沙漠文化,他的創作靈感也開始閃光。


在小說中,赫伯特充分表達了他的生態學思想,例如——


「生命個體間的斗爭是爭奪系統中自由能量的斗爭。血是一種高效的能量來源。······一個系統中的生命越多,適合生命生存的區域也越多。······生命會提高維持生命環境的容量,生命創造更容易得到的營養物,它通過從有機體到有機體的大量化學互動,把更多的能量注入系統。一個星球的生命形式無比巨大,同時也緊密聯系在一起。」


他借書中人物之口,表達了他對人口爆炸的擔憂——


「超越有限空間內的一個臨界點,隨著人口增加,自由會衰減。地球生態系統的空間有限,就像燒瓶中的氣體只叢此能在有限空間中活動一樣。人類的問題不是系統能容納多少人,而是活著的人該怎樣生活。」


小說中的生態學理念無處不在,限於篇幅,本文不再一一詳解。


系統思想即系統論, 是對系統的本質屬性 (包括整體性、關歷或聯性、層次性、統一性) 的根本認識。系統思想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根據系統的本質屬性使系統最優化。赫伯特之所以能將一個星球的完整 歷史 呈現在讀者面前,就是因為他掌握了生物、 社會 、經濟等大體系的基本特徵,將存在於各個體系的共同性特徵集中表現在文學作品中,如故事發展背景的銀河帝國、沙化嚴重的星球、人們虔誠的宗教信仰等等。正是在《沙丘》中,赫伯特靈活運用了系統論的科學理念,將人類進化、 社會 發展等方面的共性特徵高度概括,將 社會 生活的復雜性、真實性表現出來,得以在小說中建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星球帝國。


也正是因為赫伯特在《沙丘》中致力於探討生態學、系統論等人文問題,他刻意抑制了對科學技術的描寫,以至於你在《沙丘》中看不到計算機。


來源/電影《沙丘》圖片


星球大戰中《沙丘》的影子


不過,也正是因為《沙丘》規模宏大,堪稱「宇宙史詩」,要將其完美搬上大銀幕絕非易事,因此,它也被稱為「史上最難改編」的科幻小說。


小說面世五年後,1970年,導演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決定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召集了一批不同領域的知名藝術家,共同籌劃拍攝一部關於《沙丘》的電影。這些人包括「異形之父」吉格、畫家達利、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等藝術天才。


可惜,因為投資預算過大等原因,沒有影視公司看好這個項目,電影籌劃了半天,最後並未實際拍攝。後來,這個籌拍經歷在2013年被拍攝成紀錄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了。


佐杜洛夫斯基。來源/網路


1984年,大衛·林奇終於將《沙丘》搬上銀幕,卻因為特效太爛等原因,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華盛頓郵報》書評版編輯羅恩·查爾斯回憶,當時還在讀大學的他,和女友一起去觀影,電影院里,他巧遇到了自己的導師。他本打算影片結束後,向二人炫耀他「淵博的科幻小說知識」和「深入的見地」,但片子放了一半,他就被脫離原著的情節搞得「惡心反胃」,恨不得丟下女友和導師一走了之。


1984版《沙丘》海報。來源/網路


21世紀後,美國科幻頻道又嘗試將《沙丘》改編為電視短劇,口碑還算不錯,還在2003年拿下艾美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但是,電視劇跟電影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科幻迷還是想在大銀幕上看到《沙丘》的瑰麗世界。


雖然《沙丘》此前的影視化很失敗,但是,它的IP影響深遠,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等眾多經典科幻電影都不同程度地從《沙丘》中汲取過靈感。


1977年問世的《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將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在籌拍《沙丘》時用的一批特效人員幾乎全部挖過來。而且,盧卡斯還看過這部難產的《沙丘》電影的概念手稿。


