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制標本的顏色為什麼差不多
⑴ 植物標本製作方法
1.植物干制標本製作
[1]蠟葉標本的作法
(1)採集
採集時,最好要取得一個完整的標本,那就是根、莖、葉、花、果實都有。植物從根到莖的頂端恰好是37公分最好,放在標准台紙上正合適。如果比較小也不成問題。若是比較高大,在採集時必須要照顧到植物的完整性。可採集它的典型代表部分,如根、莖、葉、花、果實的部分。此外木本植物採花枝、果枝即可。一株植物上有異型葉,也應采幾套下來供參考。在採集開始時,可先在採集箱或塑料袋中放些野草,使野草散發出水分以防止所采植物的水分散失,特別在炎熱的季節是必要的。當標本採到手後,馬上要放在採集箱中,以免水分散失。標本采多了時,可以把野草拿出來。
(2)壓制
在壓制標本之前首先必須想到台紙的大小。將所採的標本去些枝葉,花只留四五朵就夠了。這樣當標本幹了的時候,不但美觀,而且還重點突出,具有完整性。另外,在壓制前必須將標本整理好,枝、葉、花、果各部分都要展開,平平地放著,不要疊起來,因為標本干透後就不能動了,這叫做整形。整形後將每份標本中間放幾張吸水紙(可用報紙代替),把夾好的標本一份一份地重疊起來放在標本夾板中,用繩捆緊,並且要放在乾燥和通氣的環境中,上面還一定要加壓力。每天須換一次吸水紙,使標本易干,以免發霉。壓得緊,幹得快,標本的形色才能保住;壓得不緊,幹得慢,而且還易皺褶。
(3)上台紙
標本干透了放在台紙上用線釘好,加上標簽,就成了一份蠟葉標本。如果所採的標本沒有單獨一份是完整的,我們常常把兩三份都不很完整的標本按照植物的實際情況拼湊在一處,成為一份完整的標本。
上台紙的標本如果太長,在壓制時可將標本折2—3折。特別長的標本,最好分別取莖端一段、根部一段,釘在台紙上就夠了。
[2]葉脈的干製法
將12克無水碳酸鈉(有腐蝕性)溶於500毫升的清水中,然後加熱並不斷用玻璃棒攪動使其沸騰。將選好的樹葉,放入燒杯中,煮約5分鍾後,用玻璃棒輕輕撥開粘連的樹葉(動作要輕)。當在葉面上出現均勻而柔軟且略帶透明的腐蝕物時,用攝子夾准葉柄,輕輕撈出,放在盛清水的培養皿中,清洗幾次,漂去鹼液,然後撈出葉片。用牙刷輕輕地分塊刷去葉面上的葉肉,直至露出葉脈為止。最後將葉脈標本夾在吸水紙間,再用舊報紙壓平壓干即可(亦可染成各種顏色)。
2.植物浸制標本製作
[1]綠色的保存方法
綠色的保持主要是用銅鹽溶液來進行處理,溶液的配方是:
醋酸銅的醋酸飽和溶液………20份
蒸餾水…………………………80份
配製時先把醋酸銅的醋酸飽和液放在蒸餾水中,用馬口鐵容器煮沸,然後把材料放裡面煮燙,開始材料變成黃色,逐漸又恢復綠色,待至與原色相仿時,取出放冷水中充分洗滌,然後放在5%的甲醛中固定2—3日,最後用5%一10%的甲醛保存。
[2]紅色果實的顏色保存
一般常用下列配方:
氯化鋅……2份
福爾馬林………1份
甘油…………1份
蒸餾水…………40份
配製時先將氯化鋅溶於蒸餾水中,然後加入福爾馬林和甘油,充分攪拌後,將材料放入保存。在配製溶液過程中,如出現混濁沉澱,應過濾後再使用。
⑵ 菊花標本做好後的顏色為什麼會比新鮮時候的暗是因為做標本之前沒有把水分放干 嗎
因為菊花會和空氣中一些化學成份發生化學反應,就像書本放時間長會發黃一樣。
⑶ 怎樣製作植物浸制標本緊急!
