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閉上眼睛可以緩解癲癇
1. 癲癇病的症狀會有偶爾閉眼睛的嗎十四個月的孩子
癲癇病的早期症狀如何發現,癲癇病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並且對於大家來說,可能比較熟悉,因為癲癇的症狀,是比較恐怖的,相信給大家的印象是比較深刻的。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因此,了解癲癇病的早期症狀,應該是對於及早地進行癲癇的治療是很有幫助。
癲癇病的早期症狀如何發現,具體的症狀表現如下:
癲癇病是發生於腦部一種慢性疾病,表現為突發性、短暫性、刻板性的腦功能障礙,表現為神志障礙,抽搐或動作、活動停止,伴有跌倒、口吐白沫或大小便失禁等,多數在3分鍾內自行停止,患者恢復到發病前的狀態。癲癇又是一種古老的疾病,自從有人類以來就有了癲癇病。然而,盡管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但人們對自身大腦的了解還是很有限的。癲癇病是一種大腦的疾病,人們實際上對癲癇病的了解還很有限。癲癇病的早期症狀如何發現。
多數在兒童癲癇和青少年癲癇起病。缺睡、疲乏、飢餓、飲酒、激動、來月經周期等都能激發發作。癲癇病人發作的形式很多,最常見的有大發作、小發作、局限性發作和精神運動性發作。
①大發作。病人突發意識喪失、跌倒有時大叫一聲、呼吸暫停、口吐白沫、全身強直性抽搐、唇舌咬破,大小便失禁。5-10分鍾恢復。
②小發作。可表現為兩種情況:
失神小發作:忽然兩眼注視或上翻,楞神,活動、語言中斷,持物掉地,呼之不應,約數十秒鍾。
肌陣攣小發作:面部、上肢、頸部、軀干發生短促(1—2秒)的肌陣攣。
③局限性發作。一側口角、眼瞼、手指、足趾或一側面部及肢體末端短陣性抽搐或麻木刺痛。抽搐有時可由手指至上肢擴展到對側。
④精神運動性發作。類似失神小發作,但持續1分鍾以上。或出現多種幻覺、錯覺、無意識的動作,如吸吮、咀嚼、咂嘴、脫衣、解紐扣等。
⑤癲癇的診斷常需依靠腦電圖及頭顱CT、磁共振成像(MRl)、腦血管造影等,腦電圖對本病有特殊的診斷價值。
有一種癲癇叫做肢痛性癲癇,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局限性癲癇。這種癲癇以發作性四肢末端疼痛以及關節疼痛為特徵,所以常被誤診為風濕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神經官能症(神經症),神經根炎或小兒麻痹症等。
癲癇病的早期症狀如何發現。得了肢痛性癲癇後,常有發作性的肢體劇烈疼痛,忽然發生、突然停止,不用葯物也可自行緩解,發作時病人的意識是清楚的。另外,這種肢體疼痛,查不出關節紅、腫、熱的表現,而且疼痛發作與天氣和季節無關,使用止痛劑無效,體格檢查時無陽性特徵,但如作腦電圖則可發現有癲癇樣放電。
以上是對「癲癇病的初期症狀是什麼」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 癲癇病的發作
癲癇兩個基本特徵:(必須具備才能證明是癲癇)
癲癇是一種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徵。是一種起源於大腦,並反復發作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和精神狀態不同程度的障礙。這個定義概括了癲癇症狀的復雜性,更概括了癲癇的兩個基本特徵,即反復性和發作性。所謂反復性,是指有第一次發作後,間隔一段時間後,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發作。即使是最常見的抽搐,如果只發生一次,也就不具備反復性,是不能診斷為癲癇的。所謂發作性,是指症狀突然出現,也突然中止。我們也許曾見過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飯時突然倒地抽搐,過一段時間後又恢復正常。還有一些患有腹型癲癇的兒童在玩得正高興時突然劇烈腹痛,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幾分鍾或幾十分鍾後完全消失又繼續玩耍。不論癲癇的症狀多麼復雜,都必須具備這兩個特徵。這也是診斷癲癇的重要依據。
3. 我剛閉上眼睛沒多久身體就好像被困住 然後不停的抽搐