因此,《星球大戰》的設定與《沙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故事背景都是在「一個遙遠星系」。雖然進入了太空時代,但 社會 體制都是帝國集權。《沙丘》中的戰鬥武器幾乎全靠刀劍,除了飛船和飛機外,和古代戰爭片沒啥區別。《星球大戰》中的打戰也熱衷於表現刀劍近戰格鬥,只有絕地武士喜歡用光劍戰斗,因為絕地以防禦為主,光劍是「更文明時代的優雅武器」。


《沙丘》與《星球大戰》中的近身格鬥。來源/電影《沙丘》、《星球大戰》截圖


在環境設置上,主角同樣是沒了父親的少年英雄在一顆沙漠星球上的崛起故事,不同的是,厄拉科斯有兩個月亮,而塔圖因卻有著兩個太陽。喬治·盧卡斯也在接受采訪時承認,「他們都有沙漠。」


《沙丘》里有「香料」這種整個銀河都覬覦的戰略物資,而《星球大戰》則有「原力」這樣一種重要資源。在科幻與奇幻領域,一般把那種只要劇情需要,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多功能事物稱為「Phlebotinum」,也就是「萬金油」,「香料」和「原力」就是典型的「萬金油」。


「香料」與「原力」。來源/網路


此外,《沙丘》里有嚴守中立的政治組織宇航公會,又被稱為導航員公會。《星球大戰》中則有同樣的中立機構——導航員行會,連名字都差不多。


《沙丘》里有擁有「超能力」的半宗教團體貝尼·傑瑟里特姐妹會,而在《星球大戰》中則有同樣的半宗教團體絕地武士團。


總之,《星球大戰》從《沙丘》中汲取的靈感不是一點兩點,以至於赫伯特在1977年接受俄勒岡州本地報紙《The Register Guard》采訪時,開玩笑地說:「我努力剋制自己不起訴。」


類似於沙蟲的沙掘蟲。來源/電影《星球大戰:絕地武士:絕地學院》截圖


其他影視作品對《沙丘》的借鑒


佐杜洛夫斯基籌拍《沙丘》時留下一本厚重的分鏡畫本,1979年,吉格就利用這畫本里的概念圖為基礎,創造出了影史上怪誕而又讓人震顫的經典怪獸形象——異形。


吉格為《沙丘》做的概念設計。來源/網路


《沙丘》分鏡畫本體量驚人。來源/網路


太空恐怖電影《異形》跟《沙丘》在設定上不僅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同時在某種架構上也有些許微妙的平衡。《異形》從精神、架構上對《沙丘》所代表的「巴別塔」式敘事有所回應。


來源/電影《異形·契約》片段


所謂「巴別塔「敘事,就是故事拋棄了線性敘事,採取多條線索交叉進行,多個時空場景不斷切換的段落式敘事結構。這種敘事結構最大的特點是:有幾個單獨而又完整的故事,每個故事裡都有自己的主角,也有完整的情節,鮮明的主人公形象,每一片段主體不同,因此帶來不同的聲音,各個片段對影片的主題進行了多角度的闡釋,從而形成一種對話性的結構關系。


《阿凡達》的設定也跟《沙丘》高度雷同。《沙丘》里的沙丘是一顆擁有特殊資源香料的星球,原著民弗雷曼人受到殖民開采者的種族壓迫,他們的標志是擁有與眾不同的藍色眼睛。之後,作為主角的年輕人闖入了他們的世界,開始學習他們的生存模式。而要成為弗雷曼人的一員,就必須經過一次考驗,那便是駕馭這個星球的一種巨大生物——沙蟲。


再看《阿凡達》的重要資源——遙遠的星球潘多拉上,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 這里的環境也造就了與人類不同的種族:約3米的藍色類人生物Na'vi族。Na'vi族不滿人類拓荒者的到來,也不喜歡人類的機器在這個星球的土地上因為到處挖礦而留下的斑斑傷痕。主人公通過克隆技術,將自己變成 Na'vi族,並努力融入這個種族。而要成為 入Na'vi族的一員,就必須經過一次考驗,那便是駕馭這個星球的一種巨大的飛鳥。


