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之所以顏色深紅是因為什麼
A. 紅白葡萄酒的顏色與什麼因素有關
葡萄酒的顏色主要有兩個來源:葡萄皮和氧化作用。葡萄漿,葡萄酒中的PH值和二氧化硫的含量控制著這兩個來源所起的作用。
大多數釀酒葡萄的果汁顏色與檸檬汁相似。有粉紅色或者紅色果汁的品種絕無僅有。所有紅葡萄酒的顏色和特徵均來自果皮。釀酒葡萄的紅色素叫做花青素。這些花青素與有關的酚化合物,是在發酵中提取的。
這些化合物,在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上,將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區分開來。葡萄酒的風格和特點,主要是由包括花青素在內的酚化合物的數量和狀況決定的。年輕的紅葡萄酒中酚含量可高達5克/升,但花青素的含量很少會達到1克/升。
顏色的第二個來源是氧化,它是水果或者果汁中的氧酶受體(主要是酚)的酶介導作用。氧化就是當我們切開蘋果或者梨(以及其他多種水果蔬菜)時出現的棕變。當葡萄汁和葡萄酒自由暴露於氧氣時都會同樣遭受棕化。
氧化通常對葡萄酒不利,程度輕微除外。雪利酒和一些餐酒在氧化受控的情況下在橡木桶中陳年從而得到理想的效果。雖然葡萄皮和氧化是葡萄酒顏色的兩個主要來源,但鑒定者應了解其他可能影響顏色的因素。簡介如下:
葡萄品種。某些葡萄品種的果皮色素較濃。赤霞珠、增芳德、西拉葡萄的顏色一般比黑比諾和佳美葡萄較深「較濃」。
Syrah: 西拉葡萄 Gamay: 佳美葡萄
果實的成熟度。果實越接近最佳的成熟狀態時顏色越深。過了這個點,顏色便會隨著皮的破裂開始變壞。
氣候區。涼爽氣候果實的化學平衡與長在溫暖區域的同品種果實的不同。葡萄皮占整個葡萄重量的6-15%不等。涼爽區域的葡萄皮較厚,因此在發酵時產生較多的酚(色素和丹寧)。
土壤。含鐵量豐富的土壤能產出更深紅的顏色,溫暖、乾燥的夏天亦然。
發酵技術。在初步發酵中,當葡萄的糖份轉化成酒精(乙醇)和二氧化碳時便決定了葡萄酒的風格。葡萄酒的風格和顏色取決於紅/黑皮與發酵果汁接觸時間的長短。較高溫度的發酵,大約25-28℃(80-90℉),會加速酚的提取。
每天進行「倒灌」或者「淋皮」。將果汁澆灌在皮的上面可促成顏色的提取,否則皮,亦稱帽子(cap),會漂浮在果汁之上而無法進行提取。將帽子沖壓下去有同樣的效益。
花青素和丹寧的反應。花青素是年輕紅葡萄酒的主要色素,但隨著酒的陳化會逐漸混合成聚合丹寧類的物質,而丹寧本身則變成象徵陳年紅葡萄酒的磚紅色色素。
二氧化硫。澳大利亞葡萄酒研究院的索墨斯博士(Dr T.C. Somers)1970年代的研究指出,葡萄酒的顏色(以及酒的品質)由PH值和二氧化硫含量支配。雖然這些因素的學術性問題已經超越本書的范圍,但可以把它們概括如下:理想的餐酒應是PH值低,酸度高,而二氧化硫則處於適度低水平。高的PH值會改變色素的化學形態而轉變成較不鮮艷的紫色或無色。 PH值增加使氫離子分解而產生易於氧化的陰離子,因此,需要增加葡萄酒釀造中最主要的抗菌劑二氧化硫的含量。
橡木桶。在入桶前,像莎當妮、詩南、長相思、賽美容等葡萄已經因完全成熟而變成金黃色。此顏色可通過與成熟葡萄皮接觸(浸漬)數小時而增強。然而,這個方法已經過時,因為它同時會大幅降低果汁的PH值。
在熟化/演化過程中,從桶板的微量提取加上有限數量的氧氣均會令顏色的飽和度加深。
陳年/演化。像人一樣,所有的葡萄酒會隨著陳年而變化(並不一定都是好的變化)。紅葡萄酒逐漸變淡,從紅色過渡至紅寶石色、磚紅色、紅褐色,然後到茶色,最後演變為琥珀棕色。
在這個階段,葡萄酒的顏色全然是丹寧的顏色,花青素早已消失。另一方面,白葡萄酒因氧化而越是陳年顏色變得越深,從淡黃色變成暗金色,然後棕色,最後成為楓糖色。
B. 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是葡萄酒呈深紅色的原因
酒精發酵過程中,隨著酒精度數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現深紅色.
故選:B.