你的這種情況有可能和做噩夢有關的,但需要排除缺鈣導致的抽動,以及癲癇導致的抽搐等原因所致,需要檢查個微量元素,如果缺鈣,可以用葡萄糖酸鈣治療,查腦電圖排除癲癇,癲癇需要到神經內科做正規治療的,如果沒有檢查的異常,可以試試用谷維素和維生素b1調節神經的
4. 特發性震顫怎麼緩解
葯物治療
l.乙醇(ethanol) 很早發現飲酒可使大部分病人震顫暫時明顯減少,即使是小劑量乙醇(酒精)同樣會產生戲劇性的效果,但2-4h後震顫又再出現,並且幅度更大。臨床發現隨時間延長,需要更多乙醇(酒精)才能抑制震顫。長期用乙醇(酒精)治療特發性震顫會導致酗酒,因此不能以乙醇(酒精)作為長期治療,而且酒精戒斷也會產生震顫。但可以偶爾用乙醇(酒精)控制症狀。乙醇(酒精)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可能作用於小腦部位。
2.腎上腺β-受體阻滯劑 普萘洛爾對特發性震顫有肯定治療作用。至今仍未發現其他任何種選擇性或非選擇性腎上腺β-受體阻滯劑的葯效比普萘洛爾更好。大多數報道確認普萘洛爾可以減小手的姿位性震顫幅度,頻率不降低。身體其他部位震顫的效果不很理想,甚至完全無效。治療效果與血葯濃度並不相關,原因不清楚。
腎上腺β-受體阻滯劑阻滯了作用於中樞和外周的內源性兒茶酚胺。研究表明普萘洛爾具有較高的脂溶性能透過血腦屏障作用於中樞系統,因此效果最好。根據脂溶性的大小腎上腺β-受體阻滯劑依次是普萘洛爾、美托洛爾(metoprolol)、索他洛爾(sotalol)和阿替洛爾(atenolol),但對特發性震顫療效依次是普萘洛爾、索他洛爾、阿替洛爾和美托洛爾。因此腎上腺β受體不只是通過中樞機制起作用,也可通過外周起作用。外周兒茶酚胺受體的位點存在於梭內肌和梭外肌。作用於梭外肌的β2-受體通過縮短顫搐周期起作用,加強姿位性震顫。β2-受體拮抗劑能阻滯這種作用以減輕震顫。
普萘洛爾對特發性震顫療效較好,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對其反應不理想。症狀緩解者有50%~70幅度可以降低50%- 60%,普萘洛爾的治療效果與劑量呈相關性,雖然個別病人80mg /d已有效,對國外大多數病人來說,120mg/d的劑量仍嫌不足,一般每日需要240~320mg,但更大劑量並不使副作用相應增大。建議普萘洛爾從小劑量開始每日分3次服用,幾日後才會見效,每隔2d增加10~20mg,但長期服葯會導致耐受。長期服用後撤葯要慢(大於l周),以防止心動過速、出汗、震顫和全身不適等戒斷反應。
普萘洛爾治療的相對禁忌證是心功能不全、Ⅱ度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哮喘或其他支氣管痙攣疾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大多數副作用是相應的腎上腺β受體阻滯作用,脈率降低,但60次以上的心率都能耐受。其他少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體重增加、惡心、腹瀉、皮疹、陽痿和精神狀態改變(如抑鬱)。普萘洛爾副作用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大多可以耐受。如果是哮喘病人則不適應用β2-受體阻滯劑和普萘洛爾,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如阿替洛爾和美托洛爾可以應用,前者的效果更好。
某些特發性震顫病人,震顫僅發生在可預見的特殊場合.間歇性服用普萘洛爾能很好地控制症狀。在將發作前1h服葯能有效預防震顫的發生。
3.撲米酮 若特發性病人同時存在慢性阻塞性氣道疾病、心功能不全或周圍血管病,禁忌用普萘洛爾則可首選撲米酮(primidone)治療。對於幅度大的震顫,撲米酮比普萘洛爾更有效,甚至可以把震顫降至無症狀的幅度范圍。
撲米酮是常用的抗癲癇葯物,在上消化道完全被吸收,3~5h內達到血清峰濃度。撲米酮在體內轉化為兩個活性代謝產物,一個是非結合型的苯乙丙二醯胺.約佔50%,半衰期24~48h,另以產物苯巴比妥約一半是結合型,半衰期120h。苯巴比妥在慢性給葯過程中,3周後才達到血清穩態濃度。撲米酮的抗震顫作用並不清楚。苯巴比妥具有GABA樣怍用,而撲米酮與卡馬西平、苯妥英的葯理機制相似,都是作用於神經細胞膜,改變離子的流入。