設備用具
標本瓶,標簽,膠水,筆,玻璃板,線,量杯,天平,砝碼,角匙,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火柴,三腳架,石棉網。
葯品
冰醋酸,硫酸銅,亞硫酸,福爾馬林,硼酸,酒精,食鹽,石蠟。
製作方法
自然界的植物萬紫千紅,如果我們要把植物原有的鮮艷色彩長期保留下來,就得制備各種不同的浸制液加以處理保存。
一、綠色標本的浸制
在50
mL
水裡加入50
mL
冰醋酸,配成100
mL
體積分數為50%的醋酸溶液,再逐漸放進6g硫酸銅碎塊,不斷攪拌,製成飽和的醋酸銅原液。用l份原液加4份水,配成稀釋的醋酸銅溶液。把醋酸銅溶液倒入燒杯內,加熱到70~85℃,然後放人洗凈的綠色植物,並輕輕翻動。3
min以後,植物逐漸由綠變黃,以後又由黃變綠,這時候就可以把植物取出
⑷ 什麼事浸制標本
你好,所謂的浸制
標本
就是將
動物
或
植物
的整體或
局部
整理後,經過加工,與干制不同的是浸制強調的是用
液體
來加工保存的,比如說是20%福爾馬林液體,放在
沒有陽光
直接照射、高溫或0℃以下的地方,以防
封蠟
熔化和
玻璃瓶
凍裂,用來保持其
原形
或
特徵
,並保存在科研單位或學校的
實驗室
中,的標本。
望採納,謝謝。
⑸ 如何製作植物標本
植物浸制標本的製作方法A
浸制的植物標本是把植物沉浸在浸制葯液中而製成的。製作程序較為簡單,把標本用清水洗凈,縛在玻璃片上,然後沉入盛有浸制葯液的標本瓶中,再用封合劑將瓶口封嚴,最後,在標本瓶的上端貼上標簽。
浸制液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7%酒精,其優點是可以使標本保存較長時間,缺點是容易使標本脫色。
5%福爾馬林,其優點是可以臨時保持實物的顏色,價錢也比較便宜,缺點是葯液本身容易變成褐色。
另外,0.2%亞硫酸液或5%升汞(氯化高汞)溶液都可作浸制液。還有人在生物學通報上寫過文章,介紹用大蒜100克磨碎,加入5克酚液、200克蒸餾水,在30℃氣溫下密閉12小時,然後過濾,再加2克甘油,用作浸制液效果較好。
一般的浸制標本,要想保存在酒精中,最好是從弱酒精(30%)開始,漸次轉入強酒精(70%)中,以免標本皺縮變形。
福爾馬林的浸透力較差。外皮較厚的標本,往往在未浸透前,內部已經腐爛。因此,用福爾馬林液浸制標本時,標本內部也要注射這種浸制液,或把標本剝開,以免內部腐壞。
標本經過酒精或福爾馬林浸泡以後,呈僵硬狀態,不能用於解剖。要想作成供解剖實驗用的材料,可以在浸制液內加少量的甘油。
上述浸制標本,在不很長的時間內就褪了色,標本因而失去了天然色澤。為了保存植物標本的天然顏色,需要配製特殊的浸制液,它們的配方因保存的顏色而不同。
綠色標本浸制液
將醋酸銅結晶加到50%冰醋酸溶液中,加到飽和狀態為止。然後將這個飽和溶液用4倍水稀釋,加熱至80~85℃。把要做成標本的植物投到燒熱的溶液中,繼續加熱。等到看見植物由綠變褐、由褐變綠時,即可把植物取出,用清水洗凈,保存在5%福爾馬林中。對於不適於燒煮或葯液不易透入的植物,改用硫酸銅飽和水溶液700毫升、40%福爾馬林50毫升、水250毫升的混合液,直接浸泡植物標本,浸泡的時間,要看植物幼嫩的程序以及種類而不同,一般地說,幼苗浸3~5天,而成長的植株需要浸8~14天。
最妥善的辦法是從浸後的第二天開始,每天注意檢查一次,看到植物由綠變黃,然後又由黃變綠時,即可取出,用清水將葯液洗凈,將洗凈的標本投入5%福爾馬林溶液中保存。
紅色標本浸制液
用硼酸粉450克、75~90%酒精2000毫升、40%福爾馬林300毫升、水2000~4000毫升混合起來,澄清,取澄清液保存紅色標本,(如果是粉紅色標本,可以不加福爾馬林)。另一種方法是:用硼酸粉30克、40%福爾馬林40毫升、水4000毫升的混合液浸漬標本1~3天,等到標本由紅變褐時,取出投入加上少許硼酸粉的0.15 ~ 0.2%亞硫酸溶液中保存。標本在這種保存液中會重現紅色。
黑色、紅紫色、紫色標本浸制液