C. 紅葡萄酒的顏色為什麼有的深有的淺
釀造紅葡萄酒的葡萄品種顏色深的,如赤霞珠、黑比諾;有顏色淺的,如品麗珠、玫瑰香等。有時候葡萄種植戶把品麗珠,甚至玫瑰香摻入赤霞珠中一起送到葡萄酒廠銷售,有的酒廠被矇混過關,有的酒廠檢驗出來,但也只能降價收購了,用這種原料釀出的葡萄原酒顏色無疑偏淺。另一方面就是葡萄原料的成熟度。葡萄漿果從座里開始至完全成熟,需經歷史幼果期、轉色期、成熟期、過熟期等四個階段。成熟期時,葡萄達到品種固有大小和色澤,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上升,這一時期持續約35—50天,也只有在這一時期末葡萄才能充分成熟。對於釀造紅葡萄酒應在葡萄完全成熟,即色素物質含量最高但酸度不過低時採收。紅葡萄酒發酵過程中,在酒精發酵剛開始時,葡萄皮中的花色苷、單寧及芳香物質不斷地被浸提出來,但當葡萄酒的顏色達到一定程度時,酒中的花色素含量不再上升,酒的顏色不再加深,這時如果不分離葡萄皮渣繼續浸漬,葡萄皮渣會吸附一部分酒中的色素、使葡萄酒顏色變淺。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用肉眼觀察、比較,當酒中色素達到最高值時分離。紅酒也是一樣。一般而言,用紅葡萄釀制的紅酒,當它裝瓶出廠時,它的顏色是鮮紫紅色。隨著貯存的年份增加,紫色慢慢消失,最後變成紅色。如果再陳年的話,紅色轉變成橘紅色或黃土紅色(Ochre)。到了最後,有一點褐紅色出現,直到全部轉成褐紅為止。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紅酒顏色的轉變,只有用極品葡萄所釀成的紅酒才會有。因為葡萄年份非常好,可以"允許"陳年,而且愈陳愈好。如果葡萄年份不好,它釀出來的酒,宜新飲而不宜陳年。
D. 葡萄酒顏色深淺代表什麼
紅葡萄酒的顏色深與淺代表三個方面。一個就是顏色深葡萄皮厚,一般葡萄皮比較厚的品種釀出的酒顏色會比較深,比如赤霞珠。而顏色比較淺的酒,用它釀造的酒顏色一般會比較淺,比如黑皮諾或內比奧羅。第二個方面就是浸皮時間,赤霞珠這種皮厚的葡萄也有的酒庄為了追求清爽感,浸皮時間不會那麼長,所以顏色淺,單寧少。第三個方面就是葡萄酒的年齡。紅葡萄酒顏色越深年齡越小,顏色越淺年齡越大。而白葡萄酒正好相反,白葡萄酒的年齡越小顏色越淺,年齡越大顏色越深。
E. 紅葡萄酒是顏色越深,年份越老嗎
不是的。
對於紅葡萄酒來說,葡萄酒顏色深是因為酒體重,葡萄酒顏色的深淺還與其釀造過程中的浸皮時間長短有關。浸皮時間越長,其顏色越深,與年份新舊並無關系。
希望能幫到您。
F. 葡萄酒釀造時為什麼會變深紅色
因為釀造葡萄酒的葡萄是帶皮的,皮里的色素進入了酒里,最後酒就是深紅色的了
滿意請採納
G. 干白葡萄酒顏色為什麼會變深,而且越來越深。
葡萄酒的色澤,會受到儲存環境的很大影響,如果溫度較高,經常接觸陽光照射,就會使顏色逐漸加深,也容易變質的。如果沒有渾濁及產氣現象,應該沒太大問題。
H. 為什麼葡萄酒是紅色的
應該是品種,有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我所知道的~)
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的區別:
葡萄酒的釀造,就是將新鮮葡萄及其果汁發酵轉變為葡萄酒。其中酒精發酵是釀造的主要階段,是經由酵母菌的微生物作用,將葡萄中的糖轉變為酒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被酵母菌合成的除酒精外的其他物質和葡萄中原有的成分,對葡萄酒的品質和風味是最重要的,如芳香化合物、單寧和有機酸等。
由於酵母是酒精發酵的主要微生物,而且其種類和性能又各不相同,因而葡萄酒的風味也有所差異。葡萄酒的釀造是一項精細的工藝,而且因酒類型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變化。下面僅簡單介紹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紅葡萄酒必須由紅葡萄來釀造,品種可以是皮紅肉白的葡萄,也可採用皮肉皆紅的葡萄。酒的紅色均來自葡萄皮中的紅色素,絕不可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
紅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也有很多,以傳統釀造法來說,首先要經過破碎,使果肉和果汁從葡萄中分離,然後再去梗、以避免果梗的青梗味;接下來是酒精發酵和浸漬,發酵容器目前經常使用的是不銹鋼大罐,發酵過程為4~10天,這段時間葡萄皮中的單寧和紅色素就會滲入發酵中的葡萄汁里,而把它們提取出來的過程就稱為浸漬;發酵好的酒要更換容器,以便將皮渣從葡萄原酒中分離,並將皮渣再次壓榨出酒。在紅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通常會進行稱為乳酸發酵的副發酵,是利用乳酸菌把酒中酸澀的蘋果酸轉變成較柔順、穩定的乳酸,然後就進入陳釀階段。