撲米酮治療特發性震顫可用125mg每周2次,最大可用250mg每周3次。該劑量無論對從未接受過治療,還是已用過普萘洛爾的病人都顯著減少震顫幅度。撲米酮治療中1/5病人即使服用極小的劑量也可能出現急性毒性反應,如頭昏、惡心、嘔吐等。所以起始劑量用62.5mg每日1次。加量要慢,每2d增加62.5mg,直至達到治療效果好而又無副作用為度。撲米酮治療震顫,比治療癲癇的副作用大,首劑的急性反應和大劑量的副作用往往導致治療中斷。惡心、嘔吐和共濟失調等是肝酶誘導代謝延緩,但是其代謝產物苯乙丙二醯胺沒有任何副作用 ,苯巴比妥也很少有副作用。如果出現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可用苯巴比妥代替,但只有中等效果。
如果單一用葯效果不理想,可以嘗試普萘洛爾和撲米酮聯合治療。
4.其他葯物 在小樣本的開放性研究中,0.15~0.45mg/d可樂定(clonidine)有效。另外,小劑量氯氮平(clozapine)(18-75mg/d)對大多數病人有效。氯硝西泮(clonazepam)通常對特發性震顫無效,但能鹼小以運動性成分為主的特發性震顫。碳酸酐酶抑制劑(methozolamide)對頭部和發聲震顫高度有效,但也有完全無效的報道
非葯物治療
1.A型肉毒毒素注射( botulinum toxin-A) A型肉毒毒素阻滯周圍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導致一定程度的肌無力,對67%的病人有效。最長的有效期是10.5周,無力是最常見的副作用。
2.立體定向手術 立體定向丘腦手術能顯著減輕特發性震顫,但需作腦部手術才能改善症狀者很少。丘腦手術的靶點是丘腦腹中間核以及其下部結構,包括未定帶(zone incerta)和丘腦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手術包括毀損術和電刺激術。
丘腦毀損術使80%的病人術後獲得中等以上療效,部分病人首次治療效果不理想,2個月後重新手術仍能獲得顯著改善。丘腦腹中間核毀損術適用於單側肢體震顫,1 年內有4%~20%復發。手術並發症包括顱內出血、腦膜炎、感覺異常以及錐體外系損害。手術病死率僅為0.5%。術後可能發生短暫的智能缺損、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和輕癱。雙側手術可有超過25%出現嚴重並發症。如言語障礙、精神改變和不自主運動永久存在,因此不主張行雙側丘腦腹中間核毀損術。
丘腦腹中間核高頻電刺激術治療效果優於或等同於毀損術。用長期高頻刺激的電極種植於丘腦腹中間核,白天打開刺激器,晚間關閉,療效顯著,而副作用輕微。手術最大的危險性是顱內出血,32%的副作用有輕微不適,如訥吃、腿部肌張力障礙或平衡障礙,但都能忍受,而且關閉刺激器後所有的不適都消失了。雙側種植電極同樣沒有發現嚴重並發症,這特別適用於臨床表現為雙側肢體震顫的病人。
丘腦腹中間核電刺激術具有可逆性,破壞性小,容易適應,可自我調節,可控制雙側肢體症狀等優點。缺點是需經常調節,潛在感染危險性,易受外界磁場干擾。
5. 間歇性抽搐閉上眼睛就抽搐
指導意見:
你好,可能是癲癇,考慮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癲癇的治療包括葯物治療、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
6. 家裡狗狗得癲癇一閉上眼睛就犯病怎麼辦
:癲癇患者在用葯期間,也要注意飲食禁忌,必須養成忌口的習慣,以免減弱葯效。日用葯期間癲癇病人應避免食用誘發癲癇的食物,羊肉、狗肉、雄雞、野鴨、鯉魚等發物均不宜多食用。烈酒、濃茶、咖啡應絕對禁止。胡椒、辣椒、芥末、大蔥、大蒜等辛辣調味品也應適當限量。癲癇嚴重發作或頻繁發作期鬧,會使神經興奮性增高,容易發生鹼中毒或血鈣降低,所以應該補充鋅鈣豐富的食物,鈣能鎮靜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神經細胞的興奮性。
7. 癲癇發作時是閉著眼還是睜著眼
癲癇發作時會突然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瞳孔放大,尖叫,面色青紫,數秒或數分後發作停止進入昏睡狀態。所以說發作時眼睛是睜開的。當然了,這個世界無奇不有,還是有些人發作時是睜開眼睛的也說不定啊。
8. 我家人有癲癇,平時吃葯可以控制不發病,可連續3天頭一直暈暈的,想發作但發不起來,晚上多睡不了了,一
要麼去醫院打鎮靜劑之類的葯物,是病人放鬆,要麼就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