《阿凡達》中的巨鳥。來源/電影《阿凡達》片段


《沙丘》里的主角歷盡艱辛,最終成為弗雷曼人的領袖,率領他們保護家園,並對殖民者進行軍事抵抗,取得勝利。《阿凡達》里的主角則是帶領Na'vi族人反抗軍最終打敗人類,成為Na'vi人的領袖。


《沙丘》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創意寶庫,給電影創作者們帶來很多的腦洞。除了電影,《沙丘》還衍生出開創即時戰略 游戲 類別的經典 游戲 ——《沙丘魔堡》系列,《魔獸爭霸》和《星際爭霸》也受其影響。


來源/電影《沙丘魔堡》截圖


最新這部電影《沙丘》, IMDb 評分為 8.3分 (9.8w人評分) ,豆瓣評分7.5分 (2w人評分) ,從普遍口碑來看,這版電影沒有讓廣大科幻迷失望。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少年保羅在沙丘星球上與自己的宿命抗爭。


在命運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卻又如此的強大。而人類每當能正視自己的渺小時,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進步。


來源/電影《沙丘》劇照


參考資料:

1、李洪季《赫伯特軟科幻小說〈沙丘〉中的生態學和系統論》

2、王雪燕《論〈沙丘〉中的文化霸權意識》

3、徐穎穎《佐杜洛夫斯基電影神話語體的多維建構》



END

7. 看《沙丘》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最近上映了一部科幻電影《沙丘》,口碑也是兩極化比較嚴重,看過原著小說的科幻絲都說好,而不了解這個故事背景的路人粉則看得雲里霧里,比如我。

於是我去翻看了一下資料,又回憶了一下《沙丘》的劇情,總算明白怎麼回事了。比如看完電影我最大的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8000年以後,那宇宙飛船造得比外星人都誇張,怎麼打架還是用冷兵器呢?電影時長兩個半小時,全片沒有任何人使用手機,平時他們都怎麼聯絡呢?

所以在說《沙丘》這部電影之前,必須得先說說這部同名小說。這部1965年的科幻小說有多厲害呢?這是首部同時獲得雨果獎與星雲獎的作品,這倆獎是科幻屆的卧龍鳳雛,我們熟知的《三體》就獲得過其中的雨果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但是《三體》肯定得不了星雲獎,因為那是美國科幻協會自己設的獎,不對外。

《沙丘》到底在講一個什麼故事呢?其實簡單來講,無非還是那幾個元素,不同文化之間為了爭奪權力和資源,對人性的深度挖掘,關於英雄的成長等等。包括後面非常成功的《阿凡達》《星球大戰》《權利游戲》,也都借鑒了《沙丘》的敘事結構和精神內核,這些編劇和導演都公開承認自己的作品受到《沙丘》的啟發。

所以這部電影還沒上映,就已經被吹上天了,耗資1.6億美元,集結了眾多大咖,打造出一部史詩級的巨作。所以雖然我不是原著粉,但對這部電影也是相當期待的。

有意晌扮思的是,裡面有很多演員都演過漫威和DC的電影,包括滅霸,海王,毀滅者德拉克斯,蜘蛛俠的女朋友,喜歡超英電影的人有可能會跳戲,再加上還有讓萬千少女尖叫的「甜茶」提莫西·查拉梅,我媳婦主要就是看他面子才答應陪我看這部電影,當然後來她還是看困了,帥哥也不管用。

不過,正如我開篇提到的,這部電影對沒有看過原著的人不太友好,所以我盡量在不劇透的情況下,簡單介紹一下電影里沒演過的故事背景。

電影里紀元用的不是公元前和公元後,是以宇航工會成立那年為元年,故事主要發生在宇航工會成立後的10000多年,這個宇航工會掌管著頂級的資源,技術,和人脈,壟斷了星際航運,這個元素在電影里根本就沒有提到,只是在字幕里看到簡單的時間標記,估計續集會講。