白葡萄酒既可方便地用白葡萄來釀造,也可用去掉葡萄皮的紅葡萄的果汁來釀造,無須經過果汁與葡萄皮的浸漬過程,而是用果汁單獨進行發酵。將葡萄分選去梗後即可壓榨,將果汁與皮分離並澄清,然後經低溫發酵、貯存陳釀及後加工處理,最終釀製成干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的釀制要注意以下幾點:果汁澄清,這是必不可少的步聚,以去除懸浮其中的雜質沉澱,避免敗壞酒的味道;發酵中的溫度控制一般比釀造紅酒更嚴格,須通過經常冷卻使葡萄汁保持在20℃左右,保證酵母能正常工作;為得到清新爽口的產品,應注意防止會導致酸度降低的乳酸發酵;防氧也是白葡萄酒生產中必須注意的環節,因白葡萄酒中含有多種酚類化合物,它們有較強的嗜氧性,如果被氧化,會使顏色變深,酒的新鮮果香味減少,甚至出現氧化味。
如果我們將一粒紅葡萄從中切開,就會發現只有葡萄皮是紅色的,而葡萄果肉是白色的。這說明葡萄的紅色素只存在於葡萄皮中。所以如果要生產白葡萄酒,就應將葡萄汁迅速壓出,防止葡萄皮中色素溶解在葡萄汁中;而要想生產紅葡萄酒,則應使葡萄皮中紅色素溶解在葡萄汁中,即必須將葡萄汁和葡萄皮混合在一起,是葡萄汁對葡萄皮進行浸漬作用。
因此,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生產工藝的主要區別在於,白葡萄酒是用澄清葡萄汁發酵的,而紅葡萄酒則是用皮渣(包括果皮、種子和果梗)與葡萄汁混合發酵的。所以,在紅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酒精發酵作用和固體物質的浸漬作用同時存在,前都將糖轉化為酒精,後者將固體物質中的丹寧、色素等酚類物質溶解在葡萄酒中。因此,紅葡萄酒的顏色、氣味、口感等與酚類物質密切相關。
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經過酒精發酵後獲得的酒精飲料,在發酵過程中不存在葡萄汁對葡萄固體部分的浸漬現象。此外,干白葡萄酒的質量,主要由源於葡萄品種的一類香氣和源於酒精發酵的二類香氣以及酚類物質的含量所決定。所以,在葡萄品種一定的條件下,葡萄汁取汁速度及其質量、影響二類香氣形成的因素和葡萄汁以及葡萄酒的氧化現象即成為影響干白葡萄酒質量的重要工藝條件。
歸納起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主要區別為:
1、根據葡萄的顏色不同,可將葡萄品種分為白色品種(白皮白肉)、紅色品種(紅皮白肉)和染色品種(紅皮紅肉)三大類;用白色品種只能釀造白葡萄酒,染色品種只能釀造紅葡萄酒,而用紅色品種可釀造從白色到深紅色的顏色各異的各種葡萄酒。
2、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發酵而成,紅葡萄酒是用葡萄汁(液體部分)與葡萄皮渣(固體部分)混合發酵而成,其顏色的深淺決定於液體部分對固體部分浸漬的強度:浸漬越強,顏色越深。
3、固體部分帶給葡萄酒的不僅是色素,同時帶給葡萄酒的還有與色素一樣同為酚類物質的丹寧,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其由色素和丹寧構成的酚類物質的含量也越高。
所以,紅葡萄灑與白葡萄酒的主要差異在於它們之間的酚類物質的含量和種類的差異。
I. 葡萄酒為什麼是紅色的
葡萄酒,還真不一定都是紅色的。 葡萄酒的大類別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
葡萄酒的顏色,主要來自於葡萄的皮和汁:
釀造紅葡萄酒時,在發酵過程中葡萄皮會被保留。只須進行均熱處理,還有經過酒自身的熱量,果皮上的色素就會滲到葡萄汁里。發酵桶里的熱度越高,發酵過程越長,酒的顏色就會越深。
釀造白葡萄酒時,果皮則會被去除。葡萄被榨汁,然後取其汁進行發酵。所以白葡萄酒汁是在沒有果皮的參與下酒化的。
桃紅酒則是中庸或者說妥協的結果,要麼是用紅葡萄釀造,而控制皮的浸泡時間和程度;要麼就是紅、白葡萄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釀造;或者更直接紅酒、白酒混合調制。
J. 葡萄酒的顏色和哪些因素有關
葡萄酒的基本特徵能夠影響葡萄酒顏色的深淺,例如單寧和酒精含量。一般來說,單寧越高,酒精度越高的葡萄酒,其顏色也就越深;而低單寧、低酒精度和高酸的葡萄酒則是顏色較淺的葡萄酒。
另一個影響紅葡萄酒顏色深淺的因素是葡萄的風味特徵,一般來說,散發著紅色水果風味的葡萄酒酒體較輕,顏色較淺;而帶有濃鬱黑色水果風味的葡萄酒則酒體飽滿,顏色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