用40%福爾馬林450毫升、95%酒精540毫升、水18100毫升製成混合液,澄清,取澄清液保存標本。另外一種方法是:用40%福爾馬林500毫升、飽和氯化鈉水溶液1000毫升、水8700毫升混合,澄清,取澄清液保存標本。
黃色、黃綠色標本浸制液
用亞硫酸飽和溶液568毫升、95%酒精568毫升、水4500毫升混合,澄清,取澄清液保存標本。上述方法是對一般黃色、黃綠色標本而言,由於這種顏色多是果實標本的顏色,根據果實種類不同,還可以對其浸制液有所區別。淡綠色的桃和杏:用0.1~0.5%亞硫酸水溶液1000毫升,加入5%硫酸銅溶液50毫升的混合液保存;梨、蘋果、青葡萄:用1%亞硫酸100毫升、95%酒精100毫升、水800毫升、5%硫酸銅水溶液50毫升的混合液保存;黃番茄、柿子:浸入0.2%亞硫酸水溶液,加甘油少許。
封瓶口
標本瓶口的封合劑種類很多,僅介紹兩種常用的材料。
石蠟
標本瓶的瓶蓋蓋好以後,把切碎的石蠟放在瓶口縫隙中,用燒熱的鑷子或小刀,把石蠟燙化、塗勻,等冷卻以後,瓶口就封好了。溶化石蠟,切忌用火直接在瓶口上加熱,特別是對用酒精作保存液的標本瓶,更要嚴格注意,以免發生意外。
鰾膠
將鰾膠切成小塊,用水浸8~12小時,撈出後再切成更小的小塊,除去未浸透的硬結,放入乳缽中搗成泥狀,加少量水,使成均勻的乳劑,再放入重溫鍋內加熱到粘稠為止。為了避免鰾膠在雨季發霉,可加入少量石碳酸。封瓶口時,瓶蓋最好稍稍加溫,然後用牙刷蘸鰾膠分別在瓶口和瓶蓋上塗一薄層,立即將瓶蓋蓋好,5~6小時以後鰾膠就變干,將瓶口封死。
新鮮植物,建議用FAA固定液固定,本人曾經固定過數種標本,感覺不錯,保存時間還可以,以備以後切片用等等。
再說題外話:
固定的目的和意義:固定就是用葯品把細胞殺死,使細胞的原生質凝固,死後不發生變化,盡可能保持原來的結構以供我們觀察。良好的固定劑,應是穿透力強,使細胞立刻致死,原生質全部凝固;不發生任何變形,增強折光率,並且不妨礙染色。
F.A.A固定液(又稱萬能固定液),在植物研究上,應用最多,為植物組織最常用的固定液。固定時間,不受限制,短為24小時,長可延至數月或數年。野外工作,非常便利。並且固定的材料,不妨礙染色,但對染色體的固定不佳。材料固定後,用50%酒精洗滌數次。
[FAA固定液配法]
組成:50%或70%酒精 90毫升
比例:冰醋酸 5毫升
福爾馬林 5毫升
柔軟材料用50%酒精,堅硬材料用70%酒精配製。
⑹ 製作標本保持顏色不變
花朵在製成標本後,因為脫水的原因,必然會褪色,所謂鮮艷的顏色都是後來染上去的,稱為「原色標本」。必須理解成「和原來顏色一樣的標本」而不是「保持顏色不變的標本」。 給標本染色的工藝根據標本種類和製作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這里無法詳盡闡述。 即使在植物標本館那樣的專業單位,植物標本也多為枯黃色的,只是用文字和圖片對它們原來的色彩加以描述。
⑺ 浸制不同植物綠色標本時,其加熱時間的長短有何不同,為什麼
紙質的葉容易綠,加熱時間可以短些。只要從黃變回綠就可以了
很多復葉加熱久了葉片會掉,比如豆科植物的。
一些葉子加熱後會容易變軟,撈出來很難攤平,容易爛。比如紅薯葉,三角梅葉,蝦鉗草葉。
一些植物肉質多的,比如美人蕉,景天科的植物,仙人掌,加熱後很軟,容易爛,葯水很難浸入植物,也不綠。
其實除了時間問題,加熱的溫度也是關鍵。我雖然做過幾十種植物的保色實驗,但是還是沒有完全摸索出規律。
希望有幫助,謝謝。我QQ14160410
⑻ 用酒精浸制標本過一段時間後會變黃
挺奇怪的。單單是酒精應該不好浸制標本吧,動物應該至少還有福爾馬林才對。如果用的試劑對的話,溶液的顏色是和浸制的東西有關,一般都是有顏色的,很正常。正常情況下,毒性取決於你浸制標本所用的試劑。溶液的顏色也很容易理解,更用水泡一件退色的衣服差不多,衣服的顏色到了水中。
⑼ 浸制標本的優缺點
他缺點就是不容易表保存,因為標本浸泡的時候很容易導致它的物質進行變化,所以能保存