很難想像幾千年後,人類社會反而又採用中世紀的封建制來統治眾多行星。然而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星際帝國里,像人工智慧這樣的高科技卻成為禁忌。因為很久以前,人類和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芭特勒聖戰」,也叫做大騷亂。之後人工智慧以及計算機這一類高科技就被全面禁止了。這么重要的前提條件電影里也沒有講。

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很多特別高級的太空飛船,大都是機械操作,主要是因為害怕人工智慧再次崛起,所以看電影的時候會感覺社會高度發達,但是某些方面又出現了歷史的倒退,這樣就會感覺非常突兀。知道那場人機戰爭,邏輯上就會非常通透。

至於電影中的戰斗場面,居然是兩波人拎著大砍刀往前沖,這是因為每個人身上都穿著屏蔽場防護盾,這個在影片開頭也介紹了,滅霸在訓練甜茶的時候,兩個都開了防護盾,這東西能將高速射入的物體抵擋在外,但是低於一定速度的物體它反而擋不住,也就是說「慢刃能穿透」,激光和子彈反而不行。

這層保護盾有點像《黑豹》裡面瓦坎達王國的那個能量罩,平時是透明的,遇到攻擊就會顯現出來。據說原著小說里,屏蔽場不能被激光武器攻擊,不然會引發大規模核爆,型謹掘造成敵我雙方同歸於盡,這有點像現在大國之間的核威懾,誰也不敢用。

至於《沙丘》裡面最重要的資源——香料,它只存在厄拉科斯星球上那片沙漠里,這個香料有點像東北大力哥喝那個「大力口服液」,長期服用香料可以增強體質、延長生命、提高感知和洞察等多種能力,人類在香料的幫助下卜核經過幾千年的進化,擁有了一些「特異功能」,好好的科幻劇情,這個時候又加了點「魔幻」的元素。

比如「甜茶」的母親懂得使用密語,可以直接讓別人失去自己的意識絕對服從;比如「甜茶」作為救世主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再比如生存在厄拉科斯星球上弗里曼人,常年浸染香料,眼睛都變成藍色的了,他們聰明絕頂,發明了適合在沙丘里生存的裝備——蒸餾服,還研究出怎麼對付沙蟲的方法。

誰掌握了香料,誰就掌控了整個宇宙。

弄明白這些背景和細節,再去看電影就會有更好的觀影體驗。畢竟這部《沙丘》拍出來相當不容易,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拍,很多知名的大導演和製片人都想挑戰這部公認的最難拍成電影的科幻巨著,但是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次拍《沙丘》的導演是可以跟諾蘭並稱為「神」的丹尼斯·維倫紐瓦——「維神」。就是說這哥倆從來沒拍過爛片,有影評人調侃道,一個「維神」,一個「諾神」,合一起——「唯唯諾諾」。這么宏大的一個故事維神用155分鍾拍出來,雖然壓縮了部分劇情,給不熟悉小說的觀眾造成了一定困擾,但是也加入了非常細膩的人物心理和自然景觀的特寫,讓這史詩般的故事更加立體和真實。

所以跟前作相比,這應該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值得一看。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充滿電為什麼掉電特別快 發布:2024-04-19 17:28:32 瀏覽:689
為什麼華為手機屏幕突然變白 發布:2024-04-19 17:20:22 瀏覽:89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觀後感 發布:2024-04-19 17:06:38 瀏覽:505
微信群發字數不多為什麼顯示 發布:2024-04-19 16:49:11 瀏覽:803
為什麼買的東西都很貴 發布:2024-04-19 16:31:35 瀏覽:297
為什麼手機裝口袋裡還能截屏 發布:2024-04-19 15:59:17 瀏覽:837
eps文件為什麼刪不掉 發布:2024-04-19 15:50:17 瀏覽:51
蘋果手機為什麼連接華為手錶 發布:2024-04-19 15:45:10 瀏覽:563
為什麼美團位置對了點的東西不對 發布:2024-04-19 15:26:38 瀏覽:895
為什麼總是想用一樣東西重新開始 發布:2024-04-19 15:22:50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