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雞下蛋為什麼蛋黃顏色變淡
㈠ 農村家養的雞下蛋為啥顏色不一樣,你知道為什麼么
真正的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一般情況下土雞蛋較小,在42~53克之間。土雞蛋的大小、顏色深淺不一。土雞經常吃糧食、青草和菜葉,而綠葉中富含類胡蘿卜素,它們積累在蛋黃中,把蛋黃的顏色染成漂亮的橙紅色。普通雞吃飼料沒有吃青草的機會,所以蛋黃只有核黃素發出的淺黃色。不過,也不能單憑蛋黃顏色來判斷飼養方法,因為目前國內外已經開發出一些「加麗素」類的飼料添加劑,把它們添加到飼料當中,蛋黃的顏色就會變得非常美麗。當然,這類添加劑是安全無害的。
第二:從口感上看
土雞蛋口感比較香嫩,沒有蛋腥味;普通雞蛋口感就沒這么好了,有些品牌雞蛋煮熟了後蛋黃顏色較深,口感很結實,甚至有些硬,這都是正常的狀況。
第三:從產量和價格上看
普通籠養雞的產蛋率能達到95%,年產蛋量高於300枚。土雞的產蛋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說,每隻土雞平均要積蓄3~4天的營養才能產下一枚小小的雞蛋,每年產蛋數量很難超過100枚。土雞蛋的成本比普通雞蛋高一倍多,市場價也就比普通雞蛋貴。
第四:從營養價值看
科學家研究發現普通飼料養的雞和土雞下的蛋從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的含量、卵磷脂、碳水化合物、鈣、鐵這些成分來比較,它們沒有太大差別。如果是一個規范的嚴格按要求生產的,不是濫加濫用(添加劑)集約化雞場生產的雞蛋,那應該說沒有太大差別。雞場所養的雞吃的都是科學配方的飼料,由於雞飼料中添加了充足的維生素,所產蛋中維生素B和維生素A的含量往往高於土雞所產蛋的含量。而自由取食的土雞可以吃到青草、小蟲、穀粒和草籽等天然的「風味食品」,因此產的蛋,其脂肪含量、維生素E含量、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雞場飼養雞產蛋的含量要高。因此可以說,它們的營養價值各有千秋,很難說孰優孰劣。
㈡ 雞下蛋為什麼不紅
雞下的蛋不紅,那這種情況有很多原因的,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
雞蛋蛋黃顏色是在飼料攝入過程中,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間沉積到蛋黃中形成的。蛋黃的顏色與飼料中的胡蘿卜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有關,但與蛋黃的營養價值沒有關系。
影響蛋黃顏色的因素、蛋黃顏色淺、有很多原因:
①飼料中片面增加鈣的含量。因為日糧中鈣的含量能影響色素沉積,導致顏色較淺。
②過量攝入飼料中的黴菌毒素,會降低血清中的色素,因此也會影響蛋黃增色。
③雞患球蟲病、沙門氏菌病、新城疫、腸道寄生蟲病等,都會使蛋黃顏色變淺。
④給雞投喂驅蟲類葯物,也會影響蛋黃的增色。
⑤飼喂青飼料過多,精料過少也會導致蛋黃色淺。
改善蛋黃顏色的調控措施 :
①減少飼料中白玉米的含量,盡量飼喂黃玉米。在保證產蛋性能的前提下,適當降低飼料中維生素A及鈣的含量。
②飼喂胡蘿卜莖葉或其下腳料,喂量占日糧的5-10%。
③在日糧中添加0.3%的紅辣椒粉。
④苜蓿曬干、粉碎,按5-8%的量加入到飼料中。
⑤採集松針葉、槐樹葉等,曬干、粉碎,按5-8%的量加入到飼料中。
⑥桔子皮曬干、粉碎,按日糧2-5%的量加入到飼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